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天庭做仙官第七十一章 二十諸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我在天庭做仙官 >>我在天庭做仙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一章 二十諸天

第七十一章 二十諸天


更新時間:2022年02月19日  作者:憨憨道人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憨憨道人 | 我在天庭做仙官 


南瞻部洲,大唐國,金山寺。

法海兩條白眉輕輕一抖,看著眼前的佛門弟子道:“金山寺守不住了,金剛菩提大陣最多還能支撐五日。”

“禪師!”下面的弟子們悲呼一聲,只見其中一名佛門太乙玄仙道:“周天星斗之力不佑我佛門,使我等處處受制于道門,真是可惡。”

現場眾人聞言一陣沉默,這周天星斗之力不佑佛門的源頭,還是當初東勝神州諫闥山古滄寺的事情。

而且還與那鴻清真人方鑒有關,周天星斗立愿一千年內不佑佛門弟子。

現在后果出現了,事實證明沒有周天星斗之力的指引,哪怕你道行法力再強,也終究是要吃虧的。

“禪師,我們現在該怎么辦?”一名佛門玄仙問道。

法海沉吟片刻,隨后雙手合十道:“待我上呈佛祖,靜待我佛法旨。”

就在法海將金山寺之事上呈如來佛祖時,慈航院、凈國寺、彌勒峰、文殊崖、青燈寺六大佛門在大唐國的香火圣地已經全部被道門攻破。

如今在整個南瞻部洲大唐國還在堅持的,只有嵩山佛院、金山寺、萬霞洞、菩提海這四處。

西天,靈山極樂世界。

佛音廣大,無垠無邊。

佛祖釋迦牟尼睜開雙目,朝南瞻部洲望了一眼,隨后說道:“南瞻部洲殺戮日盛,已非我佛法久留之所。”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聞言,躬身問道:“敢問我佛,眼下南瞻部洲之事,當如何處置?”

佛祖言道:“唐王滅佛之心堅定,況我佛門弟子在南瞻部洲根基淺薄,東土大唐天運不在我佛門身上,又無周天星斗之力指引,想要與道門抗衡,誠為難矣。”

觀世音想了想,道:“我佛,是否要將我在大唐國的佛門弟子撤離大唐國?”

佛祖贊賞地看了觀世音一眼,隨后問道:“撤往何處?”

觀世音微微一怔,隨即恭身道:“還請我佛示下。”

“暹羅,天竺。”觀世音剛剛問完,一個蒼老慈悲的聲音便在這莊嚴恢宏的佛門道場中響了起來。

觀世音又是一愣,抬頭朝一側看去,卻見說話人乃是一位身形枯瘦,面目慈悲,兩條長眉垂直胸前的佛陀。

“上古佛。”觀世音合十拜道。

說話的人正是燃燈上古佛,只見他眼簾微動,緩緩說道:“退出大唐國,暫避鋒芒,然后經營暹羅與天竺佛國。”

“善哉。”如來佛祖高宣一聲,道:“上古佛之言,善哉。”

隨后,如來佛祖抬手打出一道佛旨,那道佛旨凌空一轉,隨后徑直飛出了靈山,往南瞻部洲飛去。

“那為何不再加上交趾與南詔國呢?”無盡意菩薩此時開口問道。

佛祖為無盡意菩薩釋疑道:“交趾與大唐交界,大唐一旦南征,交趾與南詔國首當其沖,沒有時間在這兩國建立佛國。”

“其次南詔國與女媧娘娘有一絲因果,南詔國后族是當年女王娘娘摶土造就的第一批人,體內流著女媧娘娘神血。”如來佛祖道:“不可對女媧娘娘不敬。”

無盡意菩薩點了點頭,女媧娘娘摶土造人,煉石補天,乃天道之下后天功德第一人,就算太上道祖與如來佛祖見了,也得禮讓三分。

這時大勢至菩薩又朝如來佛祖道:“啟稟我佛,現我佛門在大唐國各處道場,只剩金山寺、嵩山佛院、萬霞洞、菩提海這四處還未被攻破。若是要將這里的弟子撤離...只

怕有些困難,這幾處道場已被道門團團圍住,上無星斗指引,下無同門接應,只怕...”

如來佛祖淡淡一笑,道:“貧僧已有定計,舍利弗。”

被如來佛祖欽命暫代寶檀華菩薩之位的舍利弗立刻應聲而起,從蓮臺之上走了下來,并朝如來佛祖拜道:“弟子拜見世尊。”

只見如來佛祖朝舍利弗賜下一道法旨,并言道:“你速領二十諸天,前往南瞻部洲接引金山寺、嵩山佛院、萬霞洞、菩提海四處道場弟子撤往暹羅國、天竺國。”

“弟子遵法旨。”舍利弗接下法旨,高聲唱喏之后便轉身離開了。

大勢至菩薩見舍利弗離去,臉上頓時露出傾佩之色,只見他合十拜道:“我佛深謀遠慮,弟子敬仰萬分。”

如來佛祖拈花一笑,隨后喚道:“中央毗盧遮那佛何在。”

中央毗盧遮那佛,也就是大日如來佛。

只見大日如來從寶蓮之上站起身來,雙手合十朝如來佛祖道:“弟子在。”

如來佛祖賜下一道法旨,落到大日如來面前,大日如來接住佛旨一看,頓時疑惑道:“弟子去天竺?”

如來佛祖點頭道:“你去天竺,立小雷音寺,建立天竺佛國。”

大日如來聞言,當即明白了如來佛祖的深意,立刻合十應道:“是,弟子謹遵我佛法旨。”

接著,如來佛祖又喚道:“地藏王菩薩、藥上菩薩何在。”

地藏王菩薩、藥上菩薩應聲而出,于寶蓮之上拜道:“弟子在。”

如來佛祖又為二人賜下法旨,言道:“命你二人隨大日如來前往天竺,輔佐大日如來建立天竺佛國。”

“遵法旨。”地藏王菩薩、藥上菩薩躬身領旨道。

“去吧。”如來佛祖拈花指微微一點,緩緩說道。

大日如來、地藏王菩薩、藥上菩薩當即合十一禮,然后腳下蓮臺緩緩騰起,在一片璀璨的佛光中飛出了靈山。

且說舍利佛領了佛旨后,立刻領著二十諸天來到了南瞻部洲上空。

在佛門中,天有三重含義,分別是天界、天王、天人。

在佛門中,天是有情眾生最妙、最善,也是最快樂的去處,只有修習十善業道者才能投生天部。

不過,‘天’雖然處于諸有情界中最高最優越的地位,能獲種種享受,但仍未跳出輪回,一旦前業享盡,便會重新墮入輪回之中。

同時,如來佛祖又設立‘二十諸天’,類似天庭的周天帝君,主掌三界中的一切事物運轉。

所謂‘二十諸天’,分別為:大梵天、帝釋天、多聞天、持國天、增長天、廣目天、密跡金剛、大自在天、散脂大將、大辯才天、大功德天、韋馱天、堅牢地神、菩提樹

神、鬼子母、摩利支天、日宮天子、月宮天子、娑竭龍王、閻摩羅王。

這二十諸天在佛門中就相當于天庭四方大帝,五岳大帝,酆都大帝,五方鬼帝等地位。

其法力與權柄也與以上相同,如果是佛門弟子,死后魂魄便這二十諸天中輪回。

也就是說,佛門掌握著對自己門中弟子的輪回權利,雖然同樣要經過六道輪回,但佛門弟子輪回時是有佛法接引輪回的,與道門和散仙、凡人的輪回完全不一樣。

不過,佛門也只有對虔信佛法、并且這一世以佛法入道的弟子才能接引,除此之外的魂魄他們是接引不了的。

所以在周天星斗斷絕庇佑佛門弟子一千年的情況下,如來佛祖命舍利弗率領二十諸天前來南瞻部洲,自然是要用大法力來暫時模仿周天星斗運行,來為大唐國的佛門弟子撤離做出指引。


上一章  |  我在天庭做仙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