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撒幣第457章 社區買菜,直播帶貨,拼夕夕路在何方?!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天天撒幣 >>天天撒幣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7章 社區買菜,直播帶貨,拼夕夕路在何方?!

第457章 社區買菜,直播帶貨,拼夕夕路在何方?!


更新時間:2022年09月29日  作者:笙簫劍客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笙簫劍客 | 天天撒幣 
正文卷

正文卷

“董事長,春苗基金這邊,是不是也可以適提高醫學類大學生獎學金名額,同時向華夏醫學類的研究院所做一些公益捐贈?”

見大老板雄心勃勃,蔣悅也是順勢提議。

“可以!”

蔣悅的提議,很是符合張碩的心思。

這樣一來,既是履行了企業的社會責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外界對于萌芽在醫藥行業搞“無需擴張”的不滿。

可謂是一舉兩得。

討論完青檸集團收購相關事宜,拼夕夕集團總裁杜青青接著匯報,主要談論的,便是拼夕夕集團的生鮮戰略。

“經董事長提點,拼夕夕的生鮮戰略,從之前的純線上模式,轉換為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具體做法,就是在線下設立生鮮超市,既是作為線上的一種渠道拓展,也將跟線上共用冷庫倉儲跟冷鏈運輸。”

“生鮮超市暫命名為每日生鮮,除了到店購買,還將在主要城市建立起’城市分選中心社區配送中心’的極速達冷鏈物流體系,為用戶提供生鮮產品2小時送貨上門的冷鏈配送服務。”

“生鮮送貨上門?是不是激進了一點?”

張碩略微有些詫異,沒想到,杜青青在他建議的基礎上,還更進一步,率先提出了生鮮送貨上門的規劃。

已經有點原時空團購買菜業務的雛形了。

但其實吧,社區賣菜并不能算是一門好生意,且不說那些中小型創業公司,就是阿貍、驚冬、霉團、拼夕夕、滴答這樣的巨頭,也基本都是在虧本經營。

就沒見實現盈利的。

據華夏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數據,近幾年生鮮電商四千多家入局者中,4盈虧平衡,88虧損,7巨額虧損。

最終只有1實現了盈利。

傳統生鮮流通環節眾多,產業鏈比較長,主要是農貿市場批發模式。

這個產業存在的問題就是層層批發,最終零售價可能比上游生產商的價格高出三到十倍,果蔬變質率超過20。

如果能夠減少流通環節,減少果蔬變質和浪費,讓消費者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購買生鮮,還可以提高交易效率。

這也是社區團購的基本商業邏輯所在。

但是吧,傳統渠道也有很多優點,比如交易量大,距離消費者近,所見即所得,可以挑揀,買菜花費時間也不算多。

因為競爭激烈,雖然菜價一直在漲,但賣菜其實一直是微利行業。

前置倉的問題是配送費用比較高,互聯網企業很善于用補貼吸引流量,流量來了之后再想辦法盈利。

但是前置倉企業用低價引流,大規模虧損后,卻無法盈利,因為成本問題一直無法解決。為了提高用戶滿意度,又要養一個專門的配送隊伍,一旦價格稍有上漲,就面臨客戶丟失。

典型的互聯網企業可以通過規模效應賺錢,但前置倉模式下,擴張規模越大,虧損越多,盈利無門。

社區團購可以將部分成本轉移給團長,但是時間效率比較低。

消費者之所以選擇社區團購,也主要是因為價格補貼出來的便宜,社區團購經常夾雜低質量商品,一旦補貼消失,消費者也就消失了。

團長的忠誠度也不高,因為收入少,團長也很容易放棄。

互聯網企業善于進行顛覆式創新,和實體經濟結合方面,往往是贏在連接上面,因為連接比較簡單,產生的價值又比較高。

而其他瑣碎的環節,則交給其他商家來做。

然而互聯網生鮮產業鏈長,管理難度大,需要解決的環節問題比較多,這也是生鮮行業的難點。

更何況說,互聯網買菜用低價高補貼戰略,瘋狂燒錢的背后,一旦影響到線下菜市場、農貿市場的生存,就會引發社會問題。

敢動老百姓的菜籃子,那可是個大問題。

原時空,互聯網買菜就遭到官媒痛批:“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激進?”

杜青青更是明顯愣了一下,她原本還挺為自己的獨創想法感到滿意,信心十足地匯報,不想卻遭到了當頭棒喝。

“我問你,生鮮配送的主要賣點是什么?”張碩笑容溫和。

“那當然是方便,讓用戶不出門就可以買菜,就跟點外賣一樣。”

杜青青本身就是受到外賣業務的啟發。

她畢竟是從青橙集團走出來的,之前還負責過青橙外賣以及青橙小筑,很自然地就將青橙小筑的模式,轉化到生鮮賽道。

“可你有沒想過一個問題?”

張碩繼續引導,“伴隨著城市化進程,華夏家庭越來越小型化。”

“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需要天天在家做飯的,往往都是不缺買菜的那點時間的,而且大抵對菜的價格、品質等都較為敏感。”

“相反,那些貪圖送菜上門的,除了家里帶嬰兒,或者暫時的行動不便者,大都是年輕人,只是偶爾在家做飯,大部分時間其實都是在外面吃。”

“或者干脆就是點外賣的。”

這也是社區買菜最大的痛點之一,真正需要天天在家做飯的,除了退休的老人,基本上就是全職寶媽之類的。

無論是哪一類,那都是不缺買菜那點時間的。

尤其是大爺大媽們,逛菜市場,反倒是成了他們打發退休時間的一種重要方式,哪怕是在超市,對于菜品,那都是挑挑揀揀的。

又怎么會信任手機上的圖片呢?

除非是說,互聯網買菜給出一個極具誘惑力的低價。

這又回到原來的死結。

生鮮行業本來就不是暴利,低價勢必無法持續,一旦結束補貼,那買菜的大爺大媽就會再次轉向線下的菜市場。

除非是說,互聯網買菜通過燒錢,將菜市場之類的全部擊垮。

就跟電商擠垮線下的小商戶一樣。

可這又觸及到了社會管理的底線,事關老百姓的菜籃子安全,有關部門勢必是不會坐視不管,一定會介入。

最終還是死胡同。

被張碩這么一說,杜青青也是傻了眼。

甚至是有些羞愧。

真要是這樣,那就只能證明說,拼夕夕集團市場部做的市場調查是一塌湖涂,根本就偏離了客觀事實。

杜青青自己就是常年在公司食堂吃或者點外賣,也是沒意識到這個問題。

不獨杜青青。

在座的高管們,又何嘗能夠注意到這一點?

他們的生活圈子注定了,要么是在外應酬,要么就是家里請了保姆,跟這些個柴米油鹽的瑣碎之事,根本就不沾邊的。

也就原時空張碩一直混跡在底層,反倒是對此有些觀察跟了解。

所以說。

人啊,還是要更接地氣一些。

張碩也很慶幸,原時空的經歷,能夠讓他不至于完全脫離普羅大眾,否則,估摸也是會發出“何不食肉糜”之類的感慨。

孫陽更是若有所思。

沒有加入萌芽之前,孫陽就知道,張碩一直都是萌芽的靈魂人物。

加入之后,也隱約聽說過不少傳聞,萌芽的很多重大決策,都是張碩這個大老板親自掌舵,比如說薇信的研發,麥粒手機、芒果汽車的設計等等。

但一直都沒什么直觀印象。

甚至也不無猜測,認為這樣的傳聞,內里怕是有夸大的成分,目的嘛,無非也就是為了襯托張碩的高大形象。

世上哪有這么全能的人?既懂管理,又懂技術的。

而且還是跨界。

可就在剛剛,親眼見識到,張碩三兩句話,就點破了拼夕夕集團生鮮戰略的巨大漏洞,就由不得孫陽不信了。

也是真的開了眼界。

或許,這個世上,真的有天才的存在。

無怪乎說。

張碩在互聯網上,會被稱之為奇跡之手。

眼見杜青青有些失落,張碩到也不好過度打擊她的積極性,話鋒一轉,笑著說道:“拋開其他,生鮮配送到家,這個點子本身是沒問題的。”

“而且還挺創新,挺超前!”

“哪怕是市場體量不大,但只要能夠誠信經營,總歸還是能夠幫助那些沒時間買菜,或者不方便出門買菜者。”

“只是說,這不能作為一個主攻的業務方向,而應該是一個輔助業務。”

“明白了!”

被張碩這么一說,杜青青的心情總算是好了一點。

“那就繼續再談一下采購端的問題。”

前面說過,生鮮產業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產業鏈非常的長,以青菜為例,從菜農從地里收割,到端上消費者的餐桌,至少也有四五個環節。

這還僅僅限于本地菜農。

如果是從外地調運的蔬菜,那流通環節甚至可能翻一倍。

而事實上就是,隨著蔬菜種植產業化,從外地調運蔬菜才是主流,很多地方本地蔬菜的供應,根本就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拼夕夕要實施生鮮大戰略,勢必要在采購端下功夫。

就是說——

要盡可能地減少中間的流通環節。

杜青青到底非吳下阿蒙,很快收拾好心情,接著匯報,“在采購端,拼夕夕計劃實施農產品經紀人制度。”

“哦?有點意思,說詳細點。”

張碩就是眼前一亮。

“生鮮的很大一個特點,就是品類眾多,光是大的分類就包括蔬菜、水果、海鮮、蛋禽肉類等等,這還不算細分領域,那就更夸張了。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地域分布廣泛,而且很大一部分都還不是規模種植或者規模養殖。”

“傳統線下的解決辦法,就是通過二道販子、批發商等中介。”

“所謂的農產品經紀人,則可以視為是互聯網時代的二道販子,要一邊連接種植戶/養殖戶,一邊連接拼夕夕平臺。既要能夠下到田間地頭搞采購,又要懂互聯網,能夠熟練在拼夕夕開設、運營網店。”

雖然說,隨著智能手機的日漸普及,普通農戶也可以使用手機網購,使用薇信聊天、發視頻,刷短視頻。

但開設、運營網店的門檻,顯然是要遠高于此的。

別說是農戶了,就是一些傳統的二道販子,如果不是年輕人,也未必就能夠玩得轉互聯網,而是習慣了傳統的那一套。

這就需要新農人的加入。

而杜青青提出的農產品經紀人,無疑就是新農人中的一類。

“可以!”

張碩很是贊同,笑著說道:“看來,杜總是真花了心思的。”

杜青青不好意思笑了笑。

“提到農產品經紀人,我倒是有了一點新的想法,僅供參考。”

張碩卻也是談心大起。

“您說!”

杜青青卻是鄭重其事地打開筆記本,隨時準備記錄。

甚至包括呂凱等高管。

跟大老板共事久了都知道,隨便一點新想法,往往都能打開新思路。

絕對的干貨滿滿!

“伴隨著4G、智能手機的普及,互聯網信息傳播的媒介,正在加速從文字圖片,轉向更為直觀的視頻傳播。”

“這從視頻網站、短視頻、直播等新業態的興起,就可見一斑。”

小破站、慢手之類的平臺,也在開始逐漸嶄露頭角。

“那么,在電商購物賽道,會不會受到這么一種傳播方式轉變的沖擊呢?我認為是會的,比如說,直播帶貨。”

原時空,魔寶是在16年年初的時候,開始試水直播帶貨,大概在15年的時候,應該就已經在策劃以及研發。

張碩的想法確實是提前了一些,但絕對不算太過超前。

畢竟還只是一個想法。

要的。

就是走在阿貍前面。

“直播帶貨?是不是類似電視購物那樣的?”杜青青就有些懷疑,本能地對電視購物這種模式有些反感。

“是,也不是。”

張碩笑著解釋,“本質上,直播帶貨跟電視購物,確實是如出一轍,只不過是將平臺從電視臺轉為手機直播平臺。”

“但又不是簡單的復制。”

“相比電視臺在固定時段,推銷固定商品,而且是電話訂購等僵硬模式,互聯網直播帶貨,無疑的更為便捷,也更加的充滿想象力。”

“電視購物,更像是在做廣告,有坑蒙拐騙的嫌疑。”

原時空大家都在吐槽直播帶貨怎么怎么的坑,殊不知,在坑消費者這一塊,電視購物才是鼻祖,而且吃相也是更加的難看。

就沒見賣一樣正兒八經東西的,全特么是騙大爺大媽的。

“直播帶貨不一樣,直播平臺跟購物平臺,是一體兩面的關系,消費者可以在觀看直播的同時,就完成下單,方便又快捷。”

“而且帶貨商品也沒有任何的限制,只要是拼夕夕平臺上賣的,那都可以作為推介的對象。在品質上,只要平臺嚴格把關,其實更有保障。”

原時空直播帶貨雖然被各種詬病,但不能否認它的存在本身。

所謂存在即合理。

在傳播模式上,直播帶貨確實是秒殺傳統電商購物。

“最重要的是,直播帶貨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就像拼夕夕計劃設立的農產品經紀人制度,如果農產品經紀人可以在田間地頭開直播,向消費者直觀展示農戶種植的蔬菜、水果,是不是就可以起到一個更好的宣傳作用?”

原時空直播帶貨被官媒點贊最多的,其實就是助農。

“咦?!

杜青青的眼神,也是驟然亮了起來。

新書、、、、


上一章  |  天天撒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