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一個亞空間第一百三十五章 滅絕的科技文明(5000字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開局一個亞空間 >>開局一個亞空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滅絕的科技文明(5000字求訂閱!)

第一百三十五章 滅絕的科技文明(5000字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2年01月18日  作者:最終永恒  分類: 科幻 | 星際文明 | 最終永恒 | 開局一個亞空間 


隨著消息的傳來,張然從來沒有如此振奮過!

他甚至產生了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仿佛有一種名為辛酸的淚水,要從眼眶中跑出來一樣。一時間他幾次張嘴,居然都無法說出話來。

此時此刻,他想到了地球母親,自從太陽消失后,人類就躲在地球母親的地熱中茍延殘喘,整整十年。

地球母親的地熱,就好像乳汁一樣,養活了全人類……

一直到辦公室里的零同學,情不自禁地哭出聲,他才漸漸從那種狂喜的感覺回過神。

這個消息是他近年來聽到過的最好消息!

在這種激動的情緒下,他甚至從零手上搶過果凍,惡狠狠地親了它一口。

只是很可惜,張然并不受“果凍”同志的愛戴,很快,如同震動棒一樣的高速震動把他的雙手給無情地甩開。

“親一下又怎么了?”張然非常不爽地呵斥道。

果凍好像被嚇住了,待在那里一動不動的裝死。

總而言之,一顆行星擺在了眼前,不管是刀山火海,還是什么外星生命,摸了摸儲備在東方磐石號的一萬顆氫彈,都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感。

包括周成峰、郭偉強,以及一大波的工程師以及科學家,都狠狠地松了一口氣。

“開發這個星球,不管這個小世界能不能住人,都想辦法開發這個星球!”

“如果沒有什么災難,那我們就……不走了!”

再接下來便是漫長的動物性實驗,人類必須得確認,這個三維世界能否住人。

要是不能住人,就會顯得很麻煩……

實際上很多初步性質的實驗,已經讓科學家們產生了憂慮:微生物的死亡速度比正常世界更快。

不過就算不能住人,也沒什么。

人類只要不停地挖礦,運回亞空間,只要有足夠的生產力以及時間,甚至在亞空間中重新弄出一個星球來也不是不可能啊!

另外,第一艘無人探險飛船,已經在第一時間發射。

第一批次的衛星,就在這艘深空探險飛船當中。

這么大的消息,自然沒有隱瞞的必要,民間很快就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這一年的發展,大家看在眼里,昆侖山社會確實進步神速,經濟發展很快,電腦、手機之類都能夠生產了,大家也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衣服,生活質量有著明顯的改善。

但只要是真正的有識之士,都知道資源匱乏的問題依舊存在,特別是最重要的稀土、鋰之類的元素已經消耗過半。所以手機之類的電子產品,物價高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根本不需要政府特意關照,民眾早就自發地節約資源,食物的浪費其實很少。

這種節約并不會帶來本質上的質變,但勤儉節約的精神,還是值得提倡的。

所以在發現行星的第一時間,很多工人們便開始在網絡上探討,只要資源問題得到充分解決,人類會有多大的提升云云……

在昆侖山論壇中,有一位博士便科普了目前的資源窘迫狀況:“我們連核聚變的紅利都還沒有吃透,理論上核聚變的出現,是能夠讓我們的生產力得到極大提升,甚至邁入共產主義都是有可能的!”

“但距離真正的極大富裕還差了很多很多,我們需要更高的科技,以及更多的資源。”

“沒有資源,我們生產不了太多的機器。而先進生產力需要機器,科學研究更需要機器。”

“還有儲能設備,也就是電池。電池這東西可實在太重要了,幾乎各行各業都用到……而電池最重要的元素就是鋰,高比能低成本高安全,一時半會間其他的電池很難代替。”

“大家可不要誤會,石墨烯電池并不是完全的碳元素,它也需要大量的鋰元素,因為其原理是利用鋰離子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

這一條科普,點贊的人數居然高達百萬!

“原來如此,我們如果能得到這顆行星就好了啊……上面應該什么元素都有吧,它將會是我們的第二個家園。”

“真懷念以往居住在地球的日子啊。”

有很多礦工基因深處的“挖掘本能”開始躍躍欲試。在過去的三年里沒什么礦物可以挖的,頂多只有一塊隕石能夠挖掘,而隕石的開采也用不了太多的人,也挖的差不多了,于是這些礦工改行的改行,換業的換業。

結果,突然間發現了一顆星球,這些老兄弟們迫不及待地聚集,申請去星球挖礦的人數,居然有足足10萬之多!

民間的探索熱情極高,而相關部門的行動效率也很快。

在當天下午的兩點鐘,政府準時召開了相關的會議。

每個人的心情都很美妙,外星人“果凍”成為了第一功臣,馴養師“零同學“”,前所未有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零不喜歡社交,非常不喜歡,她偏好于躲在殿下后邊,當一個沒有靈魂的保鏢。為了顧及她的心情,張然只能讓她坐在右手邊的位置。

一位天文學家率先解答了人們心中的疑惑:“各位,首先解答一些基本概念,這塊三維碎片,大概率是我們的本宇宙的一些地球坍塌后,殘留下來的特殊空間結構,并不是所謂的平行世界。”

“三維碎片的形成原因還有待研究……目前的觀點是,宇宙大撕裂后,會有少部分的宇宙膜沒有發生真空衰變,從而保留下來。”

“這些保留下來的宇宙膜,一部分會通過自我蜷曲,產生一個小宇宙。”

“對于小宇宙,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不再另行解釋。我們手中有16個可以利用小宇宙,其中3個可以住人,我們的伊甸園避難所,就建設在小宇宙內部。東方磐石號上,有一千多個規則各異小宇宙,組成了我們的曲率引擎。”

“但還有另一種不自我蜷曲的宇宙膜,會產生一塊三維碎片,按照我們目前的理論模型,生成這種三維碎片的概率是3左右……嗯,不算特別小。”

張然聽著這位專家的講解,突然得到了前線發來的偵查報告,快速瀏覽了報告后,整個人猛地頓了一下,陷入沉思當中。

“老周,你看這個……”

坐在左手邊的周成峰,也同樣呼吸凝滯住了。

講臺前的這位天文學家繼續說道:“……三維碎片是對外開放的,不像小宇宙那樣是封閉的,任何物質都能夠輕易地進入或者離開。當然了,它也沒辦法像小宇宙那樣,隨意地攜帶。三維碎片是沒辦法移動的,它只能被引力所影響。”

“故而,這一塊三維碎片,很可能是行星引力撕裂周邊空間后,天然形成的空間碎片,恰好將這一顆行星,包裹在了里邊……”

“我們的運氣相當不錯,恰好遇到了3的概率。”

在艦長室中,一大堆專家、學者、軍人,正在熱情討論行星探索的問題。

“3的概率其實也不算小了。”

“不不不,這種三維碎片,可能比我們預想中的更多一些。”另外一名研究宇宙的教授搖晃著腦袋,發表了不同意見,“我敢打賭,我們的理論是有很多謬誤的!”

“我覺得可能遠遠大于3!”

“不,不可能,這種三維空間形成的概率,3已經是高估了,真實概率可能只有百分之一。”

三維碎片的誕生概率到底是多少,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對科學家來說很重要,他們為了這一點爭論不休。

但對工程師以及軍人而言,又并不是太重要,具體的原理他們沒必要多管,反正,一顆行星擺在了人們的眼前,那是多大的幸運啊。

過了一會兒,更多的人聚集在艦長室中。

屏幕上播放出了第一手的偵查內容,各種的數據以及照片,都是前幾天發射出去的探索衛星拍攝到的。

導致這個一千平方的大房間中,鬧哄哄的一片。

“諸位,諸位,請安靜一下!現在開始未知行星的第一次探索會議。”

“恭喜各位的辛勤努力,也恭喜全人類,我們在經歷11個月的旅程后,尋找到了一塊可以容身的三維空間!”

“我們又能親眼看到正常的世界了。”

啪啪啪!

房間中響起了一片熱烈的鼓掌聲。

張然切換了屏幕中的內容,說道:“這一塊三維碎片,大體是圓球形的,直徑約莫179萬公里,在這之外便是高維宇宙。”

“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允許各位進行相關的科學實驗,以進一步了解高維宇宙的性質。”

“我們在財政赤字可以接受的情況下,一直都是支持科學研究的。目前的經濟狀況,還算寬裕。”

高維實驗室的霍教授立刻說道:“我們在高維宇宙航行的11個月,已經收集了不少數據。特別是最后的一個月的數據非常充分,誕生了一些新的猜想。”

“我們需要新的儀器來驗證這些想法,主要是中微子的探測裝置,價格不會很貴,大概2個億的經費……”

張然轉過身子,看了霍東先生一樣,2個億的經費確實不算多……

現在的一個大型核聚變電站,就要一兩千億的投資!這一兩千億是一勞永逸的,用上好幾十年都不成問題,平攤下來每年都能夠產生數萬億的GDP,肯定是賺的。

結果大名鼎鼎的霍教授居然只要兩個億的科研經費。

他甚至隱隱懷疑,兩個億去研究中微子,真的夠用嗎?

他不由得心中好笑:“老霍,你變了,變得摳摳搜搜、小心翼翼的了,以前都是大嗓門。暴脾氣,不給經費還要發脾氣。”

“哎,老霍,趕緊搞出一點成果,支楞起來啊。”

不過表面上卻沒有說這些,點了點頭,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目前的主要發展核心:“合理的要求,你們盡管申報。如果我們確實在星球上獲得大量資源,預計今年的財政還是相當寬松的。”

這一點在未來的很長時間,不會改變。

目前正在大力發展半導體,不就是為了發展科技嗎,難道真的給所有人都玩上手機游戲不成?

霍東輕嘆了一聲。

沒有成果,連呼吸都是錯誤的啊。

審批2個億的經費,也只能戰戰兢兢的了。

張然倒也可以理解這些教授內心的壓力,他也不再催促些什么,就任由他們發揮吧……有時候給的壓力太大,患得患失,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他輕輕咳嗽了一聲:“然后再說說行星的問題吧……”

“大家也知道的,我們在3天之前,發射了幾顆人造衛星,目前這三顆衛星已抵達星球上方,傳回了第一手資料。”

“它的重力環境是地球的0.85倍,比地球更加小一些。”

“由于失去光照,地面極度寒冷,其表面的大氣已經消失了,大部分的氣體凝結為固體,在星球表面形成了一層厚厚的積雪。”

“當然也有不少地熱地區,積雪比較少。我們的紅外線探測儀,能夠清晰看到星球上的地熱區。某些區域還有溫泉存在。”

“地熱的存在,說明這顆星球的內核還處于比較活躍的狀態。”

“至于星球的磁場也是存在的,大約是地球的1.22倍。”

說到這里,張然再一次停頓了一下,在屏幕中點出了一張圖片:“另外,我們還在行星上空,發現了人造衛星……”

“意味著,這里曾經存在過,和我們一樣的科技文明,而且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

會議室一下子變得非常安靜。

這個消息就顯得很重大了!

在場的好多人呼吸都凝滯了,大多數人還是第一次聽說星球上居然還有文明的存在。

而且還科技文明!

一個個都開始絞盡腦汁,思索著這些信息到底意味著什么。

“科技文明的出現,意味著有很大的問題啊……”說話的是參謀部的趙偉超,“既然這顆星球有地熱,也有科技文明,星球保存地又還算完好,上邊的科技文明去哪里了?”

“就像我們人類,哪怕太陽消失,還是能夠依靠地熱以及地下避難所茍延殘喘一陣子。”

“但如果無人能夠存活……肯定是發生了什么。”

趙偉超的意思很明顯,不應該小看任何一個科技文明,特別是絕境中的文明,能爆發出多大的潛力,沒有人能夠知道。

張然搖了搖頭:“不知道是否有幸存者,但是,天空中的衛星似乎不再工作,沒有發射任何的電磁波。星球上也沒有人為的電磁波痕跡……”

“好吧,可能有人會覺得,這些衛星使用暗物質通訊或者中微子通訊,但我們的專家討論后,覺得可能性極低。三維世界中,電磁波永遠是最為經濟的方式。”

張然停頓了一下,又說道:“我們派遣出無人飛船,正在嘗試著捕捉這些人造衛星,大概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就能把它們帶回來,到時候便能夠進行物質解析了。”

科技文明的出現,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因為很多人都想到了,對生命報有極大惡意的虛空變形蟲!

高等文明制造的礦機!

虛空變形蟲能夠感應到物質的存在;果凍,也能模糊感應到大量物質的存在;其他的硅基生命呢?

這么大的一顆星球放在這里,人類真的是運氣最好的那一批嗎?

可能……不見得吧。

這樣一想,人們心中就產生了一種悚然的感覺。

還好……東方磐石號,沒有冒冒失失地進入這個地方啊!

“有沒有可能,這個科技文明,提前預測到了災難的發生,就像我們人類,當初也知道災難發生。”

“但他們并沒有預測到這里形成了三維碎片,他們的母星依舊能保持完整,所以陰差陽錯地全員離開了呢?”坐在第一排的林秋月,用清脆的嗓音問了一句。

“可能性很低,非常低。”高維實驗室的霍教授道,“如果他們能攜帶所有人口離開,說明他們的科技實力遠高于我們,陰差陽錯離開母星的概率其實不高。三維碎片的形成概率,就連我們人類都能推算。”

“如果他們不能攜帶所有人離開,那么星球上的人口去哪里了呢?”

“要是滅亡了的話,我們得考慮額外的風險。譬如說,是不是有類似于虛空變形蟲的強大硅基生命,導致了這個種族的滅亡。”

“這顆星球的地熱似乎過于旺盛了,仿佛在地核深處發生些什么……譬如說,挖礦?萬一從地底爬出大量的怪物,我們是否有戰勝的可能?”

這個問題,無人能夠解答。

但這么想都有一種不妙的預感,慢慢地浮上心頭,這里他媽怎么會有一個文明呢?

還是滅絕的科技文明,好端端的滅絕干什么?!

不滅絕也比滅絕了要好啊!

不滅絕……雙方還有溝通的可能,還有和平共處的可能。

但滅絕了,只能說明……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開局一個亞空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