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第299章
第299章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然后就動了手,將盤子里剛才剩下的辣椒醬全弄到了面碗里。
紅色的辣椒醬迅速將面染得變了色,看起來十分誘人。
沒等林曉月說話,梁瑜就挑面吃了起來。
熟悉的辣味,讓他瞬間再度被這味道所俘虜。
然后快速而不失優雅的,將小碗里的面吃完了。
其余人見到梁瑜開吃,也紛紛動了筷子。
然后便發現,這面味道十足。
僅僅是一小坨辣椒醬,竟就將一碗平凡的面變得這般美味可口。這辣椒醬,真是讓人驚奇啊!
村長也吃到了面,吃完后,舌頭和心里都是火熱一片。
這就是月丫頭要做的東西?怪說,連梁公子和周三爺這樣的人物,都要跟她合作呢。這調料,簡直是好吃又好用啊!
家里要是備上這樣一罐調料,煮面就簡單了啊!
對了,這調料既然可以放面里,那放菜里也行啊!
有這調料在手,就算廚藝不好,做出來的菜,味道也差不了啊!
村長有這些想法,別人自然也是。
梁瑜看林曉月的眼神都閃著亮光。
周三爺也是有些激動的望著林曉月。
“柳氏小吃店里的麻辣串子,也是用這辣椒醬做的?”梁瑜忽然沖林曉月問道。
這辣椒醬沖水之后,跟麻辣串子的湯汁有些相似。雖然不是完全相同,但大體上是一致的。
這兩天在如意樓,他沒少讓下人去柳氏小吃店,打包麻辣串子回來吃。
盡管已經連續吃好幾頓了,他卻還是沒覺得夠。
而且,自打吃了那東西,他對別的菜肴都沒啥興趣了。嘴巴已經認定了那種麻辣刺激的味道。
周三爺聽了梁瑜的話,先是一愣,接著也期待的望向了林曉月。
什么麻辣串子?他沒嘗過啊,能讓他嘗嘗不?
就剛才那么一小碗面,他沒吃過癮啊!
“不是。麻辣串子的湯汁,是用辣椒配合一些其他調料調制的。”林曉月笑道。
“呵呵,之前跟各位提了,辣椒也是一種調料。而辣白菜,辣椒醬還有豆瓣醬,則是對辣椒進行二次加工后,得到的更好用的一種調料。”
“這些二次加工后的調料,應用范圍更廣,使用起來也更簡單。”
梁瑜望向了桌上的辣椒醬罐子,點了點頭。
“這辣椒醬,就是直接拿來配飯吃,應該也是成的。”開口道。
周三爺跟著點頭。
試想自己直接用辣椒醬配飯吃的場景,覺得那滋味定然不賴。
林曉月笑著點頭。
“對,辣椒醬十分下飯。直接配飯吃,放菜里和面里當作料都成。基于它的這個特性,針對這三種貨,到時候辣椒醬的銷量肯定最高。”
梁瑜和周三爺眸色都是一動。
“至于豆瓣醬。”林曉月視線望向了,桌上打開的那罐豆瓣醬。
“對這款商品的定位,是純調料。不適合拿來單獨吃,或者配飯,配面條之類的,而是只適合拿來做菜。”
周三爺一愣,望向了梁瑜。
見到梁瑜眸中帶著贊同的笑意,心中跟著又多了些期待。
“現在時辰也不早了。稍后,請各位在家中吃頓便飯。”
“到時,桌上菜肴,便用這三種調料來做。還請大家品評一二。”
梁瑜一笑,沖林曉月拱了拱手。
“那可多謝林東家了。”
“多謝林東家。”周三爺也跟著沖林曉月拱手。
“二位客氣了。”林曉月笑著回應。
“廚房已經在準備了,不過,距離上菜還有些時間。”
“各位要是感興趣的話,現在可以跟我去院子里,看看辣白菜的制作過程。稍后如果還有時間,我再帶各位去后頭規劃建作坊的地方瞧瞧。生意的事,咱們就下午再談。”
周三爺再度望向了梁瑜。
只見梁瑜笑著點了點頭。
“也好。”
于是周三爺跟著點頭,“那就聽林東家的。”
于是,林曉月起身,和厲梟一起,帶著眾人去了前院。
接著,又讓趙姍姍領著眾人,參觀辣白菜的制作過程。
期間也是由趙姍姍來介紹和解說。
周三爺見到趙姍姍的表現,之前對趙姍姍生出的那些輕佻心思,很快便沒了。
心里想著,趙福的這個女兒,倒是有些本事。
趙姍姍還不知道,林曉月對她的一番栽培,改變了周三爺把她看成一個玩物的想法。
題外話:這便是事業女性的魅力了。
在前院參觀完辣白菜的制作過程后,林曉月又示意趙姍姍領路,帶著眾人去了柳宅后頭,參觀作坊用地。
趙姍姍不清楚作坊的規劃,便只能林曉月親自跟眾人介紹了。
“這一大片地,我準備全拿來建作坊。”
“分成三個區,分別做辣白菜,辣椒醬和豆瓣醬。”
“到時候,這邊的路也會修整一番,確保車馬通行順暢,運送貨物進出方便。”
梁瑜的視線跟著林曉月的比劃走,腦海里想象著林曉月的規劃。
一邊聽,一邊點頭。
“工人方面,你還準備用大石村的人?”忽然問道。
一旁的村長聽罷,趕緊緊張的望向了林曉月。
他之前可沒想到,月丫頭竟然規劃了這么大的作坊。
這作坊要是開起來,到時候需要的人可不少啊。
要是全用他們村里人,這對他們大石村來說,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嗯。是這么計劃的。我們大石村有上百戶人家,全村加起來總計有七百來號人。除去老人和孩子,有接近五百個勞動力。”
“我作坊里的三個區如果同時開工,至少得要六十來號人。村里的賦閑勞動力應該夠。”
村長聽了林曉月這話,心里放心了些。
同時,得知林曉月可能要雇傭六十來號人時,心頭又激動了起來。
他知道的,林曉月雇的,幾乎都是女工。
村里的女人們,平常照顧家里,一年到頭的,根本掙不了幾個錢。
可如果能來月丫頭這作坊里上工,一年下來,能為家里掙不少。
另外,他們大石村有了月丫頭這作坊,以后村里的小伙子們娶媳婦怕都能好娶些。
誰說女子就只能在家種地看孩子了,哪個大姑娘小媳婦的,不想自己掙些錢,手里捏著錢吶。
梁瑜聽了林曉月的話,眼里卻是劃過了一抹笑痕。
“買上六七十個奴隸來做工,成本其實也不算大。”接著竟然開口道。
他可不是擔心大石村做工的人不夠多,而是不想作坊里的東西泄露出去。
梁瑜說話的同時,還望向了周三爺。
這不,現成的,奴隸販子就在他們眼前呢。
周三爺做思考狀,沒有立即表態。
六七十個會做事的奴隸,這……倒并不是很難。只是,得費心挑挑才行。還有,調教管理方面,也得費些心思。
見到這情況,村長面色就是一變。
“月——林東家。”趕緊喊了林曉月一句。
他不希望月丫頭的作坊用奴隸啊。
這要用了奴隸,還有他們大石村的村民們什么事啊。
林曉月給了村長一抹笑容,請他安心。
接著望向了梁瑜。
“梁公子,是擔心工人會泄露作坊里的東西?”林曉月笑著沖梁瑜問道。
梁瑜揚了揚唇角,點頭。
村長面色一變。
“這個,我可以跟大家伙兒說,讓大家本分做事,絕不泄露作坊里的東西!”趕緊沖林曉月道。
梁瑜聽后卻是笑了。
“承諾遠沒有契約重要。就算訂契約的時候,將懲罰措施寫進去,也難免會有人動歪心思,更何況只是一句口頭承諾呢?”
村長面色發紅,想說點兒什么辯解,卻說不出來。
因為梁瑜所言,確實有可能發生。
“招人的時候,自然會將懲罰措施寫進契約。另外,作坊除了請工人,還會額外請護衛。”林曉月笑著望向了梁瑜。
“工人每天上工下工進入作坊,都需要接受檢查。避免將作坊里的東西帶出去。”
“另外,作坊里核心生產環節的工作,只能由簽了死契的下人來做。這些我也有考量。”
“還有,辣椒的加工工作并不設在作坊里,我計劃放在莊子上進行。這樣,就算到時候這邊的工人出了什么紕漏,影響也是可控的。”
在莊子里種植辣椒,然后直接在莊子上將辣椒曬干,加工成粗細不同的辣椒粉。
再將這些加工好的辣椒粉,送來作坊里直接使用。
這樣,莊子上的人不知道種出來的辣椒能干嘛,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那些人動歪心思的可能性。
同時,作坊里的人,連完整的辣椒都見不到,自然不可能將辣椒種子泄露出去。
到時候,就算有人手腳不干凈,會偷盜一些生產出來的貨物,影響也不會很大。
當然,不管是莊子上,還是作坊里,都需要設安保。避免一切不利因素發生。
梁瑜聽罷,眉毛抬了抬,看林曉月的目光里帶上了幾分欣賞。
“此外,梁公子剛才提及,希望作坊的工人,全部用簽死契的奴隸,這事其實我之前也不是沒想過。”
“只是,我這片地方不大,真要安排來這么多人,還得額外給這些人建房子,并且管這些人的吃喝拉撒。到時候,又得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梁瑜眸色動了動,然后點頭。
“莊子上和作坊里的護衛人選,由我和周三爺來安排。”接著道。
雖然他對生產環節的這點利潤沒啥興趣,可必須控制住貨物源頭。
安排人看著莊子和作坊,這樣方才能安心。
周三爺眸色一動,趕緊點頭。
“是!護衛的人手,我和梁公子包了!”說話的時候,還拍了拍自己的胸膛。
林曉月看了梁瑜和周三爺一眼,低頭的時候,臉上揚起了笑來。
他們想安插人進來盯著,這她可真是求之不得呢。
“成!那這事就有勞二位了!”抬起頭來,林曉月便沖兩人拱了拱手。
“呵呵,都是自家人,林東家客氣了。”周三爺笑著回道。原本還擔心林曉月不同意的心,落了下來。
林曉月微揚著唇角,勉強忍住了笑意。
剛想問問兩人關于護衛的計劃,又聽梁瑜開口了。
“莊子的事,一個周家莊的地,怕還不夠,至少還得加兩個莊子。”
林曉月眼神一亮,迅速望向了梁瑜。
青石鎮周圍的莊子可不多,而且就算她想買,人莊子的主人也不一定想賣。
梁瑜如果能幫她搞倆莊子,那可太美了。
梁瑜被林曉月的表情逗樂,手中折扇忍不住擋了擋下半張臉。
“咳,這樣。我和周三爺,一人再送你個莊子。不過,莊子的地里只能種辣椒,而且辣椒出產之后,必須全部送到作坊,加工成那三種調料。”
“還有,你以后也不能背著我們,私自再種植辣椒。”
周三爺面色立即一變。
啥?送莊子?
一個莊子,價格可不菲啊!
林曉月臉上的笑卻收斂了起來。
感情給她這點兒好處,是附帶了條件的啊。
“這……梁公子是想買斷我手里所有的辣椒啊。”
周三爺一愣,聽了林曉月這話,才明悟了梁瑜的想法。
瞬間便感覺送出一個莊子,好像也沒啥了。
梁瑜搖著折扇,笑得溫和,“林東家,意下如何?”
林曉月勾唇。
“沒問題。除了我小吃店里要用的辣椒,我可以跟二位保證,不會跟除了二位之外的任何第三方,出售辣椒或者以辣椒為原料制作的商品。而且,以后如果二位需要更多辣椒,還可以以這樣的方式,送我莊子,讓我來為二位種植辣椒。”
林曉月望向了兩人。
“不過,咱們三方得定個契約。咱們三方中,只有我能種植辣椒,并且生產辣椒商品。你們兩方,不能竊取我的辣椒種子或者辣椒苗,還有制作辣椒商品的技術,私下去種植辣椒并開新作坊。”
梁瑜和周三爺都是一驚,兩人都沒敢看林曉月的眼睛。
林曉月笑了笑,“這其實也是為了我們三方共同的利益。咱們這個生意,雖然說我占股最多,可大家心里都明白,這些辣椒商品,利潤最多的是在零售環節。”
“二位大可當我是一座橋梁,連接你們雙方共同的利益。將生產源頭放手給我這個你們雙方都信任的人,建立對彼此的信任,然后合作共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