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撒幣第371章 布局芯片制造,萌芽要親自下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天天撒幣 >>天天撒幣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1章 布局芯片制造,萌芽要親自下場!

第371章 布局芯片制造,萌芽要親自下場!


更新時間:2022年06月24日  作者:笙簫劍客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笙簫劍客 | 天天撒幣 


等到張碩全國一圈飛完,返回濱海城時,一月份也已經進入尾聲。

而就在他外出期間。

萌芽集團正式跟AMD達成海外投資協定,萌芽集團將出資5億美刀,獲得AMD25的股份,成為AMD的大股東之一。

該部分股權將掛在稻穗集團名下,繼續抬升稻穗集團的估值。

原時空AMD的市值在22年的時候,巔峰時一度接近兩千億美刀,而現在的市值只有區區二十億美刀。

也就意味著,僅僅從財務投資的角度,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萌芽對AMD的這筆投資就將暴漲近一百倍。

絕對的物超所值了。

而站在AMD的角度,萌芽的這筆5億美刀投資則更像是一顆救命稻草,足以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向市場注入一劑強心劑。

最關鍵的是,還能用這筆資金用于新的研發。

同樣也是不虧!

等到交易審批通過之后,AMD就將召開股東大會,屆時,稻穗集團將有權利提名一名新董事,進入AMD的董事會。

毫無疑問,稻穗集團總裁林正東將會是合適人選。

如此一來,稻穗集團就將跟AMD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對于兩家半導體企業未來的技術合作、人員交流,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因著AMD持續虧損,交易審批通過基本已是板上釘釘的事。

最妙的是——

“通過對AMD的投資,很好地對外展示了我們的資金實力,據我得到的最新消息,曰立那邊的態度越發松動了。”呂凱笑著匯報。

“很好,就是要保持這個勢頭,繼續向曰立施壓。”

可以說,對曰立存儲的收購,是萌芽海外投資并購戰略中的重要一環,甚至可以說是一塊試金石,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

必須要拿下!

哪怕說是多付出一些溢價,那也是值當的。

因為像曰立存儲這樣的稀缺資產,日后就是有錢也很難再被買到,被收購一家就少了一家,很難用短期的損失波動來評估。

“對了,你看看這個。”

張碩按下曰立存儲的事情不表,指了指電腦上的一則新聞——

《利晶集團債臺高筑,瀕臨破產!》

卻是從08年開始,夷州行省的DRAM產業在叁星圍剿之下遭受重創,價格持續崩跌,不少企業面臨債務與虧損的雙重壓力。

利晶集團就首當其沖。

到了去年年底,利晶集團債務高達284億,加上持續虧損,黯然退市。

至今仍未解決債務問題。

眼看著就要游走在破產重組的邊緣,成為時代的一顆棄子。

因而引發廣泛關注。

“董事長,您想進入晶圓代工行業?”呂凱眼中精光一閃。

“聰明!”

張碩不由豎起大拇指,欽佩于呂凱思維的敏銳。

利晶集團作為夷州行省的一家半導體企業,雖然不如泰機電那么風光,實力也不可小覷,旗下的利晶積成電子制造公司,就是一家晶圓代工廠。

恰逢利晶集團遭遇債務危機,正是萌芽抄底的好機會。

張碩之所以關注到利晶集團,是因為這家企業后來時來運轉,不僅還清了債務,旗下的利晶積成電子制造公司還重新上市。

可謂傳奇。

最重要的是,號稱最強風投城市的廬州,原時空在15年的時候跟利晶集團合作,成立了號稱華夏第三大晶圓代工廠——晶和集成。

晶和集成也確實不負眾望,猶如一匹黑馬,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就一舉超過高麗的東部高科,躋身全球晶圓代工廠第十名。

在華夏,也僅次于中鑫國際、嘩鴻集團。

嘩鴻集團在上次的半導體大整合中,已經整體并入華夏微電子。

張碩當然也就看上了利晶集團這塊肥肉,想要效仿原時空廬州的做法,投資利晶集團的同時,借助利晶集團在晶圓代工領域的技術積累,在江夏聯合籌建屬于稻穗集團自己的晶圓代工廠。

畢竟說,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華夏微電子一家身上。

也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對泰機電的算計上。

至于說中鑫,那更是算了吧,張碩從頭到尾就沒有對它抱有什么期望。

中鑫從創立初始就注定了派系叢生。

基因不純,再怎么努力也沒用。

晶圓代工事關半導體發展大局,彼此競爭也并非壞事,張碩必須要做萬全的準備,斷不可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而且。

話說回來,僅是萌芽系中,除了燭龍芯片,像芒果汽車芯片以及璟嘉薇的顯卡芯片,曰立存儲的存儲芯片,都需要晶圓代工廠的合作。

在這種情況下,稻穗集團介入晶圓代工業務是很合理的。

也很合適。

“那成,年會之后,我親自跑一趟夷州行省。”呂凱也是雷厲風行。

“要快!”

張碩卻是更著急,“對利晶集團的投資,要在一個月內敲定。”

不是他急功近利。

而是兩三月之后,DRAM的價格就將迎來一波上漲周期,雖然沒辦法將利晶集團直接拉出債務泥潭,但也能輸一口血。

那時再要投資利晶集團,代價肯定更高。

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來的好!

“應該沒什么問題。”

雖然這一個月橫跨春節假期,但呂凱卻沒有做任何的辯解,身為集團高管,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假期。

該加班還得加班。

“除了投資利晶集團,還有一件事要抓緊。”張碩說。

“您請講!”

“去高麗,找到叁星晶圓代工執行副總兼首席技術官梁崧,邀請他加入稻穗集團,擔任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全面負責集團的晶圓代工業務。”

晶圓代工業務雖然處在半導體芯片產業的下游,但是對于先進制程的研發,同樣需要一位技術大拿來主導。

而梁崧,就是這么一位傳奇人物。

甚至可以說,是晶圓代工領域高技術研發最為杰出的人才之一。

梁崧師從半導體晶圓加工技術之父胡陣名,畢業之后進入AMD工作,期間發表了350篇技術論文,還獲得了181件半導體關鍵技術發明專利。

是一個典型的技術大佬。

92年,梁崧從AMD離職,加入彼時還不怎么起眼的泰機電。

別看21年芯片制程都已經卷到了5納米、3納米,甚至是2納米,但是在千禧年前后,世界主流半導體企業都還在從180nm向130nm制程突破。

差距是不是有點大?

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要突破的是一個技術的分水嶺。

因為過去所用的都是鋁制程,但是鋁制程工藝繼續用在130納米以上時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因此全世界都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IBM首先在研發上取得一些領先,并試圖以此為籌碼,繼續統治整個芯片的制造環節,于是找到泰機電提出合作。

結果泰機電拒絕了。

泰機電拒絕的底氣,正是來自梁崧和他的導師胡陣名,師徒二人革命性地采用了全新的鰭式場效應晶體管,也就是Fin

FET技術方案。

跳過150納米,直接進入到130納米制程。

03年,130納米全銅制程新方案量產獲得成功,泰機電借此不僅一舉追平了與IBM兩個代次的制程代差,還擺脫了對其技術的依賴。

擁有了在半導體產業上的一席之地。

此一役,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梁崧也是一戰成名,一舉奠定了他在泰機電技術核心的地位。

但命運就是這么的神奇。

后續在泰機電的職場斗爭中,梁崧遺憾敗北,被邊緣化。

于09年從泰機電落寞辭職。

因為梁崧的辭職,泰機電28納米制程的量產遲遲無法實現,從10年拖到了11年,比計劃晚了一年多。

后面的故事就更傳奇了。

11年,梁崧悄然加入叁星,擔任叁星晶圓代工執行副總裁兼技術長。

彼時的叁星,晶圓代工業務被卡在了由28nm制程向下的過程中,技術上遲遲無法突破,開發陷入停擺。

眼看就要跟不上泰機電的發展步伐,所以才會押寶梁崧。

而梁崧也確實不負眾望,一上來就叫停了已經跟不上時代的20納米制程研發,直接由28nm跨越到14nm制程,要一次完成三代四級的制程工藝迭代。

雖然這在叁星看來有點瘋狂,但背水一戰也別無選擇。

只能“賭命”似的全力支持。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14年,叁星14納米制程首先量產成功,而泰機電在半年后才推出16nm的制程,還比叁星落后了半個代次。

憑借制程的領先,叁星成功從泰機電手里搶走了平果A

9處理器80的訂單,和皋通驍龍的大量訂單,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收益。

再之后。

泰機電對梁崧展開追殺,迫使其在15年離開叁星。

然后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故事了,從叁星離開之后,梁崧被中鑫三顧茅廬,于17年加入中鑫,想要幫助中鑫實現先進制程上的跨越。

只可惜。

彼時的泰機電、叁星已經領先中鑫太多,而中鑫本身的技術儲備也是嚴重不足,即便迎頭追趕,也與全球最先進在制程無緣。

而現在。

張碩想要的,就是在叁星14納米制程量產成功之前,將梁崧從叁星挖走,加入稻穗集團,提前參與到全球先進制程的競爭當中。

這當然是非常困難的。

彼時叁星為了挖走梁崧,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在梁崧還在泰機電時,就在私底下跟梁崧建立起私人聯系,還搞夫人外交。

更不用說,梁崧身上既背負著叁星的競業協議,還遭到泰機電的追殺。

想要順利加入稻穗集團,實在是難如登天。

但張碩從來都不是一個怕困難的人,“你跟伍總監,先去高麗跟梁崧接洽,合適的時候,我再跟他親自面談。”

“好!”

對于梁崧,呂凱也不陌生,頓時感覺壓力山大。因為在他看來,想從叁星挖走梁崧,其難度可比投資利晶集團要大得多。

但是再困難,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2月1日,星期五。

今天晚上,萌芽集團總部也將舉行例行年會。

后天就是農歷小年,也就是說,年會之后,萌芽集團從下到上,基本上也就都進入春節假期時間,外地員工票都已經買好了。

就等著年會結束,好友之間聚一聚,浪一波之后,就各自踏上回家之路。

張碩也不例外。

他這次全國重點巡查,故意漏掉了江城,就是準備在回家的時候,順帶去拼夕夕集團總部走一遭,免得來回折騰。

上午,張碩坐在辦公室,簽批了新一個月的撥款申請。

向沃土研究院撥付7億研發經費;

向芒果汽車撥付6億研發經費;

向稻穗集團撥付合計37億的巨額資金,其中5億為研發經費,剩下的32億則是為投資AMD準備的資金;

向萌芽置業只撥付1億運營資金,因為春節期間基本停工。

全部加在一起就是51億撥款,單月撥款額度再創新高。

就這,都還是上個月已經撥付了第一季度的運營資金,二月份的撥款只是作為一種補充,主要用于研發支出。

否則,總的撥款額度將會更高。

可以看到,不包括已經實現盈利的子公司,僅是沃土研究院、芒果汽車以及稻穗集團三家,單月研發經費之和已經達到18億。

沃土研究院是因為新增了3D打印實驗室。

由此推斷。

整個萌芽系2013年全年研發支出突破三百億,是很輕松的事情。

甚至可能超標。

除了這些,上個月大的開支,還包括向青云數據增資36億,以25億的價格收購臨湘璟嘉薇。

利潤方面。

上個月,青鳥互娛上繳利潤32億,麥粒集團上繳利潤60億,青禾科技上繳利潤2.5億,萌芽金融控股上繳利潤2億。

合計上繳利潤96.5億,比上個月增加1億。

——略——

等級:10級(1508萬/5000萬)

現金:170.5億

貸款:145億(銀行貸款)15億(公司債)84億(海外貸款)

——略——

相比上個月,萌芽賬上現金暴漲114.5億,并不是說實現了正向盈利。

恰恰相反。

因著投資并購,上個月萌芽現金流其實是凈流出近20億。

只所以現金流暴漲,只是因為從銀行獲得了120億的貸款,同時還發行了十億公司債,才得以讓萌芽保持充裕的資金。

否則資金池又要見底了。

好在二月已經是預計最困難的一個月,等到下個月,兩百億服務費到賬之后,萌芽的現金流就將得到徹底改善。

前提是,之后的時間里,萌芽不再進行大手筆的投資。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別的不說,光是萌芽要進入晶圓代工領域,從投資利晶集團,到在江夏建設晶圓代工廠,再到后續的研發、量產等等。

少說也要砸下大幾百億的資金。

張碩已經做好了心里建設,預計將萌芽13年的大部分利潤,都砸到半導體領域,以支撐稻穗集團的高速發展。

沒幾年可消耗的了!

因為有張碩的指示。

萌芽集團總部今年的年會,辦的格外節儉,既沒有請明星助陣,也沒有搞什么大場面,一切從簡,更像是一場頒獎典禮。

按照慣例。

在年會上頒發了最佳新員工,最佳員工,最佳運營團隊,最佳研發團隊,最佳進步獎,最佳關懷獎,最佳公益獎等各類獎項。

當然還有最為重量級的總裁特別獎。

今年的獲得者是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麥粒集團總裁顧銘章,以表彰麥粒X1的驚艷問世,可謂是實至名歸。

年會結束之后,第二天,張碩就飛回江城。

同行的還有蔡淼淼。

這丫頭還挺有事業心,原本是計劃在濱海城過年的,被舅舅、舅媽在電話里好一頓說教,這才不情不愿地回家。

儼然便是張碩2.0版。

剛回到家,家里的氣氛卻是不怎么好。

“怎么了?淼淼我不是帶回來了嗎?”張碩也是一頭霧水。

“是你小叔在工地出事了。”

老張難得眉頭緊鎖,“模板坍塌,你小叔的左小腿算是廢了。”

“人沒事就好。”

張碩也是心中一沉。

“哪里好的了,你小叔之前干包工頭,一家人日子過的也還算滋潤。現在作為家里的頂梁柱,說跨就跨了,上有老下有小的。”

“那不是還有我們嘛。”

如果是原時空,面對家族的這種大變故,張碩大抵是有心無力的,現在不一樣,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確實能解決不少問題。

“春節之后,安排小叔去魔都或者京師就診,裝上假肢吧,一應費用由敗家子基金承擔。以后每個月,再給小叔家補貼一萬生活費。”

張碩也想多給來著,就怕其他親戚眼紅。

敗家子基金除了支持家族成員創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為家族成員大病開支兜底。

“我也是這么想的。”

老張緊鎖的眉頭稍稍舒緩了些,“只是,你小叔慣常性格要強,未必就肯接受這種半施舍的日子。生活是無憂,但心理上…”

人跟人是不一樣的。

有喜歡躺平的,巴不得領著補貼混吃等死。

也有要強的。

小叔張占南就是后者,不然也不會年紀輕輕就外出闖蕩,連小學都沒畢業的人,卻愣是一步步做成了包工頭。

也算是出人頭地了。

“這樣啊…”

張碩琢磨了一下,說道:“老張,你看,能不能以敗家子基金的名義,在我們農村老家投資建設一座生態采摘農場,交給大伯、小叔他們共同打理。爺爺奶奶如果干得動,也可以搬到農場一起幫忙。”

他卻是受了萌芽產業園規劃的啟發。

想要小叔在心理上站起來,那就不能是簡單的施舍,最好是能重新找到可以忙碌,甚至是為之奮斗的事業。

生態采摘農場,就是一個不錯的平臺。

首先是農用機械的普及,需要的人力并不多。更重要的是,可以全家老少一起上陣,還能重新粘合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

不用都跑到外地打工賺錢。

“生態采摘農場,這,能行嗎?我可是聽說了,這種基本只有在大城市附近才能搞,我們老家那都是縣城周邊,沒有客源吧?”老張卻是不好忽悠。

“那簡單啊,就在江城郊區承包一片土地,不就行了?”

只要資金充足,這都不算是個事。

“那要下這么大的血本,根本就沒想著要賺錢吧?你小叔可不傻,會看不穿你這里面玩的小把戲。”老張還是有些擔心。

“我倒不這么覺得。”

張碩搖頭,“小叔要強歸要強,但又不傻,誰真心對他好,能看不出來?”

要強跟鉆牛角尖,還是有區別的。

“這倒也是!”

老張詫異看了張碩一眼,沒想到,張碩在人情世故這一塊,竟然看得比他還有通透,欣慰的同時,又有那么以小丟丟的失落。

“而且,花大價錢搞生態采摘園,也未必就不能實現盈利。”

張碩繼續他的構想。

“別的不說,拼夕夕集團就可以作為生態采摘園的固定大客戶,光憑拼夕夕集團總部的大食堂,就能消化大部分的蔬菜、魚肉。”

“采摘園也可以作為拼夕夕集團團建的合作伙伴,不愁沒有客源。”

雖然張碩一貫堅持跟反對說,讓家族成員進入萌芽系旗下的公司上班,但他又不是死腦筋,這種靈活變通還是允許的。

本身也是互惠互利的事。

“這倒是個好主意。”

被張碩這么一說,也是徹底勾起了老張的興趣。

“是吧?”

張碩繼續蠱惑,“農場的房子可以建大一些,這樣你跟老媽周末也能去農場度假,種種菜,養養花,喂喂魚什么的,多好啊。”

“被你說的,我都想提前過上退休生活了。”老張終于是笑了。

恰在這時。

一直沒有吱聲的老媽,幽幽插了一句:“就算退休,那也得等抱上孫子再說。臭小子,你跟小西,準備什么時候結婚啊?”

“汀!!!”

張碩直接無語子,這天沒法聊了。

不想,這回老張竟然也跟著幫腔,“你媽說得對,等你跟小西有了孩子之后,我們老兩口幫忙帶,不用你們操心,你們繼續過你們的二人世界。”

“可不是嘛!”

蔡漱玉饞孫子孫女都快饞哭了,“最好生一對雙胞胎!”

張碩:“....”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


上一章  |  天天撒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