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果大亨:
黑暗中,星星點點的藍色熒光照在路明非臉上。
與路明非四目相對的是一只槌頭鯊,他隔著玻璃,觀察這只頭部扁平、像是從表情包里蹦出來的憨憨大鯊魚。
在鯊魚的右邊,還有一只懶洋洋的大海龜游過,一只體長超過兩米的藍鰭金槍魚從它的右邊穿梭過去,圍繞著它的鯖魚群高速流動,放眼無處不是水波蕩漾的光影。
繪梨衣緊貼在玻璃壁上,充滿好奇地望著這只鯊魚。
雖然這幅畫面很像是兩人在水族館約會,但這里并不是水族館,而是卡塞爾的地下。
他們正在乘坐校長專用電梯,參觀卡塞爾地下的基因庫。
電梯在一根玻璃管道中通行,幾秒后,電梯停止了下沉,開始橫向滑動,視野中的光線逐漸明亮。
“基因庫計劃最早是在1952年成立的。”昂熱富有磁性的嗓音從路明非身后傳來:“那是‘末日派’叛逃后的第七年,雖然‘末日派’這個詞在今天很少被提起了,但在那幾年,每個人都知道有一伙人背棄了我們屠龍的信仰。”
“所以學院也開始相信末日的到來,為此做準備?”路明非轉過頭問。
“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昂熱點燃了一根雪茄,“這幾十年里,我們一共建立了五個基因庫,卡塞爾地下的基因庫,保存了超過十二萬種植物、八千種陸生動物和六千種海洋生物,我們耗費巨資建立了一個完善的小型生態圈。
學院最初選址,就是因為我們在這里的地下發現了一個天然生成的溶洞,我們耗費了近百年的時間,融合了電子、煉金和機械的技術,把它改造成這個樣子,并取名為冰窖,它還有一列負責運送物資的秘密地鐵。”
“單憑末日派的叛變,秘黨就下定決心要開始如此龐大的工程么?”路明非能想象的到“冰窖”從最初的溶洞,變成如今的生態圈,要花費多少的金錢和人力,這絕對是一個能載入人類歷史的工程。
“不止是這個原因。”昂熱低聲道:“卡塞爾分為了很多的系,每個系都有系主任,但從來沒有學生見過自己系的系主任,因為系主任都不負責教學,他們唯一的工作,就是研究和追求真理,連我都很少能見到他們,他們在科學界是負有盛名的泰斗。
例如物理系的系主任道格·瓊斯,他是核物理學界里程碑式的人物,沒有他,美國二戰的時候就造不出原子彈,再比如說讓·格魯斯,是他讓美國先于蘇聯登月,當年他拒絕了諾貝爾獎,很多人以為他在30年前改信喇嘛教去XZ隱修,實際上他是收到了卡塞爾的就職邀請。”
“那些寫在教科書里的人物...就在卡塞爾?”路明非一愣。
昂熱點頭:“基因庫計劃,最早就是由這些科學家們提出的。”
“他們...也相信末日和黑王復蘇,在那個年代,這就是虛無縹緲的事情吧?”路明非問。
“不是相信,而是他們的推測。”昂熱更正了路明非的發言:“在秘黨向這些科學家們展示龍族后,就印證了人類一直以來的有的猜測,人類不是從自然進化中誕生的。”
“達爾文的《進化論》難道不對么?”路明非吃了一驚。
“或許我的說法有點問題,我更正一下,準確來說,生命,是被創造出來的。”
“生命?”
“對,生命,你學過細胞相關的知識,一個肉眼看不到的微乎其微的單個細胞,其內部的功能是極為復雜的,它就像是一個精密的微型工廠,分解能量,轉運基因,分裂增生...人類現有的技術,絕無可能憑借材料復原一個細胞,所以你覺得從無機物中誕生出一個單細胞的幾率有多高?”
“這...應該很低吧,萬億分之一?”路明非試探性地給了一個概率。
“單用概率來描述,可能不太直觀,我打個比方吧,這個概率,大概相當于你在地上扔了一堆毫不相關的汽車零件,然后忽然起了臺風、海嘯和地震。
這些零件被臺風卷起來,被海嘯沖刷,被地震掩埋,等一切平靜下來后,你發現,在你放置零件的地方,組裝起一輛全新的蘭博基尼,而且還加好了油,鑰匙插在表盤上,引擎轟隆隆鳴叫,下一秒就能去高速路飆車。”
“這...可能么?”路明非不由得發出了疑問。
“這還只是單個細胞從自然界中誕生的概率,想要進化成今天的人類,你發現的就不只是一臺蘭博基尼,而是一個會說人話,能獨立思考的擎天柱。、
油不夠了他會自己去找油喝,如果路上見到了女性汽車人,他們還會誕生出愛情,并且女性汽車人的結構和雄性擎天柱截然不同,她們甚至擁有子宮和卵巢,能順利繁衍出新的小汽車人。”
“這純粹是在扯淡吧。”路明非吐槽道。
“系主任們也是這樣認為的。”昂熱吸了一口雪茄,煙口忽滅忽亮,“根據他們的推測,黑王,不只是龍族的起源,或許還是人類的起源,所以我們要面對的可不是什么因為核輻射而變異出來的哥斯拉大怪獸,那可是神啊,真正的創世神。”
“創世神么...”路明非嘶吸了一口氣。
“其實從2000年開始,我們就觀測到地球的磁場開始急速下降了。”昂熱說:“系主任們曾在2006年遞交給校董會一份報告。
按照這個進度下去,預計在過20年左右,當地球的磁場低于某個閾值時,地幔的彈性和粘度會突然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地殼位移和物理性極性轉移,也就是磁移。
磁移將會引發出全球海嘯地震和火山噴發等諸多自然災害,換個角度講,這會重新凈化地球的表面,和12000年前的大洪水是一個性質。”
“大洪水?那不是神話故事么?”
“大洪水在科學界已經被證實了。12000年前,在地球的第四次冰河世紀時期,氣候變暖導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部分陸地沉入水底,海邊還有離冰川近的地方的人們損失巨大,被迫遷徙,于是大洪水的事情才被口口相傳的流傳了下來,變成了各地的神話傳說。”
昂熱淡淡道:“瑪雅歷記載,世界的紀元曾四次贏來終結,分別以火雨、地震、風暴和洪水作為終章,正好對應風火水土四大龍王。”
“校長你覺得龍王是毀滅世界的元兇?”路明非心里想到了遠在BJ的芬里爾、康斯坦丁和諾頓,這玩意怎么看也不像是能毀滅世界的樣子吧。
“誰知道呢?這世界有太多解不開的謎團。”昂熱帶過了這個話題,只是注視著路明非的眼神耐人尋味。
電梯從水面浮了出來,繼續上升,路明非透過這個玻璃房子望過去,眼腳下被一抹郁郁蔥蔥的綠色占據了。
那是一片廣袤的森林,人造陽光從上照射到繁茂的綠葉,枝頭有不知名的鳥兒停靠,正用細小的鳥喙梳理自己的羽毛。
兩根鐵軌架空起來掠過樹梢,他們的“電梯”正在跨越一片亞熱帶森林!
“好厲害!”繪梨衣趴在玻璃表面,俯瞰美麗的景色,如果在這里拍一張照片發到朋友圈,說自己在地下室,絕對不會有人相信你的鬼話,任何人置身其中,都會感覺到自己處于真正的自然森林!
在她視野的盡頭,甚至還有一座金字塔,巨大的黃色石磚組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個三角四面體。
金字塔的結構不附帶諸如水泥之類的粘連劑,卻能屹立千年不到,有人做過實驗,在石塊與石塊之間,連一片刀片插進去的縫隙都不存在。
有人說金字塔外星文明的產物,具體它是如何誕生又如何建造的,已難以進行考證,但毫無疑問,人們依然會為金字塔和其中蘊含的文明重量感到震撼。
它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是人類文明的瑰寶。
電梯最終停在了金字塔前,閉合的電梯門打開,昂熱在煙灰缸熄滅了雪茄,從門內走出去,雙腳踩在黑色的泥土之上。
“走吧,副校長就在金字塔那邊等我們。”昂熱指了指金字塔那邊撫摸石塊表面的人。
繪梨衣望著金字塔,在門前躊躇不決。
路明非先一步走出了門,對著她伸出手了。
她把手搭在路明非的手心里,眼睛一閉,踩在了長著青苔的黑色泥土上面。
等待幾秒后,她才睜開了雙眼,深深呼吸帶著雨水和泥土味道的空氣,為自己真切地站在這片土地之上而歡喜。
三人的到來讓副校長抬起了頭。
他的手還放在刻著文字和圖畫的石板上,路明非讀不懂那些古老的文字,但石板上的畫倒是能看得懂一些。
那似乎是一張星圖,刻著太陽,太陽之后還有數個星球,路明非看到了帶著木星環的木星,結合整張石板上的畫面分析,這似乎是一張太陽系的星圖。
“還在研究蘇美爾人的石板?”昂熱笑笑,和副校長打了個招呼。
“不,石板上的內容我早就解讀完了,我只是在思考那顆多出來的尼比魯星代表著什么。”副校長站起身,擺了擺褲腿上干掉的泥巴,他似乎在這里待著有好些天了。
“尼比魯星,那是什么?”路明非問。
“知道蘇美爾文明么?”副校長問。
路明非搖搖頭,繪梨衣看了看他的側臉,也跟著搖了搖頭。
副校長被繪梨衣的動作給逗笑了,“果然還是得看看漂亮女孩才能放松下來,既然你們都沒聽過,那我就給你講講蘇美爾文明的故事吧。”
昂熱聳聳肩,倚靠在了金字塔邊,又點燃了一根雪茄。
“那是什么史前文明么?”路明非來了興趣。
“蘇美爾文明距今大概六千年前,這塊石板就是20世紀70年代,從蘇美爾文明的遺跡中發現的。”
副校長蹲下身,像是在撫摸情人肌膚一樣,溫柔地撫摸石板表面。
“我們現在就在利用這塊石板,和六千年前的蘇美爾人對話。”
“這是...太陽系的星圖?”
路明非和繪梨衣也蹲下身湊近了看。
“沒錯,蘇美爾人崇拜神靈,他們的神明形象大多都與星星相關,這其實是一板用來祭祀的石板,上面繪制著太陽系,現發現的蘇美爾星圖,幾乎都與現代人使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到的圖像無誤。”副校長點頭。
“六千年前,他們就能觀測到太陽系啦...”路明非吃驚道。
“蘇美爾文明相當發達,他們以月的圓缺周而復始為一個月,將一年分為12個月,其中一半為29天,一半為30天,全年共354天。
這樣每年比太陽繞地球一周的時間少11天,于是他們又創立了閏年,這就是太陽歷。
他們還引入了將小時分為六十分鐘,每分鐘六十秒的計時系統。
我們曾經在這塊金字塔原址附近找到一塊泥板,其中有一道數字相乘的計算題,最后結果用阿拉伯數字表示是195,955,200,000,000;這就是距今6000年前的蘇美爾人的數學水平。
而在他們2500年后的希臘人,還認為10000這個數字簡直是一個無法計算的值。
凡是超過了10000的,就被稱為無窮大,多位數字對于歐洲人來說,要到公元后1600年,才被笛卡爾等數學家兼哲學家用于計算當中。”
“這么發達的文明竟然毀滅了么...”路明非嘆了一口氣,又探頭問道:“那這塊石板有什么特殊的么?副校長為什么要研究它。”
“你仔細看。”副校長指著石板。
路明非聚精會神地看著上面的星圖,終于發現了一點不對勁,在地球和月亮的附近,似乎還多出了一顆行星,那顆行星比地球要大上好幾倍。
“那是...”
“尼比魯星。”副校長補充到:“在蘇美爾文明里,那是他們的起源之地。”
“真的有這顆行星么?”
“只通過蘇美爾人的泥板分析,尼比魯星并不長期存在于太陽系,它的軌道是一個縱向的圓,與太陽系相交,每隔36000年,才會出現在太陽系一次。”
“那為什么又說尼比魯星是人類的起源之地?”
“這要從18世紀說起了,那時候考古學家曾經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也就是蘇美爾人曾經居住過的地方,發現了大量的古巴比倫泥板。
根據泥板的記載,這些蘇美爾人似乎是一夜之間出現出現在這里的,而且自從他們出現,他們就有先進的農業,手工業也非常精湛,還掌握了當時人類大量用肉眼看不到的天文知識,比如說太陽系行星的排列位置。”
“他們...不是地球人?”
“在泥板的記載里,他們有一位名叫阿努納奇的神,能操縱天氣,據說阿努納奇就來自尼比魯星,是阿努納奇教會了他們農業和手工業,但我更傾向于蘇美爾文明的建立和龍族有關系。”
副校長說:“我認為‘阿努納奇’就是龍族,甚至有可能是一位龍王,他或許出于憐憫,或許出于玩樂,幫助蘇美爾人建立起了文明。”
“泥板里記載‘阿努納奇’是一位極其喜好黃金的神,奉上黃金他就會傳授給你知識和賞賜,而黃金在煉金術中,又是最好的傳導性材料,他或許只是為了找人幫他收集黃金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