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學時代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望之間,一眼千年!(為墨瑞雪加更2/3)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的科學時代 >>我的科學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望之間,一眼千年!(為墨瑞雪加更2/3)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望之間,一眼千年!(為墨瑞雪加更2/3)


更新時間:2022年12月03日  作者:仲淵2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仲淵2 | 我的科學時代 


靜態試驗區內,醞釀已久的經典款拖拉機靜靜停放于中心位置,常規車體布局,前二后四輪胎設計,涂抹中華紅散發大氣之意的單缸柴油機,一顆紅色五角星點綴其中,正面安裝四十瓦白熾大燈,尾部則是四四方方采用階梯設計的貨箱,以此獲取后排最大空間。

經典款拖拉機的外在堪稱完美,而其內在,無論是超越時代理念的大扭矩高傳動比系統,還是軍工級大梁和半軸,無不為了載重而生。

最重要的是,后橋懸掛系統采用整整十四層鋼板彈簧,極限載荷直逼十五噸。

經過這么多天的努力,繼造出首臺單缸柴油機之后,余華和莊前鼎終于完成了紅星拖拉機原型車的制造和裝配。

現在,靜態試驗環節已經全部結束,來到最后的動態試驗環節。

通過動態測試,便可宣告紅星拖拉機項目成功,進入量產。

至于這種方式是否顯得些許兒戲,只能說,戰爭年代一切從快。

伴隨著身為項目總工程師的余華一聲令下,經過專門培訓考核取得最佳成績和駕駛資格的年輕駕駛員迅速上前,打開油箱加注柴油,待油料加注完畢,轉而給水箱注水。

加油,加水,放雞蛋。

這是九十年代的特色,拖拉機出車之前往水箱口放個雞蛋,過一會兒就能煮熟,隨時隨地都能吃上滾燙熾熱的熟雞蛋。

安全區域之外,莊前鼎教授站在第一排,臉上含著微笑,凝視正在進行動態測試前最后準備工作的紅星拖拉機,眼中充滿期待。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籌備和忙碌如此之久,終于迎來了最后時刻。

旁邊站著軍工局一眾部門負責人,以及作為部隊代表前來受邀參觀的劉將軍,如果紅星拖拉機載重和越野性能表現優秀的話,這款拖拉機將會立刻列裝部隊。

“報告總工程師,油料和水加注完畢,請指示!”待忙活完畢,出身于總部警衛團的年輕駕駛員完成所有準備程序,快步跑到余華面前停下,立正敬禮,正聲報告道。

“開始試驗。”余華點頭說道。

“是!”

年輕駕駛員大聲回應,挺直背脊,轉身迎向身后的紅星拖拉機。

余華接著向右手邊的林婉打了一個眼神,示意退開,隨后,二人離開停車位,退到安全區域之外。

此時,全場寂靜。

此刻,萬眾矚目。

所有人目光聚焦于紅星拖拉機之上,一雙雙眼眸散發光芒,無不閃爍象征希冀的色彩,對西方國家而言,制造拖拉機這種簡單動力機械如同吃飯喝水般簡單,可對中華而言,對根據地而言,這卻是史無前例的挑戰。

紅星拖拉機成功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解決根據地運力不足的問題,更意味著中華人從此獨立自主造出了自己的動力機械!

這是根據地的一小步,亦是中華的一大步。

場中,作為全場焦點的年輕駕駛員,取出重達一斤多的搖把子,而后來到車頭位置,放進連接發動機曲軸部位的啟動口。

整個人左手調整風門,右手緊握金屬搖把,隨后全身發力,連續轉了七八圈之后,伴隨著機械運轉聲音愈發高昂,只見一道低沉且有力的發動機運轉聲傳出。

“突突突……”單缸柴油機正常運轉的聲音響徹空地,傳遍全場。

冷啟動成功,年輕駕駛員收好重量級鑰匙,靜靜等待發動機溫度上升,這是熱機環節,一是讓水溫上升,二是讓機油從底殼上來,最大程度減少零件磨損。

“瑾瑜,緊張嗎?”余華雙眼看著場中,轉頭看了看林婉,笑著問道。

“緊張,害怕出現問題,害怕拖拉機失敗……”林婉呼吸微微凝重,頷首回應,并不遮掩內心產生的各種情緒。

緊張嗎?

當然緊張。

她深深明白眼前這臺其貌不揚的大家伙意味著什么,如果動態試驗失敗,意味著大家這么久的心血全都白費,需要從頭再來。

“我們會成功的,而且,失敗也不會改變什么。”余華眨了眨眼睛,面露微笑,言語透出強大自信。

無論這次試驗失敗與否,都不會影響紅星拖拉機最終的成功。

這是余華的自信。

聽到余華這番話,林婉愣了一下,輕輕一笑,已然明白余華的意思,看向試驗區內的紅星拖拉機不再那么擔憂。

五分鐘過后,熱機環節結束,年輕駕駛員迅速坐進駕駛位,腳踩剎車,左手扶住把手捏緊離合,右手握住檔桿進行掛檔。

一檔,踩油門,松離合。

轉瞬,柴油機運轉產生的能量通過傳動系統迅速放大,通過驅動軸向車輪傳輸動力,過了幾秒時間,在所有人注視之下,處于空載狀態的紅星拖拉機緩緩動了起來。

“動了!動了!”人群之中立馬有人激動出聲。

頃刻間,如同潮水般的掌聲立馬送上,響徹全場。

所有人不約而同鼓掌。

看著緩慢行駛的紅星拖拉機,劉將軍雙目放光,仿佛看到了絕世美人那般,簡直挪不開視線。

磅礴,大氣,莊重,以五公里時速平穩行駛的紅星拖拉機,仿佛夜空之中璀璨耀眼的星辰般,具備無限吸引力。

什么是一見鐘情?

這就是。

對劉將軍而言,什么坦克裝甲車這些高端玩意兒太過遙遠,唯獨眼前的紅星拖拉機無比實在,現如今用‘對望之間,一眼千年’形容絲毫不為過。

這就是他的夢中情機。

余華和莊前鼎教授熱烈鼓掌,互相對視一眼,雙雙點頭,露出笑容。

林婉看著這一幕,內心徹底松了一口氣。

“呼……”掌聲如潮,聽著觀摩區傳來的掌聲,年輕駕駛員陶方不敢分心,整個人強忍著內心傳出的緊張之意,面色肅穆,駕駛身下的拖拉機沿著規定路線駛離停車區域,來到類似操場跑道般的環形車道,開始準備第一項車速測試。

由于條件簡陋,動態試驗內容自然不如后世嚴格繁瑣,主要測試車速、制動距離、油耗、通過性和載重。

像什么十萬公里可靠性項目和耐久性項目等測試內容,不好意思,統統沒有。

“突突突!”下踩油門提速,發動機運轉聲音立馬陡增,車速猛然增加,待車速來到大約八九公里每小時,陶方立馬松油門,左手拉離合,右手進二檔。

進檔,加油門。

操作迅捷且快速,儼然像是老司機。

加速!

加速!

加速!

車速不斷提升,進行實車操作的陶方經過最初時期的緊張過后,心態已經恢復正常,不斷往復操作,穩穩操控拖拉機沿著六百米環形車道疾馳起來。

與此同時,試驗場內的車速檢測工作正在同步進行,實時獲取原型車行駛速度。

檢測方法很簡單,通過秒表記錄每圈耗時,路程除以時間得到車速。

“現在速度多少?”待原型車再一次通過監測點,余華朝著手握秒表的計時員喊道。

計時員迅速回應道:“報告,約每秒八米五。”

“每秒八米五,等于每小時三十公里,已經到達設計水平。”余華聽聞,點了點頭,心中隨即得出時速。

每小時三十公里時速,這是當初紅星拖拉機的設計標準,千萬別以為這個速度很低,在1937年火車平均速度二十公里每小時的中華,這可是真正意義上的‘高速’標準。

很快,車速測試結束,結果顯示紅星拖拉機在空載狀態下能夠達到每小時三十公里的最高時速,予以通過。

車速測試通過,接下來,紅星拖拉機在試驗場內連續進行后續一系列測試。

制動距離:三十公里每小時6.5米。

通過性:最大爬坡40度,最大涉水深度半米,越野時速5—15公里每小時,沙地、泥坑、臺階、陡坡和濕滑路面等地形具備一定通過能力,不具備沼澤地形通過能力。

油耗:每百公里12升……

動態測試項目不斷進行,各種各樣的實車數據出現,令人驚喜且激動,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動態測試接近尾聲,來到最后一個項目——載重。

紅星拖拉機究竟能拉多少東西跑起來!

這是所有人最關心的問題。

(本章完)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我的科學時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