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第98章 人間百態,時光荏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 >>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98章 人間百態,時光荏苒!

第98章 人間百態,時光荏苒!


更新時間:2022年01月15日  作者:反游貓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反游貓 | 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十五,天朗氣清,皓月當空。

應天府街肆張燈結彩,好不熱鬧。

中秋節,月圓人亦圓。

朱元璋帶著朱雄英,信步走在熱鬧的長安街上。

“大孫,想想咱小的時候,中原大旱,到處都餓死人,曾幾何時,天下又變得這樣祥和繁榮了。”

朱元璋一邊走一邊說著,臉上滿是笑容。

老爺子高興,朱雄英自然不能掃了興,笑道:“這還不都是因為皇爺爺!”

朱元璋臉上的笑意更濃了,道:“咱是窮人家的孩子,無論啥時候,咱都不能忘記了,咱要愛惜百姓,百姓們才會擁護咱。”

“百姓們叫咱一聲皇上,咱不能對不起人家,咱要讓他們吃上一口太平飯,是這個理兒不?”

朱雄英認真的點頭,回道:“孫兒記住了!”

爺孫倆正說著話,便聽到前方有商販在吆喝:“燒餅,賣燒餅咯!”

“嘿!有燒餅。”

朱元璋對身旁的朱雄英說了一聲,便笑著走上前去。

不想,剛到攤前,朱元璋的笑容就凝固住了。

只聽那商販吆喝道:“燒餅,皇上吃了都說好的燒餅!”

朱元璋頓時沉下臉上前,商販連忙問道:“客官,來一個吧?皇上吃了都贊不絕口啊!”

朱元璋眉毛一挑,問道:“你保證皇上吃過你的燒餅?”

商販笑著回道:“我保證皇上吃了,一定喜歡!”

“哼——”

朱元璋輕哼了一聲:“你不老實啊,也就是說,皇上沒吃過咯!那你怎么能說皇上吃了都說好呢?”

商販也沒想到碰上個較真的,強擠著笑容道:“您老要不信啊,買個試試不就知道了嗎?”

“好。”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多少錢一個?”

商販笑道:“六個錢一個!”

“這么貴?”

朱元璋一下子皺起了眉頭:“不是一個燒餅兩個錢嗎?怎么六個錢了!”

商販笑道:“剛不是說了么,咱這可是皇上吃了都說好的燒餅呢,那些普通的燒餅哪能比呀!”

“放屁!”

朱元璋冷喝一聲:“皇上什么時候吃過你的燒餅?”

商販一聽不高興了,終是拉下臉來:“您老愛信不信,您要不買啊,就別來搗亂!”

朱元璋聞言,面皮微微抽了抽,終是按捺下心中的怒氣,恨恨的罵了一句:“奸商!”

一旁的朱雄英上前把朱元璋領走,寬慰道:“爺爺,您消消氣,犯不著和這等小人生氣,就當是您賞他一口飯錢!”

“哼!”

朱元璋冷哼了一聲。

這時,跟在身后的蔣瓛上前,拱手道:“皇上,這人褻瀆天恩,卑職立刻讓人將他拿下!”

朱元璋皺著眉頭沉吟片刻,道:“算了,節后讓人去警告他一聲,不準再打著咱的名號,最主要的是,價錢不準漲,該咋賣咋賣,要再漲一個錢,咱砍了他!”

“遵命!”

蔣瓛拱手領命。

朱雄英啞然失笑,老爺子對百姓還真是刀子嘴豆腐心。

朱元璋繼續負手往前走,對身旁的朱雄英道:“瞧見沒,這些個商販,沒一個好東西!”

“為了錢,偷奸耍滑,蠅營狗茍,無往不利,知道咱為什么一開始反對你改成商籍了吧?咱可不想你變成他們這樣!”

朱雄英聞言默然。

無商不奸,商人,從古至今都是被百姓們痛恨的。

但是一個社會想要繁榮,沒有商業也是不行的,商業就像是催化劑,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不能一味否定,因噎廢食。

對于這個問題,朱雄英是這么認為的。

但他并不想和老爺子吵,因為一個人的思想觀念,不可能是三言兩語就能改變的,人教人很難,但是事教人就容易許多。

所以,朱雄英此刻想著的是,自己一旦真正成為大明儲君,能為大明帶來什么。

正想著,只聽到秦淮河畔的勾欄酒肆發出聲聲吆喝。

“官人,上來呀,上來呀!”

朱雄英抬頭一看,只見酒樓的二樓,幾個臉上涂著濃濃胭脂水粉的女子,正揮絲綢做成的圓扇,朝朱雄英擠眉弄眼。

此間,不時有幾個醉醺醺的讀書人,亦或是肥腸大耳的商賈出沒。

樓上披著輕紗的妙齡女子,倒還算矜持一些,只是言語間,或者用神色進行挑逗。

而那些依門而立的半老徐娘們,就不一樣了。

她們眼神大膽,直勾勾的在街上尋找獵物,一旦發現有合適的目標,立馬貼了上去。

應天城乃是六朝古都,秦淮河畔更是煙粉之地。

自古以來,這里就多出風流韻事。

這些風塵女子當中,不乏有才學之人,琴棋書畫信手拈來,而且很懂風情,這也讓文人雅士,達官貴人趨之若鶩。

今夜是中秋節,所以這里儼然成為應天城最熱鬧的地方。

朱雄英正四下打量著,不想這時,一個半老徐娘盯上了他,欺身上前,一把拉住朱雄英,嬌聲道:“夫君,跟我走吧。”

身旁的朱元璋陡然虎目瞪圓,喝道:“干嘛!”

那女子瞥了一眼朱元璋,嬌笑道:“當然是幫公子下下火啦,老爺,您要不要一起來呀!”

“放肆!”

朱元璋怒喝一聲,一把推開女子,將朱雄英拉回到自己的身邊。

那樣子,生怕朱雄英被拉走了似的。

不想這時,卻反而招來了幾個女子一起上前,想要將這看著像達官貴人的爺倆拉入酒樓當中。

蔣瓛連忙帶人上前,擋在了這些個女子身前,大手一伸出,喝道:“退下!都退下!”

幾個女子才悻悻退下,嘴里不服的哼哼:“兇什么兇……”

逃離了胭脂窩,朱元璋這才罵罵咧咧道:“傷風敗俗,那些個王公大臣們就愛來這種地方,為臣不尊,敗壞民風!該殺!”

“大孫,你沒去過那些地方吧?”

朱雄英啞然失笑:“爺爺,孫兒的眼光就那么低嗎?”

“那就好那就好。”

朱元璋笑道:“等你以后成親了,咱給你物色一些嬌滴滴的美人兒,哈哈!”

朱雄英:“……”

“爺爺,既然您這么厭惡這些地方,那為什么不將它取締了呢?”

朱元璋嘴角一勾,道:“大孫,這你就不知道了吧?”

“你之前不是說過,一個大樹想要長得枝繁葉茂,就必須要有肥料嗎?商賈是肥料,她們又何嘗不是肥料?”

“這些煙花之地,每年都能給朝廷上繳不少稅銀,你可別小看了這個數。”

“你看那秦淮河上的一艘畫舫,一年朝廷就能收五十兩銀子的稅銀,還有剛剛那些,一個院子,一年能有一百兩銀子哩!”

“商賈能為朝廷貢獻不少銀子,你以為咱不知道?”

“你以為商賈可行,但是你說說,他們和這些個煙花之地,有什么區別?”

“還不是為了賺錢,不折手段?”

“所以,咱不完全禁了商賈,所以咱也不會完全禁了娼妓。”

“他們能為朝廷做貢獻,但是不能抬高了他們的地位,你想想,一旦咱抬高娼妓的地位,是不是人人都跑去做娼妓了?”

“商賈,也是同樣的道理!”

朱元璋諄諄教導,總是在不經意之間,就教導了朱雄英治國經驗,還有人生哲理。

老爺子是固執的,他始終覺得,大明朝想要穩固,想要千秋萬代,就該讓老百姓過著安分守己的日子,那便是種地。

種地才有糧食吃。

但是他決不是不懂得商業手段,從洪武年間發行大明寶鈔解決缺銀的問題,再到興修水利,以工代賑,都足以看出老爺子的商業手段。

朱雄英自然也是認真的思考著這些東西。

他從后世而來,當然有著更加先進的思想,但這并不代表著,古人的思想就不值得他去深入研究。

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特定的條件,只有符合這個時代的發展規律,那才是最好的。

看著朱雄英認真思考的神色,朱元璋也是暗自點頭。

每一個老人都喜歡聰明的孩子,但是像他大孫這樣,既能把話聽進去了,又能認真思考的并不多。

這一點,像極了年輕時候的他。

朱元璋很欣慰,也很慶幸。

他栽培了朱標二十幾年,所以他要用余生來栽培他大孫。

“走吧,今天的奏疏還沒處理完呢!”

說著,朱元璋大踏步的往前,而朱雄英也是連忙跟上。

一老一少,一前一后的身影,在鬧市之中,緩緩前行,就仿佛是一個領路人,帶著一個傳承者……

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不遠處,正有兩道驚愕的目光在看著他們。

“小姐,那不是黃公子嗎?”

嬋兒驚喜的道:“你和黃公子真是有緣分,沒想到在這里也能碰上,嘻嘻!”

說著,嬋兒便想要追上去。

不想卻被徐妙錦一把拉住,嬋兒疑惑的看向前者:“小姐,又怎么了?這一次你總不能說不認識了吧?”

徐妙錦一臉驚愕,微微的搖了搖頭:“你知道他身邊的人是誰嗎?”

“誰啊?”

嬋兒一臉疑惑。

徐妙錦徐徐吐出幾個字:“當今圣上!”

“啊?”

這回輪到嬋兒呆立當場……

中秋過后,應天府的天氣開始變得涼起來。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初七,一場秋雨,帶著寒意落人間,淅淅瀝瀝。

沐英的送葬隊伍,在秋雨當中,通過聚寶門,入京。

幾百人的送葬隊伍,披麻戴孝,哭聲一片。

巨大的棺槨被白衣侍衛扛著,慢慢前行。

沐英的長子,沐春雙手抱著沐英的牌位,二子三子沐晟,沐昂分列兩旁扶著。

四子沐昕則是留守云南。

應天府街道兩旁,站滿了圍觀的百姓。

年長的在給年少的述說著沐英傳奇的一生。

沐英的名聲極好,特別是在他管轄的云南一帶,沐英英年早逝的消息傳出后,云南官僚、士庶、胥吏、卒伍、緇黃、髫白,莫不奔號其門,泣語于路。

當沐英長子沐春奉詔護送其父靈柩還葬京師,柩出云南金馬山時,云南送者數萬人。

回到京師,百姓們亦是矗立兩旁,垂頭默哀。

洪武門前。

老爺子親自帶著文武百官,大明功勛們,送沐英最后一程。

垂垂老矣的信國公湯和也從鳳陽趕來了。

最終,將沐英送入孝陵,葬在馬皇后的不遠處,守望這馬皇后朱標等人……

秋雨過后,是秋日的暖陽。

明媚溫暖。

朱元璋帶著朱雄英來到了孝陵,在祭拜過馬皇后,朱標,以及曾經死去的朱雄英以后,來到了沐英的陵前。

陵前,沐家三兄弟還在守著孝。

“臣等,見過陛下!”

三兄弟見到老爺子,連忙躬身行禮。

朱元璋點了點頭,爾后對身后的朱雄英道:“大孫,給你沐英伯父上炷香吧,告訴他,你還活著,他一定非常高興的!”

朱雄英點頭,接過守陵太監手中的香,上前一步,在蒲團上便跪了下來。

沐家三兄弟則是宛若雷擊一般的看著上香的少年。

剛剛老皇爺說什么?

大孫?沐英伯父?還活著?

三兄弟甚至以為自己聽錯了,滿是驚愕的目光落在朱雄英的身上。

直到朱雄英祭拜完沐英站起來,三兄弟仍舊如泥塑木雕一般。

“這是咱大孫,雄英!”

朱元璋向沐家三兄弟介紹著。

三兄弟也終于是反應了過來,連忙拜下:“臣等,見過皇長孫殿下!”

“都是自己人,無需多禮!”朱雄英開口說道。

沐春三人這才站了起來,不過仍舊是一臉不可思議的神色。

十年前薨逝的皇長孫,竟然又活了,而且活生生的站在他們的面前。

“你是沐春?”

“是的,殿下!”

“沐晟?”

“是!”

“沐昂?”

“是!”

朱雄英一一認識,沐家三兄弟和他的年紀相仿。

而三兄弟也沒有想到,長孫殿下竟然都知道他們的名字,心中不由得一暖。

“稟殿下,家弟沐昕留守云南,整頓軍務!”沐春拱手說道。

朱雄英點了點頭,笑道:“不愧是沐英伯父的兒子,一個個都儀表堂堂,英姿勃發!”

好話人人都愛聽。

三兄弟連忙回道:“謝殿下夸獎!”

事實上,沐英的幾個兒子全都在他的悉心教導下,全都是棟梁之材。

以后西南那邊還是要依靠沐家。

況且朱雄英想要推行西南那邊的改土歸流,更是少不了沐家幾兄弟的支持。

“沐英伯父英年早逝,讓人痛惜!”

朱雄英看著三兄弟道:“斯人已去,留下來的就更要堅強!”

三兄弟聞言,不住的點頭。

朱雄英繼續道:“你們幾兄弟一定要愛惜身體,特別是你,沐春,我聽說你身子骨弱,我那有些強身健體的法子,回頭有時間,你去找我。”

沐春,是沐英的長子,文才、武勇有其父之風,但卻也和他父親一樣,英年早逝。

朱雄英自然不想早早失去這樣的人才。

“臣,謝過殿下!”

沐春一臉的感激。

他這些年身子確實大不如從前,沒想到皇長孫居然也知道這些事,而且還想法子幫他強身,這讓他如何不感激?

朱雄英笑道:“謝啥,我剛不是說了嗎?咱是一家人!”

沐家三兄弟都是一愣,旋即反應了過來,臉上都是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朱元璋在一旁靜靜看著,臉上同樣滿是笑容,一道道皺紋都化開了……

十月到來,意味著秋天的結束,冬天的到來,應天府的天氣變得愈發的寒冷。

就在前不久,應天府迎來了洪武二十五年的第一場雪。

而聚寶山下的玻璃棚里依舊是暖烘烘的。

里面的瓜果蔬菜經過一個多季度的生長,好些都已經采摘了幾遍,而小寶種下的那些西瓜,也一個個圓滾滾的,開始成熟了。

這讓小寶高興得不得了,恨不得每天都要去看幾遍。

朱雄英種下的紅薯,也快要到了收獲的時候。

徐妙錦還是經常的過來,她幾乎已經猜到了朱雄英的身份,不過她還是當作什么都不知道那樣,一如既往的享受和朱雄英相處的時光……

十月二十一,是大明開國皇帝洪武皇帝的誕辰,也便是萬壽節。

眼看著萬壽節越來越近,各路藩王也各自備好禮物,按照老爺子的要求,開始啟程回京。

老爺子這些天臉上的笑容也是越來越多。

他最是重視家人,最是重視血脈親情,雖然把兒子們都分封出去,為大明戍邊,但是他何嘗不想在自己壽辰的時候,一家人團團圓圓?

特別是人老了,就特別想要見一見自己的兒子們!

好在如今自己身邊有大孫陪著,不然他都不知道,孤零零一個人在深宮里,會不會把他憋瘋……


上一章  |  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