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以后出去征戰歸我們,你們負責當木人樁即可
正文卷以后出去征戰歸我們,你們負責當木人樁即可
誰也沒想到。
可能咱們謝文君自己都沒有。
自己都沒有想到。
會跑出這么好的成績。
這一場的風速達到了1.8米每秒。
外加,堪比墨西哥城的超強高原。
之前謝文君就知道,肯定會出一個不錯的成績,但是也沒有想到會這么不錯。
這兩者相加起來。
實在是助力太大了。
他在這一瞬間甚至已經是感覺到了豎立在前方的那一道墻。
13.10的速度壁壘。
這個。
說實在話就是普通人的極限。
如果能邁過這一道坎,就意味著你已經有了去爭奪獎牌的資格。
只是資格。
畢竟你能發揮出這個穩定的水平。
那才是本事。
當然首先你不要談穩定。
先做到再說。
不僅僅謝文君。
13.10,跑出了一個劉祥時代之后最強的成績。
關鍵還是合法成績。
這個成績即便是孫海瓶看著。
都感覺內心的激情再一次被點高。
就像是又放了一把柴火。
火苗再次往上走。
劉祥之后,他本來都沒有想過會跑出這樣的高度,起碼沒想到這么快能夠再做到。
沒想到這么一來。
好像大賽。
又有了盼頭。
雖然不至于像以前一樣是朝著金牌去的。
但這種奧運冠軍級別的選手本來就不是常態。
能夠降級去爭取獎牌。
好像。
也沒有那么不能接受了。
況且把這樣的人送進去,拿下獎牌。
成就感反而會更高。
這不是說謝文君不行。
這只是說在對比劉祥的時候,顯得他不夠強。
作為劉祥那種級別的天才,你給其余人估計也能夠到達一個極高的高度。
尤其是出現了傷病之后。
孫海瓶還一度懷疑過自己的執教水平。
現在看起來。
已經在二沙島學習了這么多年科學知識體系的自己。
也擁有了重新把一個弟子推上世界舞臺的機會。
劉祥。
那只是上帝賜予的禮物。
不可多得。
現在對于自己來講。
可能才是真正的考驗。
才是真正的執教第一關。
除了謝文君跑出了極強的成績,排在第二的是石冬鵬。
大石頭這一把別跑出來了超出自己原本時間線上的成績。
唉,你說這個巧不巧。
不多不少。
正好達到了莫斯科世錦賽的a標。
也就是說他通過這一場比賽。
直接達標了。
給自己可能是職業生涯最后一次大賽。
畫上了一個不錯的句號。
在這個年紀還能進入大賽。
已經是亞洲及其罕見的續航能力。
可不要忘記了。
他其實也就比劉祥稍微小幾個月。
在原本的體系下,培養出來的人23歲其實就開始不行了,也就是曾經流行的二三定律。
他能在這種情況下維持到接近30歲。
已經是十分的強悍。
說明。
他的天賦和續航能力其實都是很可以的。
除非你硬要他和劉祥去對比。
石冬鵬看到了自己的成績是13秒40后,微微愣了半秒,然后又微笑著搖了搖頭。
就好像是在說。
好吧好吧。
看起來自己最后一年。
還得加加班呀。
第三名是姜帆。
成績是13.45。
第四名是智偉。
成績是13.60。
第五名是尹金。
成績是13.68。
第六名是李毅文。
成績是13.73。
第七名是張建新。
成績是13.75。
第八名是朱海波。
成績是13.75。
天朝體育臺。
現場直播。
“好了,觀眾朋友們,我們能夠看見剛剛結束的短跨比賽出現了讓人驚喜的成績,謝文君這個劉祥的師弟,在選拔賽上一舉為自己證明告訴全亞洲,劉祥之后新王登基。”
“短跨最強的亞洲選手依然還是留在了咱們種花家。”
“也再次證明了自己鉆石聯賽的連勝不是浪得虛名。”
“讓我們恭喜他刷新個人Pb。”
“讓我們期待他在兩個月后的莫斯科世錦賽能夠帶來新的驚喜。”
“也恭喜我們的老朋友,大石,他也在這場比賽拿到了莫斯科世錦賽的a標。”
“直接進入了莫斯科世錦賽的比賽。”
“不用再去跑資格賽了。”
“就是可惜其余的選手沒有能夠達標,那么,這一次咱們去莫斯科110米欄的項目還是兩個成員。”
“沒有和去年劉祥退役的時候,外界所說的那樣。”
“劉祥一退役,咱們的短跨就徹底斷層。”
“甚至參加大賽的機會和資格都沒有了。”
楊劍也是說的開心。
作為國內的解說員,當然都想看到自家運動員表現越來越好。
而且到時候解說國際田徑比賽。
如果不能解說自己的的運動員。
別人表現再好。
其實也感覺差了些什么。
尤其是110米欄這個項目算是他進入解說界以來,最有情感的項目之一。
04年的奧運會決賽也是他解說的。
現在看到短跨在劉祥離開之后還是后繼有人。
那就已經足夠。
起碼在大賽里面。
還能看到自家的人。
還能給自家的人做直播解說。
也已經超出了預期了。
孫海瓶看到后,更是在記者的采訪下笑呵呵的說:“這個成績也是我沒有想到的,看起來我們做教練的也還是對運動員的潛力估計不足。”
“你說估摸著莫斯科世錦賽的最低標準是什么?”
“我只能說最低標準已經沒有了。”
“在阿君跑出了這么好的成績后,我只能回去熬夜,重新修改一個成績標準了。”
“最高和最低的都要重新修改。”
“可憐了我這一把已經沒多少的頭發喲。”
表現不錯啊。
短跨們一開始就表現的這么好,那即將開始的100米肯定也不甘于人。
不管是男子還是女子。
都是在這里信心滿滿,蓄勢待發。
女子半決賽開始。
這個時候你能到在場邊上。
寧德雹,不斷的和小隊員說著什么。
電視機面前的觀眾看不明白,但是作為田徑隊一手被寧德雹帶出來的這些人。
還是相當的了解。
這個時候。
寧媽肯定是在說。
留點力氣。
半決賽別沖這么狠。
決賽再去發力。
一個國內半決賽,你沖這么狠干什么?
有力氣往決賽去使。
寧德雹自從跟著小團隊一起從香山體校升上來之后,已經成為了國內最知名的青少年田徑短距離項目培養人士。
整個二沙島,只要是年紀小的這一批人。
沒有一個不是從她手里出來。
就連小團隊的人。
也是從她的手里名義上出來的。
那你想想在國內。
年輕人的訓練,少年人的訓練。
年輕人的開發,少年人的開發。
到底有多高的聲望。
所以這個年頭。
可不僅僅只是小團隊人現在深有感觸。
謝正業等人。
也是差不多。
這就是蘇神一開始給二沙島安排好的培養梯隊體系。
每個人做專門的事情。
不要再像上個世紀一樣。
教練就要大包大攬。
解決所有的事。
那是愚蠢的。
完全不符合現代科學理論的。
而且寧德雹這么多年一直都在做少年和青少年的開發。
也有了自己的體驗和心得。
在這一點上。
蘇神把這些天才少年給她帶。
放心的很。
如果趙昊煥他們。
知道蘇神的布局竟然從寧德雹就開始了。
估計又會狠狠的震驚一把吧。
女子場面上也很快。
除了分在一組的選手有點對抗。
其余的就是隊內賽。
二沙島隊內賽。
這個分組也很有意思。
陳娟和韋勇麗都在第一組。
袁琦琦和孔令薇在第二組。
小哪吒和梁曉靜在第三組。
因為現在已經接軌,國際賽場變成了三槍。
那么半決賽三也變成了三槍。
選取的規則變成了每組前兩名直接晉級。
然后選成績最好的兩名選手小q遞補。
但是這還比個屁呀。
別人一看這個分組。
前兩名直接不用看了唄。
就算是不服。
也沒用。
當然也的確有不太服的。
當然不是不服第一組的兩個大姐頭。
那兩人已經是在整個亞洲圈打出了自己的名。
陳娟甚至已經在國際上站住了腳跟。
成為了國際級別的強人。
這兩人別人就沒想法了。
可是一些傳統系的人心想——
贏不了你們二沙島的大人。
我還贏不了你們二沙島的小人兒?
打不過大人認栽。
小孩難道也要認輸嗎?
必須得讓她們知道知道社會的險惡。
可是很遺憾。
第一組陳娟和韋勇麗散步過去后。
第二組即便是李美娟,潘曉宇等人竭盡全力。是的,你沒有看錯半決賽她們就已經拿出了全力來阻擊。
還是被。
這倆剛剛十七八歲的少女。
輕松擊敗。
根本沒有懸念。
袁琪琪開始還覺得這些人眼神不善。
是不是要吃了自己?
要不是她肌肉比較發達。
都害怕自己是不是掉進了狼窩。
結果……
一跑起來才發現。
人家從頭到尾都是全面打擊。
別看人家年輕。
整個身體的機能。
跑動的素質。
都是完全碾壓。
這都不要談技術。
談技術沒意義。
因為她們呀。
根本現在就沒有和二沙島的運動談技術的資格。
因為他們的身體都跟不上,還談什么技術呢?
直接身體碾壓就好了。
就像是孫海瓶說的。
二沙島對付這些運動員根本就不用想那么多心思。
直接肉體平推就好。
就是欺負你身體不好。
就是欺負你身體不行。
你怎么樣吧。
第二組也是毫無懸念。
袁琦琦孔令薇。
都是雙雙進入了決賽。
小組第一直接晉級。
其余的人。
跑過終點線,氣喘吁吁。
都還差了一兩米。
你可能會說,難道這么差嗎?這不都是國內的國手嗎?
還真是國手。
她們也都是原本時間線前十的成績。
但是呢?
還是太差。
和那個110米欄一樣。
咱們國家今年女子在原本時間線上的前10名,只需要11.70。
你真的沒看錯。
就是11秒70。
你說說這個成績在國際上有什么競爭力?
人家的的確確是一個高中大學生都可以秒了你。
那差距。
不能說比太平洋還大。
起碼也是個大西洋。
“怎么。”
“怎么一個個小屁孩。”
“都可以跑這么快???”
幾個傳統系的所謂大神,都在那邊氣喘吁吁,根本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她們竭盡全力。
想要阻擊一場。
因為她們反正也沒有去參加世界級比賽的機會。
但是呢。
也沒有想到她們竭盡全力。
竟然連一些阻礙都做不到。
這兩人還都不是二沙島最強的運動員。
只能算成是第二梯隊。
沒辦法。
自己這邊已經不成了。
還是把希望交給下一組的人吧。
她們那一組面對的是十五六歲的人。
應該會比較輕松吧。
嗯嗯。
輕松。
輕松個錘子!
戰績瘋狂一邊倒。
這倆小鬼知道什么叫做尊老愛幼?
日常生活是知道的,但是在比賽場上。
不好意思。
根本不懂這個成語是啥意思。
在二沙島。
只有一個標準。
那就是能力決定一切。
你根本不要擺什么架子。
一句話。
蘇神陳娟他們作為各個行業領域的一哥一姐。
他倆都不擺架子。
你和我說這個?
簡直是可笑。
田徑場上實力決定一切,不服就干一槍。
別在這倚老賣老。
葛曼琪速度極快,簡直是腳下生風。
梁曉靜就更別說了。
啟動能力極強。
就這些人。
根本不是對手。
葛曼琪也是,她或許不是最擅長前程,但她卻同樣拿下過比梁曉靜還要快的60米紀錄。
所以大體上也許不如,但偶爾爆發。
絕對不弱。
尤其是現在。
和梁曉靜同吃同住在一起,根本就受不了這樣的刺激。
她倆在一組。
必然要爆。
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梁曉靜和葛曼琪,一上來就很猛啊。”
“兩個年輕的小將瞬間就拉開了其余人的差距,這一刻我都分不清楚誰是成年人,誰是未成年人!”
“太快了,這倆小將太快了!”
解說說的激情。
可旁邊的寧德雹確實忍不住用右手摸在了自己的額頭上。
這兩個小丫頭。
感情自己都白說了。
這說了和沒說一樣啊。
又這么跑到時候決賽的成績又會受到影響。
真是不能讓這倆人分在一起。
不過。
反正是國內的比賽。
而且他倆還真的很年輕,累積了一些經驗,累積了一些挫折,沒有什么大問題。
寧德雹可不會和以前的教練一樣,這種錯誤就一頓瘋狂的輸出,打擊運動員的積極性。
她現在已經有了一套自己的理論。
呼——————
兩個小鬼頭都沖過了終點線。
成績都差不多。
兩個人在最后還在咬。
你跟我說這樣的成績,他怎么可能放松下?
最后一看。
好家伙。
葛曼琪11.43,梁曉靜11.44。
這尼瑪。
半決賽跑這么快干什么呀?
你沒看到其余人的成績連11秒70都過不了嗎?
你們倆這都領先別人好幾米了。
還跑什么跑啊?
可她們自己不覺得。
就是要剛。
“阿靜,不好意系啦,又系我贏了啦。”
看到自己贏了,葛曼琪還特意學了電視劇里的口音說著。
很是有喜劇效果。
可梁曉靜自己聽起來卻沒多少喜劇感覺。
反而是黑著臉。
看著比賽成績。
心里想著。
決賽自己一定要找回來。
可以贏不了前面的娟姐她們。
但是你。
我必須要贏。
我必須要干掉你。
你這個哪吒頭。
等決賽的時候看著吧。
葛曼琪只要是贏了,心情就是好。
才不在意自己半決賽是輸出了多少。
這也符合這十五六歲年紀的個性。
“這倆小家伙,真是勸都勸不住。”
寧德雹苦笑搖頭。
但你看他她的表情,沒有多少想要責怪的意思。
傳統系這邊已經麻了。
陳娟那一組搞不定,沒辦法,實力太強了。
中間這一組十七八的,你也可以說她們快要成年了,的確搞不定。
二沙島的訓練條件就是牛。
那么問題來了。
這十五六歲的小屁孩還搞不定嗎?
還真沒搞定。
而且。
這一組還占著兩個傳統系今年表現最好的選手。
一個是陶雨佳,一個是姜蘭。
可就算是她們兩個。
也比不上這倆小鬼。
而且她們經驗比較成熟,看到自己沒有機會后,最后20米就減掉了速度。
雖然她們也最后以小q的方式進入了決賽。
也就是小q。
這就意味著。
傳統系的市場已經徹底萎縮。
即便是拿個小q。
都到了極限。
幸虧二沙島的女子運動員沒有男子運動員儲備那么足。
不然的話。
男子那邊的慘狀。
估計會無差別復制過來。
“比賽完后想說點什么?”姜蘭看著這個哪壺不開提哪壺的記者,就差翻白眼。
“還要說什么呢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們的確是連小屁孩都跑不過了。”
陶雨佳更是面露苦笑。
“我們現在承認了,我們連對方培養的啊小孩都跑不過,這如果不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就是訓練體系出了問題。”
“目前來看,我們都跑不過,其余人更加不可能跑得過。”
“你說賽前他們兩個說對手只有對方?”
“開始我也覺得有點生氣,但是現在來看人家說的是實話,生什么氣呢。”
“反正我也進不了大賽,那么就以前輩的身份給他們祝福吧。”
“這樣我反而心里好受的多。”
可和陶雨佳這樣能想開的人。
還是少數。
不過這場比賽也徹底說明了傳統系以后只在國內打滾一下就行。
出去替國征戰。
這種事情。
還是交給二沙島的人來吧。
即便。
這些人只是小屁孩兒。
也比自己強。
如果說傳統系覺得女子已經是哀鴻遍野。
那換到男子這邊。
就只剩下了發愣。
用一個情景來形容就是——
一片廣大的林子。
打一字。
就是一個。
麻了。
一些傳統系的選手看到這樣的情況和直感覺——
如果這些人的目的是為國爭戰。
是專門負責打外戰。
那他們這些人現在唯一的作用就是。
給二沙島還沒有成長起來,還需要成長時間的年輕人。
提供一個訓練室木人樁的作用。
等他們在這里練熟了手。
就可以出門了。
他們傳統系。
專門負責新手村任務。
嗯嗯。
就是新手村任務。
簡直是一毛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