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撒幣第436章 打車大戰將起,薇眾集團誕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天天撒幣 >>天天撒幣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6章 打車大戰將起,薇眾集團誕生!

第436章 打車大戰將起,薇眾集團誕生!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31日  作者:笙簫劍客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笙簫劍客 | 天天撒幣 


總裁聯席會議結束之后,張碩又將呂凱單獨叫到辦公室,笑著問:“萌芽金融控股,這次計劃增加多少注冊資金?”

“三十億吧,將注冊資金增加至六十億,放貸規模就可以翻一番,應該夠用了。”

剛才在會上,呂凱雖然胃口大開,但到了具體的決策層面,還是很穩的,并沒有真的獅子大開口。以萌芽集團如今的資金實力,三十億也確實不算多。

“需不需要一步到位,將注冊資金干到一百億?”張碩就笑。

“這樣當然最好了。”

呂凱這下可就不謙虛了,“增加注冊資金,還可以勻出一部分資金,用于申請或者以收購的方式,獲得基金、證券、保險、商業理賠等金融牌照,進一步完善萌芽金融控股的商業版圖。”

“那就這么說定了,直接向萌芽金融控股注資七十億。”

張碩也是財大氣粗,“但有一點,我建議,對萌芽金融控股進行一次更名,去掉萌芽二字,以便于更獨立的運作。”

在萌芽金融控股之前,除了已經取締的萌芽置業,萌芽集團旗下,還沒有哪家獨立運營的子公司掛著“萌芽”名號。

這也便于下屬子公司獨立運營,分拆上市。

而且也不會影響到“萌芽”的品牌價值,更有利于萌芽集團,今后逐漸向資產管理型的控股集團轉型。

對萌芽金融控股更名,等于也是設下一道防火墻。

“那不如,干脆將萌芽金融控股更名為薇眾集團?本身薇眾銀行,就是萌芽金融控股線下的最大平臺,品牌上也很契合。”

呂凱心更大,不僅要去掉萌芽二字,直接就改頭換面,連金融二字都給去掉,繼而強調薇眾集團的集團屬性。

這一波操作,很像原時空的黑蟻。

“可以!”

張碩也覺得,呂凱的這個建議很不錯。

事情就這么定了下來。

討論完薇眾集團的問題,呂凱主動提起另外一件事,“董事長,關于您剛才指出的投資回報問題,我有一點想法。”

“這么快就有想法了?”張碩似笑非笑。

“也不算是臨時起意,對于投資回報的問題,我其實也一直有思考,總的原則就是,設定一個投資退出機制。”

“接著講。”

張碩果然來了興趣。

“具體來說,就是先對投資標的做一個分類,不同類型的投資標的,設定不同的投資年限以及退出條件。”

投資機構想要退出被投資的公司,方式有很多種。

最優的,也是收益最大的退出方式,當然就是促成被投資公司IPO上市,等到公司上市之后,通過拋售手里持有的股票獲得高額收益。

因此,IPO退出是投資人最喜歡的退出方式。

除了IPO,其他還有新三板上市、借殼上市等。

道理都差不多。

除了上市,如果被投資的公司被其他公司看中、并購,那么,投資機構也可也趁著并購的機會退出。

同樣能夠獲得不菲的收益。

除了上市、并購,投資機構還想退出,那就只能是寄希望于被投資公司的管理層回購,或者將持有的股權轉讓給其他投資機構。

就是在操作上會很麻煩,而且收益也沒有上市那么高。

但不管怎么說。

只要被投資的公司,發展的比接受投資之前要好,就有機會退出。

相反,如果被投資的公司,比接受投資之前表現的還要糟糕,那幾乎就等于是宣判投資失敗,只能是以清算的方式退出,盡可能地止損。

清算退出雖然是投資機構最不樂意接受的,但是在投資圈,卻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退出方式,所以才說投資就是押寶。

投資一百家,能有三五家成功,就算是眼光不錯了。

如果能夠在上千家投資目標中,幸運押寶到阿貍、騰達、字符跳躍、無疆科技這樣的超級獨角獸,那就是撿到寶了。

一把就能贏回所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軟金對阿貍的投資,以及米娜德對騰達的投資。

都可以稱得上是天選之子。

“比如說,針對智能手機產業鏈的投資,可以設定一個三年投資期限,在達到或者接近投資期限之后,一旦條件成熟,就果斷選擇退出。”

按這個時限計算,針對智能手機產業鏈的投資,明年就可以陸續退出。

“如果是核心供應商,或者是技術底子較厚、規模較大的供應商,也可以考慮說,適當延長投資期限,比如說拉長到五年。”

“相反,針對那些發展不好,經營不善,或者是看走眼了的投資標的,則不受投資期限限制,需要果斷采用清算方式退出,以盡可能多地收回殘值。”

這在萌芽投資的標的中,反倒是占據少數。

一則無論是在智能手機產業,還是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產業,萌芽旗下的公司都在扮演者產業領導者的角色。

能被萌芽投資選中的供應商,再怎么差,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二則投資過程中,還有張碩這個大老板在把總關,結合原時空的記憶,盡可能地避雷、踩坑,成功的幾率,自然要遠高于尋常的投資機構。

更遑論說。

之前針對無疆科技、林德新能源的投資,就都可以稱得上是“天選之子”。

“類似的操作,同樣適用于半導體產業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

“甚至包括軟件產業。”

“而對于那些專注于未來,比如說人工智能一類研發的公司,則可以設定更長的投資期限,比如說十年,甚至是更久。”

呂凱的思考顯然很成熟,并非臨時起意。

“可以啊。”

張碩聽完,不覺又對呂凱高看了一眼,“你的想法很好,我也很。”

哪怕家大業大如萌芽投資,也不可能說,只是無窮無盡地投資,而沒有一個退出機制,那對資金的擠占,將是非常恐怖的。

而且。

嚴格意義上講,只有成功退出,才算是完成了一輪投資。

只有一邊投資新的公司,一邊從投資成功的公司退出,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才能將投資這件事持續地做下去。

也是資本理應扮演的一個角色。

伴隨著12月走到尾聲,時間也轉眼進入14年。

這一年,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將進入一個全新時期,無論是4G網絡還是智能手機,都將變得越來越普及,開始走進千家萬戶。

據不完全統計,13年華夏智能手機銷量為3.45億部。

14年的銷量預計將突破3.9億部。

也就意味著說,華夏智能手機持有量將有望突破九億部。

這是一個何等龐大的市場?

由此,萌芽旗下的游戲、社交、在線、電商、本地生活、手機、半導體等各項業務,都將這一波增長浪潮中獲益。

哪怕僅僅只是維持“現狀”,憑借自然增長,營收都有望翻一番。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原時空的1318年,短短五六年時間,阿貍、騰達兩大巨頭,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甚或股價,都迎來一波高速增長。

就是因為吃到了時代的紅利。

而在這一世,毫無疑問,萌芽集團都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這也是為什么,張碩會在之前的總裁聯席會議上,更加強調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因為萌芽的成功,一半是自身努力,另一半卻是時代成就的。

自然要回饋給社會。

除了智能手機保有量的急劇增加,智能手機的性能參數也是一路水漲船高,繼而促進了短視頻、直播等業態的新發展。

為移動互聯網創造了又一個全新的風口。

而萌芽在風口到來之前,就已經完成了對魔音科技的布局,確保萌芽旗下的互聯網業務,能夠始終走在華夏,乃至全球市場的前列。

從一個追趕者,變成一個引領者。

而在時間進入14年之后,還有一件互聯網大事即將發生,那就是繼團購大戰、外賣大戰、共享單車大戰之后,燒錢最恨、最兇的打車大戰。

相比原時空。

這一世的打車領域,額外多出了青橙集團這樣的巨無霸下場,在打車領域已經布局了大半年,憑借天然的平臺優勢,獲得了一定的市場占有率。

青橙打車足以排進前三。

注意,僅僅只是前三,而不是無可撼動的冠軍。

因為早在青橙集團開展打車業務之前,就已經有滴答、快滴、易到等一大批玩家下場,在這個領域斗的是你死我活。

這些個打車公司之間,為了互相競爭,搶奪用戶,手段玩的有多臟呢?

以其中最為流氓的滴答為例。

過去一年,為了推廣自家的打車軟件,滴答簡直就是無所不用其極。

比如說有一次搖搖選擇在電臺打,邀請司機去酒店參加線下活動,現場安裝軟件。滴答創始人知道之后,就直接安排人到酒店停車場劫胡,還在搖搖的后面加上自己的電話號碼,給司機安裝滴答軟件。

司機哪明白這么多,稀里糊涂全部裝上了滴答。

這種借花獻佛的招數,滴答還不只用了一次。

滴答后面又與百米打車競爭,百米打車為了解決司機沒有智能手機的問題,給司機裝了定制平板,配上百米打車的軟件。

滴答就派工程師打著“維修”的名義去給司機的平板刷機,裝上滴答打車軟件,從中橫插一杠。

跟企業的競爭還是小場面,滴答還做到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當時官方要求杜絕黑車入場,司機必須有服務監督卡才能注冊網約車,滴答就想辦法從出租車公司搞來卡號,提供給注冊的司機。

至于司機是什么身份,滴答才不會管。

官方要求不準推出加價打車功能,滴答愣是裝作沒看見,偷偷使用加價功能,只不過換了個名字,叫“調度費”。

這些不擇手段的做法讓同行恨的牙根癢癢,痛罵滴答是個流氓。

現在看來,正是滴答一路走來的流氓氣質,為后來被打板子埋下了伏筆,正應了那句話——“出來混,早晚都是要還的!”

除了流氓氣質,滴答從誕生初始,就缺少對技術的敬畏與尊重。

最初的軟件,甚至都是找外包團隊做的,對方開價十五萬,被滴答砍到九萬,結果人家轉頭就把這活外包給了中專老師。

可見中間商賺起差價來,一點都不含糊。

好在這位中專老師還算收錢干事,帶著幾個學生邊學邊做,雖然BUG特別多,好歹也能用,叫10次車,能響個6、7次。

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可就是這么一家公司,在過去一年里,竟然在互聯網領域開始嶄露頭角,憑借流氓式的營銷跟地推,在打車市場硬生生殺出了一條血路。

也不知道是該高興呢,還是應該感到悲哀。

最荒誕的是,故事的劇本寫到這才只是剛剛開始,大概也就是13年五六月份左右,阿貍、騰達兩大巨頭也開始關注起打車領域。

再之后。

就是阿貍投資了快滴,騰達投資了滴答,不知不覺又走向了對立。

反倒是之前的阿貍點評、諾米典評,因著忙于外賣補貼大戰以及共享單車大戰,根本就顧不上打車業務,反倒是什么都沒有做。

等到兩家整合為阿諾集團,打車領域已經沒有了阿諾集團的機會。

但阿貍、騰達似乎也并不在乎。

道理也很簡單,整合之后的阿貍集團是三巨頭共同控制的,而滴答、快滴兩家打車公司,卻是他們分別控制的。

干的好,說不定還能一統天下。

這也就為即將到來的打車燒錢大戰,埋下了最大的伏筆。

某種意義上,打車大戰其實已經開始了。

就在剛剛過去的十二月,致富寶宣布與快滴打車合作,乘客使用致富寶打車,就有機會獲得單筆最高200的免單額度,或是5塊現金返還。

元旦假期剛剛開始,快滴跟著又宣布,京師首次使用快滴打車的新用戶,將獲得30塊的話費返還。

活動持續一個月,預計總投入超過1億。

要知道,京師可是滴答起家的地方,也是滴答主攻的市場之一,快滴在京師搞補貼推廣,無疑是將劍鋒直指滴答。

背后有騰達撐腰的滴答,能夠忍住不反擊,那才叫怪事呢。

雖然說,騰達、阿貍兩家死對頭,在阿諾集團合并的這件事情上達成了一致合作,但并不意味著兩家就能真的冰釋前嫌。

未來能較勁的地方還多著呢。

對于即將爆發的打車大戰,張碩當然還是選擇作壁上觀。

看個熱鬧就成。

元旦這天,張碩又趕來陪唐老下棋,二叔也在。

“我聽說,這次萌芽集團,一口氣認購了華夏微電子10的股權,為華夏微電子B輪融資,解了一個大圍?”聊著聊著,二叔唐毅就又聊到正事,估計也是職業習慣。

就沒個真正清閑的時候。

“算不上解圍,本身也是因為萌芽看好華夏微電子的未來。”張碩也是實話實說。

“哦?”

唐毅就更詫異了,“萌芽真覺得,華夏微電子值兩千五百億?我可是聽說了,很多投資機構,就是因為華夏微電子估值太高,而選擇了退出。”

“那只能證明這些個投資機構眼光不行。”張碩難得有些張狂,笑著說道:“二叔你想啊,按照常理,華夏微電子在上輪融資之后,應該是不怎么缺錢的。”

“即便是缺錢,也不至于說要一口氣融資四百五十億。”

“敢下這么大的血本,要么就是華夏微電子在準備坑投資人的錢,要么就是技術研發上取得關鍵突破,繼續資金來將相關技術變現。”

“相比前者,我當然更相信后者。”

雖然張碩早就知道答案,但這套說辭,倒也是能夠自圓其說。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可問題是,這么一個并不復雜的道理,難道說,其他投資機構就都琢磨不透,不太可能吧?”唐毅卻是不好忽悠。

張碩笑著說:“他們當然能琢磨透,但并沒有賭一把的勇氣。”

言語之間,豪氣橫生。

“這倒也是!”

唐毅也是釋然,“不是誰,都有萌芽這般雄厚的資金實力的。”

話雖這么說。

但唐毅其實還有另外一層猜測,那便是,萌芽集團,準確說是張碩,敢這么押寶華夏微電子的未來,說是豪賭,估摸也帶著一點資助的意味。

就像上次以六百億的天價,拿下華夏航天的技術授權一樣。

華夏微電子又何嘗不這么想?

正因為有這樣的猜想,華夏微電子才會干脆利落地同意萌芽集團認購其10的股權,一舉成為華夏微電子的大股東之一。

擱在正常情況下,這事是需要慎之又慎的。

甚至可能“忍痛”拒絕。

由此可見,萌芽集團現在在官方那里的形象,到底有多好了。

整的跟親兒子一樣。

“你小子,總是能干出一些常人所不能及的事情來。”

對于張碩,唐毅也是由衷的欣賞,兩人雖然名義上是“叔侄”,但隱隱竟生出一絲知己之感。

每次跟張碩聊天,心情都會變得特別的愉悅。

而張碩身上,似乎天生就帶著一股常人所沒有的獨特氣質,加上過于敏銳的嗅覺,實在太像是時代的弄潮兒。

天生的絕頂人物!

1月2日,星期四。

元旦假期剛結束,張碩就又回到公司,正在審批14年第一季度的撥款申請,因為是按季度撥款,撥款額度再次飆升,主要包括——

向沃土研究院撥付35億研發經費;

向芒果集團撥付72億運營資金,包括30億研發經費;

向星云科技撥付10億運營資金,包括5億研發經費;

向驕陽控股撥付5億運營資金;

向春苗基金額外撥付10億公益資金;

向萌芽集團總部撥付5億運營資金,其中包括物產管理部的運營開支。

合計137億資金。

對芒果集團、驕陽控股、萌芽集團總部等的撥款中,還包括年終獎支出。

除了固定撥款。

過去的十二月,萌芽集團還拿出兩百五十億參與華夏微電子B輪融資,同時向更名之后的薇眾集團注資七十億。

期間還有一筆十億公司債到期,需要完成兌付。

種種因素疊加之下,導致萌芽集團單月支出高達467億,創下了一個全新的記錄,得虧底子厚,否則還真扛不住這么造。

利潤方面。

十二月,青鳥互娛上繳利潤58億,麥粒集團上繳利潤61億,青禾科技上繳利潤6.5億,萌芽金融控股上繳利潤7.5億。

合計上繳利潤133億。

——略——

等級:11級(1200萬/1億)

現金:78億

貸款:245億(銀行貸款)100億(公司債)84億(海外貸款)

基金:春苗基金,粒子基金,國潮品牌扶持計劃基金等

名下企業:萌芽集團(張碩47,夢想基金33,春苗基金20)

附屬公司:青禾集團,青橙集團(54.44),拼夕夕集團(90),麥粒集團,稻穗集團(90),芒果集團,薇眾集團,驕陽控股,星云科技等

合營公司:無疆科技(48),瓦力智造(48)

聯營公司:林德新能源(35),蒿得地圖(20),驚冬(25),華夏微電子(10)

備注:萌芽投資代為持有的蒿得地圖、華夏微電子股權,不包括集團旗下青橙集團持有的蒿得地圖股權,以及稻穗集團持有的華夏微電子股權。

因為上個月“超標準”的支出,尤其是對華夏微電子的大手筆投資,導致萌芽集團賬上資金再次銳減,一舉從四百多億降到區區七十八億。

再次跌破百億大關。

如果不是張碩“高瞻遠矚”,接受了銀行主動送上來的百億長期貸款,那萌芽集團的資金鏈,就又將面臨一次新的挑戰。

還真就不能驕傲了。

也就難怪說,原時空,哪怕是華威、騰達這樣的巨頭,時不時也要發行公司債或者海外融資,以補充公司的現金流。

就是要做到未雨綢繆,否則一旦要有什么大動作,資金可能就跟不上。

那就完犢子了!

相關

_


上一章  |  天天撒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