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一個亞空間第一百七十六章 黑洞里冒出了隕石?!(二合一600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開局一個亞空間 >>開局一個亞空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六章 黑洞里冒出了隕石?!(二合一600字)

第一百七十六章 黑洞里冒出了隕石?!(二合一600字)


更新時間:2022年02月10日  作者:最終永恒  分類: 科幻 | 星際文明 | 最終永恒 | 開局一個亞空間 


政府的行動效率很快,下一個小時,高維感知者埃爾文以及莉莉酒吧的老板娘,艾米麗女士,兩人一起來到了現場。

艾米麗看到這么多的大佬,雙手緊緊抓著裙子,顯得有些緊張。

她本來只是一個酒吧的小老板罷了,如果不是要照顧埃爾文這個精神病,她才不會來這里呢。

不過看到張然這位老熟人的時候,又笑嘻嘻地遞了一個小小的餐盒,“殿下,你的靈魂喲。”

殿下可是莉莉酒吧的大股東呢……混的太熟了,也就沒有了那種敬畏的感覺。

“原來是手工面包啊,我就說只有手工的東西才有靈魂。”張然打開餐盒,吃了一口,露出滿意啲表情。

“不是手工面包哦,機器人做的!”

張然被她噎地有點說不上話:“對了,艾米麗,你今年多少歲來著……你和埃爾文領證了沒有,照顧他也不容易吧,得讓他負責。”

“我才24歲呢,誰要嫁給這個中年大叔啊!我要嫁給殿下的,櫻井你說對不對?”艾米麗這樣說著,臉上卻是笑個不停,抓起埃爾文的胳膊一頓亂晃。

張然身后的櫻井翻了個白眼,擠眉弄眼地拌了個鬼臉。

人到中年的埃爾文,也是露出了開懷的笑容。

酒吧里的生活確實太安逸了,

天天吹牛打屁,吃點好吃的,

把他曾經的絕望漸漸沖散,

誰不希望一直過這樣的生活呢?

他很爽快地接下了這個任務:“殿下,

讓我看看吧……讓我看看這個世界到底是什么樣的!”

這幾人來到天文臺。

埃爾文其實很久沒有使用自己的能力了,面對茫茫然的宇宙,

還是產生了一種濃濃的心悸感。

這種滄海中之一粟的感覺,好像整個人在下一秒就會被宇宙吞噬掉,無論多少次,

都不會習慣。

宇宙……實在是太龐大了啊。

他鼓足了勇氣,將瞳孔對準黑洞所在的方向,但這一次顯得很奇怪,不到一秒鐘,整個人便汗如雨下,

全身抽搐著跌倒在了地上。

他看到了海量亂七八糟的信息……從星辰的撕裂,

空間的破碎,

再到這一黑洞孤零零地待在這里,

瞬息之間,仿佛過去了萬年甚至億年的時光!

如此漫長的時間段讓他整個人幾近精神崩潰!

就在埃爾文即將昏迷的社會,突然間,又好像又什么東西從黑洞中跳了出來?!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有東西從黑洞中跳出來!

看上去就像是……

“……隕石!”埃爾文低嚎著,手舞足蹈地想要表達什么東西,他的臉龐一會兒變紅,

一會兒變紫,“隕石啊!黑洞里冒出了隕石!”

然后“咚”地一下,跌倒在了地上。

“這……這是怎么了?!”艾米麗率先叫了起來,連忙將他扶起,

著一絲哭腔。

“隕石?”張然看到昏迷過去的埃爾文,

心中一驚,急匆匆地說道:“趕緊把他帶到醫院里。”

又轉過頭,

看了看黑洞所在的方向,

喃喃自語,又隱隱帶著一絲興奮:“……隕石?”

“黑洞里冒出來的?白洞?!”

半個小時后,

新人類實驗室。

專門負責研究靈能者的唐澤教授,正在為埃爾文做一次身體檢查,還有周邊的一些助理也在忙碌著。

人類的一大偵查底牌居然直接暈過去了……

“腦波數據不怎么好,他這一次有點嚴重啊……可能是短時間內接受了過多的信息。殿下,

再怎么說他也是人類的一大底牌,要是真的變成白癡,

也是我們的重大損失。他又得休養生息很長的時間了。”唐教授非常不客氣地說道,“他現在這種情況,很容易變成瘋子!”

張然摸了摸鼻子,被他說的有點尷尬。

這種事情放在以往經常發生,對比起預知者的預知能力,埃爾文先生的高維感知確實不怎么靠譜,經常給自己帶來巨大的精神反噬。

不過沉默了片刻,他還是問道:“唐教授,希望你想辦法把他弄醒,詢問具體的原因。如果有大危險的話,我們應該立刻離開這個區域。”

“如果真的有隕石,我們就得盡快想辦法,打撈其中的物質,我們現在的物質太缺乏了。。”

唐澤立刻回答道:“他一個月能醒來就不錯了。應該是受到過多的信息沖擊,產生的昏迷。不是犯了癲癇,人腦在接受過多的信息時,產生一種自我保護現象。”

“故而我認為,他哪怕醒來了,也不會記得自己到底看到了什么。”

“應該是黑洞的視界表面積攢了過多的信息吧?”站在張然旁邊的林秋月用一種清冷的聲音說道,“黑洞和其他的天體不一樣,黑洞的視界表面能夠無窮的積攢信息。這些信息并不會消失,而是永久的積累在那里。”

“所以我覺得,埃爾文可能看到過多積攢下來的信息,就直接暈過去了。”

黑洞是連續時空上的窟窿,甚至不能用“物質”來形容。

星體變成黑洞的那一刻,組成星體的物質徹底和原來的時空割裂,除了質量、電荷、角動量,什么都不剩了。

所以,哪怕黑洞不斷地蒸發自身物質,質量大幅縮小到中子星級別,也不會重新變成中子星。

另外,黑洞收集到的信息停留在視界表面,長久存在。

“黑洞中冒出隕石又是怎么回事?”張然問道。

“不知道,可能是他看錯了呢,也有可能真的是……白洞?希望附近真的有隕石吧。”

在內心深處,林秋月簡直比張然還要興奮。白洞什么的,實在是匪夷所思到了某個不可思議的地步!人類在現實宇宙中,從來沒有發現過白洞!

另外,她的每一天,都在乞討中度過的……

大科學家每天都在乞討,還要穿上特殊的服裝,才能更好地乞討……這種屈辱的人生,真是一秒鐘都不想待下去了。

張然沉思了片刻,也同樣點了點頭:“既然如此,就使用氫彈照亮這個世界吧。”

人群再一次集中在艦長室中。

一聲令下,兩枚氫彈投射而出,隨著核火球的誕生,明亮的光芒短暫地照亮了這一三維空間。

光速的傳播速度是有限的,依舊是每秒鐘30萬公里,人類一直等待了兩個小時,等待著這些光子照亮整個世界。

緊接著在兩個小時后后,張然再一次接到了來自天文臺的一則通知。

接到這條通知的時候,心臟是狂跳的。

不過霍東教授一貫以來的大嗓門,已經劇透通知的內容。

仿佛,似乎,也許……

他仔細審閱了這一段文字,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松了一口氣,轉過頭對著艦長室中的所有人說道:“好消息,埃爾文說的沒錯……”

他放聲大笑起來:“各位,資源……似乎尋找到了!”

屏幕上顯示出了一幅圖像:黑洞附近,大概7400萬公里開外,有著十幾個大大小小的黑點,圍繞著黑洞高速旋轉!

最小的黑點,大概500米的長度,最大的隕石,整整6.3公里的長度!

突如其來的利好消息,實在是令人熱淚盈眶。

人類居然在黑洞附近,尋找到了物質!

這簡直可以用“神奇”這兩個字來形容了,黑洞對于人類來說,確實是很神秘而又危險的天體。

所有的物理定律,在黑洞中將會徹底失效。

而這一次,黑洞居然帶來了好運,真可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了。

當然,這并不是太稀奇的事,只要距離黑洞足夠遠,并不會有太多的危險。7400萬公里,大概是地球距離太陽的一半距離,也是一個比較安全的距離。

大大小小的十多塊隕石,加起來可能有萬億噸之多。

萬億噸的數量級,放在宇宙中只是一根牛毛,但對于現在的人類而言,無異于雪中送炭般的偉大存在……

天知道人類這邊缺了多少東西!

隨著消息的公布,會議室中響起了一片嘩然的討論聲,不管是周成峰等政府官員,還是郭偉強這些軍人,都露出了松了一口氣的表情。

人們是真的害怕啊,還安排找不到任何物質……這種被活生生憋死的緊張感,是其他人很難體會到的。

還有很多科學家、工程師都在大聲歡呼,狂熱探討隕石帶來的收獲,猜測隕石中到底有什么成分?

這么多的工廠都在嗷嗷待哺,在大生產計劃當中,數以億計的機器人還有待生產!

數以億計很多嗎,一點都不多!相當于每個人擁有兩個機器人罷了,真的一點都不多。

還有偉大的……全自動萬能工廠,目前只是建造了無重力工廠,里邊的生產線八字還沒一撇呢!

是的,昆侖山的空間格局似乎顯得有點小了,既要住人,又要搞工業、農業、教育、娛樂等等,再加上未來的人口膨脹。

所以經過仔細地考量,人們認為,可以再來一個不需要旋轉的高科技避難所用于工業生產,似乎也不錯……

平時的上班下班,可以用虛擬宇宙技術來完成。也就是工程師們在固定的場所,遠程操控機器人,即可完成上下班,根本就不需要肉身前往了。

更何況什么飛龍級飛船一千艘、億萬無人機等軍事計劃……

這些工程真的想要去搞,哪怕張然口袋里的3500造物能量消耗殆盡,也是遠遠不夠的。更何況張然真的一毛錢都不想花了,一分都不想。

“各位,各位,安靜一下。”

“發現了資源,并不等于已經收入口袋。”

聽著周邊人的討論,張然的心情也是大好,他拍了拍雙手,示意所有人安靜下來:“等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再舉辦慶功宴也不遲。”

“這些隕石究竟有沒有我們所需要元素,也是一個問題。大家先冷靜一下。”

經過一片小小的歡呼后,會議室中慢慢冷靜了下來。

現在的一大難題,是怎么把這些高速運動的隕石給搞到手。

用繩子的話也太遠了點。

隕石的軌道,最近的距離現在飛船的位置,1000多萬公里,而且還在高速運動當中,繩子真的靠譜嗎?

顯然是不行的。

更何況這些隕石的動能普遍大地離譜,如果抵消這些動能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參謀部的趙偉超說道:“用繩子拽拉的方案確實不行,我們觀察到這些隕石的速度達到了驚人的165千米/秒,比我們當初打死了虛空變形蟲的隕石快得多,動能自然也就更大。”

“哪怕連我們的東方磐石號,也拉不動一塊質量僅僅只有數千萬噸的隕石,要么繩子直接斷裂,要么我們的飛船,被隕石拽入這個三維空間當中。”

這個三維空間正在發生瀾化現象,介于第二類與第三類宇宙之間,物理規則不支持生命長久生活。

碳基類的生命,往往只能存活短短的十幾秒鐘。

一想到飛船被隕石拽拉之后,全員死亡的場景,每個人都似乎被潑了一盆冷水,從那種亢奮的狀態下恢復。

“要么就只能使用空間門了……”一位科學家小聲嘀咕了一句,“用空間門,把隕石直接收進亞空間。至于隕石動能什么的,可以再想想辦法,反正總歸是有辦法的。”

但越大的門,越要消耗更多的造物能量。

要是這些隕石,只是一些冰塊,反倒不合算了。

畢竟人類現在不缺乏水資源,缺的是稀土、工業金屬、貴金屬等等。如果消耗造物能量,去獲得一些冰塊,顯而易見劃不來。

眾人埋頭苦思考,試圖尋找到一個好辦法。

“能夠在黑洞附近高速旋轉的物體,應該是相當堅硬的類型吧。”

“也不盡然,冰塊如果足夠寒冷,也是很堅硬的啊。”

“要么用激光切割也行,我們不是有很強大的激光嗎?把這些隕石分割成小塊,再送入亞空間。”

總而言之,派遣一批先進的探測器,進行探索是目前的第一優先級。

人們至少得搞清楚,這些高速運動的隕石,成分如何,有沒有開啟空間門的價值……

就如此,經過一大批工程師兢兢業業,長達一個星期的準備工作,一艘飛船載著機器人準時出發了。

為了保證任務的成功率,飛船上還安裝了一扇空間門,人類隨時能夠將機器從空間門中投放出來。

這個方案還是工程師陸啟明提出的:“我們的飛船得耗費兩三天的時間,才能靠近這些隕石……這段時間的物理變性,足夠讓一些精密的儀器損壞了。而利用空間門,我們不但能臨時投放觀察儀器,還能回收大部分的機器人。”

這倒也是,空間門這個東西利用好了,簡直和黑科技沒什么差別。

“另外,除了那些圍繞黑洞飛行的隕石需要探索外,黑洞也是我們重點考察的對象。

“這一顆黑洞的質量并不大,但是它散發出的霍金輻射,遠遠高于預期值。它可能存在著某種我們不知道的物理機制。”

張然看著飛船遠去的身影,低聲道:“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如果其他的文明沒有亞空間,他們應該怎么辦呢……怎么回收這些資源?”

“老陸,你那邊有辦法嗎?真的用繩子拉?”

他又想到了什么,輕輕拍了拍手,“譬如說西巴迪文明,他們在離開母星之后,也會遇到資源匱乏的問題吧。他們難道沒有任何辦法了嗎?”

陸啟明撓了撓頭,沉思了幾秒鐘,嘿嘿一笑:“當然有辦法啊!只是困難程度大小的問題,如果我們人類,沒有空間門,那就只能派遣我們的小宇宙上場了。”

“小宇宙應該能夠隔絕外界的物理規則吧,只要碳基生命不出去,就不會遇到風險。”

“然后想辦法把小宇宙停留在隕石上,慢慢用機器人開采資源。”

“如果他們開發出了仿造硅基生命運動的特殊機器人,將損壞的幾率降低下來,成本還是能夠接受的。”

“原來如此……但這樣一來就得長期居住在這里,一直把資源消耗干凈為止,是這樣吧?”

“是的。”陸啟明心底里計算了一番,“這么多的隕石,按照我們人類當前的科技實力,可能得挖上百年甚至千年,畢竟我們研發的機器人,不能適應這里的規則。如果仿硅基技術完全成熟了,也得耗費幾十年。”

“而我們人類只要將隕石收入亞空間中,就能夠立刻離開。這也是我們運氣不錯的地方吧,我們能夠尋找更多的機遇。”

張然點了點頭,感嘆道:“待在這里幾十年,還真的是一件風險巨大的事情啊,畢竟隔壁就有一顆不明情況的特殊黑洞。說不定還是傳說中的白洞,會噴出什么東西。”

“對了,硅基生命的研究,進展怎么樣?”

這一次反倒是林秋月搖了搖頭:“我聽說了斯科特那邊的匯報。我們的標本并不是太完善,上一次攻入亞空間,被液氮凍僵了的硅基生命標本,并不是太好的模仿對象。它們的身體構造過于復雜了,并不適合模仿。”

“另外還有一個果凍也是硅基生命,但是果凍并不能解剖,也不知道應該怎么研究。”一說起果凍,她臉上反倒帶了一絲淡淡的笑意。

果凍到現在還沒有回家,也不知道它到底怎么樣了,有沒有收集到宇宙弦。

“當然了,我們還是有點成就的,譬如說能源系統,普遍使用一種名叫PPX的化學構造……我們目前的探索飛船,已經用上這種供能結構了,出現差錯的概率很小。”

“現在最主要的還是芯片的問題,芯片出錯的概率很高,原因是這里的光速比我們的宇宙少了那么一點點,真的只有一點點。光速下降導致電子的運動出現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我們完全不知道,怎么開發出能夠適應第三類宇宙,出錯率極低的芯片……”

“所以制造一個低光速黑洞,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吧?”張然想到了什么,笑著問道。

“你指的是,黑域安全聲明嗎?那當然是很難的事情,光速的增大與減小,關系到很多很多的東西啊。甚至關系到了質能方程式Emc2。”

“像電子的最高速度,就不允許超過光速,簡并態物質也和光速有關,只要公式中與光速相關的物質……好吧,如果光速突然改變,其實很難想象到底會發生什么,大部分的物質都會從原子層面發生垮塌吧。”

爆炸這種事情,人們可太熟悉了……

因為第四類宇宙的數量頗多,大多數的探測器一進入,就直接發生爆炸。這種爆炸還和正常的爆炸不太一樣,是原子層面的分解,一下子什么都沒有了。

張然隔三差五就要聽到一次探測器爆炸的消息,一開始心中心中拔涼拔涼的。

那可是珍貴的物資,是口袋里套出來的錢!

但后來也就慢慢免疫了,爆炸是不可避免的,爆炸是一種藝術,盡情地爆炸吧。

“有沒有那種,穿上之后能夠適應大多數宇宙規則的裝甲?”

“沒有,或者說很困難,因為這種物質分解是空間的規則引發的。作用于人體的每個原子,呢每一個電子。”

“除非這個裝甲,能夠帶著一片正常空間進去,也就是曲率引擎的小型化。實際上我們的東方磐石號,也能一定程度抵御物理規則的變異……當然時間并不能太長。”

隨著時間的逐步流逝,探索飛船終于到達了目的地!

為了減少瀾化帶來的影響,飛船當中的所有設備都粗暴地可怕,有一種蘇維埃式的暴力美學。

引擎是仿造虛空變形蟲的PPX機械結構建造的核裂變引擎,芯片是微米級別的,不追求性能,只追求穩定耐用。

至于更加精密的儀器,都是從空間門中臨時送出去,用繩子連接,壞了再重新拉回來維修。

大量的專家組集中在了東方磐石號觀測臺,摩拳擦掌,興奮異常,試圖第一時間分析出更多的信息。

這將是人類在高維宇宙中,收獲的第一批物質!

……(PS:二合一哦!)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


上一章  |  開局一個亞空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