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210章殺詭誅妖有賜福,真-灰都揚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最新章節列表 >> 210章殺詭誅妖有賜福,真-灰都揚了

210章殺詭誅妖有賜福,真-灰都揚了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03日  作者:冰原三雅  分類: 仙俠 | 幻想修仙 | 冰原三雅 |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 
210章殺詭誅妖有賜福,真灰都揚了

210章殺詭誅妖有賜福,真灰都揚了

田間地頭,處處可見從北漠遷移來的百姓們在辛勤地勞作。

那地里綠盈盈的糧食蔬菜,讓他們臉上的表情輕松了許多。

哪怕離鄉背井,從頭開始,他們依然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

蘇家兄妹名聲赫赫,也在時刻庇護著這些北漠國民。

大小勢力都在努力擴充實力,但很難通過盤剝百姓手里那點糧食來實現,反而容易引起群體反彈,得不償失。

倒是留下更多種地經驗豐富的農民,給他們種出異種作物提供條件,最后想獲得這些異種作物很難嗎?

農民是能靠吃異種紫麥、土豆、黑豆等等活著,但不會僅滿足于活著。

吃飽之后,更好的種田工具要不要?方便好用的鐵鍋想不想買回家?媳婦閨女想要點首飾珠花怎么辦?

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醬醋茶,有些是生存必需品,有些是提高生活品質的必需品。

而大武數百年來,大小勢力或是掌握了生產制造,或是壟斷了交易渠道,控制著絕大部分的商業行為。

就像上一世的某寶,它即便不生產任何東西,也能從交易中獲取巨大的利益。

大武的大小勢力雖不像某寶達成過行業壟斷,但卻從地盤完成了壟斷——大小城市都屬于他們的“地盤”,普通老百姓連“商人”的門檻都很難邁進去。

以當初的熊家村為例,他們明知會被鎮里的商家坑,也只能把山貨賣給他們。

因為去了縣城,也不過是鎮里商家的“上家”,只會更坑。

畢竟鎮里商家“壓箱底”的武力也就一輪武夫,惹出了麻煩解決不了,就得讓上家幫忙。

上家可不會白幫忙,肯定要給一大筆好處。

如此百姓們的勞動所得,終究會自己送到大小勢力手中,省事又省力。

顧恪與大小姐閑聊時隨口講過一些,卻從沒想過推倒大武,再造新社會。

大武的死敵是妖詭,輸掉戰爭不會喪權辱國,而是在物理意義上亡國滅種。

在如此恐怖的外敵之下搞內部革新,這太難了,非教員之姿不可為。

大小姐記得比較清晰的一句話,那便是——讓百姓吃飽,大武內部自然無憂。

上一世有句玩笑話,說網絡杠精都是吃太飽了。

但若整個國家的百姓都在餓肚子,才是真正的人間地獄,比多一批吃撐了的杠精后果可怕的多。

在大武這里吃與實力直接掛鉤,百姓吃不飽就沒實力,沒實力就只能被妖詭吃,后果更嚴重。

大小姐想得沒那么深,但此刻一路走來,見到數千里外遷移而來的百姓還能吃得上飯,心情也更輕松了些。

以后如何,她也不知。

至少此刻,這些百姓都因詭物減少而活得更好了些,這便足矣。

出門方才夏初,歸家已是秋末。

大小姐一路溜溜達達,九月時才回到了太平寨。

幾個月前她就讓太平寨駐北漠的商行傳回消息,告知梅蘭竹菊一切安好,自己會沿途散心,過些時日才能到家。

即便如此,她一到家,就受到梅蘭竹菊的“熱情嘮叨”,只是四女的側重點略有不同。

梅書是念叨她有些瘦了,竹棋是惋惜沒能一起上陣殺詭。

蘭畫對沿途的風景民情更感興趣,菊琴卻想聽她在極北外域擊殺詭物的經歷。

半年未見,大小姐倒也不嫌四女話多。

主仆幾人湊一塊,還有每日下午準時前來的李秀兒,茶話會的日子一過就是好幾天。

直到這日,李秀兒說寨里參拜神農的事宜準備妥當,聚眾閑聊才告一段落。

日暮時分,參拜開始。

不似最初。李家溝遺孤們只能對著李秀兒做的那個粗陋雕像訴苦。

如今太平寨參拜神農的儀式既正式,又很本土化。

隊伍抬著豬羊魚三牲,五谷瓜果,以及一數十個大木箱,穿過太平寨最大的主街。

期間銅鑼開道,大鼓指揮隊伍前進,來到神農廟,奉上供品,寨中長者念誦祀文,集體叩拜。

李家溝遺孤在廟內,中層在廟外石壩,普通百姓在更外圍,層級分明。

祭祀完畢,三牲五谷瓜果就可以拿下來,給眾人分食。

這是顧恪的意思。

神農是務農之人,而牛是務農的上好畜力,三牲便不可用牛。

同理,種地之人討厭胡亂浪費糧食。

所以供品給神農像聞聞味兒,收到大家心意即可。

反正從李秀兒聲稱供品沾了仙氣,食者可享仙山庇佑,太平寨就沒誰再跳出來反對吃供品了。

倒是誰先吃供品,可吃到哪種供品,就代表著太平寨內的身份地位,沒誰愿意放棄。

眾人虔誠拜下,口中喃喃著神農之名。

片刻后,一個蒼老的聲音回蕩在太平寨上空:“殺詭誅妖,天地有感,正道之行,仙山賜福。”

一片金線從虛空中穿出,灑落在太平寨眾人頭上。

廟內眾人無一遺漏,廟外石壩上大概有四成人得到金線垂青,更外圍的百姓中不過百之一二。

與此同時,一團金光包裹住那數十個大箱子隱沒進虛空中。

安靜了數息,喧嘩聲從外圍百姓而起,石壩上的人中也有不少開始竊竊私語,在廟內眾人并未吭聲。

他們心最誠,得到的好處最大,卻也最崇敬神農。

“謝神農垂憐。”李秀兒適時出聲,聲傳百丈范圍。

眾人齊齊下拜。

“謝仙山賜福。”

眾人再次下拜。

“恭送神農。”

眾人第三次下拜。

“禮畢。”眾人抬起三牲、五谷、瓜果,退出神農廟,再退出石壩。

這是屬于神農廟的地盤,除祭祀外不得隨意嬉戲打鬧,更不能開現場茶話會。

而更外圍的街道、房屋、酒樓的人們就沒這忌諱了,人群紛紛圍住得到賜福的人瘋狂發問。

神農賜福時的話語聲傳遞進百姓耳中時,他們很自然地就“懂了”——其實就是顧恪神念傳意,表明此次賜福乃是擊殺妖詭的獎勵,只給予勞作和戰斗中的表現突出者。

用上一世的話來說,大概等同于“優秀員工獎”,與心誠程度沒太大關系。

因此百姓們都想弄明白,獲得賜福者這段時間到底做甚得的賜福,以及得到了哪種賜福。

雖然每一次賜福都是天大的運氣,但人總向往自己沒有的東西。

有了黑煞掌的人想著推山掌和天羅手,力氣更大,干活更快。

有了推山掌和天羅手的人想著鐵身靠更能保命。

有了鐵身靠的人,那再有個水上漂跑得快,追人逃命都用得上。

農工二項技能同樣“擁躉”眾多。

能種出更多更好異種作物的人,如今是整個大武都需要的人才,而且永遠不會嫌多。

工匠則是原本基數太小,完全無法滿足戰爭爆發出的大量物資需求。

文典和戰冊最神秘,很多人壓根不知道有這兩種技能存在。

擁有它們,就足以成為各大勢力都稀缺的高級人才。

但這兩種技能幾乎只在顧恪的“嫡系”勢力里傳播,都是對神農、天工最誠心的人。

哪怕是太平寨,一般百姓能擁有兩門特性武學,都算走了大運。

三門堪稱祖墳冒青煙。

四門及以上?幾乎都不會是普通百姓,大多在太平寨里負責某些重要事務。

因為這些人最誠心,幾乎不可能被收買,或背叛太平寨。

大肆貪腐這類情形也幾乎不會發生在這些人身上,因為瞞不過顧恪。

他倒沒用神農的身份懲罰對方,只是不再給對方繼續賜福。

畢竟給貪污者保駕護航,那仙山的格調得低到什么程度?

只有廣大的百姓才是仙山最穩固可靠的基石,即便沿途會有人走上歧途,離開仙山這艘巨船,卻會有更多的人上船。

仙山賜福早已是眾所周知的秘密,顧恪和他的“嫡系”實力也足夠強大,保密契約也隨之取消。

聽見獲得賜福的百姓說出所得的武學和技能,還有附帶的特性,周圍一群人的眼珠子都在發紅。

沒得到賜福的百姓是大多數,他們大多是最近兩年才加入太平寨,對神農處于半信半疑中。

還有就是性格懶散,偷奸耍滑,喜歡歪門邪道的那類人。

而獲得賜福者,不是勤勞肯干的農民和工匠,就是奮勇殺妖的敢戰武夫。

光說不練的假把式,永遠都得不到賜福,只能待在最底層。

這些假把式們縮在角落,只覺得人與人的喜悅并不相通,周圍的一切是如此吵鬧。

而在此刻的神農谷內,顧恪以年輕版文宗的投影出現在大小姐她們面前。

投影收斂了金光,與普通人的差別不大。

掃視過眾女,對她們一一微笑頷首,他卻不能多說什么。

冥冥中的感覺在警告他,禍從口出。

于是他掃視過梅蘭竹菊,春夏秋冬后,最后與大小姐對視,只是輕聲說到:“這次辛苦你了。”

簡單一句話,大小姐卻似乎明白其中諸多含義,臉頰微燙。

但她按捺下了這點感覺,搖頭到:“區區小事,每年去一次都行。”

顧恪莞爾:“無需如此,別忘了,優勢在我。”

這后半句話大小姐可就太熟了,忍不住撲哧失笑。

顧恪不以為意,又趕快叮囑到:“詭物進入大武之勢只是稍緩,你……們還是以保全自身為重。”

說罷又抬頭看了看天:“我不能久留,后會有期。”

大小姐也隱隱察覺到一種不安感,從四面八方的虛空中傳來,于是點頭:“你也……”

顧恪的身影如泡影,消散在空氣中。

“……保重。”她喃喃說出這兩字,久久不語。

梅蘭竹菊和春夏秋冬眼神交流片刻,很快離開,只留下梅書這大姐陪伴。

梅書先沏好一壺茶,這才呼喚自家小姐:“大小姐,口渴了沒,要不先喝口茶再繼續?”

大小姐終于回過神,扭頭詫異地看來:“什么?”

梅書伸手在嘴邊示意:“口水流多了,不就口干舌燥的么?”

大小姐突然明白過來,瞪眼:“你……不對,這話跟誰學的?”

梅書拉著她坐下,才笑吟吟地開口到:“還能是誰。”

大小姐哼了一聲,無比肯定地吐出一個名字:“菊琴!這人真是幾天不打,上房揭瓦了。”

梅書才不擔心小妹屁股是否倒霉,轉而安慰到:“大小姐不用難過,剛才他也是很關心你的安危。”

“是關心我們的安危。”大小姐糾正到。

梅書呵呵:“我怎滴聽著,那個“們”是勉強加上去的,想是可憐我等小婢無人關注吧。”

大小姐這下真繃不住了,伸手就揪:“這半年,你這嘴也跟菊琴學壞了,今天看我不好好收拾你。”

與此同時,玉龍洞府中一片喜洋洋的氣息。

雖只有顧恪和三女,但并不妨礙大家展開熱烈的圍觀。

被圍觀之物,正是那數十個大木箱。

小滿最是忍耐不住,立刻動手打開其中之一,轉手一倒。

噼里啪啦一堆紫竹小筒掉落在地上,隆起一個小包。

小包在這山谷土地上是如此渺小,但在顧恪和三女眼中卻是沉重無比。

這可是長寬高皆超過三尺的大箱子,一個就能裝下數百上千紫竹小筒,也即意味著成百上千的詭晶,數千上萬單位的魂源。

而這種大箱子,如今在他們面前擺放了二十多個,總數二萬六千四百一十九顆。

要知道,北漠防線與詭物激戰數年,擊殺并繳獲其詭晶的詭物也不過數萬。

前后兩次交易藥丸的詭晶,總數也就一萬顆左右(其余被送去中庭封存)。

大小姐走了一趟極北外域,單她自己獵殺所得就有一萬六千多顆。

也即是說,這批詭晶大概有三分之二是大小姐“勞動所得”

幸虧大小姐既不想當皇帝,對錢也沒興趣,否則北漠怕不要被刮得天高三尺。某人腦海中突然閃過這個很不靠譜的念頭。

小滿興致勃勃,一口氣將全部箱子里的紫竹小筒倒在一起,那小包終于變成了一個大墳包的模樣。

再過片刻,這數萬詭晶的大墳包就將化為洞府成長的養料,真骨灰都給它們揚了。

哪怕已經好幾次收獲過大量魂源,顧恪也不禁陶陶然,雙眼微瞇,恍如醉酒般的暢快。


上一章  |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