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世錦賽田徑選拔賽。
即將開始。
門票已經在前段時間放出了。
這個時間段的種花家比賽。
即便是內部賽。
也都是紅紅火火。
不像以前那么凄涼。
都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就結束了。
現在這一項運動,被蘇神他們這一批人已經徹底發揚光大,多少人都是等著看呢。
到底劉祥之后。
蘇神現在是正牌的接班人。
而且還是劉祥欽點的。
名正言順。
實力也足夠強勁。
同樣拿下了奧運會的金牌以及世錦賽的金牌。
同樣拿下了奧運會的100米紀錄。
現在距離所謂國人的大滿貫。
就只差……
一個世界紀錄。
畢竟劉祥當年。
就是集奧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以及奧運會紀錄保持者,世界紀錄保持者,四大榮譽于一身。
這就是經常說的大滿貫。
蘇神現在距離這個。
已經不再遙遠。
如果說2011年還只是拿下了一個榮譽。
好像距離大滿貫還挺遠的。
也沒有媒體宣傳這個事情。
但是自從去年拿下了博爾特。
拿下了黃種人歷史上百年以來第一個奧運會金牌。
并且一口氣在同樣一場比賽里面。
奪得了奧運會的百米紀錄。
有這樣的榮譽在。
突然一下。
蘇神距離大滿貫。
就只差了一個世界紀錄。
那這樣就距離近多了。
自然而然也會有媒體想起這個事情。
開始在旁邊幫忙造勢。
固然有很多的媒體是收錢辦事,甚至是收了歐美媒體的錢,只是為了捧殺。
想要看看蘇神站得越高。
摔得越慘。
但是你也不能否認,在國內還有不少的媒體,就是自然而然的在為自己人加油。
這一部分媒體甚至現在才是大多數。
還是那句話。
咱們對于能夠在世界上出成績,能夠擁有世界級競爭力的超級運動員。
咱們種花家的人。
從來都不會吝嗇溢美之詞。
咱們討厭的是那種又沒什么實力,還天天炒作,胡吹一通的運動員。
真正有實力的運動員,你比如說姚銘。
你比如說劉祥。
這都是典型。
誰不喜歡誰不愛。
巴不得多看點媒體的炒作和吹噓呢。
再者說。
全運會選拔賽沒看見。
看看世錦賽的選拔賽。
同樣的值回票價。
而且這幾年對比之前的風氣有了轉變。
這個轉變就是。
以前都是全運會竭盡全力瘋狂備戰,對于外戰反倒是沒那么上心。
這個傳統歷屆都存在。
甚至隨著我們在國際賽場的競爭越來越低。
那么反過來就會越來越去卷國內的比賽。
畢竟在國內還有可能拿到金牌,一下子讓自己跨越階級。
衣食無憂。
在國外可能一輪游。
毛都不會記得你。
那自然而然就會選國內。
運動員也是人,也要為自己的未來和生存做提前的規劃和考慮。
畢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像是現在的二沙島。
根本沒有這么好的福利。
未來保證什么的,那更別說了。
起碼也要你出成績。
才有可能給你安排位置。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咱們也沒有辦法太多去苛責這些把重心放在所謂內戰的全運會運動員身上。
就像當年有個人說的那句話一樣——
如果我能夠在外面為國爭光。
誰不愿意呢?
外面拿的錢更多呀。
而且外面拿了,國內還會再繼續獎勵啊。
面子里子都有啊。
這樣的簡單算術題誰不知道呢?
但是。
現在的問題來了。
他們做不到。
那做不到的話只能退而求其次。
這話。
其實說的是實話。
如果有可能。
你說哪個運動員不愿意為國爭光,在外面把面子和里子都掙了。
還不是因為能力不夠。
還不是因為做不到。
做得到沒人不會這么簡單的算術題。
那現在的情況就變成了,隨著蘇神這一波把二沙島的運動員都往上帶。
二沙島現在的競爭力已經成型。
國內和亞洲都是橫掃。
只有世界級的舞臺。
才有他們展示全部實力的機會。
甚至亞洲級舞臺都不夠。
因為他們不會所有人現在都把榮譽描在亞洲上,比如說已經拿夠榮譽的一些人會自覺的遵守當年蘇神做的那些事情。
拿夠了就把這個去拿榮譽的機會讓給下一代。
讓給其余人。
自己去沖擊更高的高度。
所以這個時候的內戰。
反而可能比洲際比賽好看。
這是實際的問題啊。
因為內戰的話,大家基本上都會參加。
不管是為了榮譽,為了出線的資格,還是響應國家號召,必須參加國內的比賽,為自己的家鄉省份爭光。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
你可以明顯的看見與其看亞洲級別的比賽。
田徑方面。
咱們國內現在的內戰。
很有可能水平更高。
這也是現在的這一些觀眾們更愿意為國內比賽花錢的原因。
根據不完全的統計,就眼下來看國內比賽帶動的門票收益率甚至已經是完全超過了洲際比賽。
這說明大家也不傻。
能夠看到自家門口的比賽,沒有人愿意再額外的掏錢往遠了看。
而且更不要說。
現在咱們自家的那一站水平比洲際級更高。
因為洲際級只能出那么幾個人呀。
也是有人員限制的。
那國內這么多優秀的運動員,肯定會有人去不了。
那不就成了滄海遺珠了嗎?
就拿100米來說。
咱們現在破10的運動員都有四五個。
那你說這些運動員根本就沒有那么多名額安排上洲際賽。
是不是就浪費了?
何況洲際水平,你也根本不需要破10的水平就能夠奪冠。
因為其余人的外戰水平更差。
那如果你說不需要破石的運動員,二沙島根是一大堆。
都是卡在10秒附近的。
而且未來還會更多。
那就太可惜了。
所以只有國內的內戰。
才能夠看到這些人完全聚集起來。
在同樣一個場地上。
一起全力以赴。
那這么多高水平的選手。
不比洲際比賽好看多了嗎?
天朝體育臺就有記者在外面采訪的時候,一個路人正好排隊買到了門票,面對采訪的時候,張嘴就說出了現在絕大部分田徑迷心中的想法——
“那現在肯定是看國內的比賽劃算呀。”
“不僅僅更便宜。”
“比賽的質量還更高。”
“洲際級比賽都湊不齊這么多高手吧,”
那肯定湊不齊。
那如果扣掉這些人。
后面幾個名次肯定都是不入流的水平。
導致眼下大家更愿意看國內的競技。
這對于種花家的田徑發展是個大好事。
只有國內的競爭力越來越強。
你的國際競爭力才會越來越強。
你可以看看那一些田徑強大的國家,他們哪一個人不是國內的選拔賽,也就是所謂的內戰更加精彩。
阿美麗卡就不用說了,直接人稱小奧運會。
牙買加那邊的短跑水平同樣是如此。
現在在亞洲這邊。
種花家也開始一枝獨秀。
而好巧不巧就是這三支隊伍現在形成了整個國際歷史上的最強隊伍。
這三個隊伍里面即便是a標的最后一個人,都具備極強的競爭性。
放的其余國家,那都是輕輕松松突破國家紀錄的水平。
看到這樣的變化,那大家當然愿意為更精彩的比賽買單。
何況這更精彩,比賽現在還更便宜。
物美價廉。
誰不喜歡呢?
誰不愛呢?
這一次的選拔賽放在了青唐城。
這個地方的特點只有一個。
和春城類似。
海拔高。
如果說上一次在春城的海拔接近2000米。
那這一次。
直接朝著2300米去了。
什么概念?
就是在這里即便是零風速,那也是自帶超大風的效果。
這也是蘇神出錢幫忙投資和其余企業一起修建。
這種高原場地很適合成績。
國內以前實在是太少開放。
運動員的黃金年紀只有這么幾年。
不是所有運動員都是超級運動員,能擁有這么長的運動壽命。
能夠讓他們在僅有的黃金時期兌現最好的成績,能出去參加大賽,給自己累計大賽經驗,甚至是更進一步。
這就是對于田徑界的巨大貢獻。
選在這里也是因為3千米以上就容易出現高原反應了。
因此墨西哥城才那么合適。
當年能夠出那么多變態的成績。
國內這個。
應該就是目前最有高度的體育場。
也是盡可能最沒有高原反應,又能享受高原buff的體育場。
青唐城,歷史上就沒有舉辦過任何一次大型的比賽。
因為基本上沒有什么好的體育場。
這一次修了一個如此現代化的體育場,也吸引了不少人過來駐足觀看。
同時能夠帶動這個地方的運動氣息。
一舉兩得。
至于有沒有經驗沒有關系,自從08年之后,咱們已經累積了足夠的大賽組織經驗。
只要能把合適的人調配過來。
那就根本不是問題。
再說信息化的社會也省去了很多麻煩,讓組織大規模的比賽變得更加的輕松和簡單。
所以。
這一次放出來選拔賽的地方后。
立刻在田徑的圈子里面引起了一陣波瀾。
青唐城?
沒聽過,這里舉行過什么比賽啊?
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這呢。
即便他是省府。
也沒多少人聽過。
算是最沒有存在感的省府之一。
不過從這個體育場修建完畢開始,他很可能以后就是絕大部分田徑運動員必須知道的名字。
因為在這里。
很好出成績啊。
的的確確不少人首先看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很是陌生。
但再往下一看。
我去。
海拔接近2300。
這基本上和墨西哥體育場一個水平了呀。
在田徑界流行過一句話。
如果你在墨西哥體育場都出不了成績。
那你在哪里都出不了成績。
還是趁早別練了。
早點回學校讀書的好。
這是實話。
田徑運動員基本上都認同這句話。
因此在看到了這個地方的海拔后。
無數對于自己達標本來沒有太多自信的人。
一下子都有了新的追求。
有了博一把的想法。
而這個地方。
也根據蘇神的建議。
打出了一個亮眼的標簽——
新唐城體育場,種花家的墨西哥體育場。
等你來挑戰。
這里。
就是無數人未來的圣地。
刷成績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