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第294章
第294章
抓緊時間將這些事早些安排了,到時候讓姍姍幫她盯著,她也能輕松些。
“是。”趙姍姍應道,跟上了林曉月。
林曉月帶著趙姍姍去了李大叔家,一路上碰到不少村里人。
村民們紛紛跟林曉月問好,見到她身后跟著趙姍姍,不少人都好奇的詢問。
得知情況,一個個的,對林曉月越發恭敬了起來。
傳言是真的,柳家竟然真使喚上丫鬟了。
瞧這丫鬟的氣度,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啊。
這柳家,真是不同了。
趙姍姍跟著林曉月,在村道上拐了幾道彎,就到了李大叔家。
趙姍姍上前敲門。
沒一會兒,李大嬸就來開門了。
見到是林曉月上門,李大嬸老臉上立即揚起了笑來。
“是林東家來了啊!快,快請進!”家里男人早有囑咐,李大嬸可沒敢喊林曉月月丫頭。
現在她男人帶著倆兒子,天天在山上忙活,就是為了燒炭。
山上的木材無主,燒炭就是個沒本兒的買賣。
就林東家要的這四千斤炭,他們家能掙六兩銀子。
另外,這次他們炭燒得多,到時候還能剩下不少炭。
那些炭送去鎮上,冬日里,他們家還能有不少進項。
總之,虧了林東家,接下來這個冬日,他們家日子能過舒坦些了。
“李大嬸。”林曉月笑著跟李大嬸打了個招呼,帶著趙姍姍進了門。
拒絕了李大嬸去沖糖水,林曉月直接跟李大嬸說明了來意。
“煩請李大嬸您中午的時候,跟李大叔他們說一聲。今兒我就安排人把炭拉去鎮上。”
“下午的話,麻煩李大叔他們就幫著起炭窯,把炭裝成筐,送到山腳的大路邊兒上。到時候我安排家里的牛車和馬車,往鎮上拉。”
“成!他們一回來,我就告訴他們!”李大嬸立即道。
林曉月點了點頭,從兜兒里取了六兩銀子出來。
“這是四千斤木炭的尾款。多出的二兩,我還想跟你們家再定四千斤木炭。不知道,你們這邊還能做不?”林曉月將碎銀子放到了桌上。
她碼頭的新店也即將開業,到時候,新店需要的木炭數量,怕是不會比現在的店少。
李大嬸望見銀子,眼睛幾乎有些移不開。
“能!這馬上入冬了,地里也沒啥事。四千斤木炭也就多燒四個窯的事。”趕緊道。
她當家的燒炭是一把好手,每年入冬前燒上幾窯炭,冬日里再將燒好的炭挑去鎮上賣。
好炭一斤三文,次一些的一斤兩文。要是運氣好,一天賣上百來斤,算下來比在鎮上碼頭做工還強。
就是制炭不已,每年制炭都是父子三人一起干,耽誤三個人的活計。
另外,取炭,賣炭更艱辛。
家里地方有限,往年都是兩個兒子,定期去山上把炭取回來,然后她當家的,再每天送去鎮上兜售。
這東西,農家買得少,一般都是鎮上的富戶需要。
運氣好的時候,可能沒敲上幾家的門,就能把炭全賣了。
運氣不好的時候,在鎮上串上一天,都賣不掉帶去的炭。總之,都是掙些辛苦錢。
林東家這兒,雖然給的單價低,一斤炭不管好壞,都按一文半來算。
可她要得多啊,而且還不用他們送貨。
她當家的挖的是大窯,一窯燒下來,能出上千斤炭。
他們父子三個一起,賣力一點,要是不挖新窯,一天燒上三窯也是能成的。挖新窯的話,兩天也能準備上三窯。
這個錢,掙得容易!
而且,林東家早前就說了,這次合作得好了,以后她每年都可以找他們家買炭。
這天大的好事,他們哪兒能錯過啊。
“好,那這事就麻煩你們了。”
林曉月又跟李大嬸說了幾句,接著才帶著趙姍姍告辭。
“這四千斤木炭,你讓趙康和趙強順道送去小吃店。”林曉月道。
“是。”趙姍姍趕緊記下。
回家后,便去安排了。
林曉月則去找了周氏,問她借馬車,準備去一趟鎮上。
套上馬車,林曉月沒在路邊等多久,趙姍姍就辦好事過來了。
“小姐,我已經跟我爹說了,讓他轉告大哥和二哥,下午去拉木炭的事。”
“嗯。”林曉月應了一句。
“上車。”接著道。
“是。”趙姍姍面色一喜,趕緊上馬車。
接著,林曉月便趕著車,朝村口走去。
到了官道上,林曉月才開始教趙姍姍趕車。
等到趙姍姍學會趕車后,又將趕車的活兒交給了她。
此時已經時近晌午,到了青石鎮后,林曉月讓趙姍姍直接將馬車趕去了柳氏小吃店。
此時青云書院正好放學,店內正是賣涼糕的高峰期。
林曉月帶著趙姍姍進操作臺幫了一會兒忙,結果發現王嬸子一個人也應付得得心應手。
“月丫頭你趕緊去吃飯吧,我一個人也能成!”王嬸子道。
為了應付高峰期,她提前就把涼糕切好放碗里了。
客人進門,直接給加些紅糖水或者果脯之類的就好。
之前店里生意好的時候,她一個人應付起來也不在話下,現在就更沒問題了。
“不急,等忙完一起吃。”林曉月笑著應了一句。
隨后,真等到店內客人少了,林曉月才去隔壁秦氏飯館叫了飯菜。
到了未時,三人才吃上飯。
臨吃飯了,王嬸子還將收集的,用過的碗勺送去了后院,之后換了個新的裝碗勺的木桶來。
林曉月見狀,心里有些暖心王嬸子的勤快和用心。
“下午店里沒啥生意,吃了飯,我再去洗碗。”王嬸子一邊走,一邊道。
林曉月心頭一動。
店里大部分時間就一個人看著,店員除了得在前頭收銀賣涼糕外,還得洗碗和收拾后院的東西。其實并不方便。
現在店里只賣涼糕還好,可接下來要加麻辣串子了。
到時候不用熱水,可很難將碗筷洗干凈。
林曉月想了想,開口道:“從明天開始,店里的臟碗就不用洗了。”
“接下來,直接用筐子裝上。等家里人過來送貨的時候,把它們捎回去。”
“洗碗的事,以后交給工房那邊。”林曉月望向了趙姍姍。
到時候安排個人專門往鎮上送貨,大不了一天跑上三趟,也不算什么事。
21世紀末世前,一些酒樓洗碗的活兒就是承包出去的。
有專門的洗碗公司,開著車每天去,大大小小的飯館酒樓里取臟碗,然后洗干凈塑封好,再送回酒樓。
飯館省了請洗碗工的錢,洗碗公司用機器洗碗,批量操作下來也能掙錢。
她準備的碗筷盤子數量足夠多,把臟碗拉回去洗,可以節約店里的人力,同時也給工房那邊多安排些事。
“是。”趙姍姍趕緊記下。
“這多麻煩呀,洗個碗又不費啥事。店里也就高峰期的時候熱鬧些,忙得過來的!”王嬸子趕緊道。
林曉月笑著望向了王嬸子。
“現在是不費啥事,接下來可沒這么簡單了。”
接著林曉月便將,自己準備明天上新品的事,跟王嬸子說了。
“麻辣串子的湯里有油,就咱們店里這條件,就算你們有時間洗,也洗不干凈。到時候,碗筷只能拉回去工房洗。”
工房里燒上熱水,再用草木灰去油,洗起來要高效得多。
王嬸子聽到碗筷會沾油,當下明白了情況,這才同意。
吃過飯,林曉月才安排,王嬸子和趙姍姍去后院雜物房,將之前她給店里特別準備的,鍋子之類的取了出來。清洗之后放到了操作臺上。
“下午您和娟子姑交班的時候,跟她說一聲,讓她明兒上午也來。”
“店里明兒個要上新品,到時候做活動,怕會比較忙。”
“好。月丫頭你放心。”王嬸子立即道。
“嗯。另外,之前讓您跟娟子姑說那事——”林曉月剛想問問,話說一半,又打消了問的想法。
“算了,明兒個我也會過來。到時候我親自問她吧。”
碼頭新店要開業,她計劃調李娟子過去當店長。這樣可以節約培訓新人的時間。
李娟子的表現,她通過王嬸子是了解的。
她的能力,嚴格說起來,其實比王嬸子還強。
把碼頭的店交給李娟子,她很放心。
只是李娟子有一家子人要照顧,當初來她這小吃店上工,也不光只是為了工錢,主要還是小吃店的上工時間比較適合她。
可要調她去碼頭的店當店長,到時候她的上工時間可就得變了。而且,當店長,費心的事也會比較多。
“那事啊!我看娟子有那個心,只是她婆婆那邊好像還沒松口。”王嬸子道。
“不過,我看問題不大!她要真去碼頭那個店當店長,月銀加上獎金的,加起來怕是沒比她家那口子掙得少!”
“娟子那人,就是性子好,順著她婆婆。別的媳婦要她這情況,早把家里一大堆事全丟出去了!”
哼,她說娟子當了店長,沒比她家那口子掙得少,還是客氣了的。
就她現在每個月掙的,比她男人都多!
那可是店長呢,又不是一般伙計。
她現在啊,在家可老有地位了。
就連她娘家那邊,哥嫂見了她,都恭維得很。
林曉月笑了。
“明天我問問娟子姑再說吧。”
又跟王嬸子交待了一番,林曉月才帶著趙姍姍離開。
然后去干貨店,買了些干蘑菇,干木耳,干海帶之類的。
之后又去肉攤,買了些豬肉,豬內臟以及羊內臟等等。
最后才去藥鋪買了些桂皮,八角,香葉之類的。
這些自然都是買來做麻辣串子和麻辣湯的。
買完東西,林曉月才讓趙姍姍返程。
回到家,林曉月將買的東西送去了工房,指導眾人做肉串。
安排了趙姍姍去瞧木炭那邊的情況。
等到工房的人能做肉串了,林曉月才去了廚房,教陳氏做麻辣湯。
辣白菜醬做起來并不復雜,陳氏上午就把今天一天要用的量全部做出來了。
之所以她現在還在廚房里忙,是在準備明天要用的辣白菜醬。
得知林曉月要教她做麻辣湯,陳氏十分歡喜。
“麻辣湯熬制起來并不復雜,因為湯汁一定程度上可以重復利用。一個店,一天加起來用上大半桶就夠了,熬制耽誤不了多少工夫。”林曉月沖陳氏道。
“我教會你之后,以后店里的麻辣湯都交給你來做。”
“是,小姐!”陳氏趕緊道。
她喜歡做廚房的事,來柳家接觸了辣椒,對這種調料真是好奇得緊。
現在小姐又要教她,辣椒的新的一種用法,她怎么能不高興呢?
“把鍋洗了,然后咱們開始準備。”林曉月道。
“是。”陳氏趕緊照辦。
林曉月指導陳氏,將準備工作完成。
接著,才讓陳氏燒火,并且看自己做麻辣湯。
林曉月一邊做,一邊跟陳氏解說制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一刻鐘后。
“好了,煮沸之后,麻辣湯便做好了。”聞著香噴噴帶著辣味的麻辣湯,林曉月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將穿好的串子,直接放進去,稍微煮煮,取出來便能吃了。”林曉月自言自語道。
想起來工房里就有穿好的串子,林曉月眸子動了動。
“我去取些串子來,煮了讓大家嘗嘗。”
說完,沒等陳氏回答,林曉月便去了工房。
沒一會兒,就見她,端著一大筲箕串子回來了。
只見筲箕里葷素的串子都有,看起來就讓人很有食欲。
林曉月將筲箕放到了灶臺上,隨后便開始把串子往麻辣湯里丟。
“你繼續燒火。”同時沖陳氏道。
“是。”陳氏應了一句,趕緊照辦。
同時,視線還不斷往灶上瞧。
然后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小姐做的麻辣湯聞著真的好香啊,這些串子放里面煮,串子上的食物被麻辣湯浸染,味道肯定極好!
沒一會兒,林曉月就撈出了十來串煮好的串子。
接著,又把第一批下鍋的串子全撈了出來。
然后將筲箕里剩下的串子全放了進去。
隨即,林曉月迫不及待的,就選了一串肉串。
接著,放嘴邊,就吃了起來。
麻辣鮮香,美妙的味道,瞬間刺激到了林曉月的味蕾。
中午她沒在家里吃飯,秦氏飯館的飯菜雖然可以,可惜卻沒有辣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