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出現的好成績!今年莫斯科,有好戲看了
扎堆出現的好成績!今年莫斯科,有好戲看了
海沃德體育場。
布雷克有些不服氣。
明明自己也能突破的。
就是……
自己這方面跑的少了點。
才給了趙昊煥機會。
不過比賽是不能重來的,布雷克就是再不愿,也只能接受這個成績。
趙昊煥的大吼,才讓其余人把目光從蘇神和博爾特身上抽回了一些。
定睛一看。
袁郭強也忍不住就拍了拍自己的手。
“昊煥,破了9.70了?!”
雖然是全風速,可是能突破這個成績的人,歷史上寥寥無幾。
就別管他是不是全風速。
不合法的風速。
歷史上。
也沒幾個人。
因為到了這個成績上。
你只要能夠突破就足夠了。
誰還管你是不是風速?
而且你超風速能破。
就代表你的身體具備了這樣的潛力。
就代表你在這個風速下已經破開了一次極限之門。
這對于沖擊更高領域的運動員來講。
同樣是不可多得的經驗寶藏。
“很好,這樣的話,我們很有可能將擁有兩個巨頭級別。”
“這是除了牙買加以外。”
“從沒有其余國家能夠達到的高度。”
余位力這話真沒夸大,能擁有兩個巨頭級別的國家,的的確確只有牙買加。
畢竟現在布雷克合法風速也還差著勁呢。
全風速成績也沒有超過過。
美國隊那邊就更別說了。
只有一個蓋伊。
這個年代可沒有五虎的說法。
只有巨頭肌級。
而且隨著蘇神的加入,把巨頭級的標準定為9.70以內。
那幾乎就淘汰掉了很多原本的虎級運動員。
比如加特林。
就很可能沒戲了。
他的能力,原本也只是能夠達到9.70。
最多也就是高一些。
但是打破。
怕是很困難。
那么現在老趙這邊,反倒是成了其余四巨頭之外,第一個做到的人。
即便是全風速也是第一個。
再加上他剛剛感受到了破墻的感覺。
這才讓他興奮的大吼。
對于運動員來講。
現在能不能進軍巨頭級?
才意味著你是不是歷史頂尖運動員的標準。
趙昊煥一直只能目送前面幾個人,神仙打架。
自從進入世界集合這些變態接觸以來。
他就越發感覺到自己的實力不夠用。
好在。
終于追回了一些。
蘭迪也被這聲大吼吸引,誠然他剛剛的注意力也都在蘇神的身上。
這也沒辦法,到底這一槍蘇神和博爾特特別的閃耀。
作為主教練,你也不可能再分心看其余人。
沒想到就在這一場比賽中。
趙昊煥第一次突破了自己的速度極限。
讓他成為了最接近合法級別達到巨頭級的一個人。
超越了牙買加的布雷克。
成為了第一順位。
而且有了這一槍作為底氣。
其余的人多少也會更加的肯定。
讓他的名字。
被更多人所熟知。
就算是蘭迪。
現在精力都放在蘇神和博爾特的對決身上。
普通的破十者根本不配被看在眼里。
接觸的人,越來越厲害。
再加上自己的首席地大弟子蘇神,正在和博爾特正面對轟。
自然讓他的眼界也跟著越來越高。
但即便是越來越高。
普通破十已經看不上眼。
那當趙昊煥跑出了這樣的成績。
也還是會讓他多看一眼。
讓他額外關注。
沒辦法,這全世界能夠達到閃電級別的。
也只有兩個。
那你不可能體育運動員就不比了。
那除了這兩個人。
最能讓人記住的成績。
當然就是巨頭級別的成績。
因為這意味著頂尖戰斗力的增加。
到了國際競爭的層次。
你可以明顯的感覺得到。
咱們和小日子這邊走了兩條不同的分化路線——
小日子這邊還是走更多的中層選手。
分批量產更多的10.2010.10。
可是他們這一塊的運動員雖然多。
甚至可能是國內的好幾倍。
但是呢?
大賽的榮譽還是輪不到他們。
很簡單,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那就是雖然他們這種中層的戰斗力弄了一大批。
但是頂尖的戰斗力。
一流的戰斗力。
卻根本沒有弄出幾個。
即便是偶爾出現了。
那也是依靠風速和小日子的天時地利人和強行推出來。
為什么說是強行推出來呢?
主要是因為這一些人。
明明是破十選手。
可一旦離開了小日子的本土。
那基本上是每一槍都比不出破10的水平。
甚至國際上的差距還挺大。
這一點上。
咱們走的和小日子那邊幾乎是相反的路線。
咱們中高層的選手更少。
但是頂尖的戰斗力更多。
當然之所以會這么培養,也是因為咱們之前的經濟實力不如人。
田徑這方面,雖然是體育,但其實又怎么可能不和國家的狀態掛鉤呢?
咱們之前的國家經濟條件比較差,所以也沒有辦法把資源分配給那么多人。
所以針對性的資源給針對性的人來突破。
就是咱們之前的戰術和策略。
就看哪一種你更喜歡。
事實上。
看起來是兩種選擇。
其實根本就沒有必要選。
因為田徑運動還是要看成績的。
是看成績說話。
不是看所謂的數量說。
你要是頂尖戰斗力上不去。
那么你在國際上的存在感就會很低。
人家可不管你這種中層選手培養了多少。
人家只會看你們國家在這個方面的世界競爭力有多強。
這一點。
奉行人種論的歐美田徑界。
就是典型。
他們才不管你的基礎建設是多少。
他們才不會管你到底積了多少洲際級。
他們只是看你對他們有沒有威脅。
如果你對于他們沒有足夠的威脅,那就是不行,就是得不到他們的承認。
雖然說真正的自信力展現是不在乎這些歐美人的評價是多少。
但是在沒有達到這樣的自信力之前。
這每一步。
都是你回過頭來。
自己親手趟過的路。
正是因為這些東西一步步的積累。
才有了后面的蛻變。
你很能說,兩種策略可能誰都有問題,可作為普通觀眾來講。
肯定還是希望頂尖戰斗力在咱們這邊。
畢竟從頂尖戰斗力來算,金牌也只有一面。
即便實際上前三名也只有三塊。
那只要保持前三名的絕對壓制就行了。
這一點上。
國內那一些領導層。
還是比誰都想得清。
政績的確是為了政績。
可是這也間接催化了,咱們利用有限的資源集中辦事的風格。
不過呢。
這種風格估計過不了多長時間就要成為過去式。
為什么呢?
因為從蘇神重開之后。
田徑隊擁有的資源就越來越多了。
而且這種資源絕大部分都是蘇神自己親手弄來的。
這比原本時間線上要等到2020年之后才全面鋪開。
已經早了10來年。
全面開花。
基數越來越多。
自己國家的短跑層面不僅僅要從絕對戰力上壓制小日子,或者是亞洲區域的國家。
還要從數量上壓制。
就就是蘇神想要提前辦到的事情。
當然也的的確確是提前應驗了。
現在這一大批的人。
你級別是突破了十秒。
你都很難摸到參加單項的資格。
你的依然只能去晉升接力項目的位置。
再加上還有一大堆十秒附近。
小日子即便是連自己賴以為豪的數量樣本培養。
都已經被壓制在了后面。
全亞洲。
再也看不到一點能抬頭的跡象。
米爾斯看著。
同樣把目光抽回來一部分看著這邊。
當他發現趙昊煥竟然也突破了9.70。
而且還是先一步領先布雷克做的。
讓他也感覺到了莫名的……
擔憂。
沒什么別的。
你要想想看。
對于短跑比賽來說。
可不僅僅只有單項。
還有團隊項目。
還有接力項目呀。
頂尖戰力的對決目前來看雖然是博爾特贏了。可這槍也證明趙昊煥已經漸漸企圖接近老鮑,你別看第三人布雷克還能有不少的優勢,但是但是……千萬不要忘記了。
交接技術上。
種花家要超越牙買加一大截。
也就是說硬實力在領先一大截的基礎上。
都有可能被對手利用交接技術追上。
更不要說現在的個人差距越來越縮小。
米爾斯作為接力隊的負責人之一。
他當然希望接力也能在自己的負責下拿下金牌。
不然,牙買加隊也沒有必要讓他加入團隊項目了。
要知道之前米爾斯。
可是一直都在牙買加不夠受到重視的。
教練mvp獎項。
他帶出了博爾特和布雷克。
也并沒有造成壟斷。
反而還輸給了弗朗西斯。
那么米爾斯也需要利用這一次機會。
給自己的事業添磚加瓦。
去年倫敦被種花家干掉團隊賽,亞美尼加爾對痛定思痛,把米爾斯招進來負責。
這種危難之中的受命。
接下來既有危險又有機遇。
米爾斯比誰都清楚。
所以。他才要借助這一波來給自己徹底樹立在牙買加俱樂部的地位。
那么。
新官上任。
當然不希望這么快,對手就再次變強。
那樣對于他來說可不是什么好的結果。
原本他還對于布雷克在打下200米冠軍之后,還想要在100米上有所建樹,頗有些微詞。
但他看起來200米的天賦這么好,那就應該在200米上多做建樹。
到底博爾特會老去。
到時候年輕不少的布雷克。
就可以接上位置。
而且博爾特也需要布雷克現在來進行刺激。
哪里知道?
種花家短跑居然提升這么快。
趙昊煥竟然也臨陣突破。
起碼那面墻是破了。
這一點上的意義。
很重要。
超不超風速都成了其次。
關鍵是運動員的自信心。
得到了增長和刺激。
這一點米爾斯執教這么多年,從趙昊煥身上的大吼就能看出來。
這名運動員。
他從這一場比賽取得了巨大的自信心突破。
這一點上值得警惕。
萬一他依靠這一波直接合法,風速破了9秒70。
那么牙買加的優勢就更小了一些。
牙買加的最大優勢就是每一棒的純跑動優勢。
因為他們的交接棒很爛,平常練的也不多。
只能依靠每一棒的優勢來壓制對手。
如果這個方面的優勢減少。
很可能又會出現危機。
所以。
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牙買加隊。
米爾斯現在。
都開始覺得。
布雷克本賽季投入更多的100米訓練。
對于100米生生念念。
現在來看。
也是一件好事。
甚至開始覺得。
布雷克最后也在這個賽季給突破9秒70。
那才能讓牙買加隊進入銀河戰艦的級別。
三個9.60。
三個9秒70以內。
就問問這個戰斗力。
誰看了不害怕?
誰看了不迷糊?
歷史上的所有運動員拉出來。
他相信都組不出這樣一只銀河戰艦了。
因此米爾斯現在迫切希望。
他能領導這支隊伍在莫斯科拿出實力。
抵抗能力壓制住對手。
今年博爾特有所進步。
鮑威爾如果能保持。
再加上布雷克進步。
卡特今年也有復蘇的跡象。
那這可能真的是歷史上最豪華的一支接力隊。
起碼個人實力。
達到了歷史接力隊的最佳巔峰。
就算是種花家具備強大的交接能力。
他也認為自己帶領的亞外加大隊有信心能拿下。
到底接力也是人跑的。
還是需要個人的硬實力作為基礎。
這一點上,米爾斯的想法和其余的牙買加教練。
在團隊賽上。
沒有區別。
到底他也是牙買加體系培養出來的人。
對于個人硬實力的迷信。
從小就扎根在了心中。
在沒有被徹底毀去之前。
慣性思維就會讓他這樣想。
因此他決定這個賽季不再那么限制布雷克100米。
甚至還能想想辦法幫幫布雷克。
讓他能在本賽季擁有打開100米極限的可能。
那這樣莫斯科的銀河戰艦。
就更加具備勝率。
除了這倆人之外。
第五人是內斯塔.卡特。
卡特這一槍時隔多年再一次飆開了9.80。
還是那句話。
別管是不是超風速。
這對于運動員本身來說。
是一個巨大的肯定和鼓勵。
這也讓卡特感覺到振奮。
到底他也需要一些重新回到一線戰力的感覺。
再一次打開9塊80。
這個是最好的證據。
看到這里。
米爾斯也松了口氣。
起碼卡特也有回暖的跡象。
那如果卡特能回到巔峰的水準。
嗯,這個隊伍。
就將同時擁有四個當賽季9.70的人。
個人戰力。
碾壓一切對手。
第六是加特林和勞逸。
兩個人這一槍都撐到了9秒88。
勞逸對于這個成績還是比較滿意,因為對于他來說就沒有90的檔口,還是要多多突破。
才能夠更加輕松的進入。
他應該算是今年最后一年。
沒有什么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勞逸的年紀越來越大。
而下一次的大賽,那在兩年后了。
那個時候他都已經30歲了。
30歲還不往下滑的。
基本上在亞洲歷史上還沒有過。
即便是把劉翔算上。
那目前也只有一個。
人家還是短跨項目。
人家還是前世界紀錄保持者以及奧運會紀錄保持者。
這個高度。
勞逸可沒想過。
也沒敢想過。
因此,30歲,勞逸也做好了退出一線隊伍的準備。
當然他不會把這個位置拱手相讓。
想要拿走他的這個位置。
只有一個辦法。
這也是二沙島現在公認的辦法——
戰勝原本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
然后你才有資格取而代之。
這等于也是上一代人把火炬傳遞給你最后的一道考驗。
你能通過。
那這個位置就是你的。
你不能通過。
那不好意思,位置還繼續將由老人保持著。
一切都看成績。
不看資歷。
也不會像一些國家似的,專門為年輕人讓路。
寒了一些老家的心。
依靠實力說話。
誰都沒有好說的。
能者上。
不能者下。
勞逸肯定也會守護到最后一刻。
即便是作為傳承者,那也會把考驗度給拉滿。
絕對不會輕松讓人擊敗自己。
但是兩年后能不能不下滑,在年紀越來越大之后,每一年可能都是一個坎。
勞逸也不知道。
所以兩年后的變數太大。
他把自己目前最大的希望。
都放在了這個賽季。
這也是這個賽季能夠繼續突破的深層心理原因。
這一點上。
張培猛因為年紀小一些。
而且身體的狀態和感覺也更好。
很可能會擁有更長的續航。
沒有這么迫切的感覺。
加特林作為原本這場比賽的冠軍。
沒想到只能千分位和勞逸打平。
并列第六。
的確是凄凄慘慘。
除了加特林,即便是跑出了這個成績。
也完全沒有興奮度。
甚至兩眼看過去。
還有些空洞無神。
沒辦法,這百米的競爭太激烈了。
這都不是能不能拿第一的問題。
自己連一個亞洲運動員,而且是一個自己連名字都記不全的亞洲運動員……
追成了平手。
這實在是前奧運會冠軍和世錦賽冠軍加特林。
多少也是想不通。
甚至你都可以說——有些想不開。
這還是后面的張培猛半決賽分組不好。
拼的太猛。
導致決賽大風都只跑出了9秒92。
不然的話。
看他半決賽的狀態。
決賽也絕對是能夠破9.90。
那樣。
加特林很可能第六名都保不住。
蓋伊這一槍最后有一些不太舒服。
可能是在超風速的情況下,突然一下跑得太快。
讓他的身體還沒有適應。
畢竟他今年原本就沒打算全力以赴。
在他這個年紀。
他的教練團隊告訴了他一句話。
這也是蘇神寫在自己的論文里的一句話——
年紀越大越要學會放過自己。
起碼是小賽。
要學會放過。
這句話讓蓋伊和蓋伊的團隊都受益匪淺。
看到蘇神不舒服。
也會直接放掉比賽。
便宜也罕見的放下了自己所謂美國硬漢的自尊。
這次不舒服,最后幾十米直接放了。
或許成績并不好看。
但是沒關系,對于他這種老將來說,身體的健康更重要。
蓋伊這成了全場唯一一個沒有破10的選手。
只跑了10秒正。
但他最后都放掉了,還能跑出10秒。
這也說明了作為巨頭。
他的實力。
瘦死駱駝比馬大。
不能輕視。
這一場比賽,一堆好成績扎堆出現。
讓不少人的心態都發生了細微的變化。
不少教練的心態都發生了細微的變化。
但有一點是共通的。
也算是所有人都形成了一個心照不宣的共識。
那就輸——
后面的比賽會愈發的殘酷和激烈。
一直到莫斯科大戰結束。
都不會停下來。
也都不敢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