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崇禎成了合伙人504 根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和崇禎成了合伙人 >>我和崇禎成了合伙人最新章節列表 >> 504 根源

504 根源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12日  作者:叫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叫天 | 我和崇禎成了合伙人 


崇禎皇帝聽了,不由得一笑說道:“不不不,還是你說吧,朕聽著!”

萬一說錯了呢,朕是皇帝,總要點臉面的吧?

劉偉超一聽,也不堅持,便對他說道:“我是這么想的,具體資料沒有查,你看這樣可以不?”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表情稍微認真了點道:“你明朝的官紳,田地應該有優免限額的吧?這么一來,你可以根據他們交稅的情況,反向來確定他們一共是多少糧田!”

劉偉超說著,自己都先笑了下,有點陰的樣子,繼續說道:“至于其他的,那就肯定不是他們的了,那就屬于無主之田,可以收歸官有吧?他們還能鬧不成?怎么鬧?”

“吃個啞巴虧?”崇禎皇帝聽到這里,頓時大喜地說道,“妙啊!”

劉偉超聽了,呵呵一笑,不過還是提醒崇禎皇帝道:“不管怎么樣,你手中有軍權,這是前提。要不然,你再有理都沒用!”

“這倒也是!”崇禎皇帝聽了,深以為然地點點頭。

劉偉超見他點頭,又再提醒他道:“我這個只是根據印象想的,如果你真想這么做的話,最好是先查資料,看看具體是個什么情況?另外注意,消息最好不要先走漏,要不然可能會有不必要的波折!”

崇禎皇帝一聽,便嚴肅了起來,認真地回答道:“好,朕知道了。此事朕就讓司禮監去做,親自坐鎮!”

相對外廷的文官來說,他更信任內廷。

劉偉超見了,便微笑了下說道:“好,那這樣吧,我也給你查查資料看,回頭我們兩人再碰頭一下!”

“好,那就一言為定!”崇禎皇帝心中急著去做這個事情,便對劉偉超道,“朕就先掛斷了?”

“掛吧,掛吧!”劉偉超聽了,自然不會有意見,主動掛斷了電話。

隨后,他想了下,就開始上網查資料。

結果沒想到,查到后來,劉偉超的表情就變得很嚴肅了。他沒想到,這個優免的事情,竟然牽扯如此之廣。甚至可以說,大明朝的滅亡,都和這個有關系!

感覺到事關重大,劉偉超便沒有著急地下定論,開始繼續查資料,消化吸收查到的信息。

崇禎皇帝這邊,也是立刻傳旨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承恩,嚴肅地交代他,讓他把有關官紳優免的資料都給他找來,并且還要近些年江南南邊交稅的資料。

他親自坐鎮,盯著司禮監的秉筆太監率領他們手下的內侍干這個活。

除此之外,也傳旨給外廷,詢問有關大明忠烈博物館和紀念碑的事情,勒令必須在三月十七之前準備完畢。三月十八日,他要親率文武百官祭奠大明忠烈。

兩天之后,崇禎皇帝便給劉偉超發起了視頻通訊,只是一接通,他便表情嚴肅地說道:“朕徹底梳理了官紳優免的事情,發現其中有很大的出入。”

聽到這話,劉偉超一點都不意外,點點頭問道:“是不是發現優免和賦稅差距很大?”

崇禎皇帝聽了,當即一驚,隨后點頭,表情非常嚴肅地說道:“正是,你那邊有什么消息么?”

他從登基以來,天下局勢糜爛,只能是頭疼治頭,腳疼治腳,壓根就不會有機會讓他去梳理整個王朝的方方面面。因此,很多事情,他不去專門查,就壓根不知道具體的情況。

如今看似一個普通的官紳優免事情,真得一查,結果卻發現里面有了不得的東西。

劉偉超聽了,表情同樣嚴肅地說道:“我確實查到了一些資料,從我收集到的信息看,官紳優免,從大明開國以來,一直是有變動。確切地說,就是優免的限額和范圍在擴大。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其實還好,但是,到明末,不要介意,習慣了這個詞,就已經徹底爛了,不再是優免限額,而是優免無額了。”

崇禎皇帝此時的心思,壓根不在“明末”這個詞上面,表情嚴峻地點頭道:“朕發現江南士紳,幾乎沒多少交稅的,而交稅的大頭,反而是沒有多少錢糧的平頭百姓!你這么一說,那就對上了!”

隨后,兩人就開始核對雙方掌握的消息。

官紳優免,不管哪個朝代,都是有的,體現了官紳的特權。

在大明開國之初,有關官紳優免的規定是:京官之家除稅糧及里甲正役外,優免一應雜泛差役;外官按品遞減。

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說,所有的官紳,都要交糧田的稅收和服里甲正役,除了這兩樣之外,其他雜役,京官免除,不在京師的官員,就按照官員的品級遞減。

大明朝一共分為三大徭役,分別是里甲、雜泛、均徭。

里甲之役以戶計,以鄰近的110戶為1里,從中推丁多田多的10戶輪流充當里長,余100戶分10甲,每甲10戶,輪流充當甲首。每年由里長1人率領10甲的甲首應役,稱“當年”。

這個里甲之役,其實有點類似后世的保長,或者村長之類的,一般是有錢人當的,貧困戶可以免除。這也是為什么大明開國的時候,就連京官都不能免除這個里甲正役的原因。

里長對上級官府負責,管束所屬人戶,統計本里人戶丁產的消長變化,監督人戶生產事宜,調理里內民刑糾紛,按理來說,算是一個不在編的地方官,應該是人人都搶的。

但是實際上呢,卻是人人畏懼的徭役。這一點,越到后來就越明顯。

為什么?

因為官府不直接對普通百姓的話,所有的稅賦徭役之類,都是找里長的。如果這個里里面,有人口流動,搬去了別的地方,或者干脆逃了之類,總之各種原因,里長沒法完成官府交代的事情,那就要坐牢的,怎么辦?

就只能自己填補虧空,要錢要糧,自己墊上;要人則自己出人;

如果只是偶爾這樣的話,那就還好,撐下說不定能撐過去。然而,到了大明中后期的時候,這就是常態。往往是誰當里長,誰就要家破人亡的那種,誰受得了?

三大雜役里面的均徭,是把門子、皂隸、庫子、斗級、馬夫、膳夫、弓兵、鋪兵、防夫、倉夫等經常性的、比較繁重的差役分割出來,按照丁糧(或丁田)多少,另行編僉的一種勞役。

還有其他不是經常性的勞役,就是雜泛了。

在大明開國之初,官紳的特權體現,并不算是很明顯。畢竟糧田要交稅,里甲正役也要服;也就均瑤和雜泛能減免一部分而已。

對此,官紳當然不愿意了,就經常倒騰這個事情。

一開始的時候,是從規定的限額想辦法,就是擴大這個額度。

比如弘治十七年重申舊制,現任方面官員(布政使等)之家免十丁,知府免八丁,同知以下至知縣等官免三丁,八品以下至雜職、省祭、聽選等官及監生、舉人、生員、吏典之家俱免二丁。

但到了嘉靖萬歷年間的時候,改為了按照田產來算了。什么意思呢?

就是官紳的一部分糧田全免,在這部分額度之外的糧田才承擔均瑤、雜泛,這個稱之為承役之田。

就這,官紳還非常不滿意,并且曲解法令。這種事情,上到首輔,下到秀才,都這么干。說應該連均瑤和雜泛都免了。

就這么的,由部分優免變成了全免。

那官紳免去的稅賦勞役,不能就憑空消失了,只能由不是官紳的那部分人去承擔了!

這個只是一種大概的說法,事實上,有關官紳優免這一塊,從大明開國之初就開始反復,是個非常復雜的過程。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官紳為了偷稅漏稅不交稅,那是想出了無數的辦法。這其中,最為有名的,當屬詭寄、花分、寄莊、投獻、賴糧這五種方式。

詭寄,系指官紳族人、姻親、門生、故舊以及庶民將田土假捏偽券,非法隱寄于官戶之下,以為“避役之窟”。他們避役了,那這役還是要有人去服的啊,因此就差中戶,差小戶,差朋戶,甚則差無產之戶去服役了!

這種在明末時候,特別盛行。就連張居正一力改革之時,他讓家里去清查時,都發現了這種情況的存在:本戶依制優免糧74石,而詭寄優免者則竟達500石之多。張居正肯定不會同意,但是他家里人會以他的名頭這么做。

花分,系指采用違法手段將一戶劃分為若干子戶,用以逃避重役。之所以有這花招,是大明有一段時間規定了,重役承擔者所應擁有的田地畝數多寡來劃分,同時規定田土無多的細戶不予征派。所以官宦巨富的糧田最多,他們就開始采用這個花分對策了。

寄莊”,即在外縣購置田莊。對于官紳來說,寄莊是撈取雙重優免的手段。

投獻,就是把自己的糧田托名到官紳名下,以此躲避繁重的稅收勞役;這其中,還有主動和被動一說。

還有最后的賴糧,就很好理解了,官紳喊著天災人禍,錢糧交不上啊,就賴糧;拖個幾年,有官員上奏說百姓多苦,皇恩浩蕩,應該免去拖欠的糧食。就這么的,把官紳拖欠的糧食也給免了。

相關


上一章  |  我和崇禎成了合伙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