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調音師:我只好親自上臺了!第306章 “學術主流不代表就是對的!”(求訂閱~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百萬調音師:我只好親自上臺了! >>百萬調音師:我只好親自上臺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6章 “學術主流不代表就是對的!”(求訂閱~月票!)

第306章 “學術主流不代表就是對的!”(求訂閱~月票!)


更新時間:2022年06月01日  作者:武劍仙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武劍仙 | 百萬調音師:我只好親自上臺了! 
第306章“學術主流不代表就是對的!”(求訂閱月票!)

第306章“學術主流不代表就是對的!”(求訂閱月票!)

“太驚人了”

有人忍不住小聲驚嘆了起來。

作為國際級別的頂級音樂家,絕大多數的人,真不會無根據的為黑而黑。

華夏悠久文化歷史,在經過了科學的考古發掘,有了強有力的證據后,自然會令人感到如此不可思議。

這種不可思議并不是“遠古人類多么牛B”之類的感慨。

而是.傳承未斷!

“經過遠古時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傳統音樂來到了形成期,這個時候,便已經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律法體系,七個音階,十二個律名,這個時期,為之后華夏音樂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而此時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鐘鼓樂隊。”

張瑾的話不僅僅讓外國人大開眼界。

實際上,很多國內的音樂家,也眼前放光的好奇聽著。

鐘鼓樂隊?

這不免令人想起了一個成語,“鐘鼓齊鳴”。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華夏的音樂,因由百家爭鳴,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也就是這時候,古琴,出現了,成為一種重要的獨奏樂器,貫穿了我國傳統音樂的始終,也誕生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張瑾介紹著,眾人順著看去。

那是一種平置彈弦的樂器,像很有名的古箏,但是沒有碼。

“古琴,又叫七弦琴,在很多詩詞中,又稱為瑤琴,屬古代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中的絲!”

絲,指的便是琴瑟,詩句或是成語中提到的很多。

“琴瑟和鳴”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其中的典籍,各色的樂器,繁瑣的發展。

那可是兩千兩百多年以前。

到了先秦時代,各色樂器已然達到七十余種。

甚至已經出現了“樂府”。

張瑾繼續對著外賓介紹著周朝,春秋戰國,到秦朝,逐漸發展而成的各類樂器。

外賓們時不時的提出一些問題,張瑾便進行交流與解讀等工作。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讓音樂加速發展,相同的,由于尚未經歷秦朝的“車同軌,書同文”,所以,各個地域不同的文化發掘具有相當大的差異。

這里面能夠講解的事情就實在是太多了。

交流進行的十分愉悅。

絕大多數人看上去都很放松。

但唯獨弗萊什和李少杰是例外。

李少杰眼珠子瞪著的瞅著弗萊什。

太特么認真了,認真到周圍的人都感覺有些奇怪。

弗萊什自然是直接面對李少杰那犀利的目光。

煩死了。

但煩躁之中,多少是有點隱約開心的感覺。

原因無他。

李少杰之前“先死盯后無視”的戰術太特么搞人心態了。

這段時間弗萊什的心態早就被折磨的欲仙欲死了。

不過,這真的可以理解。

試想一下。

如果你來到了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突然有一個人對你敵意極大,時不時都想出來瞪著眼睛跟你吼兩句。

你肯定也會憤怒中帶點害怕。

結果呢?

等你警惕拉滿,準備還擊的時候,他突然就無視你了。

根本看都不看你一眼,理都不理。

就仿佛走在大街上好好的,突然腦瓜子被板磚砸了一下,氣的你一拳回懟,卻發現打在空氣上。

憋屈,難受,要多惡心就多惡心。

心態能好就怪了!!

但是,你靠著強大的韌性,終于適應了這種急剎車帶來的慣性。

他TM突然又整活了。

也不懟你,也不無視你。

就特么死死的盯著你。

這踏馬誰受得了啊!

講真,即使不是東北人,弗萊什的腦子里也已然被三個字所填滿。

你瞅啥

心態那就屬于是直接被折磨的稀碎。

弗萊什簡直就快瘋了。

這就是傳說中中國人的心理戰術嗎?!

太特么可怕了!!

實際上,李少杰想的特別簡單。

根本沒那么多彎彎繞繞。

達成的效果,其實也都是純粹的巧合。

杰哥可從來沒想著主動搞人家心態。

之前懟你是因為看你不爽。

后來不理你那是因為事務繁忙,沒時間跟你計較。

現在嘛,單純是活動時期,怕你個不對勁的在活動期間作妖。

但就仿佛是彈簧一樣。

你不管他,或許不會有啥事情。

但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會有反抗。

于是,張瑾介紹了一段時間后,弗萊什終于忍無可忍。

強行忍著杰哥目光帶來的惡心,直接就開口了。

“既然華夏音樂起源這么早,那為什么現在的華夏傳統民族音樂,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如此微薄呢?”

弗萊什皺著眉。

“起碼現在的音樂中心是歐美,你們華夏的傳統民族音樂除了你們自己真的很少有人了解啊。”

一瞬間,所有的目光都看了過來。

張瑾眉頭一皺,臉色微變。

周圍不少音樂家的臉色也微微一變。

很顯然,這人的話,多少帶點刺兒!

就差直接說“你們雖然起步那么早,但發展的那么差”“而且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之類的屁話了!

張瑾教授心臟突突的跳了幾下。

弗萊什的這句話,一時之間,張瑾教授真的難以反駁!

華夏并不會給其他民族其他文化下定義,求同也存異,所以更多的情況下都是肯定自己,肯定對方,也不會反駁什么。

但這句帶刺兒的話,卻必須要有所反擊!

正如弗萊什所言。

華夏傳統民族音樂在現代世界領域中的發展,不能說差,但確實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

華夏音樂在這個世界上的影響力其實并不是那么微薄,但如果跟其他種類的音樂相比,接受度知名度確實差了不少!

一來是文化隔閡問題,二來便是價值觀問題。

最主要的,還是軍事科技,經濟實力發展的晚了。

話語權!

張瑾教授負責的是古樂研究,嚴格來說其實算考古更多,音樂更少,平日里的任務是跟著考古學者們進行溯源與修復研究。

與其說是音樂家,不如說是兼修了音樂科目的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

所以,這個時候,張瑾明明有很多想說的話,但卻一時語塞了起來。

可是在這個時候。

杰哥天神下凡了。

“微薄?弗萊什先生您似乎是遺忘了什么。”

李少杰微微一笑,很禮貌的開口了。

“華夏傳統音樂對整個世界的影響是極大的,看遍亞洲,又有幾個國家不受華夏音樂的影響呢?甚至東亞的霓虹,棒子,東南亞這邊的周邊國家,幾乎完全是傳承于華夏的音樂呢。”

稍稍頓了頓。

李少杰笑呵[筆趣島www.逼qudao.xyz]呵的看向弗萊什。

“恕我直言,就算是西洋音樂,很多體系的建立,也離不開華夏音樂啊,比如這平均律,早在我國明朝時期便已經精準測算,后來經由傳教士傳到西方,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西方平均律的出現,要晚于這個時期吧!!”

這句話無疑是捅了簍子!!

全場頓時一片嘩然。

弗萊什鐵青的臉色突然一喜。

原因無他。

西方,因為Z治上的排華,所以學術界也從不認為西洋音樂,西洋文化,與東方有一分一毫的關系。

哪怕是真的有關系。

起碼,不承認!!

即使是很多有良心的音樂家,也經常避而不談,將音樂的發展與東方的影響隔開。

“不!這并不是學術界的主流認識!!”

弗萊什臉色陰沉。

“李先生,希望您的發言可以從學術嚴謹的角度出發。”

“學術主流?那就一定是正確的?”

“真理是不會被掩蓋的!”

李少杰嗤笑一聲。

“行,你要嚴謹,我給你嚴謹!!”

于是,李少杰開始侃侃而談!

“朱載堉王爺當年徒手開12次方,計算出較為準確的十二平均律頻率數,通過等比數列計算等比,甚至將等比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后的25位,完美解決了傳統律法轉調難的問題。”

“但很可惜,當時朱載堉王爺的研究并未被皇帝重視,而卻漂洋過海,引起了西方的重視,更是為西洋音樂奠定了一個基礎!!”

嘩!!!

現場的氣氛更爆炸了!

李少杰這句話,就差直接說你們西方音樂的奠基是源自于東方了!

好家伙。

國內的音樂家們也都臉色急變。

這等于是直接把棺材板都掀開了!!

甚至已經有人在擔憂。

杰哥,寧特么不會和人干起來吧!!

“狂妄自大!!你有什么證據?!”

弗萊什雙頰通紅。

“西方的音樂,會受到東方落后音樂的影響?!可笑!!”

氣氛頓時凝滯了起來。

“證據,你還想要啥證據?”

李少杰翻了個白眼。

“朱載堉王爺,生于1536年,死于1611年,在朱載堉王爺研究出十二平均律的時候,有個出生于1552年,于1582年來到中國傳教,1610年病逝于京城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將這些知識打包,傳給了歐洲好友。”

詳細數落起了蛛絲馬跡,李少杰看向弗萊什的目光越來越古怪。

“利瑪竇的手記兜兜轉轉來到歐洲,你知道么,利瑪竇有一個好友叫做馬林·梅森。”

“是的,歐洲近代科學的爆發,和梅森修道院密不可分,馬林·梅森,其實就是得到了密友利瑪竇于中國記載的知識,才會有那么多成就的。”

李少杰聳了聳肩。

“你們學術界的主流認為十二平均律的發明發現者是梅森,因為梅森1636年出了一本書叫《諧聲通論》,提出十二音律,并公布了計算方法。”

“當然了,抄作業都抄不好,但《諧聲通論》里雖然公布了十二平均律,但只將等比數值計算到了小數點后6位!可朱載堉王爺計算到了25位,你知道是為什么嘛?”

“因為朱載堉計算的十二次根號二是扒算盤算出來的,即使放在華夏也算是生猛的很,梅森搞了幾十年都沒明白算盤這玩意該咋用,我直接笑死。”

“然后呢?1709年,以十二平均律為定音的鋼琴,被發明了出來。”

李少杰雙手一攤,聳了聳肩。

滿臉均是戲謔的神色。

“巧合,巧哦,好巧啊!!”

“你品,你細細品?!”

話音落地,整個會場,已然是徹底炸鍋。

“還落后的音樂?”

甚至沒等弗萊什說什么反駁的話。

李少杰便繼續的瘋狂開炮。

神色中滿是不屑。

“中國傳統音樂的國際化遠遠超出你的想象,中國的國際化更是你難以理解的存在,畢竟,只有不到三百年的小孩子,怎么能夠理解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脈絡?!”

李少杰算是真的說嗨了。

臉頰微紅,神情激昂。

氣勢一度壓制了整場!!

“我國有記載的,最早出使古羅馬的,是公元97年,漢代的甘英。”

“當然了,雖然因為一些小人的欺騙,導致最多只到了波斯灣,但實際上,當年的兩國不僅僅只是知道對方,還通過今印度一代的人,展開了絲綢貿易,而絲綢的貿易帶來的正是多方文化上的交融,并且對整個歐亞大陸都是影響極深的。”

李少杰瞥了一眼弗萊什。

“雖然歐洲沒有記載,但我國的《后漢書》中詳細記載過羅馬商人通過陸路來到華夏,西域蒙奇兜勒二國遣使內附,賜其王金印紫綬,其中的蒙奇兜勒,其實就是音譯,今譯名為.馬其頓!”

馬其頓!!

說到這里,李少杰突然笑了。

“弗萊什先生如果有疑問的話,不妨慢慢的繼續聽,繼續謙虛謹慎的交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華夏在音樂的國際化上,從古代做的就非常優秀。”

“正如我們祖先積極與世界交流一般,本次的交流會,也旨在加深各方文化交流,進一步提升文化發展,我中方也一定謙虛謹慎的與各國代表進行友好交流。”

“但如果某些人將文化上的考證與交流,上升到Z治的程度,并且攜帶偏見,當真大可不必,我們旨在消除各方偏見,交流進步,而不是一味的排除異己。”

“希望弗萊什先生可以以更加客觀的視角來面對文化交流。”

張瑾教授的臉色通紅。

這就是我想說的!!

話音落下,弗萊什已然是滿臉鐵青,尷尬萬分!!

卻驀然感到懊惱與無力。

火氣懟到腦門頂。

但就是發泄不出去!!

------題外話------

大家上學時期學的“樂府詩”,實際上換成現代人的理解.那就是歌詞。

詩詞歌賦,詩歌詩歌,實際上詩與歌不分家,樂府是一個音樂機構(可不是文學類的)。

而且樂府實際上并不像大家想象的多么優雅高大上晦澀難懂。

比如漢樂府的《長歌行》。

簡單易懂了屬于是。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玩意實際上更像是民間老百姓的生活中誕生的民歌,朗朗上口。

然后經過了漢樂府這個音樂機構的改編加工得來的。

我一直覺得,這些樂府詩民間版本可能就是類似于貴州山歌的那種感覺。

妹把好藤放崖腳,哥摘花藤落哥懷這感覺

ps,八句的律詩,四句的絕句,五個字五言七個字七言亂七八糟的詩詞體裁這些知識,大家上小學初中的時候應該就學過了吧,不懂的MD回去看看你兒子的教科書!!

ps2,十二律后來兜兜轉轉助力西方音樂發展,又回到了中國,那時候皇帝是SB康熙,非要在學術裝B,跟西方人學了音律,還好大喜功畫蛇添足的加了兩個律,整個狗屁14律,非要裝B,直接給音樂理論搞歪,紀曉嵐編纂四庫全書的時候為了拍所謂十全老人SB乾隆的馬屁,也因為政治原因,還狠批了朱載堉和他的學說。

真NM滿清誤國。


上一章  |  百萬調音師:我只好親自上臺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