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第107章 孫兒的選擇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 >>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7章 孫兒的選擇是……

第107章 孫兒的選擇是……


更新時間:2022年01月24日  作者:反游貓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反游貓 | 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 


萬壽節持續了三天,這三天內全國上下一片祥和。

禁止屠宰,前后數日不理刑名。

這三天里,朱雄英除了陪老爺子以外,大部分時間都呆住春和宮內。

朱允熥當然是無比的歡喜。

那日在萬壽宴上,他甚至找不到和他大哥說話的機會,所以如今在春和宮中,他有足夠多的時間和朱雄英說話。

朱雄英也喜歡他這個弟弟,如今的朱允熥早已不像以前那樣唯唯諾諾,變得聰敏而好學,整個人也變得開朗了許多,仿佛在朱雄英回來后,他一下子就找到了主心骨。

而且朱雄英也可以感覺到,朱允熥對自己的感情是那樣的真摯,不摻雜任何的雜質。

輕松愉快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三天的萬壽節一晃而過。

而在這三天時間內,朱雄英也在開始慢慢習慣宮內的生活……

萬壽節過后第一天。

天才剛剛見黑,整個紫禁城里已經黑沉沉,空蕩蕩的,只有武英殿正殿中透出一縷縷微弱的光亮。

一只宮燈慢慢地向武英殿飄來。

朱雄英穿著一件石青色的便袍,腰間系著一根明黃色的絲絳,雖然是信步,步子卻還是邁得很大,走得很快。

轉眼間,朱雄英已經走到武英殿外,揮了揮手,讓跟著的宮人退下。

按照老爺子的吩咐,如今的折子都是先呈到朱雄英這里,經過朱雄英的審閱之后,再送到朱元璋這里御覽。

這萬壽節這剛一過,便接到了地方的折子。

“江西布政使司張惟上疏,江西大旱,民情躁動,臣亟盼圣上降恩,穩定人心,彰顯天恩,懇求朝廷免去江西一年賦稅,叩請圣上恩準。”

朱元璋看罷,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

良久,朱元璋才徐徐嘆了一口氣,道:“很多人都認為當皇帝是樂事,可據咱看來,這是天下第一號的苦差事啊。”

“九州萬方,十五個個行省,一千四百二十七多個府州縣,兩萬八千多個官員,一萬萬百姓,全靠一人治理。”

“錢糧、刑獄、賦稅、河工、邊疆、用兵,還有年年不斷的旱災、水災、蝗災……這副擔子難挑啊!”

說到這里,朱元璋兩眼轉向了朱雄英,道:“大孫,說說吧,該怎么辦?”

朱雄英沉吟片刻,回道:“天災非人力能免,孫兒以為,可免一年賦稅,已安民心。”

“嗯,做得對!”

朱元璋點了點頭,隨后道:“但是你知道現在國庫還有多少銀子嗎?”

朱雄英聞言,微微的搖了搖頭。

朱元璋看了眼朱雄英,繼續道:“這個問題你不知道也正常,畢竟你也是剛剛接手,咱告訴你吧,今年兩個省的大水,三個省的大旱,北邊和西南幾次大的戰事,基本上耗去了朝廷收入的十之六七。”

“現在戶部的存銀已經不足一百萬兩,而各省的庫銀更是虧空得一塌糊涂。虧空最少的省份是十多萬兩,虧空最多的陜甘已經是一百多萬兩!朝廷稍一催促,地方的官員們就加倍到百姓身上盤剝,弄不好,就是民怨沸騰!”

“一旦減免了江西的賦稅,明年朝廷的財政恐怕就更加困難了!”

聽罷,朱雄英一下子怔住了。

他沒有想到,如今看著各方面都欣欣向榮的大明朝,財政方面的困難,竟是如此的嚴重。

此時聽老爺子寥寥數語便如訴家常般娓娓說了出來,這才明白老爺子為什么一開始會發出那樣的感嘆。

一個國家最主要的財政收入來源,便是稅收。

對于這個,朱雄英之前有過專門的了解。

明和歷代一樣,仍是以農業為主的經濟,農業稅、田賦是國家最大的財政進項,輔之以丁賦、差役。

明代初行兩稅法,田賦分夏稅、秋糧。

大明成立之初,為保證政府的財政收入,對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戶籍、土地狀況進行了清查,編造了記載戶籍的“黃冊”和記載土地狀況的“魚鱗圖冊”,作為征收賦稅的依據。

明朝的稅收制度是朱元璋本人親自制定的,朱元璋所制定的這套制度參考的是唐朝時期的兩稅法以及宋朝的稅收制度。

真的了解過洪武年間的稅收制度,就會知道朱元璋是真的非常替低層的百姓考慮。

按照朱元璋的規劃,明朝實行的是定稅制,即在洪武年間,就把天下稅賦應該交多少給規定好了,以后再開墾土地也不增加稅收,這樣算下來,耕地越來越多,人口越來越多,而稅收沒有增加,那么均攤到每個老百姓頭上的稅收是減少的。

他不希望朝廷對百姓征太多的稅,于是他還把正稅定得非常的低。

經過老爺子精密的計算,如果按照這套稅收制度運轉下去的話,明朝一年的稅收剛好等于明朝一年的財政支出。

然而他在登基初期,想得還是過于美好了,后來他才意識到,朝廷還有許多非正常情況下的開支,例如軍事行動、賑災、修建大工程等等,一旦這些情況出現,朝廷就會捉襟見肘。

這讓朱元璋也只能加印寶鈔,以應付當前的局面。

而這樣相當于用以后的錢,來解決當下的問題,這個就造成了明朝后期九邊的欠餉達到了幾百萬白銀。

朱雄英想了很多,道:“爺爺,有句話孫兒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臭小子!”

朱元璋罵了一句:“咱爺倆之間還有什么不能說的嗎?”

他知道,他大孫每次說這句話,都勢必有一番驚人的言論,所以他也隱隱有些期待,他大孫究竟要說什么。

朱雄英因為不再猶豫,道:“大明國庫緊張,而爺爺又不忍心加重百姓們的賦稅,像這一次江西有災情,還減免了他們的賦稅,但爺爺有沒有想過,其實咱們也可以從別處開源。”

“何處?”

朱元璋目光灼灼。

朱雄英徐徐吐出兩個字:“商業!”

“呵——”

朱元璋輕笑了一聲,道:“又是商業,實話跟你說吧,按照去年戶部的統計,商業的稅收不過二十萬兩,不足整體稅收的一成。”

朱雄英也不急,慢慢道:“爺爺,您可別小看了商業的手段,商業手段斂財的速度比您想象中的還要恐怖,您看看沈萬三就知道了。”

聞言,朱元璋倒是點了點頭。

事實上,他也并沒有看輕商業手段斂財的速度。

當初京師筑城,沈萬三就捐資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可見其財力之雄厚。

可是沈萬三還沒完,還想出資犒賞三軍,這就讓朱元璋大為惱火了。

“匹夫犒天下之軍,亂民也,宜誅之!”

要不是當時馬皇后機敏的勸道:“不祥之民,天將滅之。陛下何誅焉!”

沈萬三這才得以保全小命。

往事一閃而過,朱元璋不動聲色的道:“大孫,你的意思是說,不再抑制商業,任由那些商賈大肆斂財,而朝廷再收取商賈的商業稅,可以你想過沒有,歸根結底,這些錢財都是出自老百姓,朝廷只不過是變了一個由頭罷了,而商賈也會因此成為朝廷依賴和拉攏的對象,他們的地位也會水漲船高!”

“咱之前也說過,朝廷若是提高娼妓的地位,那么人人都去做娼妓,商賈更不用多說,到時候誰來種地,誰來開荒,銀子能代替糧食嗎?”

朱元璋說著,忍不住有些失望的看著朱雄英:“咱說了這么多,你到底聽進去沒有,你是未來大明的主人,不能讓咱這江山成為空中樓閣,華而不實!”

說著,朱元璋嘆了一口氣:“咱知道你是為了大明好,但是治理國家不是過家家,咱的每一個決策,都會深刻影響著整個大明,所以一定要謹慎再謹慎,不是一拍腦袋就行的,那樣會害死人的,孩子!”

朱雄英聞言動容,他知道老爺子心中始終裝著百姓,他又何嘗不是呢?

“爺爺,您誤會了!”

朱雄英解釋道:“孫兒的意思并不是要鼓勵國內商業活動的發展,而是朝廷用商業的手段,從周邊的國家獲得利益!”

“周邊的國家?”

朱元璋再次皺起眉頭,露出疑惑的神色。

朱雄英點頭道:“從唐宋時期開始,便有茶馬互市,到我朝,更是成立了茶馬司,專門掌管以茶葉換西北藏蕃地區馬匹等事宜,這便是從國外獲得利益!”

“您也知道,我大明的鹽,鐵,茶,絲綢,瓷器等這些東西,在國外是非常值錢的!”

“這些東西那些番邦根本就生產不出來,物以稀為貴,所以在他們國家,這些都是非常值錢的東西!”

“就像之前孫兒搗騰出來的酒和雪花鹽,有多少賣多少,而且價格高出市場很多,照樣會有人買!”

“那我們何不加重這些東西的生產,與周邊的國家交換銀子,糧食等東西呢?”

聞言,朱元璋的眼睛微微瞇了起來。

茶馬互市有著非常巨大的利益,這一點朱元璋是清楚的。

因為這一塊一直都是朝廷嚴格控制,不允許民間插手,可是仍有許多的人鋌而走險,走私茶葉,為何?還不是因為當中巨大的利益!

“可是……”

朱元璋開口道:“大孫,那些番邦小國除了馬匹外,有什么東西是值得咱大費周章去跟他們換的呢?”

朱雄英搖了搖頭,道:“孫兒并不這么認為。”

朱元璋道:“但說無妨。”

朱雄英點頭繼續道:“咱中華物華天寶不假,但是每一個番邦也有每一個番邦的特點,譬如剛剛說的藏蕃,他們有好的馬匹,咱之前跟您說過的倭國,他們的國土里埋藏在大量的金銀礦石,還有南方的安南,暹羅,真臘等國,一年四季氣候溫熱,稻米三熟,等等,這些都是咱們大明可以從他們那里獲得的東西!”

朱元璋靜靜的聽著,露出思索的神色。

這些番邦的小國,朱元璋倒算是比較了解,因為他們每隔幾年就會派人來京師上貢。

比如這一次萬壽節,就有好些個藩國派使臣過來賀壽。

而且朱元璋最大的強項,就是他的學習能力,從乞丐到皇帝,這天與地一般的身份變化,正體現了朱元璋恐怖的成長能力。

朱雄英繼續說道:“所以孫兒的意思是,不在國內斂財,也不加重國內百姓的負擔,而是從周邊的番邦那里斂財,從而充實我大明的國庫!”

“我大明的國庫充盈了,那么也可以反哺我大明的百姓!”

“說得直白一些,就是壓榨周邊國家的勞動力,吸收他們的血液,從而使我大明國富民強!”

事實上,這也是后世發達國家的手段。

他們擁有高端的技術,從而將低廉勞動力下放到其他貧窮的國家,壓榨別國的勞動力,解放本國勞動力。

貧窮的國家做死做活也就圖個溫飽,而發達的國家光民眾的福利就讓人眼饞。

而當下,鹽,鐵,茶,絲綢,瓷器等這些東西,就是大明的高端技術。

大明有資格,也有能力讓周圍,甚至全世界的國家為之服務,為之提供廉價勞動力。

而不是像有些穿越者,在自己的國土內發展商業,大肆斂財,那樣斂的始終都是自己人的錢財,受壓迫的始終都是自己人。

把整個大明當作是斂財者,去聚斂其他國家的財富,不在自家土地上內卷,而是讓其他國家內卷起來,供養大明。

朱元璋沉思良久,他不愧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人,自然能夠想清楚朱雄英話中的意思。

望了一眼朱雄英,朱元璋緩緩開口道:“大孫,那你準備怎么做?”

朱雄英回道:“孫兒覺得不能操之過急,想先選一個藩國作為試點開始,看看效果如何。”

“很好!”

朱元璋點頭,道:“各藩國使臣來給咱賀壽,如今尚在鴻臚寺中,大孫,你挑一個吧。”

趁咱還活著,咱讓你試,也讓咱好好看一看,你的想法是否真的可行。

否則咱入土了,咱也不放心啊!

大孫,希望你這一次不要讓咱失望……

朱元璋目光灼灼的看著朱雄英,只見朱雄英并沒有想太久,開口回道:“孫兒的選擇是,安南!”


上一章  |  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