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導演很靠譜第十六章 收尾和比較(2/4)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個導演很靠譜 >>這個導演很靠譜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六章 收尾和比較(2/4)

第十六章 收尾和比較(2/4)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27日  作者:油炸大金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油炸大金 | 這個導演很靠譜 


油炸大金:、、、、、、、、、

其實演員演技并不會因為綜藝參與造成太大影響,他們對對角色的詮釋水準不會因為參加綜藝有明顯落差。

打折扣的是觀眾對演員的信任感。

人是感性的,當一個人設深入人心之后,觀眾很難迅速從中抽離出來。

不能因此說演員的演技不行了,只能說他離觀眾太近了。

真人秀等綜藝節目讓演員失去神秘感,赤條條站在屏幕上。

當他們再次穿上角色的衣服時,很難說服觀眾相信角色,觀眾的體驗必然要打折扣。

只有演員保持神秘感,觀眾才能有信任感。

綜藝節目、真人秀這些不是開機就拍、關機就撤的工作,耗費時間、精力之外,很可能還需要面對更多的外界負面評價,這些都是對演員的消耗。

運動員要封閉訓練、高考生高考前停掉娛樂活動,這些都是為了專注、為了聚焦、為了砍掉花里胡哨的枝杈,為了讓一根獨木早日參天。

當然,要看個人的追求,想賺錢就參加真人秀,綜藝無罪。

但對于真正想成為好演員的人而言,綜藝確實是不必要的枝杈。

“現在的市場不敢冒險的,你演了個茄子,所有帶紫色的東西都來找你,這也是市場選擇,畢竟已經證明成功的形象風險低。”

“但話又說回來,演員是個創造性的職業,一旦表演陷入套路,創作不靠感受,就會陷入內耗…”

“上不上綜藝對演員本身沒啥影響,但神秘感一旦消失,觀眾會很難被你塑造的人物打動!所以,我很贊同演員要把自己藏起來這句話!”

沈長林笑了笑:“但現在的行業,很現實的,很多有演技的演員沒有人氣,一年都不見得露臉一次,根本談不上長期,再矜持下去,估摸著就要邊緣化了,這種時候,就別“長期來看”了,有綜藝找就趕緊上,再不去就沒長期了!”

“…我就沒有必要了吧?”

“看情況,要是不缺錢的話,最好別去!”

老段點了點頭…

“你又不缺資歷,也不缺資源,好好演戲…《記憶大師》挺好的啊!”

“可惜票房不行。”

《記憶大師》票房比不上《催眠大師》…

1.2億成本,最終票房2.95億,甚至沒有回本!

黃博段亦宏,演技派組合,黃博又是票房福星,《記憶大師》本身口碑不差…

但是沒有回本…

誰的原因?

大概是因為徐才人?

總之,這個成績讓旺達很失望,也讓制作組暫停了《心靈大師》的拍攝!

《催眠大師》、《記憶大師》、《心靈大師》,三部曲的!

沈長林安慰了一句:“有時候,你做好了一切但市場就是不買賬…這種事很正常的。”

“唉…我演的還挺過癮的!”

“有《食人惡魔》過癮?”

段亦宏愣了一下,然后才醒悟過來:“你是說《細偉》?”

“嗯…”

《細偉》又翻譯成《食人惡魔》,聽著很制作粗糲的血漿恐怖片…

其實不是,這電影是真人改編,原型人物叫黃利輝。

殺人如麻、十惡不赦的惡魔…

電影的故事情節非常簡單,就是一個膽小的人被生活社會逼成殺人犯的故事,整部戲里,主角的臺詞不超過十句,角色塑造完全來自于人物的外貌、神態、眼神及動作描寫,表演難度可想而知。

老段演完這個戲,據說抑郁了半年!

“我是無意間看的這個戲,印象最深的是在利輝辛苦買來的藥被工友扔到水里,他看著他們拂袖而去的時候,十幾秒的時間,眼神從絕望變成仇恨…太絕了!”

老段笑了笑,沒有接話…

“有時間的話,我一定會專門給你寫個劇本!”

“那我等著了!”

印度劇情結束,意味著《藥神》要拍收尾劇情了。

收尾結束,這個戲拍攝也就結束了!

收尾,沈長林拍了兩個版本,一是原來的十里長街送“藥神”,所有病人脫掉口罩致敬;

沈長林讓鏡頭基本對準圍觀群眾,這些人是出于善良,報恩,同情,正義的人格來支持程勇!

但…具體用哪個版本的結尾呢?

商量了一下,還是問問原型人物的意見吧…

這個必須要搞定原型人物的…

原型人物要是不滿意,媒體再跟著起個哄,口碑肯定要大打折扣!

一直到7月15號,才結束了拍攝。

相比較徐爭,老段的哭戲,情緒拿捏方面更精準一點。

徐光頭是個很好的項目執行官,他很擅長拿捏類型片,就那種很雞賊的城里人,剛開始想辦法撈好處,有點自私,后面經歷一件大事兒后幡然醒悟,自我凈化,和自己打成和解,和世界也達成和解,立志做一件有利于他人的事兒。

《泰囧》是這樣,《無人區》也是這樣,甚至連《心花路放》都有一點意思…

所以,徐爭能憑借《藥神》拿金馬影帝,確實挺讓人意外的…

感覺他在前三部戲里的表現沒比《藥神》高到哪。

尤其是結尾那段,被抓,審判、坐囚車、出獄三段,表演一般般。

可能是沒什么體驗吧!

但總體也是80分以上!

比較一下,老段其實也是80分左右…

他們這代科班出身的演員,演技是基本功。

扳著指頭數一數,這個年齡段的男演員,很多人都有著科班出身的專業素質和技巧性的東西。

說白了,就是有手藝。

為人處世私生活再怎么亂,不會辱沒了手藝。

類比一下,王千源在《鋼的琴》里演過類似境遇的角色,也是駕輕就熟。中年潦倒、落魄,又要面子的油膩男子,躍然熒屏上。

素質在呢!

干了演戲的事情,得逼著自己提高素質,不然你掙那份錢虧不虧心?

誒,就是有很多拿了錢的,不覺得虧心…

所以,《藥神》離不開同行的襯托!


上一章  |  這個導演很靠譜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