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一個亞空間第一百七十八章 飛船的殘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開局一個亞空間 >>開局一個亞空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八章 飛船的殘骸!

第一百七十八章 飛船的殘骸!


更新時間:2022年02月11日  作者:最終永恒  分類: 科幻 | 星際文明 | 最終永恒 | 開局一個亞空間 


少量的冰塊碎片軌道發生改變后,又受到黑洞的吸引,可能數十萬噸的質量冰塊,脫離了原先的軌道,朝著黑洞直愣愣地墜了過去。緊接著,由于冰塊受到的引力越來越大,墜落的速度越來越快,其首段與尾端的引力不同導致四分五裂,變成一團白茫茫的霧氣。

一個微小的吸積團形成了。

甚至,在這些水分子被吸入黑洞的一剎那,相互之間發生了擠壓,從而產生了微弱的亮光。

人們觀察到了很明顯的無限紅移面與黑洞視界。

無限紅移面是穩態時空中的一張二維超曲面,滿足從該面出發的外向類光測地線到達任意點的波長均為無窮大,即紅移因子為無窮大。

黑洞視界,指代的是光子都無法逃脫的區域界線。

由于黑洞周邊時空扭曲導致的相對論效益,這一區域的時間流速是零,也就是速度為光速的信息到達該范圍時,在外邊的觀測者看來,這想信息處于靜止狀態。。所以黑洞視界外面那一層,看上去堆滿了物體,本質上只是物體的即將掉入黑洞的“信息”罷了……

這部分信息將停留在視界表面,隨著霍金輻射緩慢地返回原世界。

當然了,由于對應的光線的波長被無限拉長,已經遠遠低于可視光的范圍。

這一團新產生的吸積團,很小也很黯淡,可能是這個黑洞有史以來最小的吸積團了吧……

空無一物的宇宙空間,難以想象的黑暗,連黑洞吸入一點東西,

也算是世界奇觀了……

但大部分人卻被屏幕上的另一場景吸引。

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發生了,在氫彈爆炸后,

冰層融化,

隕石四分五裂后……居然暴露出了一片白花花的金屬!

看到這片金屬的時候,

所有人都齊齊瞪大了眼睛,好像不敢相信一樣,

過了老半天依然呆愣著。

“燈光……加大氖光燈的功率。”

在探照燈光的照射下,這些金屬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張然瞪大眼睛,咽了口唾沫,

他又轉過頭看向另外一個屏幕,也就是三顆衛星監視著的小宇宙。

他喜悅地大聲叫了起來:“這又是什么?怎么看上去像是……飛船的殘骸?我明白了,這個小宇宙,并不是硅基生命的小宇宙,而是某個外星飛船飛船的核心。就像我們東方磐石號中的幾個小宇宙中建設著避難所。”

“一個外星文明在這里遇難了!”

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冰層中居然蘊含了大量的金屬?

甚至有可能是飛船的殘骸!

艦長室中的每個人都是驚了一下,

爆發出了驚喜的討論聲。

一位天文學家率先反應了過來,

狂笑著提出了一個猜測:“這艘外星文明的飛船,因為某些原因在黑洞附近發生了意外狀況,發生了解體。而黑洞所在的區域,殘存著少量的水蒸氣。這些水蒸氣在金屬表面慢慢地凝華,才結了這么多的冰。”

“如果真的是這樣……意味著這一艘飛船,可能已經在這里經歷了成千上萬年的時間?我們能夠開采飛船的材料嗎,

哪怕回收利用也能解決資源不足的大問題。太好了!”

另一名教授連忙敲擊起鍵盤,開始計算:“成千上萬年可能還不止……想要凝結出這么大的冰塊,數百萬年都不一定足夠啊。這里的物質如此稀薄,等等,

白洞又或者黑洞還在噴吐出少量的物質,

也得算進去……說不定是這個白洞,噴吐出了大量的水蒸氣?”

無法計算。

由于不了解黑洞的性質,

人類無法計算這艘飛船到底存在了多少時間。

從數百年,

到數億年,都有可能。

難道這么多年的時間,

另外的硅基生命,都沒有發現這艘殘破的飛船嗎?它為什么會在這里,圍著黑洞繞圈圈?

當然這些問題并不是大問題,最重要的是……資源!

這艘飛船的體型看上去可不小啊,

更何況,這里的隕石足足有13塊之多,

如果每一塊隕石中都有一些金屬殘骸,加起來可能有上百億噸之多了!

能夠大幅解決資源不足的燃眉之急……

更關鍵的是,小宇宙中可能有一個外星避難所……飛船的殘骸只是小頭,那個避難所才是真正的大頭。

想到這里,張然不禁心臟咚咚狂跳,只要獲得了這筆資源,他終于不用自己自掏腰包了!

這樣一想,心底里產生了一種大解放的輕松感。

過了老半天,眾人的心緒才慢慢恢復平靜,但大家還是有說有笑的。

張然沉聲道:“諸位,是否有辦法判斷這艘飛船的科技等級?它比我們發達還是比我們落后?這里是否存在著更多的風險?資源的數量有多少?”

“我覺得很難啊。”說話的是工程師陸啟明,他從亞空間中發來了一些視頻信息,“你們看,這是探測器的最新資料,飛船早就殘破不堪,可能比你們想象中的更加殘破一些……原因是物理規則變化,導致的材料變性。”

“這個三維空間,已經從第二類宇宙到第三類宇宙過度,瀾化現象非常嚴重。大多數的材料都變得異常脆弱。”

“更何況時間過了太久……好吧……我并不認為,這個未知文明的材料,能夠抵御時間的侵蝕。”

“不過也沒什么,只要重新冶煉,這些資源還是能夠利用起來的。”

探測行動再一次開始了,人類從空間門中,投射出了幾個小型機器人。

機器人背后綁著一根繩子,連續彈射了好幾次,終于在第三次,彈射到了金屬殘骸的位置。

在一位工程師的操作下,它用小刀刮擦了這些金屬,刮出了一道深深的痕跡,就好像面對一根腐朽的木頭,輕易就完成了相應的動作。

“確實因為瀾化現象,發生了變性,否則飛船不會如此脆弱。”另一位專家也搖了搖頭,“反正不管怎么樣,這些資源都可以回收利用。”

機器人切割了一些金屬后,亞空間中的工作人員用繩子把它慢慢拉回了亞空間,進行物質檢驗分析。

大概一個小時后,檢查的結果便出來了:“報告!總共收集了16處金屬殘骸,主要成分是鈦金屬,也就是常規的鈦合金。”

“發現了一些疑似是芯片的構造,基于硅、鉿元素制造的芯片,但由于時間過于久遠,里邊的電路結構完全損壞,不存在任何修復的可能。”

“稀土呢,稀土存在嗎?”

“當然存在!稀土元素的比例不低,至少有12.6的比例,還有不少的放射性元素。我們懷疑目前的殘骸,是原先飛船的能源室或者武器室,到底是核聚變還是核裂變,暫時不好辨認。”

艦長室的專家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洋溢著快活的神色。

稀土……終于找到了。

一連串的好消息,就連張然也是不自覺地露出了微笑。

一位半導體行業的專家說道:“我覺得這個科技文明的實力相當有限……就算比我們強,也應該強不了太多。這些集成電路的制程,大概在10納米左右,應用的也是晶體管,細節方面有點不同,他們普遍使用一種基于鉿基氧化物類的技術,而我們基本不使用該技術。”

“另外,他們的計算機,似乎是三進制計算機。蠻奇怪的構造……科技樹完全不一樣嗎?”

“來自西巴迪文明的科技遺產,幾乎將半導體開發到了極限。更先進的計算機,應該是光子計算機,或者量子計算機。”

張然有點懷疑地問道:“你的意思是,三進制計算機比二進制更加先進?我們以后要改成三進制嗎?”

這位專家解釋道:“不不不,計算機的本質是計算,不管是三進制計算機,還是二進制計算機,單純的進制并不會改變什么。”

“曾經的蘇聯也開發過三進制計算機,但電路圖相比之下更加復雜,制造成本卻更高,所以漸漸被淘汰了。我們現在都沒有三進制計算機,難道我們比蘇聯還要弱后嗎?”

“技術這種東西,最重要的是成本,畢竟技術的研發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大家連標準都不同,各走各的科技樹,也可以理解。”

技術的發展,需要制定各種標準、各種協議,這些基于底層機制的產物相當復雜,冒然更改,沉沒成本巨大。

三進制計算機,一開始的制造成本就非常高,最終的潛力如何,人類是不得而知的,也只能二進制一條路走到黑了。

張然嘆了一口氣,不再去糾結這些東西,他指揮亞空間中的工作人員:“先把隱藏在冰層中的金屬全部挖出來,有多少挖多少,那個小宇宙所在的隕石,先不去處理。”

這個建議倒是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哪怕是最激進的人,也知道“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的道理。

小宇宙這玩意是未知的,誰都不知道里邊到底隱藏著什么……

還是讓它先冰封著吧!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開局一個亞空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