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106章差別,遺孤們的避難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最新章節列表 >> 106章差別,遺孤們的避難所

106章差別,遺孤們的避難所


更新時間:2022年01月03日  作者:冰原三雅  分類: 仙俠 | 幻想修仙 | 冰原三雅 |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 


冰原三雅:、、、、、、、、、

顧恪閑暇時,也會定期使用感知力給兩小做檢查,記錄她們練武后脈輪血竅的變化。

再將其與自身內視情況對照,研究彼此的差異所在,來分析所謂的練武天資到底是什么。

觀察后發現,兩小練武是旺盛血氣,然后血氣朝血竅凝聚,點亮血竅會將一部分血氣,凝聚成類似“種子”的東西。

然后血竅這個“種子”會加速吸收食物精氣,再朝周圍擴散大量的“根須”,反哺體內臟腑。

臟腑營養充沛,運轉快速,再刺激血竅凝實、增長,表現在外就是身體良好,力量強悍。

而顧恪體內的血氣比兩小旺盛幾倍不止,但基本是均勻分布,并沒有朝那些血竅聚攏。

當然,他也沒必要去聚攏。

因為他血氣的總量相對兩小多得多,即便均勻散布,也不比小滿她們的血竅差多少。

簡而言之,他渾身上下都是血竅,吸收運轉速度比小滿她們快得多。

所以秦柏二女實力強,食量更大,吃多了紫麥一樣會撐,他卻只會在一小段時間內食(谷欠)降低,沒有任何飽腹感。

除此之外,小滿她們的血竅釋放血氣,同時也會控制約束血氣,讓其在體內循環,減少對外的自然流失。

照秦大小姐和柏素清對開啟第三輪的說法,開源節流是重點。

開源是使用上好食物和藥材,節流就是加強對血竅的控制,不讓血氣“漏”出體外。

顧恪的身體卻是在不斷外流少量血氣,又不斷地從外界吸收進某些能量,轉化成血氣。

在血氣與能量的進出間,他的身體始終維持著動態平衡,并不因他體質變強而改變。

讓他像眾女那樣凝聚血竅,就是與身體逆向而行,自然無法成功。

冥冥中顧恪就知道,這或許就是自己身體超乎尋常的原因。

既然血氣始終與外界保持交互,那從外界感知到各種信息只是順帶,感知力不就有了。

另外第二輪高手外放血氣,才能破開詭物護體的詭霧,以及妖物護體的妖氣,傷害到它們本體這點,對他也毫無意義。

鬼臉葵花妖和那黑詭,不就被他一柴刀劈死了么!砍它們時感覺不比砍仙田里的麥稈費力。

這其中或許有小柴刀的功勞。

它沒有某某親和這種特性,但顧恪開放了使用權限的人拿上它,就可以任意外放血氣,消耗極小。

那無名小鐵錘也是一樣。

但一般武兵要主人以血氣長期溫養,適應主人血氣進入,其它人拿到也發揮不出全力。

因此眾人都認為那是“仙家”專門給他的東西,具備武兵的一些效果,卻不是武兵,也就沒人對他提這事。

另外,應該與無相真經的傷害屬性也有關系。

傷害這條屬性,僅在系統直接獎勵的無相真經和小柴刀、小鐵錘上出現過。

其它石刀竹劍基礎屬性只是鋒利,特性也沒有傷害這一條。

傷害越高,他砍任何東西都會更省力——包括葵花妖和黑詭,砍上去的手感其實不比大青石結實多少。

若是在系統庇護范圍內,那就不是詭物追殺他,而是他追著它們取晶了。

如此看來,無相真經的效果遠比顧恪想像中更強大。

走的路線與武夫不同,但實戰效果并不差,足夠他護身保命,干活種田了。

接下來的日子平靜無波。

祖陵殿始終沒有詭物出現,似乎這“刷怪點”已被刷爆了。

顧恪只能靠著出攤,勉強維持生活的尊嚴。

不過他既沒有熊家溝、白葦村這樣的地點探親,也沒再遇見李秀兒那般順眼之人。

每月兩次出攤,所到之處都是小山村。

遇見的詭物大半是游詭,小半是白詭,偶爾還會輪空。

所幸運氣的低谷已過,再也沒出現二連零蛋這種離譜的事,魂源和天符通寶穩中有升。

這樣下去,今年柏素清和兩小的工錢能發上,還能剩下一些。

而在他正式開始山谷中的悠閑生活時,大武中庭,京西南路,李家溝舊址數十里外。

一處山洞中,李秀兒警惕地從石塊縫隙中觀察著外面情況。

自從那夜李家溝被屠村后,她牢記顧恪的警告,一路帶著四十多個幸存的同村小伙伴進山。

憑借推山掌帶來的巨力特性,一群孩子走走停停,趕在第二天下午,來到了這個山洞。

她是不知這山洞存在的,說出這山洞的是同村的夏鐵牛和夏鐵柱兄弟。

他們的父母發現了這個山洞,秘而不宣,留作避難地點。

可惜這次他們沒有機會逃出來,但也給自己的兩個兒子留下了最寶貴的遺產。

至于兄弟倆為何會將這個絕密的消息告訴李秀兒,無非是夏鐵牛對李秀兒有那意思。

別說李秀兒八歲還太小,這里的人十一歲就可成親(虛歲十二),說媒定親還會早那么一兩年。

也就是說,男女十歲說媒,定下婚事屬于常見現象。

李秀兒八歲,再過兩年就可以定親了。

當然,老神仙是李秀兒遇上的,對她非同一般,同村的孩子們都看在眼中。

況且得到顧恪無意間的祝福后,她感覺自己完全不一樣了,不光腦子清醒無比,心中還充滿了斗志。

指揮起大家行動做事來,態度堅決,絕不拖泥帶水。

這種性格即便在現實社會里,也很容易獲得一群孩子的主導權。

在夏鐵牛拉著弟弟夏鐵柱,開始支持李秀兒后,十來個女孩子也以默認的方式,站在了她一邊。

剩下二十多個男孩子人數雖多一點,卻沒有能服眾的人。

因此,這群最大不超過十五歲的大小孩子漸漸也認可了李秀兒的頭領身份。

到了這山洞后,李秀兒指揮幾個喜歡在山里廝混,還不時跟長輩進山的大孩子,讓他們清理掉來時留在山洞附近的痕跡。

再之后,才重新堵上山洞口遮掩的石頭,盡量讓這里恢復原樣。

進入山洞后,一群小孩順著朝里面走了數十丈,面前天光再現。

入眼卻是一個方圓數十丈的小山谷。

山谷東西走向,呈現不規則的條狀,所有崖壁都很高,因為它們就是某次地殼運動中裂開的一座山體。

滄海桑田后,演變成了一個小山谷。

只是如此倒也不足為奇,這地形在山區里找找,總是能發現類似的。

真正神奇的是這山谷內有一串很小的水塘,而它們分別來自一冷一熱兩條泉水。

冷的不必多說,就是正常的山泉水,水質清澈,沒有異味。

熱的自然是地底溫泉,帶著明顯的硫磺味,出水口在一處石壁的裂縫處,咕嘟嘟冒著熱氣,卻是溫度過百的高溫泉。

作為備用的避難所在,夏鐵牛爹娘還在山洞里存放了不少干草和木柴。

雖份量不夠四十多個孩子用,但他們來時自己也帶上了一些被褥,可以先湊合。

等到安頓下來,李秀兒才發現雖在山中,這里居然不怎么冷。

不過看到那隱隱冒出熱氣的溫泉石壁,她就明白了。

如此倒是省了生火,那幾個在山里廝混的大孩子說過,天氣良好時十多里外都能看到煙氣。

這對進山躲避追殺的他們來說,明顯很危險。

之后二十來天,日子過得很平靜,但一群孩子們倒也不是無事可做。

李秀兒安排大家將小山谷內的過于茂盛野草拔掉大半,

能食用的放鍋里,用溫泉燙熟晾干,每日粥里都加上一些。

合用打地鋪,不合用的留著做柴火,另外還順便挖了一個小地窖。

但牢記顧恪意念傳輸給她的告誡,她沒有生火做飯,還是利用高溫溫泉煮熟帶來的普通糧食。

實在無聊,孩子們可以去清理出來的小山谷,略微熟悉一下推山掌。

直接練是不行的,沒充足的糧食只會練廢他們。

到了三月下旬,李秀兒日常在洞口縫隙查看外界時,就發現遠遠處有人影閃動。

她心中一緊,趕緊進山谷內,讓小伙伴們都保持安靜。

即便要說話,也要壓低聲。

年齡太小的那幾個嬰兒則由他們的哥哥姐姐帶進地窖,地窖門上再蓋起厚厚的雜草,用于隔音。

在這之后,山洞外好幾次有小支隊伍經過。

每支小隊少則五人,多則十人,各個身穿勁裝,兵器在手,氣質兇悍,行走間四下掃視,明顯在搜索什么。

這山林里往常可沒什么人來,來也不會有這么多,還明顯都是武力高強之人。

有顧恪提醒,李秀兒直接斷定這些人就是來找自己這些小伙伴的。

如此一來,小山谷里的日子變得很難熬。

李秀兒只能搬出顧恪,說老神仙既然救了大家,肯定會保佑所有人平安無事。

但老神仙也說了要注意躲避壞人,大家若不聽話,那未必能保證平安。

在她的反復強(洗)調(腦)下,一旦遇見外面有人,需要保持安靜時,所有人都會默默在心中念叨老神仙保佑。

所幸那些小隊不是隨時都在外面晃悠,大多隔幾天才出現一次。

李秀兒卻隱隱明白,這些人是在附近反復搜索。

可這里雖不算真正的深山老林,也是山高林密,數十里渺無人煙。

若是再早些時日,幾個大孩子做的掩飾并不高明,容易被察覺痕跡。

結果這些人為了保密,與帶詭人的那批人聯系并不密切,好幾天后才發現詭人沒了消息。

等查到李家溝,又過了幾天。

發現李家溝的孩子都不見了,再調人手進山搜索,已是半月后的事。

時值春末夏初,幾場雨下過后山里草木瘋長,李秀兒他們走動的痕跡徹底消失。

這時再想找到隱藏起來,完全不外出活動的李秀兒他們,跟大海撈針也沒甚區別。

即便搜索者從附近經過,也與那山谷上方的開口離得有些遠。

關鍵是誰都想不到,這些孩子能有一個適合隱居的封閉山谷,其中還有現成的水源和溫泉。

封閉的環境和溫泉配合,讓谷內和山洞保持著不低的溫度。

生火做飯取暖都省了,更是讓谷底有著不少可以使用的野菜,崖壁陰暗的角落內還有蘑菇。

有毒或不確定的,直接被李秀兒讓人清理干凈,免得太小的孩子嘴饞誤食。

可以食用的每天采上一些,減少糧食消耗。

搜索李秀兒他們的這些人也不是鐵打的,有一支朝內試探深入的小隊更是遭遇妖物,幾乎團滅。

至此,搜索不得不結束。

誰也不認為李秀兒這幾十個孩子,能靠自己在山里平安無事的活上一個月。

妖物的出現,也給了這些人一個可能。

如果李秀兒他們是進山躲避時被妖物吃掉,那痕跡消失也很正常。

沒誰知道詭物妖魔會怎么吃人,連人帶隨身物品被一起吞掉的倒霉蛋也并不稀奇。

而且隨著天氣轉熱,各地前去李家溝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包括收租地主和分配徭役官府衙役,李家溝被屠村的事根本瞞不住。

屆時這些還在山里搜索的人,不是明擺著與李家溝的事有關?

因此這些人不得不結束搜索,盡快離開,而這已經是四月下旬的事。

李秀兒又用了幾天時間,確定外面那些來回晃悠的大漢真的消失。

她這才松了口氣,所有人也不用再時刻提心吊膽。

幸好剛到小山谷沒兩天,她見腐葉遍地,野草和蘑菇都生長得不錯,便想到了顧恪單獨給她的紫麥。

一估算大家背來的那點糧食,再節省也不可能撐到六月。

于是她一咬牙,將一半的紫麥種子在小山谷里種了下去。

紫麥個頭重量超常,一斤也不過百粒出頭,一半也就五十來顆。

離開了仙田,它對土地的肥力要求會提高,李秀兒按得到的種子說明,方圓三尺內只能種一株。

小山谷雖小,主體也有十來丈長,三四丈寬,每日日照充足的地塊便能種下這五十多粒紫麥。

小山谷谷底泥土厚實,還有一年年草木枯萎凋零腐朽后形成的腐殖質層,營養豐富。

三月初種下,待到四月時已經長出長長的麥葉,葉片上隱約有細細紫痕,一見便非是凡物。

也是這些日日生長的麥苗,一群孩子對李秀兒口中的老神仙深信不疑。

這一個多月隱居山谷內,承受不住時便看著麥苗,心中就莫名地多了幾分希望。


上一章  |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