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第139章:快到碗里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春秋做貴族 >>我在春秋做貴族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9章:快到碗里來!

第139章:快到碗里來!


更新時間:2022年02月20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榮譽與忠誠 | 我在春秋做貴族 


本書作者其他書:

其實無比希望能夠吸納田穰苴進入智氏,長久下來田穰苴都表現出了明確的抗拒。

按照田穰苴的說法,齊景公和晏嬰都對他有大恩,只要晉國和齊國一天沒有恢復盟約,怎么能夠為晉國效勞呢?

這個是出自私恩,不是作為齊國人效勞晉國有什么心理障礙。

現在的人都是這樣,能去某個國家混得更好,換個國家混根本不會有什么心理顧慮。

而現在各國之間的人才流動還算少,到了戰國階段才叫頻繁。

大概了解田穰苴想法的智瑤一點都不急。

只要田穰苴待在老智家,某一天總是能夠搞定的。

也就是智瑤暫時還不知道公輸班已經出生,年齡上長自己一歲,要不然信不信智氏牽頭打魯國,為的就是將公輸班給搶到手?

智氏其實已經挺幸運,又或者說是智瑤懂得建立關系,先后讓老子與孔子來過智氏作客。

老子的到來當智氏擁有了不輸于周王室的藏書,擁有的書籍數量在所有貴族之中最多,很多還是屬于秘藏。

孔子并沒有給智氏帶來什么著作,超大數量的門徒卻在智瑤的請求下幫了各種忙,僅是在智氏做啟蒙的事情這一條,無形中給智氏增加的底蘊不是一絲半點。

簡單說吧,孔子的門徒來到智氏之后,智氏識字的人直接增加了近萬。

而那還是智瑤無法集中更多孩童為前提,只能將福利限定在族人、家臣以及有功的“士”、“徒”子孫身上,難以惠及到屬民階層。

有了那么近萬識字的人,再加上有老子默寫出來的那么多書籍,還不能想象出日后的智氏會是個什么模樣嗎?

后面,智瑤根據需要進行了特別的專項培養,補了一批基層軍官,規劃了行政教導體系,等等很多的方面。

可以說,等著那些人充入到智氏的各方各面,智氏想不進入到騰飛時刻都難。

目前存在疑慮的是,智瑤到底能夠給他們創造多大的舞臺而已。

“我聞智氏遣人周游列國尋覓人才?”田穰苴問道。

內部進行培養,再從外部吸收人才,智瑤早幾年前就在那么干了!

諸夏目前的動蕩很嚴重,不止是隨著晉國霸權衰弱讓列國互相之間的征戰變得更頻繁,好些國家的內部時不時就來一場內戰。

頻繁動蕩之下,大家族都隨時可能覆滅,實力不強的中小貴族卷進動亂分分鐘家破人亡。

在這種亂局之下,一些家族沒了的貴族或他們的后裔只能另謀生路,考慮到現在識字就是人才的事實,無法頒布什么招賢令的智瑤才不會忘記派人到處網羅人才這種事。

為什么不能搞招賢令?主要是跟“名”與“器”有關。別說智瑤只是世子,哪天成了智氏之主都不能那么干,不然就是在將諸侯踩在地上摩擦。

所以派人到處網羅人才,費勁是費勁了,有用就行了。

智瑤說道:“如此,先生更是走脫不得。”

這一刻智瑤還是有點小開心,想道:“田穰苴在關注智氏動向?代表還是有點參與進來的心動,不然何必關注呢。”

什么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之類?很多時候是能夠達到目的,可是智瑤已經知道田穰苴感念齊景公和晏嬰的恩情,再那么做就是侮辱田穰苴的人格了。

智瑤只能等某天田穰苴自己想開并放下,要不然任何主動招攬都可能是一種適得其反的行為。

一再被強調走不了的田穰苴只是笑笑。他是貴族,但凡智氏要點名聲,還能被怎么著?

恰恰也因為田穰苴是貴族,沒有得到允許私自逃脫這種事情,當代的貴族壓根就不會干。

現在就是讓田穰苴走,他其實也不愿意走。

老智家有紙張,還能印書,最重要的是有好多的書籍,并且一些書籍還不禁止田穰苴去借閱,該多么想不開才會在沒有汲取足夠知識前離開呀?

“智瑤在寫兵書,純以練兵和練陣,是我所缺的部分。”田穰苴知道智瑤也在寫著作,類型還是干貨滿滿的那一步驟。

他稍早之前本著節操的關系,沒有去窺探智氏新軍練得怎么樣,后來軍隊調動到“邯鄲”駐扎,幾次跟著智瑤去軍營,發現了跟現有各國軍隊都不同,才有了那一句“智氏新軍敢為天下先”的話。

遇到同行了,盡管這個同行的年紀不大,可是有兩次率軍擊敗諸侯聯軍的戰績,并且還攻進“臨淄”把自己俘虜了,很難不讓田穰苴心生交流的欲望,可能心態還有些急切呢。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智瑤就看到田穰苴的話明顯比之前多了不少,話里話外還多次打探攻略東山黑狄的布置。

“此戰若以先生為‘將’,如何布置?”智瑤問道。

田穰苴寫的兵書其實就是從戰略角度入手,也就是廣而大之的那一個類型,沒有牽扯到練兵,戰術方面寫得也是玄之又玄,沒點天賦哪怕看了也學不會,學會了實際應用跟兵書作者去指揮絕對不可能一模一樣。

話說,大多數兵書就這樣,不是作者不想教,是大多數人看不懂。

諸夏的兵書大多數講的是戰略,戰術層次的都少見,練兵什么的就更不可能公布于眾,寫出來也會被當權者抹掉的。

因為兵書類別不一樣,很難說田穰苴到底會不會又懂不懂練兵,只是哪怕他懂得練兵,套路跟智瑤也不會一樣。

聽到像是詢問的田穰苴沒立刻張嘴口胡,先問了智瑤關于東山黑狄的現狀,再問清楚地形,智氏出動的兵力肯定也要掌握,隨后開始慢慢闡述自己的看法。

以他的布置,認為應該悄摸摸地進軍,先根據地形將一些地段卡住,每一個狄人部落邊上都布置好合適的軍隊,再在約定的時間一起動手。

智瑤心想:“只能說想到一起塊去了,只是……田穰苴是不是遺漏了什么?”

坐在對面的田穰苴還是一臉的思考表情。

“智氏伐黑狄,所為勞力?”田穰苴問道。

智瑤也沒避諱,直接給出正式的答案。

田穰苴又問道:“何不驅之‘蓋與’?”

是啊,東山黑狄遭到攻擊,他們扛不住肯定會撤往“蓋與”這座唯一的城池。

以智氏的戰斗力,哪怕東山黑狄集中起來,該是一盤菜就是一盤菜,解決起來根本沒有難度,逼迫東山黑狄在山林里糾纏才是大麻煩。

那么,東山黑狄明明不難打,之前為什么沒有家族動手?這個牽扯到的層面有點多,其中就包括沒興趣這一條了。

晉國內部不屬于各個家族管理的野人數量不少,不是極度缺乏勞動力的話,貴族連周邊的野人都能無視,攻擊異族勢力掠奪人口充作勞力就更沒有人愿意干了。

野人是什么?每一個時間階段都有不同的定義,唯一一條一樣的就是非納稅階層。

很久之前,野人跟國人的區分是不居住在城池內,后來又變成人生安全以及財產不受到任何保護,再后來只區別頭頂有沒有一個貴族罩著。

因為他們不屬于某個貴族管轄,沒有來自貴族的庇護,自然也就不處在宗法的保護范圍之列,不管是也人間的內部爭斗,還是遭到貴族的捕殺,基本上死了就是死了,沒有掌權者會去伸張正義。

至于說交稅?春秋時代還是存在交稅階層的一個演變過程,太久遠的不提,智瑤生長的年代是“徒”和以上階級才有交稅的資格,“徒”以下的自由民和奴隸依舊沒有交稅的資格。

所以,有交稅資格會很感到幸福這種事情,現代人是根本無法體會的。說白了就是,有資格交稅也代表擁有一些特權,連交稅的資格都沒有也就不存在什么權益保障。

智瑤知道到處都有野人,同時也想對野人動手,只是時局非常不合適。

晉國有兩次各家族大肆對野人動手的舊例,第一個是在晉文公稱霸時間段,第二個則是郤氏完蛋之后。

為什么說晉國當前的局面不適合大肆收攏野人?其實是跟時政有關,動手的時機不對會刺激到各個家族,再來就是收攏野人的難度比對東山黑狄動手更高。

簡單來說就是,收攏了野人,出于同文同種的關系,不想像是對待異族那么粗暴。這里也不是其它原因,多少算是貴族間一種道德上的共識。

“先生可愿隨我往‘蓋與’一行?”智瑤問道。

田穰苴立刻答道:“自然!”

智氏有新軍,田穰苴又在寫兵書,看一看智氏新軍怎么作戰會有很大的幫助。

現在田穰苴也搞清楚了一件事情,智氏在戰略角度上站得很高,自己能想到的智氏也早就想到并開始在做。

“是全部由智瑤單獨謀劃,還是集合智氏的智囊謀劃出來的攻略?”田穰苴對這個感到無比好奇,問卻是絕對不會問的。

而智瑤卻是在想:“不怕你好奇,就怕你不聞不問。只要產生好奇再參與進來,體驗到高端局,還樂意去混低端局嗎?”

當然,不排除田穰苴在智氏學了新東西之后,跑回齊國去各種發揮。

一旦田穰苴最后還是要回到齊國?真的不能怪智瑤心狠手辣了!

他們是在接到程朔匯報已經進兵“蓋與”的時候,才帶上足夠的護衛啟程。

那已經是智氏對東山黑狄動手的第二年,某種程度上來講山區作戰,智氏戰斗力遠遠高于對方,還是跟東山黑狄玩了小半年的捉迷藏。

而在新的一年之中,晉國會非常熱鬧……

熱門推薦:

相關推薦:


上一章  |  我在春秋做貴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