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不科學第五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走進不科學 >>走進不科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中)

第五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中)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新手釣魚人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新手釣魚人 | 走進不科學 
正文卷

正文卷

作者:新手釣魚人

庫房內。

聽到王老口中冒出的一萬五千米這個數字。

徐云頓時一怔,眼中浮現出了一股茫然。

這啥情況?

要知道。

根據徐云和錢五師他們之前的推導。

為了讓‘誅仙劍’導彈具備足夠形成乘波體或者說準激波的速度,它的墜落高度要比徐云原先設想的高出八千米左右。

這個數字到了錢五師嘴里,則變成了一萬米以及九千五百米也行。

結果眼下輪到王老這邊。

他非但沒有降低要求,反而還提高到了一萬五千米?

不過仔細想想

似乎也挺正常的。

畢竟余量冗余這四個字,在后世可算是兔子們的基本人設了

例如赫赫有名的月兔二號。

這玩意公開的設計壽命是3個月,當時國際上對它的評價是中規中矩。

然而從2019年1月3日到現在。

這玩意兒已經在月球上待了

整整四年。

另外它的實際運行時長730多天,累計行駛近1500米,對外發布各級科學數據超過了940.1GB。

大概除了設計團隊,沒人能知道兔子們給它預設了多少工作壽命吧.

等等!

想到月兔二號,徐云忽然意識到了另一件事:

華夏航空航天事業的奠基人,正是面前的王老。

換句話說。

兔子們后來在航天領域搞余量冗余的萬惡之源,該不會就是?

嘶.好像發現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與此同時。

王老面前的長桌上。

聽到王老說的這番話。

除了極少數諸如鄭濤、周紹平之類事先有所準備的人外,其余成員幾乎也都為之一愣。

不過在回過神后。

眾人并沒有太過大驚小怪,而是相繼調整好了坐姿,一副聆聽王老傳達要求的姿態。

不是他們計算的參數出錯.或者說不是他們的能力問題就好。

這些年輕人恐懼的并不是推導重來,而是擔心因為自己小組的失誤拖了集體后腿。

過了片刻。

一直以來都展現出了極強領頭作風的鄭濤看了眼同伴,發現無人出聲后主動開口表起了態:

“王主任,有什么要改進的地方您就直說吧,只要不是我們戮仙劍小組的問題,怎么改都成!”

聽聞此言。

王老又環視了周圍一圈,對上眾人堅定的目光后輕輕點了點頭:

“很好,既然大家都有這覺悟,那咱們就聊正事吧。”

于是王老便拉過身邊可以移動的黑板,拿起粉筆,說道:

“我們原先計算的飛艇高度是地面上空3到3.1萬米,而眼下提高一萬五千米,那么停留高度就是4.54.6萬米。”

“如此一來,我們首先要計算的就是飛艇的升力問題。”

“直接點說,就是浮力要重新計算了。”

上輩子是飛艇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雖然有些飛艇上會安裝有動力系統,不過這個系統提供的主要是水平移動的動力。

至于飛艇上升的動力,主要靠浮力完成。

一般來說。

飛艇內不止一個氣囊,外氣囊充滿氦氣或氫氣,內氣囊是空氣,通過鼓風機控制體積。

內氣囊充空氣,體積增大,外氣囊中的氦氣體積減小,浮力減小;

內氣囊抽出空氣,體積減小,外氣囊中氦氣體積增大,浮力增大。

而在實際過程中。

這種氣體交換又會受到空氣溫度的影響,因此設計起來相對會比較復雜一點。

當然了。

這里的復雜主要是針對笨.咳咳,外行人而言的。

對于王老他們這些航空航天的專業人士來說,這種氣體優化并不算難事。

因此很快。

一位頭頂锃光瓦亮,一看就是個頂尖強者的男生舉起了手:

“老師,我有思路了。”

王老朝他點點頭:

“運城,你來說說。”

名叫運城的光頭男生聞言立刻站起身,幾步走到了王老身邊,拿起粉筆邊說邊寫了起來:

“老師,各位同學,大家應該都知道,艇內外壓差的安全范圍非常有限。”

“根據我們之前的計算,飛艇的內外壓差必須維持在250Pa550pa之間,允許的最大波動值只有300Pa。”

“在這種基礎下,我們想要讓飛艇升力提高,那么顯然只能通過內環排氣完成”

說著。

男生便在黑板上寫下了幾個方程:

第一個方程中的α是空氣密度率,ρ(h)是大氣密度,ρa(h)是大氣壓強

第二個方程中的M是飛艇質量,也就是說這是一個質量方程。

接著運城又繼續寫了幾個方程。

看到這里。

現場的不少人眼中紛紛冒出了略帶明悟的神采。

果不其然。

運城很快寫下了一個最終式:

接著運城放下粉筆,對王老說道:

“老師,請您過目。”

王老從運城落筆的一刻便沒有挪開視線,更是在他寫到一半的時候,便已經徹底明白了自己這位學生的想法。

因此在運城開口后。

王老當即便點了點頭:

“不錯,推導的公式沒有問題,數學上是過關的。”

聽到自己老師的夸贊,運城忍不住嘿嘿笑著撓了撓頭發。

他所寫的這個公式并不難理解,實質上就是一個特殊的大氣環境模型。

其中大氣壓強的模塊運城并沒有寫完,不過可以靠著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求出來。

隨后王老又看向了運城,對他問道:

“運城,你繼續說吧。”

運城用力點了點頭,繼續在黑板上畫了個比較直觀的圖示:

“老師,各位同志,所以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我們可以把艇身形狀改成類似于橢球形,低阻力飛艇外形長細比大概在4左右。”

“換氣口則鋪裝在飛艇最大直徑下表面處——這樣可以考慮將它形狀近似等效成圓柱體外形。”

“同時平流層氣流水平流動較為穩定,垂直運動受到抑制,假定飛艇運行在當地水平面上,艇體與地面保持平行,飛艇頭部指向正東,這時候U2”

看著面前這個侃侃而談的大光頭。

徐云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股很奇怪的既視感。

他似乎在什么地方聽過這個思路

但當他仔細思考的時候,卻又什么東西都撈不著。

莫非這位運城是后世飛艇設計大賽的某位評委?

不不不,不太可能。

運城的面相看起來估摸著已經三十出頭了,五十年后最少八十往上,當初徐云遇到的幾位工程院院士都在六十左右。

可不是飛艇大賽,那會是在哪里呢.

就在徐云絞盡腦汁瘋狂回憶的時候,運城也已經介紹好了他的思路:

“老師,差不多就是這樣了。”

王老見狀贊許的拍了拍運城的肩膀,隨后看向臺下:

“各位同志,有誰對運城的想法有其他看法嗎?”

臺下眾人紛紛搖了搖頭。

他們這可不是客套,而是確實沒什么意見。

畢竟運城無論是公式還是思路都想到了點子上,這時候要是表示反對,確實就有些無腦杠了。

隨后王老忽然想到了什么,轉頭看向了徐云:

“韓立同志,你有什么要補充的嗎?”

“啊?我嗎?”

徐云微微一怔,意識到王老確實在問自己后連忙搖了搖頭:

“沒有。”

王老見狀有些失望的嘆了口氣,搖頭道:

“那你跟過來干嘛,我還以為你有啥新點子呢。”

徐云:

大佬,我特么是人,不是多啦A夢啊

當然了。

王老的這句話更多還是以調侃為主,像他這樣的人是不可能會把希望全然寄托在某個人身上的——即便是他自己也不可能。

因此很快。

便與眾人開始討論起了下一個問題。

“接下來我們討論飛艇的下應式結構”

就在整個戮仙劍團隊在討論飛艇結構的同時。

基地內的其他幾個項目組亦是在穩步向前推進著進度。

例如孫俊人負責的超寬帶近炸引信。

如果此時徐云擁有上帝視角便會發現,他們的推導過程已經到了技術落位的最后關頭。

只待兩三個難關一破,便可以進行最終生產。

又比如劉有成負責的飛艇囊體。

如今基地里的200多頭驢已經開始在大太陽底下拉磨了,不斷有新鮮的頂漿分泌液產出。

不過世間萬物總是講究一些微妙的平衡,有得就會有失。

因此在基地幾個小組齊頭并進的時候。

數千公里外的二機部內,劉渤生卻接到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此時此刻。

劉渤生正一臉嚴肅的看著面前的一名年輕人,眉頭緊緊促成了一團:

“小劉,你說什么?睢城的那座糧倉失火了?”

名叫小劉的年輕人身材相當高大,但此時卻低沉的弓著背垂著腦袋,看起來情緒同樣很是低沉:

“是的,劉部,而且火勢非常嚴峻,根據火場的相關統計,糧食的焚毀率超過了90。”

聽到80這個數字。

劉渤生終于忍耐不住,一巴掌重重拍到了桌面上:

“敵特呢?敵特抓到了沒有?”

劉渤生沒有詢問這是意外失火還是人為縱火,而是直接了當的問起了敵特的下落。

畢竟睢城糧倉的布局他很清楚,內部被分成了五個子倉庫,每個子倉庫之間的距離超過了20米。

且不說有沒有可能失火吧,

即便是著了火,焚毀率也不可能達到90。

劉渤生對面的小劉聞言沉默片刻,方才繼續說道:

“劉部,根據王蓉同志那邊傳來的消息,縱火的敵特一共有9人。”

“其中三人當場被擊斃,四人被抓,兩人在逃。”

“這是一次非常有組織且大動作的敵特襲擊,雖然沒有人員傷亡,但他們明顯就是對著物資去的。”

劉渤生聞言再次揚起了手,但在空氣中懸停了一會兒后,還是無力的放了下來:

“哎”

作為兔子們西北部地區的重要中轉站,睢城糧倉可謂是西北工業線的核心級節點。

尤其是在毛熊援助了華夏工業項目后。

睢城糧倉的重要性再次提高了一大截。

同時很關鍵的是.

這一次睢城糧倉的食物,是組織上為221基地準備的過冬糧!

畢竟如今已經八月份了,再過兩三個月便會入冬。

所以組織上提前準備過冬的糧食并不算為時過早。

更令劉渤生有些揪心的是。

這次組織上準備的糧食足足可以支撐221基地整整四個月的用度,保證基地所有成員都能全心投入在項目研究中。

結果眼下隨著糧倉這把火的出現。

這批糧食的焚毀率達到了90,這可就要了親命了.

而一旦沒有糧食.

基地同志們的覺悟劉渤生絲毫不會懷疑,但覺悟再高倘若身體不行,研究的效率勢必也會受到影響。

驀然。

劉渤生又意識到了另一件事:

面前這位和他同姓的小劉可是機要處的人,并不是他的直接下屬。

所以在前來通知自己之前,他一定已經和首長那邊匯報過了消息。

想到這里。

劉渤生頓時深吸一口氣,對小劉問道:

“小劉,組織上怎么說?”

聽到組織上這三個字。

小劉立刻從身上取出了一封信件,遞到了劉渤生面前:

“劉部,這是首長讓我轉交給您的信。”

劉渤生連忙將這封信接過,當著小劉的面便撕了起來。

畢竟作為機要處的負責人之一,小劉的密級甚至比劉渤生還高。

劉渤生知道的事情小劉多半知道,而小劉知道的事情劉渤生就未必知道了。

撕拉——

信件很快響起了一道撕扯聲,過后劉渤生從中取出了一封很輕薄的信。

接著劉渤生將信件抖了抖,輕輕攤開。

只見此時此刻。

上頭赫然寫著一行字:

家里已有解決方案,必要時可借調xx處糧食應急,切勿驚亂,不過此方案為最終手段,輕易不會啟用。此前可請郭友來、錢五師、王耀平三位同志共同出面試探某人口風,或有驚喜——此事可等U2擊落后再詢,某某落筆。

今天中暑了,人有點難受,更新少點,刮了個痧加吃了藿香正氣丸,希望明天能好點。

狀態差雖然也可以多碼,但多碼出來的質量很差,發出來那就是坑人了。

求月票啊,已經兩天就3000票了,6000票我就可以當驢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走進不科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