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處崖壁前,林軒只能感嘆:“和藍星地星歷史上還是不同啊。”
在這毫無人跡的山野荒原上,安璐瑤很難以去想象,平行世界的敦煌,是一個超級發達的地方。
“講一下敦煌的故事?”
林軒思索了一下,開口:“其實敦煌的出現和絲綢之路是二位一體,密不可分的。”
“在古時候,從河套地區往西域去,萬里之遙,十隊人馬出去,五隊人馬回來。”
“每一次能不能活著回來,都是個未知數。”
“當時去西域,有兩條路,一條是南漠,從敦煌到陽關。”
“古人有詩云‘勸君更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另一條路是北線,也就是裕嘉關上哈密的路線,而藍星,就是走的這樣一條線。”
安璐瑤聽到這里明白了:“所以,藍星本來也不太可能有敦煌莫高窟?”
林軒點頭:“絲綢之路,十個人出去五個人回,能支撐大量商賈不斷冒險的,只有一種東西,那就是金錢。”
“前往西域的商賈之中,有很多是有信仰的,或是道,或是佛。”
“于是,就有人在離開之前,在敦煌的山石上,開鑿佛像。”
“若是一去不歸,那也就是一去不歸罷了。”
“如果回來,富商就要向佛像還愿,再次修繕,增添香火。”
“長此以往,從漢末到大唐,這里已經有了上千佛像,所以敦煌莫高窟,又被稱之為千佛洞。”
“時間流轉,到了宋,宋的統治范圍遠低于前朝,他們無暇顧及邊疆的這里,而當時,有西域外的勢力興兵而來,當時的三界寺的和尚,聽說有野蠻人來襲,就把敦煌所有的文獻佛經全部藏了起來,南下逃命去了。”
“時光流轉,一直到大明時期,才把敦煌收回了中原統治范圍。”
“而大明時期,小冰期,雪線南移,400毫米降水線也南移了。”
“明代修建長城的時候,就選擇了走JYG,而更靠西的敦煌,就成為了塞上孤懸的一枚遺珠。”
安璐瑤當然不懂地星歷史,不過聽流程大概聽得出來是怎么一回事。
畢竟在藍星歷史上的王朝更迭氣候變化也差不多,只是王朝名字不太一樣罷了。
林軒繼續講述著:“到了大清的時候,一位姓王的道士獨自守在敦煌。”
“他打開了地窟,發現了地窟中的經書,于是多次上書要求官方保護這些文獻,但是大清壓根懶得理會。”
“在那個龍國國力衰退的年代,大量西方人在大清冒險、做生意。”
“就有一個高盧雞國人到了這里,發現敦煌文獻后,就一直跟王道士套近乎,號稱自己是玄奘法師的信徒……”
安璐瑤在這里打斷了:“玄奘法師又是什么人物?”
林軒:“玄奘法師的事情單獨說,繼續說文獻的事情。”
“王道士信以為真,自己又沒辦法管理那么多文獻,于是以超低的價格把二十箱文獻賣給了他。”
“隨后,櫻花國人,毛熊國人,英特蘭國人爭相到來,大量文獻外流。”
“看到報紙上報道國外冒險家在大清發現了震驚世界的古代文化文獻與寶物,大清官方這才反應過來,一紙調令讓人把這些文獻送去燕京。”
“這個時代大清已經腐朽到了極限,路上官員看到‘寶貝’來了,都雁過拔毛,揩油。”
“等這些東西送到燕京,已經十不存一。”
安璐瑤疑惑:“所以,那些文獻,經書,到底都是什么內容?”
林軒:“在地星古代,有四個文明源遠流長。”
“龍國文明,古希臘,古阿拉伯,古阿三,敦煌就是四大文明唯一一個交匯中心。”
“絲綢之路上,龍國的商人帶著從各個文明帶回來的故事、用具、文字典籍、圖冊等匯聚敦煌。”
“那批文獻里面有西域乃至中亞古代的歷史文獻神話傳說,宗教典籍,其中量最大的是佛經、道經、西域風土人情記載。”
“里面除了龍國文字,也有西域各地中亞各地的文字的經書。”
草!就這么遺失了?那道士傻叉嘛不是!
這怪的著那道士?古代一個人要晾曬一百本書都很艱難,一個人保護那么多的文獻?別人明明報告了大清官方,這鍋大清官方老老實實的背上吧!
道士哪兒懂佛經?對他來說道經留下就行,佛經什么的他也沒有義務保護,在那個年代的普通人,還不懂什么珍貴古書典籍這一說吧。
主觀上如何不知道,客觀上行為的確夠傻叉的。
安璐瑤嘆氣:“可惜啊,這對地星龍國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而藍星龍國這邊沒有敦煌,也很可惜。”
林軒點頭:“敦煌的研究,學者更看重文獻,而普通人更喜歡更直觀的佛像,壁畫。”
“幸好佛像壁畫搬不走。”
“當年龍國戰亂時代,好多外國人想要買佛像什么的,幸好當時敦煌已經被保護起來了,沒有什么遺失。”
安璐瑤眼睛一亮:“所以,我們現在能去看看千佛窟么?”
“當然。”
“準備好接受顏色的沖擊了嗎?”
時光流轉,天地變化。
在直播屏幕中,一切都變了。
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
山石正在崩碎,敦煌現出真容。
“光線較暗,大家勉強看看吧,這里的顏料不能用閃光燈去閃。”
畫面中,一尊雕刻在山石上的佛門出現,佛龕里,一尊坐佛眼眉正視前方,威勢駭人。
“這是較早的時期的雕刻,越是往后,佛像越是低眉順眼,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往后的佛像眼睛更多是低眉順眼狀態,而早期的佛像,看上去比較有震懾力。”
好精美!
當然精美,那個時代前往西域經商的商人,一個車隊值多少錢?
他們壓根不缺制造佛像這一點錢。
每一尊都非常的精細,論質量,敦煌莫高窟的佛像質量,遠高于其他石窟。
“這些只是外圍的零散佛像而已。”
鏡頭移動速度變快,如同穿過了一條時光隧道。
從正眼的菩薩變成了低眼的菩薩。
“這些佛像很清楚的展現了佛教龍國化的過程。”
“在龍國古代作畫中,為了展示出不直視別人的禮數,所以喜歡將畫中人物畫為低頭狀態。”
“不過低頭后畫正臉就會變得很難看。”
“于是古代畫家大多選用了一種技法,將臉畫成正臉,但是眉眼卻采用低頭狀態的眉眼,進行抽向的時空拼接。”
“這種拼接可不是大家看到的‘瞇瞇眼’而是低眉順眼。”
瞇瞇眼是現實中的人物,以所謂‘高級妝容’把眼睛畫的狹長,屬于死嗎藝術流派。
而低眉順眼畫法在現代藝術中很常見,比如畢加索的扭曲拼接臉,就是采用了同樣的藝術原理。
終于,鏡頭走到了第一個深入石窟。
藍白的墻繪,五尊形態各異四米多高的金剛。
五座金剛個有形態,色彩不一。
而石窟的墻壁上就是各種飛天仙女。
“這些形象叫做飛天,描述的是仙女的形象。”
林軒:“不過,她們都有自己的原型,那就是盛唐時期流行的飛天之舞、西域胡舞形態。”
“研究這些形象,在地星龍國復原出了古代的舞蹈。”
我靠,按理說兩個平行世界同一時段的舞蹈應該是一樣的,但是有敦煌,地星那邊就復原出了舞蹈,我們就不行。
這舞姿柔美的同時又很有力量感,這種胡舞在地星盛唐應該很流行吧?
鏡頭移動到了下一個石窟,這個石窟里沒有大金剛。
只有一些巴掌尺寸的小佛龕。
佛龕里也供奉著各種各樣的佛。
而壁畫上的飛天巨大無比,一位衣帶飄飄的仙女飛在藍白的天空上,藍白構成的云紋一看就具有龍國藝術特征。
而仙女手中拿著短笛,讓人一看到,心底自然而然產生了仙樂飄飄。
林軒開口:“詩仙李太白出生在西域都護府,年少時代回到了蜀地,青年時代一飛沖天成為謫仙人。”
“或許他幼年時還不記事,來過敦煌,這一幕也留在了他的心中。”
“他寫仙界時曾經描述過相似的畫面。”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這種事情驗證不了,不過李白途經敦煌時,應該非常小,他父親作為富商,也許敦煌某一座石窟就是他父親出錢新建的也不好說。
鏡頭再次移動,這一次,來到了一間很大的洞窟,這里的壁畫,又比之前的壁畫精致了一個檔次。
林軒介紹著:“在地星,道家的信徒沉浸在修道之中,正所謂:你信不信關我屁事,我要去修仙了。”
“所以,道家很少留有大量的壁畫和雕塑藝術。”
“當然了,道家要留,留下的就是驚世駭俗的歷史級名畫,比如《八十七神仙卷》和《百仙朝會》。”
“在古代壁畫和雕塑方面,還得靠量,要看量,敦煌可以說是世界古典繪畫、雕塑藝術集大成者。”
壁畫中,出現了一只九色仙鹿。
畫面突然動了起來,山水之中,九色鹿正在飛馳。
“這是我小時候看的動畫片《九色鹿》,原型就來源于敦煌壁畫這一只九色仙鹿。”
哎喲,你有本事放片段,有本事直接把動畫片拿出來給大家看啊!
又挖坑!天天看林軒的節目,天天看到他挖坑,也不知道這些坑他還記不記得填。
九色鹿?這鹿看起來矯健的同時有一股仙氣,描繪它的藝術家絕對是個大才!
曾經持續幾百年,才讓敦煌發展成了這樣,就算出現幾個繪畫雕塑世家,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這還真不好說,比如唐代閻立本家,就是家傳繪畫世家。
而明清時代也誕生過古建筑鑄模世家,一直傳承到現代。
九色鹿驚鴻一瞥,鏡頭繼續前行。
諸天108佛,五百羅漢,無數沙彌,數不清的藝術形象。
從最開始的西域穿衣風格一直到唐代的經典佛像。
“這些佛像的演化,也展現出了佛教的發展過程。”
“比如佛像頭頂的肉髻,在地星,樂土大佛的研究中發現過一個藏經閣,大家后來才知道佛像頭頂一個個的大包叫做羅髻。”
諸天大羅,本來就是道家詞匯,從肉髻發展到羅髻,就充分的說明了文化的兼容并蓄。
“敦煌,就是這樣展現了各種文化在演化過程中相互影響,融合的過程。”
這一場參觀已經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了。
每一次看到有懂的東西,林軒都會主動介紹幾句,加上這邊氣候干燥,呼吸都感覺鼻子疼,一直說了這么久,口干舌燥。
畫面再切換,到了一副壁畫,林軒:“看完這一個佛窟,今天的展示就到這里了。”
“敦煌善于使用各種精彩的顏色,這和佛家的性格互相印證。”
“美輪美奐。”
“不過再美的東西,咱們也沒法一直看下去,畢竟精力有限。”
別啊!誰說精力有限了,我精力旺盛啊!
啊?才一個多小時,林軒你這么短小嗎?
再看一天也無妨啊!
我還沒看過這么多形態各異質量超高的古代石刻石雕和壁畫集中在一起呢,再看一會兒啊,這才看到哪兒哪。
林軒擺手:“不行了不行了,嗓子疼。”
看到最后一個洞窟,林軒笑了:“沒想到還有意外驚喜。”
鏡頭對準了一個畫面。
“這是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第3窟,這幅圖叫做玄奘取經圖。”
“大唐時期,一位叫做玄奘的高人,經歷了十六年時間從龍國徒步繞過西域走到了喜馬拉雅山的背側,取回了佛經。”(存疑,有可能是玄奘去什么都沒看到,最后自己手寫了那些經文,我們按照主流的取經說來講。)
“這個故事后來發展成了四大古典名著中流傳最廣最受人喜歡的《西游記》的故事。”
“這幅圖里,玄奘后面跟著一只人形的猴子,在《西游記》中就是大名鼎鼎的齊天大圣孫悟空。”
“而孫悟空這個藝術形象,與我們之前提到過的江都堰治水李二郎形象中誕生的楊二郎神,在西游記中的一場驚世大戰,是我們地星那個世界的永恒經典。”
你又挖坑?
話說龍點《三國演義》已經更新完了,你敢不敢把《西游記》發出來?!!
之前說《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里面細節最差文筆最差故事性最差的,《西游記》應該比《三國演義》還更好看吧?!想看啊!!!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