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導演很靠譜第六章 創作方向(第一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個導演很靠譜 >>這個導演很靠譜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創作方向(第一更)

第六章 創作方向(第一更)


更新時間:2022年02月09日  作者:油炸大金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油炸大金 | 這個導演很靠譜 


阿謀說的很對,曹寶平是沈長林學長。

目前正職是北電文學系副教授,副業拍拍電影當當創投評委什么的…

人家是北電的一桿旗幟,北電文學系85級畢業,同屆的名人有導演王曉帥、婁曄、路雪長、張遠…

如果說是要概括風格,那《光榮的憤怒》和《李米的猜想》這兩部就已經夠了,就是小人物在并不復雜的故事中掙扎扭曲,節奏緊湊,沖突激烈,讓人聯想到珂勒惠支的版畫。

而且他的作品都有很濃的懸疑色彩,風格很適合《證人》。

這也是沈長林寫完《我是證人》,第一時間想到請他執導的原因。

有些拍戲的人假正經,拍一些不怎么樣的電影,拿情懷騙騙人,搞幾個明星拉拉各個年齡層的粉絲,炒炒票房,掙他一大筆,再不濟也混個臉熟。

曹導演比較實在,他更癡迷于拍戲這件事本身,所以每部電影完成度極高,從這個角度,他是好導演。

但好的導演對作品都是有要求的。

曹導演對于演員的高要求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這么說吧,原時空,他曾經因為演員達不到要求而叫停已經進入運轉的嚴歌苓小說改編的電影《白麻雀》。

——“巨星嘗試過…唉,我覺得有可能拍不到我想要的樣子,《白麻雀》在表演方面確實非常復雜。要是兩個演員的表演立不住…唉,就會很麻煩。”

哪位巨星?

好像有范八億!

八億誒,直接叫停,說明對演員確實有高標準!

而且《證人》還是一部女主戲…

從他的角度,看不上柳施施可以理解。

沈長林沒有必要因為這個跟他過不去…

所以,打了個電話,大概解釋了一下:

“曹導…這個戲我是為她準備的,因為她近視眼,眼神散光…所以,特意幫她寫了這個戲!”

“她優點很多,打戲好看,而且能吃苦!”

“…對呀,她是我女朋友…”

“沒事,咱們下次合作,有合適的本子,一定…”

曹寶平本還有點生氣,畢竟他挺看好《我是證人》的,否則,也不會把劇本拿給周訊看!

不過,人家都說了這是為了捧女朋友…

那…算了吧!

人家是投資人、制片人還是編劇…

到底還是要換導演的!

導演對女主角有偏見,那這個項目還怎么往下進行?

掛斷電話,沈長林沖阿謀和妮妮笑了笑,然后坐下。

端起杯子,抿了一口茶水,沈長林想起一個困擾已久的問題:“導演,我能問你一個問題嗎”

阿謀很隨意:“…隨便問。”

沈長林道:“就是,一個導演怎么確定項目?”

“確定項目?”

“怎么確定自己的創作方向?”沈長林補充一下:“您看啊,我拍完《繡春刀》,其實有想法再做武俠電影的,但又找不到好的角度,所以,拍了《大人物》…”

“連續兩部動作片后,我又做了《搜索》,但現在…有點找不到下一部作品的題材了,您是怎么一部接一部拍下來的?我感覺啊,除了奧運那幾年,您真的是一年一部,有時候一年兩部,創作激情咱就不說了,我就想知道您從哪找來這么多題材?”

阿謀好整以暇道:“其實拍電影越多,越覺得好電影難拍。每個人心目中好電影的標準不同,所以總是會用一個最高的標準,橫向、豎向來進行對比,來找自己的缺點,總是希望能前進能學習。這也是我現在的心態,所以馬不停蹄。我是愿意拼命工作的人,我就是喜歡拍電影。”

這點,不得不佩服他,然后,阿謀接著道:“至于你說的題材什么的…基本上都是文學,我跟一些文學雜志,例如《收獲》、《十月》、《當代》什么的,都有首看權,我的文學策劃會推薦一些作品給我…”

“文學策劃?”

“對,”阿謀很驚訝問沈長林:“你沒有文學策劃?”

“…我有個助理,因為我自己也是作家,所以,有堅持看雜志的習慣,不太需要有人專門推薦我…”

“那怪不得你找不到創作方向…你得有團隊!”

“我感覺自己有點固執,就是不是我寫的東西,我肯定不拍!”

“你是作家嘛,有自己的判斷標準,”頓了頓,阿謀接著道:“我看過《搜索》,我覺得你可以往現實主義路子上多走走…”

沈長林面露難色:“…現實主義?”

“擔心不賣座?”

“嗯。”

沈長林沒有隱瞞:“現在的市場情況,您應該也知道,好萊塢引進片數量擴大了一倍,這個時候,需要一些娛樂向的電影出來吸引觀眾的注意…而且很多大牌演員愿意給我合作,想的也是票房…”

“那你還糾結什么?”

“…我就是想平衡一下商業還有藝術…”

“太難了,”阿謀搖頭:“商業跟藝術本身就是很難平衡的…現在的導演拍攝總會受到名利的影響,純藝術創作是對媒體的宣傳言論,我覺得你才二十多歲,有的是機會試錯,多嘗試嘗試吧。”

沈長林沉默了一下,阿謀問:“你本來的打算是什么?”

“我準備帶著《搜索》轉遍全世界的電影節,看看全球各地的電影…”

聽到這,阿謀擺手:“沒有必要,我跟你說,你就看幾部電影雜志推出的年度十佳電影就行了,全世界只有美國還有歐洲這塊每年有好電影產出,江聞跟我說過他不愛看新電影,他只看老電影,我覺得挺對的”

嗯,某種意義上挺對,有一個作家說過,可以看死人的書,不要看活人的書。

電影也是這樣,所謂“死人的”就是它經過時間的篩選了,是靠譜的東西,非花兩個多小時看一爛片,何必呢?

但是,新電影代表了新的方向…

估計他們誰也沒想到韓國電影會那么快崛起。

“如果你對電影迷茫,[txt小說]找不到方向,那就靜下心,回憶一下自己入行的第一部電影,然后你就明白了!”

這是阿謀的最后一句話…

有這么一句話:其實每個導演一生只拍了一部電影,他所有的作品只是對楚女作的模仿和改良。

這是針對作者導演!

沈長林絕對不是作者導演。

他也沒有這方面的想法,他要做就做商業導演,主動迎合觀眾的口味變化。

但,這行干了幾年,隱約有點想法,電影是商品,但絕對不僅僅是商品,否則也不會被稱為第七藝術。

邁克爾貝的電影該有的都有,故事完整,情節緊湊,場面也很壯觀,票房更是驚人。

沒人當他是大導演…

只會戲稱他爆炸貝!

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有沒有既能取得票房佳績,藝術上也有影響的呢?

還是有的,《親愛的》、《我不是藥神》都是!


上一章  |  這個導演很靠譜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