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不科學第二百九十三章 時隔12年后重新開啟的輝光研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走進不科學 >>走進不科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三章 時隔12年后重新開啟的輝光研究!

第二百九十三章 時隔12年后重新開啟的輝光研究!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02日  作者:新手釣魚人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新手釣魚人 | 走進不科學 


小說:、、、、、、、、、、、、

實話實說。

自從雙方認識以來。

徐云對于艾維琳這個姑娘的感情,其實是比較復雜的。

當然了。

這里的復雜不是說男女之情,而是體現在其他方面。

首先一點就是.

在原本歷史中,她這個人壓根就不存在。

沒錯。

不存在。

因為利拉尼并沒有留下過任何后人——哪怕是現實歷史中也沒有。

推演中的利拉尼為了尋找徐云,最終在前往尼德蘭的海難中故去,死前不到20歲。

而現實歷史中的利拉尼則在長大后成為了一名修女,在44歲那年因肝癌病逝。

因此現實歷史里壓根就沒有艾維琳·艾斯庫這個人存在,她的出現可以說和徐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可以說正是因為徐云當初寄出的那封信,才有了艾維琳的出現。

加之推演中對利拉尼的遺憾、得知小牛居然有后代活著的喜悅。

以及再后來被艾維琳點破光伏這個bug后的意外.

種種因素交雜在一起,最終導致徐云對艾維琳的感情一直有些微妙。

沒想到今天的圣誕晚宴上,艾維琳居然又寫下了想去東方的愿望。

這就讓整個情況更加微妙復雜了起來。

當然了。

作為一個很有逼數的工科汪,徐云自然不會自戀到認為艾維琳是因為喜歡自己才寫下的這句話。

現實中或許有那種人形自走荷爾蒙存在,一個笑容便能勾起他人的好感。

但這類人的名字可能叫讀者,可能叫盟主,但絕不可能叫徐云。

若是他所料不錯的話。

艾維琳之所以想去一趟東方,多半就是為了圓上利拉尼和小牛的夙愿。

畢竟東方...或者肥魚這個名字,可以說改變了整個艾斯庫家族的命運。

當年徐云曾經說過自己來自福建,或許也同樣被以備忘錄的形式記在了什么地方。

至于‘hujian’這個發音就屬于細枝末節的范疇了,君不見哪怕在2022年,多少人也叫不順這個詞兒?

艾維琳沒在前頭加上紅燒這兩個字,說實話已經很對得起徐云了。

隨后徐云將筆記本收好,正準備說些話收尾。

然而話未出口,便聽一旁的艾維琳先說道:

“接下來該到你了,羅峰同學。”

徐云頓時一愣,原先準備好的話硬生生卡在了喉嚨口:

“我?”

艾維琳點了點頭,朝他投來了一道理所當然的目光,說道:

“這不是你說的嗎,現場每個人都要寫下自己的期望。”

“現在我們都已經寫完,就剩下你和希爾芙了。”

“希爾芙年紀還小,對于人生規劃和夢想還沒什么概念,加上她也不怎么識字,所以她可以不寫。”

“但是你媽.”

隨著艾維琳這番話的出口,一旁的小麥也立馬跟著起哄道:

“對啊,羅峰先生,這可是你定的規則,不能裝傻哈,裝傻的人要吃斧頭的。”

對面老湯則沒有說話。

只見他肩膀一沉,從椅子下方取出了一柄斧頭,默默的放到了桌上。

徐云:

這算是給人挖坑,結果挖到了自己身上?

過了幾秒鐘。

看著周圍虎視眈眈的眾人,徐云認命似的嘆了口氣。

耷拉著腦袋回到自己座位上,拿起紙筆開始寫起了字。

只是剛一落筆,他便又頓住了。

自己該寫什么內容呢?

眼下別說十年或者二十年了,他留在副本中的時間只剩下了十個月左右。

也就是說到了他們約定重聚的那天,徐云早就回歸現實了,肯定沒辦法趕到現場。

另外自己是后世來人,在眼下這個時代,其實也并沒有什么期望。

但如果寫后世的內容,小麥他們將來能不能看懂且不說,這個做法本身就中二的有些摳腳了.

想到這里。

徐云心中忽然閃過了一道靈光,低下頭,在筆記本上寫了起來。

過了足足十分鐘左右。

他放下筆,捏著筆記本來到老湯面前,說道:

“湯姆遜先生,我既然是這個‘游戲’的發起人,那么我提出一個合理的要求應該沒有問題吧?”

老湯抬頭看了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問道:

“什么要求?”

徐云揚了揚手中的筆記本,說道:

“湯姆遜先生,我今天暫時先不公開筆記本上的內容,等到將來聚會的時候大家在一起打開,可以嗎?”

“我敢保證,重聚的時候大家一起看,一定要比現在公開有意思的多。”

老湯聞言,頓時一愣。

好家伙。

還能這樣玩?

他下意識的就想出聲反駁,但一句“那怎么行”還沒出口,他便又想到了一件事:

這是徐云與自己認識以來,對自己提出的第一個要求。

而在此之前。

自己卻已經欠了他一大筆的人情,外加一條命.

想到這里。

老湯猶豫片刻,掃了眼餐桌上的眾人,最后還是道:

“既然如此...羅峰,就按你說的來吧。”

徐云點點頭,臉色沒多大變化。

老湯的反應在他的預料之中,況且他也不擔心老湯或者其他人偷看。

一來現場的這幾位人品都是個頂個的好,基本上能秒殺一個團的小牛,不至于做出偷看這種下作的事情。

二來便是.

他留下的并非文字,而是其他一些東西。

即使有人現在偷看了內容,十個月內想要破解也是不可能的——除非那個人也是穿越者。

總而言之。

事情到了這一步,接下來的環節便只剩下了一個:

約定下次見面的時間。

休伯特·艾里的性格比較外向,便第一個舉起手,先一步報出了某個時間:

“大家覺得十年后的圣誕節怎么樣?整數年份又好記。”

“十年后嗎..”

老湯的手指在桌上篤篤的敲了幾下,與黎曼等人對視一眼,幾人齊齊搖了搖頭:

“十年后我們中有一半的人未滿30歲,超過三十五歲的更是只有我和基爾霍夫,想要完成目標時間還是有點短了。”

隨后艾維琳想了想,也報出了一個數字:

“那么十五年后如何?”

十五年。

現場除了希爾芙之外,年紀最小的是田浩所,今年18歲。

其次是小麥,今年19歲。

十五年后他們一個33歲,一個34歲,其他人則接近了四十。

除了老湯的皇家學會會長比較困難之外,其他的規劃理論上應該都能完成。

因此很快,眾人的心中都有了底。

然而他們還沒來得及開口表態,一旁便冷不丁的冒出了一道聲音:

“既然如此,那就定在1866年7月20日怎么樣?”

眾人順勢望去。

果不其然,發聲之人正是徐云。

“1866年7月20日?”

老湯重復了一遍這個時間,有些好奇的對徐云道:

“羅峰,為什么定在這么個時間點?似乎不太好記吧?”

徐云不動聲色的瞥了眼身邊的黎曼,思索片刻,笑著說道:

“湯姆遜先生,你恐怕有所不知。”

“根據東方天文算法,1866年的7月20日應該是個相當吉祥的日子。”

“這天非常適合久別重逢的聚會,還能福佑安康,所以我個人建議選擇這一天。”

不知為何。

當徐云說出‘吉祥’二字的時候,

一旁的黎曼忽然心中一慌,冒出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仿佛就像是有個長舌鬼在脖子后頭舔啊舔的.

“吉日嗎.”

不過老湯并沒有注意到黎曼的異常,而是沉吟片刻,對眾人問道:

“大家意向如何?”

現場的眾人除了希爾芙外都經歷過徐云帶來的種種奇跡,心理上已經有些無腦相信徐云的跡象了。

加之1866年和1865年基本上沒啥差別,所以現場眾人很快也便先后做出了選擇:

“我沒意見。”

“我贊成。”

“附議。”

“啊對對對!”

待確定好重聚的時間和地點后。

徐云稍稍偏轉視線,瞥了眼身邊的黎曼。

作為一名很有儀式感的人,在擁有主動權的情況下,他個人還是喜歡在一些比較特殊的時間點搞事的。

縱觀現場眾人。

在接下來的二十多年里,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時間點,無疑是1866年的7月20日。

原因無他。

因為這是...

原本歷史中,黎曼因病去世的日子。

沒錯。

這位創造了黎曼幾何、留下了七大千禧年難題的男人,年僅四十歲便去世了。

要知道。

哪怕是小麥這個倒霉蛋,一輩子也活了48年呢。

因此在后世有這樣一種說法:

如果黎曼沒有英年早逝,他的地位或許能夠真正與高斯比肩。

數學史上可以套用類似模板的人并不少,例如阿貝爾、加瓦羅、拉馬努金等等。

但最具說服力、最適用這句話的,無疑是黎曼。

當然了。

如今徐云穿到了這個時間線,并且和黎曼產生了交集,自然便不可能坐視這位數學巨匠英年早逝。

黎曼的死因是肺結核,其中有先天性的肺部疾病,也有后來發生的進一步感染。

在和李斯特做好“交易”的情況下。

徐云不說能幫黎曼延壽四五十年吧,至少保證他能活到五十歲還是不難的。

如果情況理想,甚至可能活的更久。

因此自然而然的。

黎曼原本的死亡時間,便可以順利拿來做聚會日了。

這就是儀式感啊.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徐云的想法是選小麥的死亡日期來著。

不過那得等到1879年,也就是現在的29年之后,顯然不太適合初聚。

因此無奈之下。

徐云只能選了1866年的7月20日這么個‘好日子’了。

反正死者情緒目前非常穩定.

不過想著想著,徐云又是眼色一黯,微微嘆了口氣:

可惜啊。

自己必然將會缺席那場重逢了.

也不知道屆時的各人,會是怎么樣的境遇?

那時候的東方,又將是各種局勢?

隨后徐云搖了搖頭,將思緒收回了現實。

總而言之。

訂好了這么個未來活動后,晚宴上便只剩下了一件事:

那就是吃飯!

老湯這次托人準備的食材非常新鮮,沒有任何發腐的跡象。

比如老鼠斑在徐云下刀之前都還是活蹦亂跳的。

雞雜之類的東西也都沒壞。

豬大腸里頭更是....咳咳,這個就不說了。

總之小麥洗腸子洗的老開心了,甚至欣喜的哭了兩次,其中一次還下意識的用洗著腸子的手去抹眼淚..

加上徐云這個后世在英國待過一年的半生廚子,一頓大約有56.75215還原度的中餐,便出現在了1850年的劍橋大學。

從未吃過此等美食的小麥等人可謂是大開眼界,個個像劉姥姥誤入白虎堂倒拔垂楊柳一般,好奇的同時還瘋狂的搶起了菜。

到最后,連艾維琳都挽起了袖子,不停的在鍋底撈起了魚片。

一個半小時后。

桌上只剩下了殘羹剩飯。

與此同時。

窗外一道煙花忽然從地面上竄起,在夜空化做了五顏六色的光雨。

地面上三一學院的幾大教堂里,也隨之響起了喬治·弗里德里希·亨德爾所著《彌賽亞》第二部分的終曲。

這首歌也算是個經典曲目了,如果光聽以上的作品介紹,大家可能不太熟悉。

但將描述如果換成‘與《愛我中華》類似的那首《哈利路亞》’,想必就沒多少人不知道這首歌了.

當然了。

嚴格意義上來說。

《愛我中華》并沒有抄襲那首《哈利路亞》,因為二者的旋律寫出來是不一樣的。

一個是1565,一個是3121。

但因為音程相近,聽起來就像了。

至于前者在譜寫的過程中有沒有參考后者,這就不好說了,只有創作者自己知道。

這其實也是音樂界中對于所謂‘抄襲’很難界定的原因——你不知道他的主觀意圖到底是巧合還是刻意的。

隨后眾人一齊走到窗邊,觀賞起了紛飛的焰火。

徐云對于圣誕節這個節日本身沒啥感覺,不過和朋友們在冬日的雪夜中一起看焰火,心靈上多少還是有些溫馨的。

嗯,如果窗戶下方的那幾位仁兄別再繼續甩就更好了。

焰火足足持續了半個小時。

接著眾人一同收拾好餐具,便就此分別了。

一夜無話。

眾所周知。

圣誕節在歐洲相當于本土的春節,地位極其重要,甚至要高過復活節。

因此在圣誕節前后的一段時間,歐洲的各大高校通常都會選擇放假。

也就是俗稱的圣誕假期。

劍橋的圣誕假期一般有四十天左右,從12月初開始放假,一直放到一月20前后。

不過如今英國準備對外發起軍事擴張,各方面都急需人才補給,連劍橋大學都進行了擴招。

因此今年的圣誕假期不但推后了起始時間,還縮短了假期的總周期。

徐云他們從四天前開始放假,一月八號便要正式恢復學業。

攏共算起來,只有二十天不到的時常。

不過沒關系。

假期再短,至少圣誕節后的第一天還是可以安心睡個大覺的.毛線啊!

次日一大早。

天不過蒙蒙亮。

徐云還在被窩里做著某些不可言喻的夢呢,便被人一把從被子里拽了出來。

與此同時。

一道有些年紀但中氣十足的聲音在他耳邊轟然炸響:

“羅峰同學,你這個年紀這個時候你還睡得著覺?還不快點起來?”

徐云晃悠了兩下身體,一臉懵逼的揉了揉眼睛,虛著眼看清了來人的面目:

邁克爾·法拉第。

接著他又迷迷蒙蒙的轉過頭,看了眼墻上的時鐘:

上午五點四十。

徐云:

他很想拍一拍這位目前物理第一人的肩膀,說一聲大佬,我特么上輩子的讀者也沒這樣催人的啊.

不過法拉第多少也算是他的師祖之一,因此處于尊老愛幼的角度,徐云最終還是忍住了心中的想法。

只見他強打起精神,搓搓手,朝合十的掌縫中哈了口氣,對法拉第問道:

“法拉第先生,您這一大清早找上門...是有什么事嗎?”

法拉第朝他一點頭,從手上的一個小手提箱里取出了一個東西。

隨后將其放到掌心,遞到徐云面前,說道:

“你看看這個。”

徐云順勢看去。

略微錯愕之后,很快便認出了這玩意兒的身份:

“這是蕭炎管?”

法拉第小心翼翼的握住試管一側,同時點點頭,答道:

“沒錯,這就是根據你那張結構圖制作出來的蕭炎管。”

從徐云的視角可以看到。

法拉第掌心中的這根試管經過了復雜的改造,管身前粗后窄,尾部連著一個黑色的區域。

除此以外。

周圍還有幾處導線接口,看上去隨時可以連通外部線圈。

沒錯!

法拉第手中的這根試管,正是那天徐云繪制出的蓋斯勒管。

不過眼下這個試管的設計者換成了神秘的肥魚,徐云便用一個東方化的名字取代了它:

蕭炎管。

至于為啥用這個名字呢?

原因很簡單:

所謂真空管,說白了就是把試管內的空氣抽或者吸出來,然后形成一片真空來做實驗。

就1850年的常規手段來說,普通試管只能達到千分之六個大氣壓的真空度。

而魔改版的蓋斯勒管,則可以被抽到只剩下十萬分之一的大氣壓。

從抽氣程度上來看,無疑當得上管中蕭炎。

合情合理,沒有問題。

視線在回歸現實。

如今見到了法拉第手中的這根試管,徐云很快也便理解了他上門的意圖:

“法拉第先生,您準備重新開啟輝光放電的研究了?”

法拉第深吸一口氣,點點頭,眼中閃過了一絲戰意:

“沒錯,這次我和愛德華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并且得到了劍橋大學的支持,無論如何都要彌補上這個遺憾。”

輝光放電。

也就是低壓氣體中顯示輝光的氣體放電現象。

先前曾經介紹過。

法拉第其實早在1838年的時候,就發現過了這個現象。

同時他還發現了紫色的陰極輝和粉紅色的陽極輝會彼此分開,在中間區域會形成一段暗區。

奈何當時的條件有限,他只能抽取到6真空度的試管環境,無法深入研究。

因此法拉第只能給這片區域取了個‘法拉第暗區’的名字,便將它放到了一旁。

其實在法拉第的潛意識中。

他知道這片暗區肯定會涉及到某些未知的領域——因為這個現象本身是沒法用常規理論去解釋的。

無法解釋,自然就會關乎未知。

只是當時法拉第遇到的未知謎團實在是太多了,他便把這個現象給逐漸遺忘到了腦后。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

潛藏在這個現象背后的真相,竟然會與世界的宏觀本源掛鉤!

這些天法拉第其實一直有些后怕,還做過幾次噩夢。

因為對于一名科學家來說,錯過這件事將會是畢生的遺憾,甚至可以說是恥辱。

萬幸的是.

他遇到了徐云。

他先是從徐云口中得知了肥魚觀察到的現象,接著又拿到了‘蕭炎管’的設計圖。

同時還知道了肥魚因為各種原因,在設計好‘蕭炎管’后卻沒時間深入研究的事情。

因此那天在與徐云分別后。

他立刻拉著韋伯找到了威廉·惠威爾,開始準備起了相關實驗的材料。

時隔12年,他這次一定要探究出輝光現象的本質!

其實徐云不知道的是。

法拉第早在昨天上午就拿到了包括‘蕭炎管’在內的成品工具,理論上下午便可以開始進行實驗。

不過圣誕節這個節日畢竟還是太特殊了——它不但是歐洲的春節,同時還具備著很強的宗教色彩。

法拉第和韋伯都是教徒...或者說1850年歐洲就找不到幾個沒信教的。

因此無論如何,他們都不敢在圣誕節這個日子有所僭越。

今天圣誕一過。

他便早早趕到了徐云宿舍,把徐云從夢里頭給拽了出來。

這年頭能被法拉第邀請的人真不多,更沒人敢...或者說有資格拒絕他。

某種性質上來看,就像上帝喊你上天去下棋似的..

因此面對一臉霸道總裁表情的法拉第,徐云只能認命的嘆了口氣。

在圣誕節后第二天的六點鐘便從床上爬起,乖乖的跟著法拉第走向了實驗室。

在徐云穿越來的后世,劍橋大學最有名的官方實驗室無疑是卡文迪許實驗室。

它也是全歐洲設立了自然科學之后,第一間被建立起的綜合實驗室。

不過1850年卡文迪許實驗室尚未建立,甚至于它的第一任負責人小麥還在讀本科呢。

因此法拉第實驗的地方自然不在劍橋以西,而是選取了劍橋北面的一間古老建筑:

loken樓。

這棟樓毗鄰劍橋大學盧卡斯教授的辦公室,高度只有一層。

也是卡文迪許實驗室建立之前,劍橋大學最古老、設備最齊全的實驗室。

歷史上小牛曾經在這里完成過冷卻定律的表述,同時還研究過音速問題。

據說《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終稿,也是在這里定型的。

到了如今的1850年,loken樓還添加了類似風淋室的除塵設備——雖然這玩意兒在后世看來有些拉胯,但在眼下這個節點已經可以算是頂尖的除塵手段了。

隨后徐云在法拉第的帶領下穿過風淋室,來到了一層靠右的一間屋子里。

這間屋子的占地面積大概接近三百多平米,看上去相當開闊。

內中放著顯微鏡、各種電流表電壓表、發電機、磁感線圈等等。

徐云還在某個角落見到了一大捆約有大拇指粗的電纜,不知道具體是干什么用的。

除了這些設備外。

此時屋內還站著韋伯、韋伯的助理基爾霍夫、高斯以及黎曼等人。

其中基爾霍夫和黎曼與徐云一樣,都在強撐著眼皮,一個勁兒的打著哈欠。

得,倒霉蛋2。

隨后法拉第帶著徐云來到韋伯和高斯面前,熟稔的打了幾聲招呼。

接著他又看向了基爾霍夫,問道:

“古斯塔夫,設備都調試好了嗎?”

徐云此前在面見法拉第的時候,韋伯便將基爾霍夫‘托孤’給了自己的好基友,如今小一個月過去,基爾霍夫已經順利擁有了助教編制。

聽到法拉第的話后,他指著屋內的右側區域,用依舊有些干澀的英語說道:

“法拉第教授,您需要的設備已經全部調試完畢了。”

法拉第和徐云順勢望去。

果不其然。

在基爾霍夫所指的方向上,此時已經被架設好了一套設備:

設備的托架是一張大約有四米長、一米五寬的桌子,桌子上擺著一個被架起的‘蕭炎管’。

蕭炎管的內部充斥著水銀,外部連接著數匝魯姆科夫線圈,另外還有光路板等工具。

這是一套標準的輝光實驗設備,后世任意一所三本....甚至職高都能輕松湊齊。

但在1850年。

這卻是歐洲僅有的高精度實驗模塊,同時也是.

深入某個領域,觸及世界真相的路。

手痛的動不了,四天接近四萬字,明天的更新可能要后天凌晨發,必須要去做針灸了。

最后一天,求月票沖7000啊!!!

------題外話------

推一本書哈,一夕成道的巨艦大炮時代,數據化的星際戰爭,巨艦大炮,三大天災。

小說相關


上一章  |  走進不科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