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一個亞空間第一百四十一章 螞蟻人的留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開局一個亞空間 >>開局一個亞空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一章 螞蟻人的留言

第一百四十一章 螞蟻人的留言


更新時間:2022年01月21日  作者:最終永恒  分類: 科幻 | 星際文明 | 最終永恒 | 開局一個亞空間 


本書作者其他書:

焦慮的等待中,時間悄然流逝。

張然、周成峰等人,都在耐心翻閱著屏幕上發送過來的資料,密密麻麻的文本,還有著少量的圖片,很顯然,他們一個字都看不懂。

金箔的數量總共有103張,文字數量約34萬,屬實不算少了。

這些的文字有點像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如同一個個蝌蚪文本。

當然也只是形狀上類似而已,由于外星人的語法與思維方式可能和人類有著本質差別,相應的信息學家并不是很有成功翻譯的把握。

34萬的文字還是太少了點。

對于破譯,人們還是抱著比較樂觀的態度,下邊有一個星球存在,再怎么樣也是能夠尋找到更多的文字資料的。

大不了再派遣一些機器人,哪怕損失了也沒什么。

一位信息學的專家,愁眉苦臉地說道:“最好是尋找與圖片相對應的文字,能夠讓我們更加快速地翻譯文字。”

“譬如嬰幼兒的識字圖冊,算是對破譯文字幫助最大的資料,如果能夠找到這些東西,我們有信心一個月內翻譯出這些東西。”

“又或者該文明的完整字典,同樣對翻譯有著極大的幫助;再退而求其次,電影海報、廣告等等,只要有對應圖片的東西,都是可以的。”

“當然這個星球可能有多種文字,就像我們地球,就有漢語、英語、俄語、法語等等,每一種文字都是不一樣的。這會對破譯帶來一些困難。”

張然點了點頭:“你們不要太著急,不管怎么樣,對于這顆星球探索都要繼續。我們主動尋找一個地熱少一點的地方,再進行登陸探索吧。”

一個小時后,相應的工程師終于給圓形的留影儀通上了電,大概是183伏的電壓,能夠讓其工作。

當外星影片播出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嚇了一大跳。

第一張圖片,是一位螞蟻人在高聲呼喊著什么……

姑且算是螞蟻人吧,和螞蟻的長相有點兒類似,頭上頂著長長觸角,卻是直立行走。

他身穿一件銀白色的宇航服,又可以說是銀白動力裝甲,站在一艘龐大的飛船上。

在這飛船的四周,密密麻麻漂浮著無數的小型飛船!

腳底下便是他們的母星,一個個明亮的巨大光團,綻放在他們的母星之上,很顯然這些光團就是氫彈!

這才是真正的星際戰爭啊,乍一眼看去,張然還以為在看科幻電影的某段劇情。

“西巴滴耶!”

這是人們聽到的第一句聲音,仿佛腹腔中發出的聲音,顯得有些沉悶,又難以想象的高亢!

他很難形容這種感覺,就是潛意識認為,是該文明智慧生命發出的高亢咆哮。

緊接著,宏大的交響樂響起,似乎由金屬敲擊以及某種貝殼樂器組成的節奏聲音,帶著一種粗獷而又野性的重工業氣息。

穿著宇航服的螞蟻人,用極快的語速,介紹著什么:“昂貴的個啊)……??¥”

屏幕上的畫面不斷切換,一個難以想象的巨大工廠展現在眼前。

這個工廠可能比珠穆朗瑪峰還要更加龐大。

無數的螞蟻人在工廠中繁忙地工作,有的戴著頭盔,也有的在維護工廠中的機器,他們成為了文明發展的一顆顆螺絲釘,卻非常有激情的樣子。

海量的機器人從工廠中出現,這個海量是真的海量,乍一眼望去就有數百萬,數千萬之多;機械化大軍與硅基怪物無窮無盡的戰斗,這些機器人普遍采用一種如同光圈一樣的殺傷性武器,光圈發散而出,大量的黑霧紛紛掉落在地上。

再接下來是核武器的爆炸,如同哥斯拉一樣的龐大生物,在氫彈爆破下灰飛煙滅。

以及……各種生離死別的場面。

是的,他們居然還是打不過,前線一點一點地向著大本營挪移。

不得不承認這個文明的藝術造詣極高,咚咚咚的金屬敲擊聲,仿佛擊中了每一個心靈深處節拍,讓人深刻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慘烈。

再接下來,音樂逐漸低沉,畫面一份為二,左邊是規模龐大的重工業工廠,無數的“螞蟻”群正在忙碌,正在戰斗。

而右邊的畫面是城市中的生活,仿佛是以往的回憶,那時候,他們也擁有一個美好的星球,由于大氣成分的不同,天空呈現出淡淡的紫色,就像薰衣草一樣的顯漂亮。

畫面中的城市和人類城市完全不一樣,這些城市的地下部分,高于地面部分,他們的人口眾多,一座小城市就有上千萬的規模。

而在一間間小小的房間中,螞蟻人們一個個帶上頭盔,周邊充斥著五光十色如同夢幻般的光暈……

張然咽了口唾沫,由于聽不懂旁白,他不知道到底在講述什么故事。

緊接著,畫面再一次跳轉,宇宙空間站中,幾個螞蟻人在聲嘶力竭地對著天空吼叫著什么,整個世界卻無動于衷。

螞蟻人們嘲笑著這些吼叫的吹哨人,認為他們的腦子出現了問題。

終于有一天,世界黑暗下來,恒星熄滅了,這一區域掉入了高維世界。帶上頭盔的螞蟻人,在五光十色如同夢幻般的光暈中,回歸現實。

是的,災難真正發生,他們必須要面對現實了。

又在某一天,高維宇宙外降臨了大量的小宇宙,從小宇宙中爬出了大量的怪物,其中有一團便是濃濃的黑霧……這團黑霧很快便凝結成了液態金屬。

“這些應該都是往事,過去的往事。”張然喃喃自語。

他在畫面中看到了一個小宇宙,是的,畫面中顯示著的確實是一個小宇宙,有大量的機器人在里邊建設避難所……

戰爭節節敗退,少量的螞蟻人帶著這個小宇宙逃跑了!!

留下一大堆茫然的螞蟻人,憤怒到了極致又無可奈何的場景。

“這……這是啥?”張然在心中吐槽了一句。

最后又變成了那個低沉而又高亢的聲音,他們和怪物戰斗,他們的種族又重新凝聚了起來,生命不止,戰斗也不會停止。

隨著種族的重新凝聚,戰爭的潰敗,居然硬生生地扭轉了,至少出現了局部的勝利。

他們甚至搶奪了一個屬于怪物的小宇宙,對其進行開發,作為可以移動的避難所。

在畫面的最后,戰爭的天平又開始重新扭轉,最終的生產大本營都快保不住,螞蟻人必須得離開這個星球了。

“西巴滴耶!”、“西巴滴耶!”,在離開的時候,唯有海量的螞蟻人,大聲歡呼,用極高的熱情,歡送著、祝福著、祈禱著。

旁白嘰里呱啦地說了些什么,畫面結束了。

最終的結局,應該是這個文明的人口,躲在搶來小宇宙當中,離開了這個世界……

上一次的小宇宙離開,那是無邊的憤怒,那是權貴的叛逃,是背叛!

不過這一次,卻是所有人一起離開了。

又或者,并不是所有人一起離開,而是一小部分人離開?

或許是這樣吧,人們并不是太確定,畢竟完全聽不懂這些螞蟻人在說些什么。

所有的情節,用時42分鐘33秒。

沉默了半晌,沒有人說話。

張然深深地嘆了一口氣,仿佛有一股來源于時光深處的力量,擊中了他的心核,讓他的內心瘋狂跳動。

過了好久,他才搞明白,為什么心臟的跳動會如此之快。

這是來源于過去時空的宿命與滄桑!

消失的生命,雖暫時如星空般飄散,生命的存在是短暫的,但精神的存在永遠不會消失,生命只不過是基本粒子的組成,精神聚合成形,永恒的生命,在另一個世界逐漸復蘇。

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傳承吧……

又情不自禁地看向另外一個屏幕:那里展示著一顆荒涼、死寂而又冰凍的星球,沒有一個螞蟻人存在了。

全滅。

大畫家埃爾文先生,曾經畫過一幅畫《同類相食》,展示了食物短期情況下,老鼠之間的兇殘搏斗,強壯的能夠吃掉弱小的,畫面血腥而又殘酷。

埃爾文在年輕的時候,便是以諷刺著稱的小名氣畫家。

這幅畫是他很早以前畫的,說是畫的外星人之間的內斗,是他親眼看到的內容。

當時所有人都覺得他神經兮兮的不太正常,不過這幅畫確實畫的很好,也賣上了不錯的價格,幾千塊吧。沒有死掉的畫家,總歸賣不上天價。

“中間的部分,應該描述的他們之間的內斗吧?他們本來是一個沒什么戰斗力,作戰意志潰散,沉迷于虛擬世界的文明,戰爭爆發后,之中的一些權貴,也帶著小宇宙逃跑了?”

“然后他們剩下的人,在戰爭中浴火重生……真是有意思的一件事。”

張然從這種宿命的感覺中慢慢恢復,但不管怎么樣,還是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

他深吸了一口氣:“他們似乎對自己的歷史非常自豪,否則也不會專門拍一個電影,特地放在這里了。”

“殿下,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個理論,大數定律。”

坐在旁邊的林秋月,感慨著說道:“如果我們要觀察草履蟲的一輩子,只要在培養皿中拍攝一張照片即可。在無數的草履蟲中,有剛剛分裂出來的草新生體,也有成年體,更有即將死亡的老年草履蟲。”

“一張照片,已然能夠分析出單個草履蟲的一生。”

“也就是,絕大對數的個體,都是符合統計規律。它們的行為,是可以預測的。它們的生命周期,也是可以預測的。有一個框架規定了它們一輩子的動作,它們永遠都挑不出這個框架。”

“文明的發展,可能也是如此。”

“由于大家都是框架之內的文明,所以在特殊時期,出現一些類似的歷史事件,做出相同的抉擇,也不足為奇了。”

“所謂‘叛逃’的抉擇,不是單一的個體能夠做的,而是一個階級做出的抉擇,是很多人共同的選擇,故而可能有著某種必然性質。”

“當然,他們后邊的歷史,似乎出現了不一樣的變化,這也是他們為之感到自豪的主要原因吧……”

張然低下頭,不知道應該怎么形容這種心情。

實際上會議室中的所有人,心情都是不平靜的。

人類文明本質上也是個普普通通的文明,如果沒有意外的出現,沒有造物能力的出現,能活下來的大概也只有伊甸園的50萬吧……

而且這50萬人大概率被困在小宇宙,最終隨著銀河的毀滅,掉入高維世界,能活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伊甸園叛逃后,人類重新振作起來?

幾乎是不可能的,時間上也來不及了,就算來得及,想要重新振作也難于上青天……

所以人類還不如這個螞蟻人文明……

“這個文明的科技實力,似乎比我們更強一些?”張然又問,“他們的大工廠生產力也太高了,密密麻麻的機器人軍隊,使用一種光圈武器,這種光圈是專門用于擊殺硅基微生物的吧?”

“從資料上看,確實是這樣。”說話的是另一位材料學教授,“我觀察到,他們似乎完成了全球太陽能電網體系,實現了永續能源。從這一點,至少比我們的地球時期,強了100年左右。”

100年?在場的很多人,都是驚了那么一陣子。

全球太陽能電網體系,在地球上也曾經提出過。

在21世紀的環保風潮中,太陽能算是最為廉價、最具有可實現新,并富有成本競爭力的可再生能源。

但太陽能唯一的麻煩便是,夜間沒有太陽,導致晚上沒辦法發電。

遇到陰天、暴風雨天氣也沒辦法發電。

而工業生產,一旦斷電,將會對成本帶來不可承受之重。譬如說金屬冶煉工廠,一旦斷電,金屬在電弧爐中凝結,不但損失一爐材料,整個爐子都會報廢;再譬如芯片生產工廠,一旦斷電,芯片全部報廢,指不定生產設備額報廢了。

那么怎么辦呢?于是便有人想到了一個方案,在全球各地都鋪上太陽能電板,再用特高壓進行電力輸送。

星球上總有一半的地區是受到光照的,總有更多的地區是晴天,故而全球太陽能電網將保持電壓穩定、并且長久地輸出電力,還能夠避免各種天氣缺陷。

總不可能全球都在下雨吧?!

當然了,使用全球太陽能的想法很好很棒,但無奈需要巨額資金,以及極其復雜的政治博弈。

就地球上的復雜狀況,國與國之間的電網互通,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一件事!因為電力這玩意是工業的生命線,誰愿意將生命線掌控在其他國家的手中呢?

更何況,對于地球人而言,國家之間的鐵路都沒互通呢!人們認為50100年能完成這一工程,其實算是少的了……

熱門推薦:

相關推薦:


上一章  |  開局一個亞空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