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終于,有伙伴了
正文卷終于,有伙伴了
別管是不是滿風速。
別管是不是高原加a。
能夠做到。
已經是巨大的勝利。
何況這還是國內呢。
沒有足夠的競爭壓力給她。
陳娟能在這一搶取的突破意義已經是相當的滿意。
現在從成績的意義上。
已經是追平了立雪梅。
從此整個黃種人整個亞洲能夠打開10秒80的人。
變成了兩個。
立雪梅也在下面由衷地鼓掌。
自從那一次陳娟超風速完成之后。
她就感覺,這個小姑娘遲早有一天會走到自己跟前來。
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么快。
有意思的是這一次對比上一次看見陳娟做到,她的心態也平衡了不少。
可能是已經做好了這樣的心理準備吧。
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她也只有一句話——
陳娟未來必然會超越自己。
而且會超越自己不少。
這就是自己想看到的事情。
陳娟接受采訪,更是臉色罕見的發紅。
自從他的實力達成之后。
除了一些大賽取得突破。
比如奧運會。
普通的國內比賽基本上掀不起她任何的波瀾。
接受采訪也是打卡上下班。
只不過因是國內和亞洲的一姐。
別人不采訪也得采訪。
這一次,在國內取得了如此重大的突破。
讓她頗為滿意。
記者的面前流露出了當年還未完全成熟的感覺,開口說道——
今年的莫斯科。
我就是帶著拿獎牌去的。
這是我對我自己的激勵。
不僅奧運會。
世錦賽也要有。
我更希望我們的團隊成員也一起努力。
讓我們女子接力隊。
也能和男子接力隊一樣,跟著上一層樓。
首先進入決賽。
如果機會好的話。
甚至有去爭取一下獎牌。
陳娟現在可是全亞洲正兒八經的短跑奧運會獎牌獲得者。
這一枚獎牌給他帶來的商業價值以及商業利潤。有人做過相關的統計,甚至比那些拿到了金牌的奧運冠軍只高不少。
而且這還是類比的男士。
如果是對比女士的奧運會冠軍,那基本上都是碾壓。
因為這個項目太重要了。
只有極少數的一些人能夠抗衡。
當然,陳娟這里除了除了個人的目標之外,還說了團體的目標,會這么說,也有自己的道理。
不單只是這一場比賽,自己取得了突破。
看看這一場比賽的成績,你就知道她為什么這么講。
第1名除了陳娟的10秒79。
第2名毫無疑問是韋勇麗。
韋勇麗這一場11秒。
后面的數字跟著的是0。
自從超風速打出了超級成績之后,只有一次借助滿風和山勢,韋勇麗再一次飆出了極佳的成績。
而且這一次。
不是全風速。
這一次成績是合法的。
讓她再一次感覺到了11秒的速度壁壘阻礙。要不是有這個速度避雷在前面擋著,韋勇麗覺得自己肯定能一早超過去。
這一場能跑得更快。
不過。
這也就夠了11秒,自己遲早有一天會把它邁過去。
11秒都開始不滿足了嗎?
這說明,在陳娟的帶動下,大家的心氣也在不斷的提高。
不知不覺間就開始認為咱們突破11秒。
認為咱們去沖擊奧運會獎牌。
不再是不可能的天方夜譚。
已經是大有可能的事情。
畢竟有人做到了。
而且剛做了不久。
而且做到這件事的這個人。
又在自己身邊。
加起來給予的動力是極強的。
就像是男隊那邊蘇神造成的效果。
一模一樣。
陳娟這個大姐頭起到的效果已經是蘇神想象中的樣子了。
很好。
作為一個團隊的領導人,就需要把整個團隊都帶起來。
不然你充其量也只是個大將。
不是是真正的領袖。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都說劉祥只是超級將軍,斬將奪旗,攻無不克。
但是很少有人說。
劉祥是元帥的類型。
因為他沒有辦法把他的理念復制。
也沒有辦法把他的技術和經驗傳承。
所以他走后,帶來的輝煌瞬間就被抽空。
就像是沒有出現過一樣。
這不得不說是巨大的遺憾。
蘇神這邊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因為上一世跟著蘭迪,徹底的推開了科學鍛煉的大門。
已經讓自己的思想全盤科學化。
再加上后來自己上一世就開始組建速度實驗室。
也有了這方面的相關經驗。
又因為實驗室的原因,自己也跟著學了很多這方面的知識以及前沿的科學論文。
就是有這些經歷。
蘇神才能有現在。
這都是兩世經驗與人生的結合。
兩世的這個點。
不知不覺就已經連在了一起。
每一世都在發揮著作用。
說明蘇神并不是腦子一熱就突然變成了這樣。但是真正有理有據的變成了這樣。
一切都是有跡可循。
韋勇麗跑出這么好的成績,說明今年的接力就多了一名強援。
因為在世界的舞臺上。
女子的整體實力都要高很多。
單靠一個人是很難拿到榮譽的。
單刷團隊賽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說句實話,韋勇麗以前也不夠格。
她以前整體的實力還是有差距。
只能說沒那么拖后腿。
但是你不能說能爭奪多少優勢。
只是比其余的傳統型選手好不少。
那現在今年再次進步。
跑到了這個水平。
陳娟覺得,她已經能夠在第3棒給予自己強力的支持。
這也是讓陳君覺得信心提升的原因。
第三是袁奇奇,依靠這一場的大風和山地buff,冬訓測試0風速11秒35的她,大幅度爆發。
加上這段時間的比賽。
她的成績竟然在這一場飆到11秒20。
因為風速沒有超。
她的個人pp被大幅度刷新了。
刷新的幅度和力度,自己都沒想到。
大的夸張。
按照以往的速度和以前國內的體系。
從11秒30想要進步到11秒20,那不知道要花多少年。
而這都還被認為是極有前途,很有天賦的情況。
如果沒啥天賦,那估計止步于此。
結果。
在蘇神的操作下。
讓她整個人一口氣往前突破的程度,甚至比之前的突破還要更大。
別管是不是加a。
別管是不是滿風速。
這對于運動員自己來說。
能夠看到成績切切實實的提升。
就是最大的“興奮劑”。
在袁奇奇后面的是孔令薇,踏這一把的成績也跑到了11秒22。
這個進步的幅度讓她自己也感覺到愕然。
簡直是三級跳。
放到平常的訓練和平常的比賽場地里面,想要完成這個成績……
孔令薇的團隊認為。
起碼要個兩年。
結果呢?
這么快就達到了。
那是對于運動員本身來說。
就是一種激勵。
蘇神接受采訪的時候自己就說過類似的話,對于運動員來說——
實實在在的成績提升。
就是你能訓練下去的動力。
當年蘇神就是因為一直卡在健將級附近,無法突破。
根本就不想練了。
那為什么不想練了呢?其實在當年他那么小的年紀,取得這樣的成績并不算差的。
關鍵就是運動員的心氣變了。
沒有那一口氣。
就會自我懷疑。
而且我懷疑就會從精神上影響到運動員整個人。
國內這一段時間非常的長。
在田徑界所謂的黑暗時期。
在原本的時間線上怕是得有幾十年。
咱們2015年才完成破十。
2018年才沖到9秒91。
也就是說從2018年開始才算是有了世界等級的競爭力。
所以蘇神他是最能明白運動員停滯。
止步不前產生副作用的人。
因為他自己就是經歷過的。
而且不僅僅只有一次。
包括后來難以突破,在傳統訓練里面難以破10,他也萌生過退役。
一直到碰到蘭迪產生突破連續性的突破,結果又碰到了嚴重的腰傷。
要不是奧運會延期。
給了他足夠的時間恢復和緩和。
那估計他也會被大量的影響心態。
那個時候,2019年下一年就是奧運年了,結果又受了這么嚴重的傷,自然也會萌生退役的想法。
包括2017年,要是那一年全運會奪冠。
根據蘇神的想法,估計他也不想練了,他覺得自己也功德也滿了。
也不會有未來的2018。
這就是成績帶來的好處。
看到了成績的突破。
你就會得到正反饋。
你就會繼續往前走。
你就不想停下。
自己都不想停。
更不要說別人叫你停。
那就是運動員,尤其是年輕運動員最需要的東西,他也是年輕人走過來的。
比大家更懂這一點。
因此他在某些時間節點上會推這些運動員一把。
如果你仔細去回顧一下蘇神這一次重開后的職業生涯,你會發現他除了照顧自己的比賽目的比賽計劃之外,他還經常會把某一些運動員的關鍵節點考慮進去。
讓年輕運動員盡可能好的保持住進步的狀態。
讓他們可以持續性的享受突破帶來的內啡肽快感。
讓運動員自主的訓練熱情激發。
現在看表情就知道。
不僅僅是陳娟和韋勇麗。
這倆小姑娘也是各種臉色發紅。
興奮的發紅。
看起來這個成績。
她們自己也很滿意。
然后就是第5名。
梁曉靜這一槍反殺。
11秒23。
千分位拿下了葛曼琪。
葛曼琪雖然也是11秒23。
但千分位輸了千分之六秒。
只能遺憾落敗。
在一旁氣鼓鼓的撅嘴。
這樣一來,前6名都打開了11秒25。
這在國內的歷史上,只有輝煌的90年代能做到了。
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一個年代能做到。
而排在第7名的陶雨佳雖然也借助這樣的地形,風速跑到了11秒40。
但是也就是這樣了。
甚至她知道自己即便在這么好的條件下,都只能跑出這樣的成績。
非但對于自信心沒有提升。
反而還讓她認清了自己。
最后一名的姜蘭也差不多。
11秒41。
排在最后一位。
當然這已經比她們原本世界線上的成績好的太多。
原本她們一個人最好只能跑11.48。
一個人連11秒50都打不開。
而諷刺的是。
除了第一的韋勇麗,你知道原本陶雨佳2013年最好成績是多少嗎?
她的成績是11秒48。
如果你覺得不夠離譜的話,我告訴你,她就是原本時間線上咱們全國的第2人。
是的,11秒48的人就是咱們的全國第二。
而姜蘭。
就是咱們的全國第三。
個人的sb是11秒53。
也就是說11.50都打不開。
要不怎么說陳娟這接近10年都算是頂起了咱們最黑暗的女子時代呢。
因為最近這10年都是這樣類型的成績。
你還不能說什么?
因因為他們的的確確就已經是這個時間線上國內最快的之一。
就像是籃球里面拔高個。
每當你以為大姚之后的太空易不夠好了,整體質量差了,大姚一截。
對未來的接班人開始希冀的時候。
那不好意思,下一代接班人會告訴你。
易就足夠好了。
甚至都好的,足夠讓你懷念。
但如果你覺得下一代都不夠好。
那更下一代……
蘇神。
會額外照顧陳娟也是有這方面的歷史原因,站在蘇神的角度來看,實在是太慘了。
十來年,連一個隊友都沒有。
那只能等。
即便是要培養也只能等。
好在現在,他終于提前等來了。
比原本的時間線上更早的,等來了這一批人。
終于可以讓她稍微放松一點。
有了這一批人的存在。
陳娟終于是能夠在團隊上想一想辦法。
不至于每一次回頭看著這一群人就頭大。
你要知道這些傳統系選手最好的成績都只能跑出11秒48甚至11秒50還要往后。
那你想想看,在國際賽場上,以咱們傳統系上國際賽場,發揮正常都算超長來看……
真的隨隨便便給你干到11秒6甚至11秒7。
這樣的隊友就算是你有神級的技巧都沒用。
就算是上帝給你設置戰術。
都是白搭。
有了這一批人。
給了她團隊作戰的動力。
讓她終于不會那么孤獨了。
因為這些人的戰斗力放在世界舞臺上依然不怎么好看。
但是呢,起碼比那些人好看多了。
隨便替換掉一個人。
啊,都是0.4甚至0.5秒的進步呀。
這是什么概念呢?
即便是你不看田徑,你都能感覺得到吧。
這可是10個檔次左右的進步。
換掉兩個呢。
全都換成自己熟悉的隊友呢。
陳娟不止一次這么想過。
不止一次的想。
這些人為什么還不長大?
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么快。
沒想到忽然有一天。
回頭再看的時候。
這一群曾經的小姑娘。
小丫頭們。
這已經是悄無聲息的。
站在了自己身后。
已經是悄悄的成長了起來。
這今年。
終于可以在團隊賽上。
放開手腳干一場了。
第一次。
陳娟真是這么多年第一次。
會對接力的團隊賽。
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