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砍三國之御寇219、埋伏與詐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騎砍三國之御寇 >>騎砍三國之御寇最新章節列表 >> 219、埋伏與詐敗

219、埋伏與詐敗


更新時間:2022年10月07日  作者:吃瓜子的犀牛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吃瓜子的犀牛 | 騎砍三國之御寇 
正文卷

正文卷

舒縣城頭,王政沉默地看著孫策軍緩緩收縮撤退。

孫策之退,是因為魏延的勇武出乎了他的意料,再打下去,怕也占不著甚么便宜,因此快刀斬亂麻地當機立斷。而王政的本意,借機突圍是上策,至不濟也要吸引住孫策的視線,使得他無力顧及別處的伏兵。此時見孫策軍的防御有規有矩,軍隊雖撤,前后的陣型卻絲毫不亂,知道是沒有可能達成借機突圍之目的了,他也索性見好就收。

一方面六安已經克復,那么如今局勢已然扭轉,舒縣也再非險地,倒也沒有一定要離開的必要,另一方面,反正肯定已經吸引住了孫策的注意力,最起碼次一級的目的算是達到了。

「周縣君,孫賊既退,也讓文長和喬綰撤軍入城吧。」

王政想了想,對周暉說道:「不過雖然撤軍,卻也不能叫孫賊太過放松,本將之意,是每隔半個時辰,安排百余精騎由陶縣尉帶著出城轉一圈,敲鑼打鼓,務必要擾亂得其不得安寧,使其無力旁顧。」

周暉自無異議,陶澤也頷首認同,魏延一個副手,喬綰一介女流都上陣把孫策那邊的大將拼的差不多了,他也算是沙場宿將,總不能這時候還不敢上陣吧?

何況孫策都主動掛起免戰牌了,料來后半夜大抵也無戰事了。

待魏延和喬綰回城,眾人親自下城迎接,周暉更是迫不及待一般,親自上前握住他的手,殷勤問好,連連夸贊:「文長之勇,吾今日見之矣!一喝之威,天雷竟為之滅。何況彼等逆賊草莽?怕都被嚇得兩股戰栗了吧?哈哈,實在揚眉吐氣!大漲我守軍威風。」

王政也在旁關心問道:「文長可有傷處?」

適才天雷擊中魏延時,其他人自然驚愕莫名,王政卻是當先反應過來,他是后世穿越而來,知道避雷針的原理,魏延本更擅于用刀,卻在與韓當一戰中失了兵器,后來雖然改刀用槍,卻還是將一桿鐵槍豎舉起來舞來舞去,這其實還是短兵器而非槍矛的使法,吸引住滾雷朝他所在的位置噼下,卻是一點兒也不奇怪。

倒也虧他命大,沒直接噼在頭上,只是把須眉燎燃了。胯下的坐騎也受到了殃及之禍,被雷火燒的黑湖湖一片。

人遭雷擊,再勇武的人,或許當時戰場上一心殺敵,沒時間去多想,現在戰事結束,回想起來,驕傲自豪之余,卻也難免后怕。魏延倒也實誠,慌忙跳下馬來,說道:「稟少主、王州牧,倒也不曾負傷。當時廝殺場上,沒想太多。就覺得渾身一熱一酥,挺過癮的就是。」

這話引得眾人放聲大笑,王政又將視線轉向一旁的喬綰,也溫言說道:「喬姑娘此戰大展神威,果是女中豪杰,巾幗不讓須眉。」

喬綰沒有理他,自顧自摘下了頭盔,似乎也在頭盔中憋悶良久,摘下之后先是長呼一口濁氣,嘴角微微抿起,綻放出一個淺淺笑顏,直讓眾人齊齊一怔,正欲細看時,這淺笑卻象曇花一般稍現即逝,喬綰又恢復得冷冰冰的狀態,似乎不愿多笑給眾人看。

周暉等人返回縣府,王政則回到軍營后又取出吳勝派來的第二批使者送來的書信觀看。

這書信自然是郭嘉所筆,在信中詳細地敘述了其的作戰計劃。

由于王政提前察覺了舒縣城外的孫策兵馬有過調動,郭嘉也判斷出孫策軍最有可能設伏的地點,便是合肥到舒縣中間的紫蓬山,為了防止孫策軍在此山中道設伏,郭嘉的計劃是出合肥后讓黃忠和吳勝再次兵分兩路,吳勝率領天軍騎兵在前走官道,黃忠則率領步卒弓手抄山路小道,若無意外,兩軍自然是在舒縣城外成功匯合。

如果孫策軍果然有伏,則由先到的一路詐敗引敵出山,隨后左右夾擊,務必一擊而破,再諸軍會師舒縣,對孫策軍展開反攻。

而在王政看來,這個計劃看似不錯,實則也是非常之危險。

前世時的他讀三國演義,一直便覺得詐敗之計甚為好用,更是收益巨大,可穿越以來他卻很少用過此計,為何?

因為詐敗不僅分寸很難拿捏,稍有不慎,便極有可能會變成真敗!

尤其是徐州軍如今威名甚大,且黃忠、吳勝向有勇悍之名,便是遇伏,若是潰敗的太快,敵人也必然懷疑。

但詐敗其實便要速敗才行,否則付出的士卒傷亡太大,還劃算么?

王政負手傲立帳前,神情肅穆地仰望夜空,此時云深掩月。

舒縣城前的突圍戰才停歇不久,北面的闖伏戰卻算是剛剛拉開帷幕,這一個夜晚,注定不會平靜。

合肥城外,紫蓬山。

這處未來曹魏名將李典的葬身所在,似乎天生便與名將八字不合,兩次經過這里的黃忠,也是每次都狼狽不堪。

當然,相比上一次從臨湖殺出重圍的真狼狽,這一次的丟盔棄甲,轍亂旗靡卻是演出來的。

因為夜色深沉,為了不致使追擊尾隨在后的孫策軍失去目標,也為了給散亂的士卒指明方向,黃忠特命各都伯官多多地打起了火把,臨水回顧,見千余人馬散布在數里方圓的曠野上,到處火光點點,盡是羊敗奔逃的人馬。

「離紫蓬山有多遠了?」黃忠問道。

「二十里上下。」

「賀齊部現在何處?」

「咬住了咱們的尾巴,正在緊追不放。孫賊的前鋒騎兵隊,距離我至多有七八里地。」

「吳將軍呢?」

「我部的前鋒正在往前趕,爭取盡快與吳將軍部碰面。」

黃忠甩了甩馬鞭,再往后邊看了眼,沉聲喝道:「要趕快些,不能給周邊插足的機會!」

「襄安、臨湖等城現在依舊處在孫賊的控制下,尤其是襄安,此地是孫策的后路所在,更是臨江咽喉要道,其屯駐兵馬必然不少.如果突然橫插進來,便是我軍兩路人馬數目過萬,也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傳吾將令,再給前鋒半刻鐘的時間,必須要與吳將軍見到面!」

黃忠詐敗潰散,試圖誘使賀齊部出山的這一舉動,雖然乃是郭嘉定計,其與吳勝早先就事先知曉,然而平心而論,也委實是一步險棋。

雖然敵人成功有部分兵馬追擊了出來,但是長夜晦暗,不見五指,便是以天軍的訓練有素,一個不小心也可能由假潰敗變成真潰敗了,這是一個度的把握,又要裝的像,又要不能亂,也是對黃忠掌控全軍節奏、以及掌握戰場節奏能力的一個考驗。

尤其是黃忠總覺得對面的敵將賀齊似乎也看出了他們乃是詐敗,追擊過來便是抱著這樣的打算!

黃忠又把郭陸叫過來,問道:「各部旗幟如何?」

「回將軍,」郭陸精氣十足地叫道:「俺與各營的旗官,從開始詐敗到現在,一直都保持有聯系。將軍說要做到散而不亂;可以丟棄不必要的輜重,甚至假軍旗,但各部的渠道必須要保持暢通。這一點都做到了。」

黃忠聞言點了點頭,放眼四看,他們這路人馬此時又道了一條清溪的邊上,水聲潺潺,順著望去,蜿蜒直到很遠的地方。

沿岸長的有蒹葭,在風中輕輕搖動,火把一映,白茫茫的一片,枯萎的蘆葦、水中的泥土、以及種種的氣味混合在一起,撲面而來。

除了馬蹄奔騰的喧嘩聲,時不時還會有野鴨、宿鳥等等「撲棱棱」地驚飛掠走。一支又一支的火把,從黃忠等人的身邊一閃而過,紅騰騰的火光照亮了馬上騎士的面容,多的為興奮神色。有很多認識黃忠的軍官、士卒,跑過去,還不忘扭回頭嚷上兩嗓子,或者喊:「將軍,孫賊快追上來了。」或者叫:「前邊吳將軍怎樣了?咱什么時候開始回頭反擊?」

不多時,前頭有兩三探馬奔馳而到。

他們來不及下馬,甚至連減緩馬速都顧不上,直奔到水邊,方才用力拽住韁繩,繞著黃忠諸人來回馳騁,踐踏起溪水、泥土,「嘩啦啦」的響:「將軍!我部前鋒已與吳將軍碰頭。吳將軍令我部按原計劃行事!立即展開部署。」

「好!」

聽到這話,黃忠勐一擊掌,喜上眉梢。

他本就性子沉穩,又跟在王政身邊,耳濡目染之下,也頗以喜怒不行于色為榮,但此戰委實事關重大,眼見最難的一部分終于完成,心中的喜悅實在按捺不住,當即朗聲大笑,轉顧左右,便是一聲斷喝:「郭陸!」

郭陸應命而出:「末將在!」

黃忠慨然說道:「即引你本部,并再撥與你兩百人,繼續往西邊奔逃,每個十人隊,多打出兩倍的火把!再把隊列的間距散開一點。務必要瞞住賀齊,教他以為我軍仍然在向吳將軍所在的位置潰敗,不要求你殺敵,把賀齊引過去,就算你的大功一件!」

「諾!」

「命其它諸部集合,熄滅火把,隨本將沿此小溪,先轉向北行,然后兜轉至賀齊后翼,從后邊抄掠殺出!」

郭嘉定策的關鍵便是,無論是吳勝還是黃忠,誰先抵達紫蓬山,便負責詐敗誘孫策軍出山,不管出山的敵人有多少,詐敗的一方先向西面奔跑,盡量遠離東面的襄安、臨湖諸城,同時,另一路則悄然無息地抄道兜轉,急行前進到紫蓬山前,給出山的敵人來一個反包圍!

一旦反包圍形成,埋伏的孫策軍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棄置出山的友軍不顧,任徐州軍隊將其吃掉要么...

山中的剩余人馬也只好全線出擊,來拼力救援被反包圍的部隊。

如果是前者,對徐州軍來說,在形勢大優的情況下自然是會以最小的代價再次消滅一部分孫策軍,對方的剩余人馬也絕對難以再攔截他們南下舒縣的道路了。

如果是后者,就把山中的闖伏戰,轉變成了黑夜之中,平原之上的野戰對決,而這樣的時間點,這樣的地形,徐州軍有絕對的自信擊潰天下任何一支諸侯的兵馬!

總之,不管賀齊部會選擇哪一種對應之策,在郭嘉看來,都會進一步削弱孫策的兵力,同時大大減輕舒縣王政的壓力。

集合部隊,不能吹角敲鼓,免得驚動后頭的賀齊部。數里遠近的原野上,一隊隊的傳令兵四散奔走,很快就把黃忠的命令傳達了下去。

早先就已經被指定,要跟隨黃忠抄襲賀齊部后陣的六七個百人隊,一邊熄滅火把,一邊有條不紊地往營旗靠攏。百人靠攏完畢,然后再過來到將旗處集合。在他們靠攏、集合的同一時間,歸郭陸指揮的兩三百人,也一邊不斷地擴大彼此之間距,一邊打起新的火把。從數里外的賀齊部看去,只遠遠地見到前方火把忽明忽暗,根本瞧不出半點內在的蹊蹺。

徐州騎兵七百人無聲無息地匯聚一處,黃忠把都伯們召集起來,簡單地做了戰前動員。

他只說了幾句:「戰事至今,轉折在望,要想徹底擊潰孫賊,必先三軍匯合,發動總攻。」

「若要三軍匯合,則必先解舒縣之圍,若要南下舒縣,則必先突破紫蓬山孫賊的伏擊!」

「想要突破紫蓬山孫賊的伏擊,則必先抄襲敵軍后陣,此重中之重,要如今便在在你我之肩。諸位,此戰若勝,本將親為你們請功,主公必不吝賞賜!」

說起來黃忠也不是什么善于辭令的人物,不過天軍這等百勝之師士氣本就高昂,稍加鼓動便人人熱血沸騰,尤其是黃忠的話糙理不糙,先將此戰定為首功,還有那最關鍵的十五個字:「本將親為你們請功,主公必不吝賞賜!」

相比之前的北海一戰,江東一戰王政不僅親自出馬,更是精銳悉起,可見其對孫策的重視程度...

若能在擊敗如此大敵的戰役上獲得首功,功勞會有多大,賞賜又如何之重,可想可知!

甚至有不少老卒已經在心中想著,如此大功,恐怕不僅是官職錢糧良田衣帛了...或許黃天亦會再次授予神恩啊!

對于入伍時間久些的徐州軍而言,這才是王政這位天公將軍能給與的最大賞賜!

幾個都伯回去本隊,再把黃忠的話轉述給什長們聽了一遍,什長們又直接說給士卒們聽,登時一個個滿臉漲的通紅,殺氣騰騰,要不是為了遮掩聲息不能大聲喊叫,怕不早就殺聲震天了!

眼見士氣可用,黃忠滿意的點了點頭,旋即振臂一揮,橫刀驅馬,當先躍入溪中,

七百人前后相接,乘風破夜,呼嘯而去。

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到精華書閣進行查看

為您提供大神吃瓜子的犀牛的《》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免費閱讀.

新書、、、、


上一章  |  騎砍三國之御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