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導演很靠譜第二十九章 互聯網+電影+金融=?(2/4)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個導演很靠譜 >>這個導演很靠譜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九章 互聯網+電影+金融=?(2/4)

第二十九章 互聯網+電影+金融=?(2/4)


更新時間:2022年07月01日  作者:油炸大金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油炸大金 | 這個導演很靠譜 
第二十九章互聯網電影金融?(2/4)

第二十九章互聯網電影金融?(2/4)

油炸大金:

妮妮是第二次來長林公司。

上次沒有仔細參觀,這次,她要好好看看!

外界傳言長林最大的財富就是智囊團…

華語電影制作公司學習好萊塢,在好萊塢,一個故事創意出來以后,為了保證創作者不陷入盲目自信,往往會邀請來自各方的專業人士提供意見。

國內很多公司也搞這樣的模式。

但在沈長林看來,這種做法非常荒謬,很多意見小組的人完全不懂創作,更不能深刻理解故事,屬于無效反饋,更糟糕的是,他們意見會導致創作者失去激情。

沈長林組織了智囊團,每次有新的劇本了,智囊團就會聚到一起頭腦風暴,為作品出謀劃策。

智囊團提的意見,從來不是泛泛的感受,他們要為作品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哪個角色性格有矛盾,哪個行為缺少動機,哪個場景缺少表現力等等。

當然啦,最終決定權交給沈長林…

一般劇本,他是不會過問的,除非是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另外,還有一個丑陋嬰兒試驗場…

其實就是孵化培育計劃,用以開展了獨立的實驗項目——一年二十個名額,成本基本都在300萬以下,主要來鼓勵新人創作影片,不用聽從公司任何人的建議。

為什么是300萬以下?

因為,賣給電影頻道、視頻網站,300萬足夠回本!

逛了一圈,也沒發現什么異常。

更沒有發生偶遇明星的事情。

干脆跟著工作人員下喝咖啡去了!

咖啡廳,沈長林正在跟郭松姜聊事情。

郭松姜指著手上的文件:“電影票房吧最先爆料幽靈場…”

“微博已經沸騰了!”

沈長林拿起文件,翻閱一下,隨口道:“…我記得《太平輪》就已經出過幽靈場了…”

“但《太平輪》總票房太低,被人忽視了…”

當初《太平輪:彼岸》上映時候,一天770萬票房,基本都是凌晨場。

古時上朝點卯,《太平輪》的影迷可是比上朝還早,而且這種情況還持續了好幾天…

午夜場場均163人次,上座率百分之百,力壓無數新片大片,也因為其超可怕的午夜場上座率,《太平輪》贏得了《幽靈船》以及《夜場逆襲之王》的美譽…

但沒用,《太平輪:彼岸》攏共才五千多萬票房,發行公司帶了幾天,實在帶不動…

索性放棄了!

郭松姜接著道:“但這次《葉問3》有點明目張膽了…不僅刷午夜場,還把價格提高到了兩百多塊一張票!”

“…這宣發方果然夠膽!什么來頭?”

“是一家以前搞p2p集資的資本公司,跟黃百銘買了《葉問3》的發行權…”

沈長林終于想起來了——這他媽不是影史有名的《葉問3》造假嘛!

三步:票房造假,拉高發行方股價,套現走人。

至于真正有多少人看電影,呵呵,股市套現了十幾億,你還會關心一部電影?

其實,嚴格意義上講,《葉問3》并不屬于8.3換100,而是注水刷成績,然后要金融…

8.3換100就是花費8.3的資金(交5的專項資金和3.3的營業稅)制造100的票房,“幽靈場”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應運而生…

發行、放映都是你的,你想怎么操作都行。

只不過,從目前的“幽靈事件”來看,院線多選擇觀眾最少的早場和晚場來操作,在影院排片和購票系統上都能看到這個場次,但均為“售罄”,其實根本沒觀眾到場。

這種方式容易被觀眾發現破綻,一旦被截圖、拍照傳到網上,制片、發行、院線都很難自圓其說。

《葉問3》是實打實的自己掏錢買票房…

原時空,發行方仗著總局管不了金融,逼得總局找審計的去了!

審計部門介入…

嚴厲處罰!

不處罰不行啊,《葉問3》之后還準備如法炮制《大轟炸》呢…

沈長林翻看了一下文件,然后道:“上報給總局吧…就說數據異常,影響不好!”

“總局辦事效率…”

“放心吧,去年《捉妖記》鬧了一場,總局不是出臺了《電影院票務系統(軟件)管理實施細則》嘛,我跟你說,《葉問3》純屬作死,正要殺個雞駭個猴呢!”

準確點講,《電影院票務系統(軟件)管理實施細則》針對的就是幽靈場,除了《捉妖記》還有《清風徐來》…

光線的新發明:包半場——制片、發行先悄悄把黃金場次中間的好位置買下來(實際沒有人看),但能制造出上座率高的假象!

老郭搖頭:“真要殺雞,也應該撿《功夫熊貓3》來殺!”

“《熊貓》也包場了?”

“你說呢?”

沈長林趕忙打開手機,好嘛,《功夫熊貓3》也開始注水了…

估計是想打破《大圣歸來》的票房紀錄!

沒什么用,《瘋狂動物城》已經上映了!

原時空,《功夫熊貓3》注水問題也是《瘋狂動物城》的影迷爆料的…

雙方的粉絲大戰,各種撕逼!

什么?

《瘋狂動物城》跟《功夫熊貓》有什么可以撕逼?

這年頭,殺阡陌和重樓誰是魔界之主能撕起來…

萬物皆可撕嘛!

郭松姜接著問:“那我們要發公告嗎?”

“…公司就不用發了,我發個微博吧!”

沈長林打開微博,直接輸入:互聯網電影金融()

“聊什么呢?”

妮妮走過來。

“沒什么,扯閑篇呢…”沈長林指了指老郭:“介紹一下,這是郭松姜,我們公司的業務經理…”

妮妮趕緊打招呼:“久仰大名!”

郭松姜很感興趣:“是嘛?外界有我的傳言?”

沈長林插話:“嗯,我也聽說過!”

“怎么說的?”

“…說你一手挖掘了我,締造了長林影視…”

“扯淡,我要是有那本事,早就辭職創業去了!”

沈長林的微博并沒有指名道姓是哪部電影…

但上網沖浪的人都知道他指的是《葉問3》。

這片太有名了,首日就瘋狂注水。

底都被扒了,從2月底爆出“10億自保底”的消息開始,《葉問3》背后涉及投資方、上市公司、擔保機構和P2P眾籌等的龐雜棋局便浮出水面。

正式上映后,網上隨即出現對其“買票房”的激烈質疑聲,異常選座截圖、手寫影票滿天飛…

業內知名的自媒體、公眾號“娛樂資本論”、“電影票房”、“晴天雨的2011”等紛紛發聲予以譴責。

但一直沒有業內權威人士站起來說情況…

沈長林是第一個!

很自然的,成了網友的發聲渠道…

即便他沒有回復網友,這也夠了!

很快的,這段話沖上了熱搜…

然后有網友找出了幾年前沈長林參加上影節講話的片段:‘互聯網電影金融…我感覺都不合法!’

總局反應很快,3月5號晚,電影局旗下的“中國電影報”官方帳號發布了《重磅電影局就電影市場專項治理嚴正表明態度》矛頭直指《葉問3》…

‘為了維護電影市場秩序,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對采用違規手段獲取的票房,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系統及各票務平臺將不予統計,不予承認,對已經計入平臺的票房數據將予以剔除!’

沒錯,僅僅上映兩天,《葉問3》就成為第一部被電影局“不點名”嚴令喝止的影片…

相關

第二十九章互聯網電影金融?(2/4)_


上一章  |  這個導演很靠譜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