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誠陰沉著一張臭臉,陰陽怪氣地說道:“啟奏陛下,臣是挺貪心的,可臣貪的是名聲而不是錢財,您老人家要是問微臣有沒有攢夠錢,那臣確實沒有攢夠,就算您派錦衣衛去查也是沒有攢夠。”
朱皇帝頓時被氣笑了:“不是,你曾閣老為相近三十年卻沒攢下錢,你還挺光榮的?”
曾誠梗著脖子,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難道不光榮?”
站在曾誠身邊的劉懷文以及劉鶴鳴等人頓時就傻眼了。
朱皇帝好好的問曾誠有沒有攢夠錢財,你曾閣老有錢就說有錢,沒錢就說沒錢,你說你丫非得懟皇帝兩句干什么?萬一把朱皇帝他老人家給惹急眼了,倒霉的不還是你曾閣老?
然而朱皇帝卻根本就沒有理會曾誠,反而直接把目光投向了劉鶴鳴以及劉懷文等人:“看這意思,你們幾個應該也是沒攢下什么錢?”
劉鶴鳴以及劉懷文等一眾大佬們頓時更加懵逼了。
朱皇帝給的俸祿待遇高不高?
確實很高,別說曾誠這個當朝閣老了,就算隨便哪個九品芝麻官的俸祿也足夠養活一家五口,甚至還能攢下一大筆錢。
關鍵是皇帝問你攢沒攢下錢這個問題太要命了。
像曾誠一樣說自個兒沒錢?
這么做的后果就只會像曾誠一樣惹得朱皇帝他老人家生氣。
說自個兒攢下了一大筆錢?
那到底多少才是多?你一個朝堂大佬你攢那么多錢干什么?
總而言之就是朱皇帝的這個問題很坑人,稍不慎就容易出現黃泥巴落褲襠,不是屎也是屎的情況。
就在劉懷文和劉鶴鳴等一眾大佬們琢磨著該怎么回答朱皇帝的問題時,朱皇帝的臉色卻已經黑的比鍋底還要黑上三分。
朱皇帝伸手指了指曾誠,又伸手指了指劉鶴鳴等一眾大佬,氣咻咻的喝斥道:“你們可真行!咱之前早就已經跟你們說,以后會拿出一些海外的地盤來賣給你們,讓你們以后都有機會出海去稱孤道寡,可是你們幾個倒好,居然就沒一個攢下錢的?”
“咱給你們的俸祿呢,都花到哪兒去了?咱今天就明著告訴你們,今天要么你們給咱一個交代,要么咱就讓錦衣衛去查,然后給你們一個交代!”
被朱皇帝這么一說,曾誠和劉鶴鳴、劉懷文等一眾大佬們頓時就麻爪了。
朱皇帝其實早就跟曾誠和劉鶴鳴等一眾大佬們說過,以后會允許他們購買海外的封地,給他們出海建國、稱孤道寡的機會。
只是曾誠和劉鶴鳴等一眾大佬們怎么也沒有想到,朱皇帝這次問他們有沒有攢下錢居然是為了這事兒在做鋪墊。
這他喵的,誰知道你老人家說的是這事兒啊?
早知道您老人家問我們有沒有攢下錢是為了讓我們購買海外的封地然后出海建國,那我們不早就知道該怎么回答了?
要是你朱皇帝說大明國庫現在有多么多么空虛,恰好又趕上哪兒有什么特別花錢的地方需要借錢,那自然是一切好說,家里有多少錢都能先給你拿出來,實在不行哪怕變賣家產也得幫著你丫把難關先渡過去,誰讓俺們跟大明朝廷是一體的呢?
可是你朱皇帝要是說讓俺們購買海外的封地?
那俺們沒錢!
有也沒有!
是大明本土的美食不好吃了?還是大明本土的風光不好看了?或者是大明的生活不夠享受?
瞧瞧已經出海建國的朱二旦和朱三順,那哥倆兒三天兩頭就派人往大明跑,各種逼逼賴賴的廢話一大堆,核心的意思卻只有一個:封地不要了,你朱皇帝隨便派個總督啥的過去接收就行,俺們想回大明了!
現在你朱皇帝不可著你自己的兒子禍禍,你還想騙俺們出海建國?
啊呸!狗都不去!
眼看著曾誠和劉鶴鳴等一眾大佬們互相使著眼色,朱皇帝心中怒氣更甚,氣咻咻指著劉鶴鳴問道:“來,你先跟咱說一說,你到底有沒有攢下錢?難道你就不想去海外稱孤道寡?”
讓朱皇帝沒有想到的是,劉鶴鳴居然在憋了好一會兒后吭吭哧哧的說道:“啟奏陛下,臣……臣胸無大志,臣爛泥扶不上墻,臣就想著老死于大明,以后往咱寧陽縣一埋就拉倒,確實不想去海外稱孤道寡。”
當劉鶴鳴的話音落下后,站在他旁邊的曾誠和劉懷文等一眾大佬們也都是一副心有戚戚焉的模樣,尤其是劉懷文更是干脆利落的說道:“啟奏陛下,臣的年紀可也不小了,眼看著也沒多少年好活,這時候跑海外稱孤道寡干什么?倒還不如踏踏實實的待在咱們大明呢。”
朱皇帝頓時就凌亂了。
好嘛,這就是大明朝堂上的頂級大佬們,寧肯坦誠自己是胸無大志、爛泥扶不上墻的廢物都不愿意跑到海外去稱孤道寡!
朱皇帝氣咻咻的望了望曾誠,又氣咻咻的望了望劉鶴鳴等人,最終卻只能無奈的嘆了一聲道:“你們,你們還真就是爛泥扶不上墻!”
劉鶴鳴不以為意的小聲嘟囔道:“上墻干啥?現在這樣兒多好!”
朱皇帝惡狠狠的瞪了劉鶴鳴一眼,只是卻也沒有再繼續說起讓他們出海建國的話題——如果這幾個家伙都鐵了心要當爛泥,那還真沒辦法硬扶……
想了想,朱皇帝干脆又把話題繞到了歐羅巴那邊兒:“既然你們都不愿意出海那也就算了。”
曾誠陰沉著一張臭臉,陰陽怪氣地說道:“啟奏陛下,臣是挺貪心的,可臣貪的是名聲而不是錢財,您老人家要是問微臣有沒有攢夠錢,那臣確實沒有攢夠,就算您派錦衣衛去查也是沒有攢夠。”
朱皇帝頓時被氣笑了:“不是,你曾閣老為相近三十年卻沒攢下錢,你還挺光榮的?”
曾誠梗著脖子,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難道不光榮?”
站在曾誠身邊的劉懷文以及劉鶴鳴等人頓時就傻眼了。
朱皇帝好好的問曾誠有沒有攢夠錢財,你曾閣老有錢就說有錢,沒錢就說沒錢,你說你丫非得懟皇帝兩句干什么?萬一把朱皇帝他老人家給惹急眼了,倒霉的不還是你曾閣老?
然而朱皇帝卻根本就沒有理會曾誠,反而直接把目光投向了劉鶴鳴以及劉懷文等人:“看這意思,你們幾個應該也是沒攢下什么錢?”
劉鶴鳴以及劉懷文等一眾大佬們頓時更加懵逼了。
朱皇帝給的俸祿待遇高不高?
確實很高,別說曾誠這個當朝閣老了,就算隨便哪個九品芝麻官的俸祿也足夠養活一家五口,甚至還能攢下一大筆錢。
關鍵是皇帝問你攢沒攢下錢這個問題太要命了。
像曾誠一樣說自個兒沒錢?
這么做的后果就只會像曾誠一樣惹得朱皇帝他老人家生氣。
說自個兒攢下了一大筆錢?
那到底多少才是多?你一個朝堂大佬你攢那么多錢干什么?
總而言之就是朱皇帝的這個問題很坑人,稍不慎就容易出現黃泥巴落褲襠,不是屎也是屎的情況。
就在劉懷文和劉鶴鳴等一眾大佬們琢磨著該怎么回答朱皇帝的問題時,朱皇帝的臉色卻已經黑的比鍋底還要黑上三分。
朱皇帝伸手指了指曾誠,又伸手指了指劉鶴鳴等一眾大佬,氣咻咻的喝斥道:“你們可真行!咱之前早就已經跟你們說,以后會拿出一些海外的地盤來賣給你們,讓你們以后都有機會出海去稱孤道寡,可是你們幾個倒好,居然就沒一個攢下錢的?”
“咱給你們的俸祿呢,都花到哪兒去了?咱今天就明著告訴你們,今天要么你們給咱一個交代,要么咱就讓錦衣衛去查,然后給你們一個交代!”
被朱皇帝這么一說,曾誠和劉鶴鳴、劉懷文等一眾大佬們頓時就麻爪了。
朱皇帝其實早就跟曾誠和劉鶴鳴等一眾大佬們說過,以后會允許他們購買海外的封地,給他們出海建國、稱孤道寡的機會。
只是曾誠和劉鶴鳴等一眾大佬們怎么也沒有想到,朱皇帝這次問他們有沒有攢下錢居然是為了這事兒在做鋪墊。
這他喵的,誰知道你老人家說的是這事兒啊?
早知道您老人家問我們有沒有攢下錢是為了讓我們購買海外的封地然后出海建國,那我們不早就知道該怎么回答了?
要是你朱皇帝說大明國庫現在有多么多么空虛,恰好又趕上哪兒有什么特別花錢的地方需要借錢,那自然是一切好說,家里有多少錢都能先給你拿出來,實在不行哪怕變賣家產也得幫著你丫把難關先渡過去,誰讓俺們跟大明朝廷是一體的呢?
可是你朱皇帝要是說讓俺們購買海外的封地?
那俺們沒錢!
有也沒有!
是大明本土的美食不好吃了?還是大明本土的風光不好看了?或者是大明的生活不夠享受?
瞧瞧已經出海建國的朱二旦和朱三順,那哥倆兒三天兩頭就派人往大明跑,各種逼逼賴賴的廢話一大堆,核心的意思卻只有一個:封地不要了,你朱皇帝隨便派個總督啥的過去接收就行,俺們想回大明了!
現在你朱皇帝不可著你自己的兒子禍禍,你還想騙俺們出海建國?
啊呸!狗都不去!
眼看著曾誠和劉鶴鳴等一眾大佬們互相使著眼色,朱皇帝心中怒氣更甚,氣咻咻指著劉鶴鳴問道:“來,你先跟咱說一說,你到底有沒有攢下錢?難道你就不想去海外稱孤道寡?”
讓朱皇帝沒有想到的是,劉鶴鳴居然在憋了好一會兒后吭吭哧哧的說道:“啟奏陛下,臣……臣胸無大志,臣爛泥扶不上墻,臣就想著老死于大明,以后往咱寧陽縣一埋就拉倒,確實不想去海外稱孤道寡。”
當劉鶴鳴的話音落下后,站在他旁邊的曾誠和劉懷文等一眾大佬們也都是一副心有戚戚焉的模樣,尤其是劉懷文更是干脆利落的說道:“啟奏陛下,臣的年紀可也不小了,眼看著也沒多少年好活,這時候跑海外稱孤道寡干什么?倒還不如踏踏實實的待在咱們大明呢。”
朱皇帝頓時就凌亂了。
好嘛,這就是大明朝堂上的頂級大佬們,寧肯坦誠自己是胸無大志、爛泥扶不上墻的廢物都不愿意跑到海外去稱孤道寡!
朱皇帝氣咻咻的望了望曾誠,又氣咻咻的望了望劉鶴鳴等人,最終卻只能無奈的嘆了一聲道:“你們,你們還真就是爛泥扶不上墻!”
劉鶴鳴不以為意的小聲嘟囔道:“上墻干啥?現在這樣兒多好!”
朱皇帝惡狠狠的瞪了劉鶴鳴一眼,只是卻也沒有再繼續說起讓他們出海建國的話題——如果這幾個家伙都鐵了心要當爛泥,那還真沒辦法硬扶……
想了想,朱皇帝干脆又把話題繞到了歐羅巴那邊兒:“既然你們都不愿意出海那也就算了。”曾誠陰沉著一張臭臉,陰陽怪氣地說道:“啟奏陛下,臣是挺貪心的,可臣貪的是名聲而不是錢財,您老人家要是問微臣有沒有攢夠錢,那臣確實沒有攢夠,就算您派錦衣衛去查也是沒有攢夠。”
朱皇帝頓時被氣笑了:“不是,你曾閣老為相近三十年卻沒攢下錢,你還挺光榮的?”
曾誠梗著脖子,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難道不光榮?”
站在曾誠身邊的劉懷文以及劉鶴鳴等人頓時就傻眼了。
朱皇帝好好的問曾誠有沒有攢夠錢財,你曾閣老有錢就說有錢,沒錢就說沒錢,你說你丫非得懟皇帝兩句干什么?萬一把朱皇帝他老人家給惹急眼了,倒霉的不還是你曾閣老?
然而朱皇帝卻根本就沒有理會曾誠,反而直接把目光投向了劉鶴鳴以及劉懷文等人:“看這意思,你們幾個應該也是沒攢下什么錢?”
劉鶴鳴以及劉懷文等一眾大佬們頓時更加懵逼了。
朱皇帝給的俸祿待遇高不高?
確實很高,別說曾誠這個當朝閣老了,就算隨便哪個九品芝麻官的俸祿也足夠養活一家五口,甚至還能攢下一大筆錢。
(本章完)
無彈窗相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