我在春秋做貴族第480章:此后再無周天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春秋做貴族 >>我在春秋做貴族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0章:此后再無周天子

第480章:此后再無周天子


更新時間:2022年09月12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榮譽與忠誠 | 我在春秋做貴族 


連續幾年用兵下來,原國并不是沒有出現損耗,只是相比損耗,獲取更多。

當然了,既然出現損耗,庫存肯定會減少。

保證庫存里面有應急物資是每一個國家都應該注意的事項,避免一旦出現天災無法干預之下,民生受損導致失去人心。

智瑤有那種觀念不奇怪,他畢竟是來自后世。

現在的人卻沒有那種觀念,講究的是有難自救,國家不用承擔相應的責任。

簡單點說就是,哪個地方出現天災了,當地有貴族就由貴族出物資,沒有貴族則是生民自救,國君派人運來糧食救濟,派出軍隊幫助生民什么的,反正沒有這么一回事。

這里有點不公平,對吧?

生民勞動創造價值,他們還要承受徭役,輪到出現天災卻得不到來自國家的幫助。

問題是,真的沒有相關的規則,國家對生民進行索取,只有保證他們不被外來敵人侵犯的義務,其它的義務真就沒有了。

智瑤畢竟不一樣,關于這點沒有什么好說的。

原國攻占“新鄭”之后,需要第一時間清理戰場。

盡管成功拿下“新鄭”了,礙于戰爭產生的一系列后續,眾多的房屋倒塌或是燒毀,有很多尸體沒有掩埋任其腐爛,導致“新鄭”變成一座臭氣熏天和蒼蠅滿天飛的城池,短時間內真的不適合再住人了。

接下來會有五千的原軍駐扎在之前建造的城寨,同時征來數萬的黎庶將壕溝填補,清理城內的工作也是交由黎庶進行。

后續一系列的事情落到了智英頭上,他在未來也會成為當地的都尉。

所以“新鄭”日后便是軍鎮,不再作為尋常的城池了。

“經過鄭國一百多年的加強,本身就不再適合作為民生城池,儼然就是一座超大型的要塞。”智瑤已經要離開‘新鄭’了。

以地理位置而言,再加上智瑤選定的新都城所在地,未來“新鄭”確實可以起到拱衛的作用。

現在的情況是,一旦“新鄭”被當成超大型要塞,不止能夠阻止敵軍跨過鄭地進犯晉地,還能起到一個核心作用來保證周邊的安全。

回師的路上,宋國的使節追了上來。

擔任宋國使節的人叫向魋,他是宋國左師向巢的弟弟。

這一次,智瑤并沒有接見,后面才知道向巢來重提曹地歸屬的事情。

宋國不是想討回曹地,他們很清楚曹地既然落到原國手中,沒有可能光憑一張嘴就能討回去。

理智也讓宋國君臣明白一個事實,曹國舊地太過于靠近“濮陽”了,像是一支利劍那般插入衛地的核心,哪怕原國愿意歸還曹地,宋國也不該要,要就是逼原國出兵攻打宋國。

向魋來談的是關于之前宋國被鄭國奪取的地盤,詢問需要花費甚么代價,能夠恢復被鄭國攻占的舊土。

“諸位以為當如何回復宋使?”智瑤召開了臨時的會議。

身體大不如前的鐘全早就像是個泥胎那般,明明是原國的執政卻歷來不參與政務,干最多的事情是給兒子鐘武鋪路。

韓庚在外統兵作戰,狐尤待在國內坐鎮,自然無法發表什么意見。

司馬穰苴目光掃了一圈,知道該由自己回答,也就說道:“或可歸還西南之地?”

那是哪里?就在睢水和潁水中間的平原地帶,很久之前鄭國從宋國搶奪了三座城邑。

司馬穰苴補充道:“君上有意轉圜,歸還城邑可顯誠意。”

偽裝成為要繼續玩爭霸游戲的原國,著實不能行事過于霸道,怎么都該適當地表現出講道理的一面。

智瑤問道:“以何形式?”

因為那邊真的可有可無,想拿回來的難度也不大,原國可以將三座城邑送給宋國,宋國又該付出什么回報呢?

司馬穰苴簡短地說道:“糧食。”

還不是智瑤剛打完中原的大戰,很快又要對秦國或是燕國動手,真的需要先穩住宋國,甚至連越國那邊都要想辦法穩住。

反正都是要送三座城邑給宋國,換取糧食用在征討秦國或是燕國,城邑換糧食挺合適的同時,還可以減少宋國的糧食儲備。

智瑤能說什么呢?果然姜還是老的辣。

這個方案宋國應該會接受?只是他們會害怕原國會用獲得的糧食充作軍糧征討自己。

向魋得知原國要糧食時,提出了一個請求,希望能夠與原國會盟,會盟的地點在哪由原國來定。

這是什么意思?春秋戰國時期,會盟就是重新修好的意思,誰有決定會盟地點的權利就是盟主,擔任盟主不出意外就是參與會盟各諸侯的老大哥。

負責接見向魋的司馬穰苴以茲事體大的理由拖延,一路帶著向魋來到了原國的直隸區域。

“沒想到衛國只是亡了八年,衛人完全接受了身份的改變。”向魋沿途看了很多。

正值秋收時節,曠野上能夠看到干得火熱朝天的黎庶,他們在得知出征的大軍將會路過時,自發地準備了食物和飲水進行迎接。

這叫什么?分明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啊!

不止說明衛地的人接受了智氏的統治,并且還十分的愛戴。

向魋對原衛國人的行為感到一萬個不解,不懂是原姬姓衛氏太不得人心,還是衛地的人太容易屈服。

“不過,好像也對?之前晉國沒有滅亡,趙氏攻占了大河以北的衛地,當地的衛國人很快接受了趙氏的統治。輪到統治衛地的人變成智氏,他們馬上接受,有點合情合理。”向魋開始在心里對衛地的人進行埋汰了。

向魋忽視了很多的現實。

其中之一,姬姓衛氏已經接受失土,交出了那些土地的主權。這種情況下,哪怕有衛國人仍然愿意抵抗,他們的國君都已經接受現狀,很難再去改變一些什么,反抗出現的犧牲將變得毫無價值。

更為重要的因素是,他們以前作為衛國人不一定有田能耕作,上進渠道更是被完全封死,成為原國人哪怕是給國家種田,起碼還有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

不止原先的衛國人,遭到原國兼并的國家生民,他們都能享受到作為原國人的基礎待遇,國家什么的離他們太遠,本來又全是諸夏苗裔,為什么不能成為一名原國人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呢?

而衛國人已經知道衛地被劃為直隸,原國的都城也設立在了衛地,比之仇由、中山國、齊國等一些地方的人,肯定更愿意接受智氏的統治。

沒有刻意區分老人或新人,給予平等的待遇,其實就是智瑤用在東征西討上的“法寶”了。

重新回到“濮陽”的智瑤在等其余諸侯做出反應。

不出意外的話,楚國會接受戰敗的事實,派出使節團到“濮陽”商討未來跟原國的相處方式。

越國暫時沒有實力跟原國爭鋒,他們絕對不會去當出頭鳥,同樣會派出使節團到原國。

有了楚國、越國和宋國的行動,其余的諸侯哪能不明白原國稱霸已經是既定的事實,他們傻了才跟原國過不去,得知有會盟是一定會參加的。

臨近冬季時分,果然有楚國和越國使節團抵達,隨后秦國、莒國、杞國等國家也相續派來使節團。

看局面,毋庸置疑就是諸侯承認了原國的霸主地位,至于有誰想要對霸主地位發起挑戰,則是另外的事情了。

如果智瑤愿意安于現狀,無疑就是超過了曾經齊桓公、晉文公的層次。

齊桓公和晉文公只是讓周王室分封的諸侯敬服,漏掉了位處南方的楚國。

現在,智瑤可是打得楚國承認原國的霸主地位,甘愿幫助周天子治理天下的話,不是達成了統御海內的成就嗎?

在這個冬季,鐘氏的家主鐘全壽終正寢,享年七十四歲。

以往的話,國君只需要派人慰問,無法干預家族傳承。

原國已經有相關的前例,鐘全為了穩妥起見,逝世前已經請求智瑤認可鐘武接手鐘氏大權。

這件事情上,鐘全幫了智瑤很大的忙,以執政的身份確認家主之位更替需要得到國君認可,變成了一種規則,以后各個家族家主出現變更,沒有得到來自國君的認可就能視為不合法了。

當然不是所有家族愿意給國君名正言順干預家族傳承的權利,不知道多少人暗地里罵已經逝世的鐘全,連帶看鐘武也不順眼。

智瑤卻是親自出現在鐘全的喪禮之上,走前還命宦者令臺狐宣讀了詔書,肯定鐘全的一生皆為正面,再給了一個“文”的謚號。

這樣一來,誰還不清楚智瑤就是想把各個家族家主之位更替,需要得到來自國君的認可,變成制度內的一部分呢?

因為列國使節恰好出使的關系,他們也參加了鐘全的喪禮。

“智氏更變之多,不復周禮也!”向魋內心里其實還是比較解氣的。

宋國從根本意義上不能算是周王室的分封國,他們是負責繼續祭祀殷商的國家。

恰恰因為宋國祭祀殷商歷代先王,保留了殷商的很多制度,他們才會跟其余國家顯得那么格格不入,時時刻刻害怕諸侯聯合起來征討自己。

文種說道:“此伯非彼伯。”

他們之前哪怕不知道有一支楚軍在周王室境內肆虐,后來也該知道了。

要說之前原國在進行大戰,沒有余力派兵去解救周王室,多少算是一個理由。

目前原國的大規模戰事已經結束,明知道“洛邑”隨時有陷落的可能性,卻是一兵一卒都沒有派去支援,著實是太值得玩味了。

子期先笑了一聲,意識到當前的場合不應該發笑,忍住笑意之后,面無表情說道:“原君之心,楚國路人皆知。”

為什么想笑?子期笑其他人太蠢,也有對周王室的幸災樂禍,事到如今竟然還沒有察覺到智瑤的野心。

文種和向魋卻是沉默了。

他們真的蠢嗎?純粹是真刀實槍干不過原國,誰都不愿意率先掀開鍋蓋而已。

現在裝傻充愣,至少還能有喘息之機,想方設法進行發展,努力增強自身的實力,好應對未來的大變局。

子期看著沉默的向魋和文種,心中的笑意丟得一干二凈,低聲問道:“越國與宋國甘心坐視原國席卷天下取周王室而代之?”

豈不知,文種和向魋現在反倒覺得子期愚蠢。

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能力單獨對抗原國,唯有聯合起來才有對抗的可能。

另外,目下正在攻打“洛邑”的是楚國的敗兵之軍,早先可以是楚國中樞忙于戰事,一時半會無法約束那支楚軍,時間已經過去了那么久,楚國中樞卻是沒有召回周王室境內的楚軍,事情不是明擺著的嗎?

楚國就是逮住機會想要滅掉周王室,一來是讓原國無法借周天子的名義團結諸侯,再來就是想讓天下的格局變成群雄逐鹿。這么明擺的事實,大家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看不出。

能夠挽救周王室為難的原國沒有絲毫動作?

與姬周有亡國之恨的宋國巴不得“洛邑”失陷。

越國想干點什么?他們能夠穿越宋國和原國再說。

子期從文種和向魋的表情看出了一點什么,張了張嘴又合閉上了。

葬禮結束之后,他們三個人又進行了小聚,談的事情無外乎就是合作,商定守望相助的同時,對待原國采取相同的步調,先期確認的方案之一就是拖時間,盡可能不讓原國再對三國的某一國發起戰爭。

而在鐘全喪禮結束的兩個月后,智瑤收到了“洛邑”失陷的消息。

“九鼎不可有失!”

原國的眾臣,他們聽到消息之后,不約而同謁見了智瑤,講了相同的話語。

智瑤早就派人關注九鼎,只是不能說出來,相反還要對“洛邑”的失陷表現出震驚。

很是假惺惺,對吧?

大家也都知道很假,問題是明白有些時候惺惺作態非常有必要。

“不光九鼎,周王室的典藏室雖然大不如前,一些典籍卻是孤本。楚國已經從王子朝手里獲得過一次典籍,它們在后世卻是失傳了。”智瑤心想。

他們忘了一個步驟,也就是現任周天子的安危。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我在春秋做貴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