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關于這場比賽的分段,很快也已經被檢測了出來。
就放在了格林的手上。
再看了看后。
實在是感覺到可怕。
不僅僅是博爾特的。
果然人類的極致速度被拔高了。
這還是大雨天。
如果是晴天呢?
不敢想,不敢想。
其次就是蘇神這一波。
爆發簡直是……Crazy。
瘋狂。
最關鍵是他最后的十米。
竟然。
竟然沒有崩盤。
你要知道。
這在歷史上。
可能沒幾個人做到。
或者說就是沒有一個人能做到。
你在前程極致爆發出最好的成績后極致前程選手后程還能不崩的。
他不僅在這里解決了自己的短板。
甚至有可能是解決了整個極致前程選手最后10米掉速度的短板。
就光是這一場比賽。
兩個人可以研究的東西,就真不少。
有些都是他認為自己合上眼的時候都不可能看見的成績。
平復了一下心情。
格林開始了自己的節目。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這里是格林說飛人,相信比賽大家就看過了,認為怎么樣呢?那絕對是人類速度的極致對抗。”
“在雨天這兩個人就像是化為了真正的閃電,下雨天還能跑這么快,你問我能不能行,那這回是真不行。”
“我如果在現在這個時代,最多也就是和其余巨頭比比。”
“想要和閃電對比,我感覺我還是有差距,也許下次我在夢里可以做一做。”
調整了一番氣氛之后,格林開始進入正題——
第一組數據,來自于尤塞恩.博爾特。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極速分段來自于尤塞恩.博爾特在09年的柏林創造。
高速攝像機的分析版本為:0.1461.87
分段具體為:0.1461.871.000.900.85
說著博爾特這組數據就已經出現在了直播屏幕上。
“倒是我堅定的認為0.79就是人類的數字極限,起碼短時間之內不可能再有人突破了。”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這個數字,如果再想突破,即便是博爾特現有的速度爆發能力都是不夠用的。”
“我們都知道運動生理學研究表明,人體在最大強度運動時,磷酸原供能系統,也就是ATPCP的有效持續時間約為68秒,這構成了六秒定律的物質基礎。該系統無需氧氣參與,能在瞬間釋放大量能量,但儲備有限,超過閾值后將轉向糖酵解供能,導致乳酸堆積和肌肉疲勞。”
“Ok嗯,那么也就是說呢,即便你是博爾特,也無法說違背這個定律,最多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延長,比如說8秒也是那8.1秒也是,8.2秒也是,但是你想超過8秒,目前來說還沒有人能做得到。”
“而且作為專業的短跑運動員,基本上都是在6秒左右就開始釋放,一直到80米之前結束。”
“是的,有聰明的同學已經知道我要說什么了,彈幕上已經有人打開了,那這就是通過六秒定律轉化出來的六秒爆發技術,也就是說一是將能量代謝的被動過程轉化為主動管理系統。二是通過技術調整改變速度曲線的衰減斜率。三是“階段躍遷“概念,使每個秒段呈現質的差異而非簡單的量的積累。四越精確的爆發意味著運動員對于短時間內爆發極限速度質量掌控的越好。”
“那么這也就是六秒爆發的基礎概念,在這里說這個是讓大家清楚,目前人類研究學上在這場比賽之前最大的極限也就只能做到六秒爆發的第三階段。”
“我們之前可以看到的,像博爾特,蘇神他們就是常態的六秒爆發第三階段掌握者,其次還有一些人在一些身體狀態比較好,精神狀態比較好的時候也有機會邁入這一些人通常是現在人們稱之為的巨頭級。”
“至于其余人,那這輩子都沒有碰觸的可能。”
“正常來說,想要做到第四階段,能量代謝系統的極限突破就必不可缺,只是目前為止對于ATPCP供能系統的終極挖掘藝術。”
“你想要做到這一點,磷酸肌酸儲備的極限提升需要吧。無氧酵解的超前激活需要吧。乳酸穿梭效率提升需要吧。神經募集模式的重構需要吧。”
“給大家舉個例子,可以自行感受下。”格林點了點自己的界面,頓時一段圖文并茂的話彈了出來,畢竟你要是不稍微解釋解釋,那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萬分味的爆發到底有多么的強,多么的酷。
只見上面寫道——
短跑推進力的產生依賴于支撐期內的力時間積分,其時間精度直接影響速度表現。精英運動員的單腳支撐時間僅為0.08秒,其中前20ms(緩沖階段)和后30ms(蹬伸階段)對水平力貢獻最大。
舉個例子,用6.1秒爆發的人來舉例。
在十分位尺度(6.1秒),支撐期內的力峰值可通過調整足著地角度(前掌vs全掌)改變。
百分位尺度(6.11秒),力的作用時間可通過踝關節剛度微調(±5°)實現約2ms的差異。
千分位尺度(6.111秒),僅能通過肌腱彈性勢能的釋放時機產生1ms級的變化。
萬分位尺度(6.1111秒),由于肌肉收縮的粘彈性特性,力的輸出已無法被主動控制。
生物力學模擬顯示,0.001秒的力作用時間差異可導致步長改變0.3mm,這在百米距離中累積為0.03m的差距,恰好對應千分位時間差(0.001秒×10m/s0.01m)的理論值。
這種量化關系使千分位精度具有實際意義,而萬分位差異(0.0001秒)對應的0.001m步長變化,則……超出人體感知和控制能力范圍。
又比如關節角度的時間變化率。
在6秒爆發的動態過程中,關節角度的變化速率呈現精細的時間梯度。
髖關節伸展角度在十分位階段(6.1秒)約為140°,變化率為500°/s。
百分位階段(6.11秒)增至520°/s,此時臀大肌處于最大向心收縮狀態。
千分位階段(6.111秒)達530°/s,接近肌肉收縮速度極限。
萬分位階段(6.1111秒)理論上達535°/s,這已超過肌動蛋白肌球蛋白橫橋循環的物理極限。
稍微科普了一番,看到屏幕上無數人都是一臉懵逼,刷出了懵逼的表情,格林我以為點頭藥的效果達到了。
“也就是說,在神經肌肉控制角度,人體的肌肉運動受神經系統控制,要實現更精細的爆發,需神經系統更精準地調節肌肉收縮。在短跑過程中,大腦會向肌肉發送電信號,觸發肌肉纖維收縮。意思就是,如果你萬分位解放極速,出現“萬分位爆發”,意味著運動員需能更精確地控制神經沖動的發放時機和強度。從神經傳導速度來看,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速度相對穩定,但在神經肌肉接頭處,神經遞質的釋放和肌肉的反應時間存在一定調節空間。能更精準地在“萬分位”時刻,觸發肌肉的最大收縮,理論上就可以使更多肌肉纖維同時參與發力,產生更強的爆發力。”
“從能量供應角度來說,就需要使肌肉中參與能量代謝的酶活性提高,在“萬分位”時刻更迅速地將ATPCP分解為ADP和磷酸,釋放能量供肌肉收縮使用。”
“從生物力學角度,若能在“萬分位”時刻,將這些動作的協調性和力量傳遞發揮到極致,就能更好地實現爆發。”
“意思就是6.1秒(十分位)、6.11秒(百分位)、6.111秒(千分位)、6.1111秒(萬分位)的分級,本質是不同運動員“速度潛能爆發臨界點”的個體差異量化。”
“不同個體的爆發時間線,從6.1到6.1111秒,本質是代謝、神經、力學系統“級聯延遲”的迭加效應,每個系統的微小差異通過“放大鏈”形成最終的時間分離。”
“就是講神經肌肉接頭的“突觸延遲”個體差,或者是生物力學“力鏈傳導”的相位差,或者是ATPCP系統向糖酵解過渡的“代謝混沌區”,關鍵酶,肌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波動,是萬分位差異的“隨機源”,每個人的個體差,天生就不同。”
“上面說的這些大家只需要知道有這個名詞就行了,用不著去理解,作為業余田徑選手作為田徑迷,你們只需要記住一個詞,就可以概括上面所有的這些概念。”
看到自己的直播室里面刷出了一連串的問號。
格林點頭道:“那這個詞就叫做。”
“天賦。”
“沒錯,這類東西統統稱之為天賦,天賦就是決定個體差異在運動表現中最大的原理。”
這么一說,眾人就明白了,大概也對這個六秒爆發,第四階段有了個模糊的概念。
知道有多么的夸張。
隨后他就放出了博爾特這一次比賽的數據……
作為對比。
直觀又強烈。
09年柏林——
高速攝像機的分析版本為:0.1461.87
分段具體為:0.1461.871.000.900.85
13年莫斯科——
高速攝像機的分析版本為:0.1631.90
分段具體為:0.1631.901.000.900.85
單看數據或許沒什么恐怖。
甚至因為總體成績比09年還要差一點。
看起來前程影響非常大。
尤其是啟動階段。
不僅僅被自己的心魔影響,還被蘇神的啟動影響,更因為想要趕緊沖上去,可能節奏也有影響。
里面的變量很大,再加上下雨。
博爾特這槍的前程只有6.32。
雖然是“只”。
可對于自己來講,他現在可是跑出了9.40這個級別的大佬。
本賽季更是多次跑出9.50這個分段。
那就顯得6.32有些慢。
雖然是下大雨,雖然是小逆風。
總體的這槍前程硬實力也許不比09風速天氣舒適的柏林要差。
但整個前程來看也沒好多少。
失誤還是比較多。
影響還是比較明顯。
但是再看看后面,那就夸張了。
你要知道,博爾特即便是超風速的那幾仗,也沒有干到這個后程。
而且他這個分段。
在這里還干出了一個人類的新極限,直接沖到了0.78。
而且。
這里不僅沒有大順風。
反而有小逆風。
還有大雨。
這簡直是惡劣條件拉滿。
如果有可能。
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
他會不會干到0.77呢?
要是風速再好點。
天吶,真是不敢想象。
已經是完全超越了曾經的自己。
即便是格林看到這一組數據都感覺到手有點發抖。
這要不是六秒爆發第四階段。
還有誰是呢?
他現在真是越發期待博爾特在陽光和煦以及大風加持下的表現。
沒辦法,這個成績太誘人了。
沒辦法,不期待。
而且博爾特最近已經跑出了很多槍,都是前后程比較均衡的分段,甚至是前面比較強勢,提高都是在前面。
已經很久沒有出現。
類似于。
這種最博爾特的分段。
如果說蘇神是掌管前程的神。
那么這里格林還是要公平的說一句——
眼下這個牙買加的黑色閃電。
他就是掌管后程的神。
小逆風加上莫斯科的大雨。
卻依然能夠干出人類目前最強的極速分段。
這你不期待期待什么呢?
甚至格林現在都無比希望。
如果能在高原上。
讓這兩人打一場就好了。
再配合天公作美。
那真的是。
難以想象的澎湃畫面呀。
就是可惜明年沒有大賽了。
在等到大賽要兩年后。
不然明年所有他倆的比賽。
他都要親臨現場。
那是一場都……不愿意錯過。
而且從這不同的分段可以看出來。
博爾特這里其實完成了自己實力的又一次超進化。
要是他的反應正常點,要是他的啟動正常點。
這一場通過極速的超級進化。
蘇神里所應當……贏不了他。
這也是之前所有教練看到博爾特解放六秒爆發第四階段后的共識。
包括他格林。
而現實呢,卻是蘇神依然笑到了最后。
這說明什么?這說明競技體育即便是你的硬實力在強大,即便是你比別人完成了所謂的突破。
即便是你已經擁有了更強的贏面。
在沒有通過終點線的瞬間。
你都不算贏。
而且博爾特這里越是兇狠,越證明蘇神這一槍的含金量。
這樣的情況都能贏。
格林真想要說一句……
真是逆了蒼天。
反正換成他自己。
他是不覺得自己能看到任何取勝的希望。
面對人類的歷史最強極速的突破。
他竟然還能頂得住。
乖乖。
很快。
格林就翻開了自己旁邊另外一頁分段數據。
那是關于蘇神的。
看到之后。
他頓時就明白。
博爾特這家伙。
輸的。
不冤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