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要被這伙突然出現的漢軍騎兵堵住后路,整個進攻的部族勇士陣型變得慌亂,新穆爾善目眥欲裂。
這一刻,他真切的體會到了什么叫做內外夾擊,什么叫做腹背受敵。
他趕忙下令,回頭阻擊后方的騎兵。
然而他的命令才剛下達,就聽見原本還稀稀落落的炮彈爆炸聲驟然變得密集。
“殺啊……”
震天的喊叫聲,忽然從塔木寨那邊傳來。
新穆爾善猛然回頭,就見塔木寨的寨門突然打開,從里面涌出了大批的漢軍。
這些漢軍此刻不再龜縮在營寨之內,甚至不再倚仗工事之利。
他們爭先恐后的沖到前方,清繳、射殺他們那些正陷入陣地之中左右為難的女真勇士們。
看著一個個部族勇士倒在炮彈之下,倒在槍彈、弓弩之中。
看著自己嘔心瀝血打造的,曾經引以為傲的鐵甲騎兵,如同無頭的蒼蠅一般或是倉惶撤退,試圖沖出漢軍火槍和弓弩的射程。
或是熱血上涌,不顧一切的發起反沖鋒,但是最終都會被無情的絞殺。
他麾下勇士的數目,正在急速銳減。
新穆爾善心若死灰。
巨大的損失和危局,讓他不得不放下心中的仇恨,真正變得理智。
他知道他已經敗了。
若是再不想辦法殺出去,逃離這該死的鬼地方,整個蘇克部族,都將毀滅在他的手里。
于是他急忙集結左右為數不多的鐵甲騎兵為先鋒,帶領能夠脫戰的部族勇士朝著側后方的漢軍騎兵殺去。
之所以沒有選擇看似安全,沒有漢軍阻擾的西南方撤退,是因為他清楚的知道。
若是不能沖散這股突然出現的漢軍輕騎,被他們有陣型有組織的追剿,即便能夠逃出去,只怕剩下的部族勇士,也不會再剩多少。
他這個選擇或許是他今日做過的惟一明智的選擇了。
后方的漢軍騎兵原本就沒有朝著他們沖鋒,靠近之后只是游離在外,憑借槍騎兵的輕便,不斷的對他們進行輪番射擊。
見到他們沖來,槍騎兵本能的變換陣型,往兩側散開,盡力避免和他們短兵相接。
新穆爾善則趁著這個機會,率領大批建奴輕重騎兵,筆直的殺入漢軍騎兵之中,混戰起來。
但他知道現在不是殺敵,更不是和漢軍騎兵血戰的時候。
塔木寨之中涌出的數千漢軍,在清繳完那些無法脫戰的部族勇士之后,一定會繼續撲殺上來。
不,已經有漢軍撲殺上來的。
塔木寨之中,還有騎兵!
不但還有騎兵,而且還是同樣拿著火槍的家伙。
雖然這批漢軍的弓馬射擊技術似乎不怎么嫻熟,但是躲在后方放冷槍,威脅也足夠大了。
新穆爾善來不及清晰的看明局勢,便大喝一聲,然后一馬當先,不顧一切的帶領剩下的部族勇士,朝著來時的大路沖擊、奔逃而去。
也是因為他的一聲大喝,令兩側的不少漢軍看出來,他似乎是頭領。
于是這些漢軍紛紛調轉槍口和弓弩,瞄準他射擊。
可惜戰局混亂,一時沒有準心。即便偶有槍彈落到他的身上,也因為他身披完整的甲胄,而沒有給他造成致命的傷害。
至于其他想要沖殺上來斬將的漢軍近戰兵員,則是被其左右阻攔、格擋。
于是乎,只用雙腿控制戰馬,雙手不斷舉槍射擊的馮紫英,便眼睜睜的看著新穆爾善為首的一眾賊首,奪路而去。
他原本也想要領兵追上去擴大戰果,但是看著柳湘蓮已經先一步跟隨而去。
想了想,他令部下繼續追剿敵軍,而自己則是調轉馬頭往塔木寨而來。
塔木寨之前,賈璉也騎馬走出了寨門。
此刻他從蘇克部等建奴手中奪取的戰馬重新組建的七八百騎兵已經盡數遠去,配合馮紫英部殺敵。
而剩下的步卒眼看沒有辦法跟上騎兵,只能將不滿發泄在那些因為各種各樣原因,還留在陣地上的建奴。
不過這些陣地上的建奴早就死的死,傷的傷,數目根本就不多了。
于是,許多自覺已經找不到戰功的將士,自發的開始清掃戰場。
賈璉看著那些從坑道,從拒馬樁上拖出來的尸首,幾乎都是建奴模樣,很少見漢軍服飾,終于十分滿意的點頭。
這一戰,似乎比他預計的損失還要小。
堪稱完美。
至于勝利,賈璉從一開始就沒有擔心過。
早在數日之前和馮紫英取得聯系的時候,他就已經命馮紫英率部趕回,配合他殲滅可能到來的建奴追兵。
但是為了防止馮紫英部大批騎兵被塔木寨附近偵查的建奴斥候發覺,從而警惕的不敢對塔木寨發起進攻。
賈璉沒有讓馮紫英部直接抵達塔木寨。
甚至都沒有讓他們靠近塔木寨,而是讓他們隱匿在塔木寨北邊近一百里的地方。
因為賈璉有充足的信心,即便建奴騎兵大肆沖鋒,也無法短時間內攻破塔木寨。
當然,即便因為信息傳遞等原因,導致馮紫英部無法來援或者救援來遲,賈璉也不怕。
至少區區一個蘇克部族的主力他是不怕的。
就像方才馮紫英部未曾趕到之前,建奴們發瘋的沖鋒,差點就要沖進塔木寨了。
但是那些建奴不知道的是。
他們以為沖進營寨就萬事大吉,就能和漢軍公平的廝殺?
那不可能。
賈璉為了保險,在塔木寨之內,同樣挖了許多的坑道,布置了許多限制騎兵活動的工事。
所以,即便建奴沖進了塔木寨,也不能在塔木寨橫沖直撞,自由搏殺。
他們的結局,依舊只能被他的漢軍將士圍剿、射殺。
當然,真要那樣的話,傷亡肯定就比較大了。
“卑職救援來遲,望大將軍恕罪!”
“無妨。”
賈璉看著面前短短不到半個月不見,面上越發顯得冷峻,甚至隱隱吐露出一股肅殺之色的馮紫英,笑著點點頭,然后問:“柳湘蓮呢?”
馮紫英站起身,一本正色回道:“稟大將軍,柳千總正領兵追殺賊首。卑職擔心大將軍的安危,特來護衛。”
對著面前這個年紀輕輕,卻越發顯得官僚主義的馮紫英,賈璉無奈的搖頭道:“爾部傷亡如何?”
方才他遠遠看著,建奴騎兵是和馮紫英部短暫的短兵相接了。
“回大將軍,戰損目前還未統計。
不過我軍突然殺到,建奴則是倉惶逃竄,想來戰損應該不太大。”
賈璉點點頭,對馮紫英道:“你讓人去傳令柳湘蓮等人,讓他們不要深追,便是逃走一些建奴也無關大局。
然后到我的中帳來,跟我說說完顏部那邊的情況如何。”
“是……”
其實也不用賈璉提醒,追擊的漢軍騎兵,在追了數十里之后,都陸續開始折返。
畢竟有霍昭這么大個前車之鑒,在沒有主將的命令之下,哪個將領都不敢孤軍犯險。
等柳湘蓮回到大營,見到賈璉的時候,面對賈璉的詢問,他十分遺憾的道:
“卑職無能,讓那賊首給逃掉了。”
“無妨。”
建奴弓馬整體本就比他們嫻熟,又在人家的地盤上,真要拼了命的跑路,只要運氣不是太差的話,大概都不可能被追上。
賈璉本來也不抱多大的希望。
此戰,戰果已經十分輝煌。
經過初步的統計,整個塔木寨之前的戰場上,已經拖出來了一千五百多具建奴的尸首。
加上那些被追殺而死的建奴。
賈璉簡單估計,此番蘇克部族的折損都只怕已經達到兩千。
這可不是當日在蘇克部城寨殺的那些建奴,這里的每一個都是實打實的建奴青壯,是他們膽敢侵犯遼東的底氣。
可以說經此一戰之后,這個建奴第二大部落已經不足為慮。
而與建奴的傷亡相比,賈璉麾下的將士,傷亡卻是幾乎可以忽略!
除開馮紫英部,全軍重傷和犧牲的,才剛過一百之數。
而這一百之數,也幾乎都是在建奴最后的瘋狂沖鋒之時造成的。
此戰,可謂大獲全勝。
如此戰果,便連賈璉都喜不自勝,更別說他麾下的將領了。
這一刻,每一人看向賈璉的目光,都如同看待神人。
哪怕他們全程參與,也并沒有覺得賈璉的用兵、布局有太過高明的地方。
但是,在賈璉的麾下,就是能夠打出這樣聞所未聞,絕無僅有的大勝仗!
他們面對的,還是以兇殘和驍勇善戰著稱的建奴嗎?
許多人之前心里蛐蛐過賈璉的人,都不由由衷的敬佩。
原來,防守戰還能這樣打。
他們有一種大開眼界的感覺,感覺自己的認知,似乎在被刷新。
甚至有聰明者,已經從這一戰之中,真正明白了火器在戰場上的優勢。
難怪,當初聲名才剛剛鵲起的大將軍,就那般主張研發火器,并且親手組建了火器營。
只怕在未來的戰場上,刀劍和長矛,甚至是弓弩,真的要被火器給取代了……
戰后的臨時復盤會議結束,賈璉便令眾將各自下去組織善后的工作,等待入更之后的慶功酒。
眾將便帶著滿滿的喜悅和自豪,退出了賈璉的營房。
然而就在賈璉一邊令人準備慶功酒,一邊思索接下來的行軍計劃之時,剛離去不久的馮紫英重新找到他。
此刻的馮紫英再也不復人前的冷峻,甚至顯得有些做賊心虛。
他悄模作樣的湊到賈璉身邊,低聲道:“有感大將軍栽培之恩,屬下給大將軍準備了兩件禮物……”
馮紫英說著,朝著身后示意一下,立馬便有兩名兵士,扛著兩個麻袋進來。
隨著麻袋打開,露出兩名十多歲,模樣異常纖美的女孩。
賈璉本就有所悟,見狀立馬似笑非笑的對馮紫英道:“此乃何意?”
馮紫英笑道:“回大將軍,此二女都是完顏部賊首的孫女。
卑職見她們生的俊美,特意擒來獻給大將軍……”
賈璉笑道:“好你個馮紫英,原以為你乃是將門之后,應當知道軍規軍紀,沒想到,竟敢帶頭違我軍令!”
賈璉雖然是笑著說的,但是語氣中,已然帶著冷冽。
馮紫英心中微凜,立刻跪下道:“還望大將軍明鑒,非是卑職違抗軍令,而是卑職深恨那完顏部賊首,陰謀組織兵馬犯我遼東,殺我百姓。
此番憑借大將軍智謀,卑職僥幸奪下完顏部首領城寨。
雖然已經將完顏部其余賊人斬殺殆盡,以告慰我遼東百姓,但是卑職仍舊遵守大將軍的計劃,未曾屠戮那些建奴年輕女子。
此前因為得到大將軍的召令,又聞悉完顏部賊首率領主力正在急速趕回。
卑職原本準備就此拔營南下,但是又實在不甘心將城中建奴女子完璧歸趙。
卑職記得大將軍曾經說過,那些建奴女子,也是將士們的戰果,非必要不得殺害。
正好卑職在奪取完顏部首領城寨之后,補充了一千多匹戰馬。
于是卑職和柳千總二人合計,索性將部分建奴女子綁在閑置的戰馬上,當做戰利品為大將軍送來。
大將軍放心,卑職等人絕對沒有因為這些女子,而耽誤行軍的進程!”
馮紫英這么一說,賈璉倒也理解了。
也是,費盡千辛萬苦,冒著生命的風險,好不容易才拿下了第一賊首的巢穴。
卻因為戰略的需要,不得不在建奴主力趕回來之前,將巢穴騰出,甚至連建奴的妻女,都要原樣奉還?
換位思考,若他是馮紫英,只怕也會不甘心。
或許他在場,也會在有可能帶走的情況下,將更多值錢的戰利品給帶走。
雖然理解了馮紫英等人的做法,但是用兵可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但是治軍絕對不能。
于是賈璉冷笑道:“未曾耽誤行軍的進程?你當本將是三歲孩童。
你們一群大老爺們,隨軍帶著這樣一群建奴女子,會忍住不動心?”
馮紫英聞言,如同受到折辱一般,語氣大聲的回道:“卑職敢用性命向大將軍起誓,卑職和柳千總二人從始至終,都約束好了部下,絕對沒有行那奸淫之事。
大將軍若是不信,卑職愿請大將軍下令徹查。
倘若大將軍查出卑職撒謊,行軍途中卑職及麾下將士有任何一人違抗過大將軍將令。
卑職及此番隨軍將士,甘愿乞斬,以正大將軍軍威。”
兩名跟著馮紫英進來獻寶的親信,此刻也是連忙跪下起誓。
但他們心里同時都在慶幸,幸虧馮將軍明智,否則他們此番不但有功不能獎,只怕還會有性命之憂。
原來賈璉猜的沒錯。
所謂行軍三年,母豬賽貂蟬。
行軍回來的路上,不少將領自然也都眼饞那些被他們捆在馬上的建奴女子。
甚至有將領幾次三番的進言,打了這么大的勝仗,確實該讓兄弟們享受享受。
幸虧都被馮紫英和柳湘蓮二人制止。
馮紫英二人再三約束他們,言道軍法無情,倘若知法犯法,壞了大將軍將令,到時候大將軍問罪下來,只怕沒有人能夠保住他們的性命。
而且,此番千里奔襲完顏部賊首巢穴,他們每一個都是有功之人。
千萬莫要因為一時沖動,壞了一輩子的富貴和性命。
這才堪堪約束住部下。
而對馮紫英而言,他也不是圣人。
相反,那從賊首家中抓到的那么多女人之中,有兩個長相風騷的什么福晉他也是真的眼饞。
但是一則他出身將門,深知治軍的重要性。
二則他有更高的仕途追求,不想毀在一時的沖動之上。
所以,他一開始確實只打算帶走一些金銀珠寶,不管那些可能禍亂軍心的女人的。
但是還是那句話。
這些女人殺了可惜,不殺又只能眼看著她們回到建奴賊兵的手中。
思慮再三之下,他找到柳湘蓮。
沒想到柳湘蓮可比他果斷很多,當即便建議,將最好的一批帶走。
如此數量不大的情況,能夠保證不耽誤行軍速度。
至于將士們若是敢違抗軍令,柳湘蓮說,他若是狠不下心,其可以代勞殺雞儆猴。
也正是因此,讓馮紫英對柳湘蓮刮目相看。
因為他看出來了,這貨年紀雖輕,又生的貌美,聽聞還是青樓常客,竟然一點那方面的想法都沒有。
令他這個一軍主將都自愧不如。
馮紫英哪里知道,柳湘蓮有潔癖,且眼界極高。
這些血脈駁雜的建奴女子,他根本沒興趣。
而那些被擄掠至建州的女子,又屬同胞,他更無心折辱。
在中原富貴之地,他是個風流浪子。
入了軍伍,他就是個無情的功勛攫取人。
女人什么的最麻煩了,只會影響他升官的速度。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