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第138章 矛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 >>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8章 矛盾!

第138章 矛盾!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01日  作者:反游貓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反游貓 | 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 


反游貓:、、、、、、、、、

挖茅坑收費?

老爺子還真有你的!

朱雄英聽了朱元璋的話,差點忍不住豎起大拇指給他點個贊,他還真想順著老爺子的話說是,可那樣說一定會把老爺子氣得夠嗆。

不過朱雄英并不想就此放棄。

如果大明朝想要和歷史中的不一樣,那就必然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革,而每一次改革,勢必會形成沖突,無論是他和老爺子之間,還是他和眾臣之間,鄉紳之間,都是難以避免的。

歷史上的每一次改革,都不是輕松寫意的。

前有商鞅變法,王莽新政,王安石變法,后來的張居正一條鞭法,雍正的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等等,無不充斥著思想沖突,新舊勢力沖突,有的甚至付出慘重的代價。

朱雄英當然想要變革這個時代,不過他也知道,有些事情急不來,需要一點一點的慢慢進行改變。

“爺爺,修路是百年大計,把路修好了,受益的是百姓,舉個例子,就譬如明年開春的科舉,各地的學子們就不需要再跋山涉水,能夠用更短的時間趕到京師,對于商戶而言,就更不用說,我相信,經過最初的不適之后,他們會愿意交這個錢!”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孫兒覺得并沒有什么錯!”

“混賬!”

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怒道:“大孫,咱看你是千般好,但是有一點,讓咱非常不滿意,那就是你考慮問題,經常會掉進錢眼里,從一開始的賣鹽賣酒,再到現在的修路收錢,都是想從百姓們手中要錢,咱知道錢很重要,咱也經常為國庫缺錢頭疼,但是咱不能把朝廷的困難,轉嫁到百姓門的頭上!”

“切記,咱現在雖然是皇上,但百姓才是這個天下的根本,只有百姓們過得好了,咱這皇上才坐得穩,大明才能千秋萬代!”

“你呀,就是想法太跳脫了,以后做什么事情,首先要考慮的是百姓,懂嗎?”

朱元璋的怒氣邊說邊散,最后變成了諄諄教導。

“可是!”

朱雄英依舊堅持著自己的想法:“孫兒這么做,就是考慮了百姓,如今朝廷沒錢修路,百姓們走的都是爛路,如果朝廷不設法改變,那么永遠都是這種情況,況且孫兒所說之事,古已有之,此事并非是暴政,只要施用得當,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夠了!”

朱元璋的臉色陰沉得可怕,猛地站起身來。

一旁的朱允熥全程傻眼,他不敢想象,自己的大哥,竟然敢這般跟皇爺爺說話,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勸阻,只得閉口不言,暗中觀察。

就是一向話多的小寶,此刻也乖乖閉上了嘴巴。

朱雄英也來了脾氣,跟著站起來,執拗的道:“是皇爺爺讓我大膽說的,現在大膽說了,你又生氣了!”

一向以來,他都盡量的順著老爺子,但如果總是這樣,他又怎么去改變這個時代?

就像后世所說的那樣,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有矛盾,才有發展!

朱元璋盯著執拗的朱雄英,面皮因為憤怒而微微抽搐,朱允熥嚇得低著頭,偷偷的扯了扯朱雄英的衣袖,意思是讓他趕緊低頭認錯。

然而朱雄卻沒有絲毫認錯的意思。

爺倆就這樣對視了好一會,朱元璋輕嘆了一口氣,臉上的憤怒變成了落寂。

“你是不是以為咱真的不懂你修路的意思?你是不是覺得咱特迂腐,特頑固?”

“咱知道,你想把路修好,無非就是想要推動咱大明商業的發展,商業發展起來了,朝廷就有錢收了,你就有錢去修路和維護,這看起來確實是一件好事!”

谷麘

“咱從蒙元的手中搶來江山,有著大量閑置的土地,一旦沒人種地,沒人開荒,咱們吃什么?”

“空有錢沒有糧食,那咱大明就真成了空中樓閣,華而不實,一推就倒,你明白嗎?”

朱元璋搖頭嘆息,神情落寞。

“傻孩子,咱知道你是為了咱大明好,但是治理國家,不是拍腦袋就行的,你要知道,咱的每一個決策,都會給天下帶來重大的影響,所以方方面面都要考慮清楚了!”

說著,朱元璋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今天飯就吃到這吧,咱吃飽了,你回去好好想,認真想,想仔細咯,咱爺倆回頭再找個時間,好好聊聊!”

朱元璋說完轉身就走了,高瘦的背影蕭索。

朱雄英看著這個背影,心中突然很不是滋味。

他開始反思自己。

從他登上太孫之位以后,先是拿出了紅薯博得老爺子歡心,又在冬獵的時候,壓了燕王和寧王一頭。

在之后,罔顧群臣反對,堅持在安南開通茶馬互市,爾后,便是今天早上的錢唐負荊請罪……

這一切的一切,似乎真的讓自己有些飄了。

他是穿越者,有著這個時代所有人都沒有的優勢。

他也是真心想要為大明好,可是這一次,他真的操之過急了。

是的,隨著交通的發達,伴隨而來的就是市場上的貨物流轉速度加快,商業也會隨之興旺,從這個角度上看,確確實實對國家經濟民生大有好處。

但同時也就意味著,朝廷抬高了商人的地位。

所以,歸根結底,朱元璋害怕的還是,在朱雄英這些政策的引導下,商業占據了主導,從而導致了農業的沒落。

對于這個問題,朱雄英早前就和朱元璋探討過。

人性的貪婪,會讓許多百姓拋棄種地,我跑去經商,如此一來,就會讓大明大量的土地閑置。

在這樣一個封閉的農業社會,生產力是相當薄弱的,一旦突然抬高商人地位,無異于自毀根基。

商業,是要建立在生產力達到一定地步的基礎上。

最根本的就是,保證糧食的足夠。

至于為什么到了明朝中期就開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那是因為國門打開了!

國門的打開,就可以讓國外的勞動力為國內服務。

朱雄英在安南設立茶馬互市,想的便是這個。

所以說,如今大明想要打造一個交通網絡,從而實現商業的興旺,還需要等到番薯等物的推廣,以及打開大明半封閉的國門……


上一章  |  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