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第309章
第309章
他們都覺得林曉月的想法有些異想天開了,不敢相信紅薯能創造那么大的價值。
“就這宅子,地方確實不夠。不過,地方不夠就建。”林曉月直接道。
“反正周圍的地都是現成的。就在宅子旁邊,圈出兩片地來。”
“一片建養豬場,一片建養雞場。”
“豬場就直接砌墻,封頂。里面再砌墻,分欄。一個豬圈喂上三四頭豬,分出百來個豬圈來。”
這樣,一個豬場,她就能養上三四百頭豬了。
“管理豬場也簡單,安排四五個人專門給豬準備豬食,再來兩三個人專門清理豬圈里的豬糞。”
“三四百頭豬,聽起來嚇人,真正照顧起來,其實不用十個人就夠了。”
眾人一愣。
這……說得好像也有道理啊。
尋常農家,覺得照顧兩頭豬都很難。
那是因為農家除了要照顧豬,還有很多別的事要做。
要是別的事不做,專程只照顧豬,七八個人一起,確實有可能把豬場照料好。
林曉月見三名管事沒說話,還一副聽進去了的模樣,繼續道:“養雞場也是一個道理。”
“養雞場更簡單,每天安排人喂食,撿雞蛋和清理雞糞就成!”
三名管事心頭都是一動。
比起養豬場,養雞場其實更值得嘗試一些。
畢竟雞苗比豬仔可便宜得多啊,也好買得多。
養雞場要失敗了,損失也小些。
三人還沒來得及說話呢,林曉月已經再度繼續。
“人手不夠,便雇人。正好,來年三個莊子的地,我都不準備租出去了。”
“到時候莊子上直接發公告,雇周圍的村民們來莊子里幫忙。”
“按照年齡,性別和工作內容來定工錢。”
三名管事,只感覺自己的思想,都有些跟不上林曉月說話的速度了。
不租地了?改為給佃農們發工錢?倒給佃農們錢?
林曉月視線望向了三名管事。
“地不是不好租嗎?那就不租了。”
“附近的村民們不愿意租地,而選擇去鎮上做工,就是覺得做工掙的比種地多。”
“明年咱們莊子上也提供給大家做工的機會,按天算錢,月底統一發放工錢。”
“莊子距離他們更近,而且每天都有活兒干,沒道理他們會不來。”
三名管事聽得心驚。
話是這么說,可雇這么多人,光是工錢,花費怕就不低啊。
林曉月看出了三人的擔心,繼續道:“工錢方面不用擔心。只種地的話,一個莊子配上七八十人就夠了。”
“種地,咱們只要十二歲至六十二歲的人。身體素質好的,可以適當放寬年齡限制。”
別怪她招童工,古代真沒這說法。
在農村,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干起活兒來,有時候可不比五六十歲的人差。。
“種地的工錢,統一算五十文一天。而且得提前跟村民們說好,偷奸耍滑的不要。”
“這個消息放出去,我相信,除去那些青壯年,很多人都會來報名。”
畢竟,一天五十文的工錢雖然不高,可對于那些老老少少來說,他們可沒青壯年的年齡優勢,可以去鎮上做工。
現在有機會讓他們一天掙上五十文,算很不錯了。
“當然,青壯年咱們也收。”林曉月繼續道。
“不過,不用安排他們種地。而得安排他們做一些重活。比如挑水,施肥,灌溉。以及到了地里收獲的時候,讓他們搬運地里的東西等。”
“當然,這些人干的活兒重,工錢相應的也高一些。到時候,根據做工的內容不同,給相應的工錢就成。”
眾人一邊聽,一邊設想林曉月的安排。
發現照她這樣分工之后,竟然好像真能把地全種上。
而且,效率怕還會更高。
“還有,養豬場和養雞場那邊,用人也是差不多的道理。不過,這兩個地方的人,得定長契,不能跟種地一樣,讓人隨來隨走。”
三名管事點頭。
活兒不一樣,雇人的方式確實也得跟著變。
“小姐說得在理。可如此一來,那莊上的開銷就大了。”曹德沒忍住,沖林曉月道。
小姐說的,他全聽進去了,而且慢慢的,還認同了小姐的想法。
只是這些想法實施起來,真得需要不少銀錢。
先別說雇人做工,需要付錢。
另外,建養豬場,養雞場也需要錢。
建房還只是里頭較小的一塊支出,更大的,其實是買豬仔和雞苗的錢。
特別是豬仔,價格可不便宜。
而養殖,也遠沒有小姐說的那么簡單。
養好了,到時候自然能掙不少錢。
可要養不好,讓豬仔或者雞苗死了。
甚至更糟糕的,萬一發生疫病,導致豬仔和雞苗成批的死,到時候虧損可就大了。
林曉月點頭。
“開銷自然是大,但尚在承受范圍之內。”
林曉月想了想,開口道:“這樣,每座莊子,我各給你們兩千兩銀子的預算。然后安排賬房過來,配合你們行事。”
“要求,養豬場,養雞場必須得建,還有莊上雇人種地的政策不能變。”
“有些活兒,如果確實信不過外人,需要買人,也可跟我報備,然后去周氏商行選人。當然,這個錢,也得從預算里面扣。”
“錢花了,我這邊就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等到明年年底的時候,莊子上的產出,必須得達到四千兩銀子。”
“我說的產出是指,其一,莊上賬面上剩下的銀錢。其二,莊上剩下的農產品存貨折現。其三,牲畜價值折現。至于修建的房屋之類的,不在計算之內。”
此話一出,三名管事都是一驚。
給兩千兩銀子,一年內讓翻一倍,還不算上建房和買人之類的開支?
小姐這也太狠了吧……
就連厲梟和周氏都有些驚訝。
一年翻一倍,還是在兩千兩的基礎上翻,這……她可真敢想啊。
三名管事相互對視,一個個的,面色都變得有些惶恐了。
范鳴剛想說話,卻聽林曉月又開口了。
“諸位也先別覺得四千兩銀子的目標太高,先聽我把話說完。”
林曉月望向了三名管事,“種植辣椒,畝產一般能達三千斤以上。根據咱們這兒的情況,咱們一年可種三季。”
“得到的紅辣椒曬干之后,十斤生辣椒大抵能得一斤干紅辣椒。而這些干紅辣椒,到時候,統一按照十五文一斤的價格進行折算。”
四名管事聽著,心里紛紛計算起來。
按照小姐的說法,一畝地能產三千斤辣椒,大概也就是三百斤干紅辣椒。
然后干紅辣椒十五文一斤,所以,一畝地辣椒上的收益便是四千五百文,折合為四兩五錢銀子。
一年種三季,那一年下來,一畝地的辣椒收益就是十三兩五錢銀子。
他們幾個莊子,每個莊子都有三百畝以上的地。
那光辣椒的收入就有四千多兩銀子啊!
算出結果,三名管事眸色都是一驚。
然后,心態也跟著發生了些變化。
要這辣椒真有這么高的產量,只這辣椒的收入,就非常可觀了啊!
要知道,除了辣椒之外,還有產量更加驚人的紅薯呢。
那東西可以拿來喂牲畜,到時候養豬場和養雞場的收入,怕是不比辣椒少。
這樣一算,好像小姐的要求,好像還真不過分了。
林曉月像是想到了什么,忽然再度開口。
“算了,再給你們一個活兒。干紅辣椒出來之后,你們再把干紅辣椒按要求,加工成辣椒粉。”
“到時候,把辣椒粉送去大石村作坊。價格算作二十文一斤。”
直接把辣椒粉給作坊,工人們到時候連辣椒的真實長相都不知道,這樣保密性還更強一些。
至于在莊子里做事的人,他們雖然種植辣椒,卻不知道辣椒是拿來干什么的。
加上有梁瑜和周三爺的人盯著,那些人也沒那么容易搞出小動作。
三名管事一聽把辣椒磨成粉后,單價能直接漲五文,面色都是一喜。
莊子上反正也是要雇人的,到時候額外雇幾個人專門磨辣椒粉,這上頭,多少都能賺一些。
“這只是辣椒。除了辣椒之外,還有紅薯。”
“紅薯出來以后,除了拿來喂豬喂雞,還可以制出紅薯粉和粉條。這些東西,價值也不低。”
特別是紅薯粉,那東西能嫩肉。
她相信,梁瑜肯定會感興趣。
三名管事心中驚嘆,他們小姐的想法可真是多啊。
林曉月等了一會兒,沒見三人再有反對的意思。
才再度開口。
“四千兩銀子是對你們的考驗。完成了,到時候根據完成情況進行排名。年底莊上的人,全都有賞。另外,干得特別好的,我這邊還會另有考慮。”
三人心頭就是一動。
另有考慮?
小姐手里可不只有這三座莊子,在鎮上還有店鋪,另外,還有作坊的生意。
其中作坊的生意才是最大的,跟如意樓和周三爺都有合作。
在莊子上當個管事固然好,可誰不想更進一步呢?
小姐不是一般人,往后生意只會越做越大。
要是能去小姐手下辦事,不比在一座莊子上當管事有意思?
想到這些,三名管事心頭都有些動容起來。
小姐不設權限,直接給他們一人兩千兩銀子自由支配。
就這氣度和魄力,可沒幾個主子有。
權和錢都給他們了,最后能做出多少成績,真的是各憑本事了。
此時鐘貴和曹德,心里還想到了更多。
之前他們覺得小姐對范鳴非同一般,可現在,發現情況好像并非如此。
按小姐的意思,三個莊子,各自的預算都是兩千兩銀子。聽起來,大家的本錢一樣。
可是,三個莊子,莊上的人數,還有莊子里的地,可是不同的。
盡管周老爺和周三爺幫著收攏了些地,可依舊沒法改變,周家莊地最少的事實。
也就是說,這場比拼,范鳴的本錢其實比他們低。
而小姐,看起來,可沒給范鳴開后門的意思啊。
范鳴心頭有點兒苦。
他之前還以為小姐先來周家莊,是偏愛他呢。
現在看來,發現真是自己想多了。
不過,盡管如此,他也不能有意見。
說出來,不是等著被小姐輕視嗎?
地比別人少點,就少點吧。
兩千兩銀子的本錢呢,能做的事多了。
大不了,他想想辦法,從別的地方找補。
林曉月對三人的反應十分滿意。
接著,卻是話鋒一轉。
“可要是完不成——”視線再度望向了三人。
氣氛頓時陡變,三人心頭的那點兒火熱迅速消退,甚至,身體還緊繃了起來。
“凡事應該有獎有罰。目標完不成,便代表你們能力有限。”林曉月端起茶,喝了一口。
“那便不再適合忝居管事之位了。而應該把這位子讓出來,換有能力的人上。”
三名管事面色霎時大變。
小姐,這是要免他們的職啊。
可只是片刻,三人就相繼冷靜了下來。
他們只是小姐的仆人,小姐真要罷他們的職,直接吩咐就行,何必彎彎繞繞安排這么多?
而且還拿六千兩銀子出來,給他們折騰。
事情很簡單,小姐就是想用六千兩銀子來試他們。
看看他們的能力到底咋樣。
他們要真有本事,小姐自然會重用。
要只是虛有其名,小姐定然不會姑息。
想到這里,三人心頭都有了決定。
“小姐所言在理,凡事有獎有罰才合理。范鳴,定當全力以赴,不負小姐期望。”范鳴率先起身,沖林曉月抱拳行了一禮。
鐘貴和曹德見狀,趕緊跟著起身。
“我等定當全力以赴,不負小姐期望!”跟著道。
欸,這范鳴,還真是不簡單啊。
明知道自己落于下風,竟然還主動先跟小姐表態,這好感刷的。
果然,林曉月看范鳴的眼神都帶上了笑意。
“好。接下來,咱們具體再聊聊雇人種地的事。”關于人員管理方面建議,她還沒說呢。
于是,接下來,林曉月便把自己知道的,21世紀菜場管理的一些方案,告訴了幾人。
之后又是關于養豬場和養雞場的,一些自己的建議。
這一談,竟然持續了一個半時辰。
三名管事都清楚了自己肩上的責任,聽得十分認真,時不時的還跟林曉月請教和討論。
這才導致,聊了這么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