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一個亞空間第八十七章 波浪谷區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開局一個亞空間 >>開局一個亞空間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七章 波浪谷區域

第八十七章 波浪谷區域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28日  作者:最終永恒  分類: 科幻 | 星際文明 | 最終永恒 | 開局一個亞空間 
正文卷

正文卷

早上九點鐘,關于太陽殘骸的開發會議,在政府大會議室正式召開!

這么大的事情,張然自然坐在了主席臺上。

而新一屆政府的議會長,周成峰,坐在他的左邊位置。臺下屆是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

太陽殘骸的開發,關系到了人類的未來,也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

“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早上好,我們這一次的會議,要討論清楚,開發太陽殘骸的難點與風險。”

也沒什么廢話,張然開門見山地說道:“還有最后的一個月,我們將到達太陽殘骸邊緣,也即波浪谷區域,先考慮起來總是沒有錯的。”

“為了這一項工作,我們準備已久,各大實驗室也努力了一年多的時間。有什么原則上難以克服的困難點嗎?”

會議室中響起了輕微的討論聲。

很快,便由方舟實驗室的范天宇教授發言:“這樣說吧,太陽殘骸其實非常稀薄,只是比真空稍稍好了一點點……理論上的困難點其實是不多的,畢竟只是在太空中捕捉稀薄物質,用強磁場收集帶電粒子。”

“但實際應用層面的困難點卻極多。”

“第一是視線問題,失去了太陽,我們目前的觀察能力被極大的削弱。”

“我們發出的最強燈光,也不可能與太陽相比擬。”

“如果用更加形象的比喻,我們就像是一只草履蟲,慢吞吞地爬進了我們的大會堂,而大會堂沒有開燈,一片漆黑。于是草履蟲只能打開自己的燈光,照亮了周邊1微米的空間。”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由于波浪谷中的物質相對密集,如果有一顆1厘米直徑的高速隕石,恰好擊中了收集物質的飛船,其威力不亞于一顆炮彈。”

“如果是10厘米的隕石擊中飛船,和高爆炸彈的襲擊沒什么差別。這是觀察能力下降帶來的第一個大風險。我們的飛船容易被摧毀。”

“有沒有解決方案呢?”張然問道。

范教授聳了聳肩膀:“當然是……更強大能源,更強的磁場,更加明亮的光照,擴大我們的視野。大力出奇跡,這是一定的。”

林秋月坐在第一排的中間位置,微微頷首,并沒有說話。

她之所以坐在第一排,自然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東方實驗室的核聚變項目,這一年的時間,進展非常快!

目前已經穩定放電2000秒。

而這個持續時間,幾乎以指數形式上升,大概每隔兩個月,就能提升一倍左右。

這種飛速進展更可以說是另一種摩爾定律了。

按照目前進度,一年之后,穩定放電128000秒,差不多能走出實驗室,建立一個示范堆了。

她對這一點還是挺有自信的。

范教授繼續道:“第二個困難點,空間稀薄物質的捕捉,需要用強磁場材料。”

“但太小的捕捉帆是沒有意義的,一平方,兩平方的面積,捕捉不了太多的物質,至少需要一個一平方公里面積的捕捉帆,才能捕獲足夠的空間物質,讓我們盡快回本。”

“這種帆可以很薄,只要一層薄膜材料即可。”

“星云物質中有大量的氦3,是下一代核聚變的主要燃料。”

“第三個困難點,大飛船!我們需要一艘更大的大飛船,作為現實宇宙的主要根據地。”

“目前的方舟號,性能不足以滿足需求……至少要10倍以上的大飛船。”

張然聽明白了對方的意思,打錢!

技術上,似乎沒什么問題,沒錢才是最大的問題。

他抓了抓自己的頭發,想要用我的造物能量,頭疼啊!

只有1450的造物能量啊!

至于下一個時代……只能寄托在核聚變早點完成了。

自從政府改革完成后,原則上,張然的造物能力不再用于民生,只用于軍事以及科研。

他目前只愿意一些投資高端原材料,因為原材料投資起來便宜,性價比高。譬如高純度的圓晶,1點造物能量的圓晶,能夠生產幾十萬的高端芯片,這就顯得非常合算了。

又或者人類目前無法制造的高精密儀器,譬如大型托卡馬克中的各種裝置。

現在,隨著工業的恢復,人類能自己造的科技產品正在慢慢變多。既然人類自己能生產了,我還投資它干嘛,直接變出一艘飛船?你們想的美!

想著想著,他又隱隱有點肝疼了。

算了,大方一點,大家都不容易,50吧,最多劃撥50的造物能量!

再多就不行了,以后科技進步了,這玩意是越來越值錢的。

亞空間的造物能力,和文明等級成正比。

如果放在古代,1點造物能量,說不定只能制造1噸鋼鐵;現在卻能夠制造1億噸鋼鐵,這便是文明等級改變引發的質變。

等核聚變出來了,絕對算是偉大的突破,說不定又會有質變呢?

所以了,不是張然小氣,而是他確實想要留給能量給以后。

未來時間長,現在揮霍掉了,今后發生危機了怎么辦?

等范教授發言完畢后,大家開始發表技術方面的一些細節,包括什么超導磁鐵,什么臨界溫度,臨界磁場,臨界電流密度。只要不是太專業的術語,還是能夠勉強聽懂的。

最后大家還是認為,用石墨烯制造的磁鐵,便宜高效,是物質捕捉帆的最好材料。

每開啟一次物質捕捉帆,能吸引方圓5公里的帶電粒子,大概一個小時能捕捉600克的物質。

一個小時600克么?

張然實在不知道應該說些什么,這么大張鑼鼓的,居然只有這么點……

不過,打撈太陽殘骸就是這么困難,再加上捕捉帆是可以長久使用的,只要能收回成本,問題就不大。

在這之后,專門負責高維宇宙研究的霍東教授,用一種略帶著沙啞的嗓音說道:“各位,請安靜一下,我們不僅要討論技術難點,還要討論可能發生的危險!”

“太陽殘骸的聚集,是一種名叫‘波浪谷’的空間折疊現象引發的。”

“在接近空間破碎的區域,空間曲率更加復雜,不像正常的空間,是平滑的。”

“那里的某些地方,可能會有天然的引力,就像波浪一樣,中間的曲率高,兩邊的曲率低,所以才在‘谷底’保留了2.3個地球質量的物質。”

“由于波浪谷現象,這片區域的空間異常脆弱,隨時爆發真空衰變,整塊區域跌入高維空間。”

新書、、、、


上一章  |  開局一個亞空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