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撒幣第474章 雙十一大戰,阿貍獨領風騷?爆驚天丑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天天撒幣 >>天天撒幣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4章 雙十一大戰,阿貍獨領風騷?爆驚天丑聞!

第474章 雙十一大戰,阿貍獨領風騷?爆驚天丑聞!


更新時間:2022年10月19日  作者:笙簫劍客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笙簫劍客 | 天天撒幣 


“對于星海礦業未來的發展規劃,宋總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寒暄過后,張碩進入正題。

“建議之類的,暫時還沒有。”宋志佑表現的很謹慎,“我看過集團總部對于星海礦業的發展規劃,覺得很好,也很務實。”

因為本身星海礦業的發展模式,就算不上激進,而是循序漸進。

“就是有一點…”

宋志佑謹慎歸謹慎,但大老板都問了,還是要拿出一點干貨的,“針對星海礦業對華夏本土礦產企業的投資,除了藍金礦業、雒陽鉬業,我再推薦一家不錯的公司,那便是——跟鹽湖提鋰相關的概念股。”

“比如說咸湖股份?”

張碩目光微閃,似乎有點印象。

“沒錯。”

宋志佑微感詫異,沒想到,大老板竟然也有關注過相關領域。

不愧是傳奇人物。

想到這,宋志佑更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繼續解釋說道:“目前,全球范圍內,正處于由化石燃料向清潔能源轉型的大變革之中,能源消耗的電氣化、電力生產的清潔化成為時代浪潮。”

“鋰作為自然界中最輕、標準電極電勢最低的金屬元素,無疑是天生理想的電池金屬,將具備需求剛性,被譽為未來的白色石油。”

“鹽湖鹵水類型的鋰資源,在全球探明鋰資源構成中的占比高達近六成,單體項目儲量規模大,生產成本低,加上未來技術進步的潛力廣闊,鹽湖提鋰有望成為未來全球鋰資源供應體系的基石。”

“而在華夏,就有不少鹽湖以及相關的礦產企業。”

由此可見,宋志佑很是認真做了功課,雖然是在利拓集團任職,但是對于華夏礦場市場也有著深刻認知。

“嗯。”

張碩點頭,算是認可了宋志佑的判斷,隨即轉頭看向一旁的呂凱,問:“咸湖股份,目前的市值是多少來著?”

“最新市值,應該是297億上下。”

最近呂凱可也沒少做功課,對華夏上市的各大礦產企業如數家珍。

“那就接觸一下,看有沒有投資的機會。”

經宋志佑提醒,張碩倒是記起了鹽湖提鋰這一概念,原時空是21的時候被炒的火熱,導致咸湖股份市值迎來一波暴漲。

高峰時期,市值一度超過兩千億。

也就意味著,星海礦業此時投資咸湖股份,絕對是有賺不賠。

在張碩的認知當中,既然萌芽要進入礦產行業,那投資的項目自然是多多益善,更何況鋰電還跟新能源汽車息息相關。

“好的。”

呂凱笑著記下,不經意掃了宋志佑一眼。

看這樣子。

宋志佑應該是獲得大老板的認可了。

想了下,呂凱隨即說道:“董事長,我在想,后續跟藍金礦業、雒陽鉬業,嗯,還有咸湖股份的接洽,是不是讓甬城方面也給背背書?”

雖然說有相關政策,也有二叔這層關系。

但是吧。

想要完成對這三家礦產企業的投資,獲得的助益,當然是多多益善。

“你想怎么操作?”

張碩還是很懂呂凱的,“不會又要把我拉出去當吉祥物吧?”

“呃,這個…”

被猜中心思的呂凱,就有那么一點小尷尬,但還是硬著頭皮說道:“我這琢磨,星海礦業是不是該舉行一場揭牌儀式?”

“正好送宋總上任,董事長您要有空的話…”

“行吧,我去!”

張碩倒是也沒有掃呂凱的面子,“正好借著這次機會,跟江南方面接洽一下,免得人家說我們太過傲慢,來都來了,都不拜碼頭的。”

顯然也是將青檸集團一并囊括在內。

“那我來安排行程!”

呂凱就很振奮,這可是一件大事,絲毫馬虎不得。

兩天之后。

張碩在集團總裁呂凱,執行副總裁蔣悅,高級副總裁顧銘章,總裁辦主任戴雨桐等一眾高管陪同下,開啟了江南之行。

隨行的,還有即將赴任的星海礦業總裁宋志佑。

第一站就是江南行省首府臨安。

負責接機的除了青檸集團總裁孫陽一行,還有萌芽集團江南分公司總經理,臨安市府方面也安排了專人接機。

只是不像在廬州、江城那樣,由市府副官親自出面。

倒不是說臨安對張碩不重視,而是張碩此次江南之行,本身也只是禮節性的,又不是為了出席什么重大活動,或者是洽談什么重大投資合作。

真要大張旗鼓,反倒是不自在。

相關接待細節本身就是提前對接好的。

比如說,為了趕時間,張碩一行出了機場就直接兵分兩路,一路由行政秘書唐麗麗領著,將行禮運往酒店。

而張碩則領著一干高管,直奔青檸大廈,也就是青檸集團的總部大樓。

過去幾年。

萌芽系已經習慣了,從自建總部大樓到買樓的轉變。

就是這么的豪橫。

而為了滿足青檸研究院的研發需求,所謂的青檸大廈,并非傳統的摩天寫字樓,而是坐落在臨安科技園,是由三棟建筑組合在一起的組合體。

低調中反而是更加彰顯了壕氣。

剛成立不久的青檸集團總部,還略顯冷清,張碩也只是走馬觀花地參觀了一遍,簡單聽取了孫陽的工作匯報,就算完事。

重頭戲,還是在中午的招待午宴,屆時臨安市府主官也將親自出席。

算是一次親切友好的交談。

因為是第一次打交道,雙方的談話自然也只能是如蜻蜓點水,無非就是歡迎萌芽集團來臨安投資,青檸集團做大做強之類的套話。

當然也是大實話。

一開始,萌芽決定將青檸集團總部設在臨安時,臨安方面雖然也重視,但并沒有那么的重視,只能算是平常心對待。

這也是臨安的底氣所在。

可等到青檸集團接連收購了微創醫療、邁瑞醫療,一舉成為華夏醫藥巨頭,臨安方面對青檸集團的重視程度就直線拉升。

再到青檸研究院的揭牌,又上升了一個新臺階。

首批跟青檸研究院合作的高校中,就有江南大學,雙方以最快速度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共同申報、籌建一家生命科學領域的國家級實驗室。

青檸集團自然也就登上了臨安的重點名錄,甚至是在江南行省都掛了牌。

再就是星海礦業在甬城注冊成立,基本上也就意味著,萌芽系跟江南行省之間的投資合作,已經是進入了一段新的蜜月期。

因此,哪怕張碩只是禮節性拜訪,臨安方面仍舊是高規格招待。

算是開了一個好頭。

除了招待午宴,為了表示對萌芽集團,對張碩的歡迎跟重視,臨安方面甚至還專門組織了一場招待酒會,邀請了眾多臨安當地的民營企業大佬。

甚至大爺都有受邀出席。

江南本就是商貿繁華之地,臨安又是江南首府,自是人杰地靈,除了誕生了阿貍這樣的明星企業,還有吉祥汽車、哈哈哈、萬向、雅格爾等知名企業。

雖然無法跟魔都、濱海城比,但也自有其獨道之處。

張碩的江南之行,本來就有“拜碼頭、交朋友”的意思,臨安方面的安排可謂是非常之貼心,很是借著酒會,認識了不少商界前輩。

而張碩的謙虛,顯然也給一干大佬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包括吉祥汽車董事長。

之前跟萌芽還鬧過一點不愉快,這次也是一笑泯恩仇。

宴會中途,張碩專門找了個機會,跟大爺聊了兩句,“我聽說,阿貍跟拼夕夕最近圍繞著合作商家,鬧了一點不愉快。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誤會?”

如果可以,張碩還真不想跟阿貍鬧的太難看。

這也算是他最后一次的努力。

“有嗎?我不太清楚,你知道的了,我已經不太管阿貍的日常運營。”面對張碩的示好,大爺卻是直接裝糊涂。

“是嗎?那算了。”

張碩臉上的表情也瞬間淡了下去,沒說什么,轉身離開。

而這一幕。

顯然也是被在場很多雙眼睛,或有意,或無意地看到。

但都沒說什么。

第二天。

張碩一行前往甬城,出席了星海礦業的揭牌儀式。

在甬城,張碩同樣是受到熱情招待,甚至猶有過之。在會談中獲悉星海礦業的發展規劃,甬城方面更是熱情高漲。

當場就答應,說會盡最大努力,為星海礦業接下來的投資牽線搭橋。

當天晚上。

張碩就回到濱海城,短短兩天的江南之行自此圓滿結束。

而時間也一轉眼來到了十一月。

伴隨著雙十一購物節的臨近,魔寶、拼夕夕、驚冬、舒寧、巨美優品等一眾電商平臺都在鉚足了勁,做著最后的營銷充斥。

準備迎接電商行業一年一度最為熱鬧,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個購物節。

一時之間,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無論是電視臺,視頻網站,還是公交站臺,地鐵車廂,隨處可見各大平臺投放的各類。

可謂是爭奇斗艷。

也在最大限度地點燃了消費者的購物欲望。

為了吸引眼球,博取關注,驚冬甚至還“別出心裁”地跟房地產公司合作,拿出11套房源,推出“11塊籌1.1折房產”的營銷活動。

除了營銷,各家電商平臺也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快遞大爆發做準備。

以阿貍為例,過去幾個月,為了應對雙十一的快遞爆倉,跟笨鳥網絡合作的十四家快遞公司,累計增加二十五萬名快遞小哥。

預計將在雙十一期間,累計投入一百二十五萬名快遞小哥。

不止是笨鳥網絡。

像驚冬旗下的驚冬物流,拼夕夕旗下的青蜂物流,過去幾個月也都在招兵買馬,只是因著是自營,招人力度沒有笨鳥網絡那么大。

當然自營物流也不是沒有優勢。

以青蜂物流為例,為了籌備雙十一,已經跟各大合作品牌商提前完成備貨,將一半以上的庫存都提前存入各大物流樞紐、物流中心以及城市倉庫。

再輔以人工智能跟大數據,盡可能地縮短運輸距離,實現物流的最優解。

驚冬也是類似操作。

而就在各方賣力營銷之際,阿貍跟拼夕夕的商家之爭,卻是始終隱藏在冰山之下,暫時還不為人知。

時間,也很快來到雙十一當天。

阿貍、拼夕夕都是實時公布銷售數據,相比之下,驚冬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量,對于自身的銷售數據卻是嚴格保密,并沒有對媒體公布。

也就導致說。

今年的雙十一大戰,似乎成了阿貍跟拼夕夕的主場。

甚至有人戲稱——

“這將是一場新王對舊王的挑戰,很是拭目以待!”

結果卻有些讓人大跌眼鏡。

等到凌晨鐘聲想起,阿貍最終的銷售數據定格在了505億。

相比原時空的571億少了66億,可如果考慮這一世,拼夕夕提前崛起的重大因素,阿貍今年的雙十一成績,絕對是拿得出手的。

而且不出意外地拔得頭籌。

意外的是,拼夕夕的銷售額只有185億,約莫只有阿貍的三分之一。

客觀地說,對于一家成立才兩年多的電商公司而言,拼夕夕今年雙十一的銷售數據,絕對足夠稱得上漂亮。

哪怕是跟去年一百五十億的銷售額相比,也有足足23.3的增長。

對比之下,開戰之前來勢洶洶的驚冬,在雙十一結束之后,甚至都沒有對外公布最終的銷售數據。

外界普遍預測,驚冬的銷售額肯定是不理想。

不然沒理由不公布。

有機構做出過粗略統計,驚冬今年的銷售額應該不會超過六十億,甚至還不到拼夕夕的三分之一。

也從側面反應出,拼夕夕如今已經是穩坐華夏電商第二的交椅。

可問題是——

雙十一開戰之前,外界普遍對于拼夕夕的預期,要比現在的數據更為樂觀,認為拼夕夕的銷售額有望達到阿貍的一半。

甚至是更高。

而很顯然,真實數據要比外界預期低很多,由此形成落差。

“阿貍的底蘊,果然還不是拼夕夕所能比擬的。”

“說的沒錯,被看拼夕夕這兩年很風光,真到了見真章的時候,阿貍還是展示出在華夏電商領域,無可置疑的統治力。”

“王座不可撼動啊!”

網友倒不是真的唱衰拼夕夕,只是有些心理落差。

這很正常。

“其實也沒那么夸張,根據阿貍、拼夕夕各自披露的數據,這次的雙十一大戰,阿貍方面有2.7萬名商家,超過4.2萬個品牌參與。”

“相比之下,拼夕夕方面只有不到一萬個品牌參與。”

“也就是說,單從交易質量上,拼夕夕其實是要優于阿貍的。”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其中的漏洞。

但很快就有人站出來反駁——

“話是這么說沒錯,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阿貍方面參與的商家跟品牌多,不正證明了阿貍的底蘊,以及在圈子里的號召力嗎?”

“拼夕夕參與的品牌少,正是底蘊不足的表現。”

“說到底,還是雙方的硬實力存在差距,拼夕夕還得奮起直追才是。”

這話說的也是沒毛病。

而就在網上輿論糾纏不清的時候,11月13日,也就是雙十一大戰結束的第二天,網上突然就有自媒體爆料——

“驚天消息,阿貍之所以在雙十一大戰時完勝拼夕夕,背后竟是有著不可告人的手段,強迫合作商家在阿貍跟拼夕夕之間搞二選一。”

“獨家消息,至少有一千家品牌,在雙十一前一個月,無端終止跟拼夕夕的合作,莫名其妙地推出拼夕夕的雙十一促銷活動。”

消息一出,立即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天天撒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