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第422章 改俚為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2章 改俚為黎

第422章 改俚為黎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20日  作者:紅色小雨傘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紅色小雨傘 |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 


舒服。

消化結束出來,陳遠繼續吃,永嘉就沒再出來,都是讓人端進去的。

等時間來到第二天上午,漁船也很快添好油料,奉命返回長安。

陳遠再度來到府衙,點齊人馬,直接把辦公桌搬到府衙外,現場發債。

情況還不錯,十萬的債券,一小時不到就發完了。

主要認購者,永嘉,長樂,鄭麗婉……

嗯,就這三。

在此之外,包括薛實在內的所有認購者加一起,也沒超過三十貫。

可見這地方是真的窮,連當官的都瘦,肚子看不見一滴油。

當然,有也未必放心投,畢竟這事怎么想怎么覺著不靠譜。

下午就閑了。

先是帶著往李淵處跑了一趟,看看老爺子現在的狀況,問問有沒有什么需要幫忙,回來便在海邊研究怎么熏魚,曬制魚干。

其實也不難。

盡管這邊原料匱乏,

除了魚什么都沒有,可單純要說處理好現有這些東西,

順便驗證方法還是很容易的。

一句話,

直接從現代社會搞就行,

要鹽有鹽,要花椒有花椒,

要辣椒有辣椒。

于是就按照查到的配方調配出了料汁,于是一條條海魚或整條或切段入桶腌制。

出來就送入臨時搭建的烘房,熏制,

烘干。

趁著這段空檔,又把曬好的魚膠跟熬制好的魚肝油給收了。

都是上好的魚膠。

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大,其次色澤好,經過仔細詢問,

可以肯定里面有頂級的黃唇魚魚膠。

但是又無從尋找分辨,因為根本沒人想過要特意挑出來,都是一起的。

魚肝油自然也都是原生純正的魚肝油。

這東西現代社會應該是搞不到了,

畢竟技術再好,

環境被破壞是鐵打的事實。

轉天又來到府衙。

正準備出去看看,道路怎么規劃一下,水利灌溉設施怎么疏通一下,

春耕準備得怎么樣,

有沒有什么難處,

忽然席君買找了過來。

看這家伙滿臉郁悶,陳遠不由好笑:“怎么了這是,難不成還有人欺負你了?”

席君買垂頭喪氣:“欺負倒是沒有,

可是沒人啊,我們帶著文書,米糧,

銀錢,挨家挨戶去動員,

也就湊了一百來號人。”

“哦,那你覺得現在該怎么辦?”陳遠倒也不怎么意外,畢竟當兵這種事,從來都不是最優選。

尤其剛剛經歷了劃分土地,

免費吃魚,

等一系列事件,

日子分明比較有盼頭之后。

席君買喪氣道:“就是不知道啊,

這不來求公爺指點迷津了么?”

陳遠想了想,道:“那這樣,你拿我的名帖往距離最近的萬州府衙走一趟,知會一聲,看看能不能從那邊弄一批人過來。”

名帖,寫有名字的紙片,也可以是木片,竹片。

這東西大概就是最早的名片了,是一些交易場合不可或缺的物品。

席君買頓時眉開眼笑,接過名帖說道:“還是公爺有辦法,小的這就去辦。”

“嗯,叫兩個人一起,注意安全,不成也不妨事,最多再想別的辦法。”

陳遠笑著叮囑,待席君買離去,想想又轉道來到薛實處,道:“薛長史,你給我說說,現在我等漢人跟本地俚人到底什么情況?”

薛實便把情況仔仔細細都說了一遍,簡而言之,沒有沖突,卻又天然保持著距離。

就好比縣城,雖然經常都有本地俚人前來交易生活物資,但基本上不停留。

住的地方也有點遠,基本上都在島嶼中西部密林地帶。

谷艆

陳遠本來沒想這么快做這件事的,畢竟現在要啥沒啥,

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可也正因為要啥沒啥,需要做的事情多,才越發要早點解決人口問題。

而要想解決人口問題,

最快捷的途徑莫過于把島上的黎族同胞都拉過來。

別的都靠不住。

眼下的大唐,人口多的也就關中江南一代,

往嶺南人便不怎么多了。

到這海外之地更是人口短缺,這一方面島上崖州振州這些地方也一樣,雖然比瓊州好,卻也有限。

也因此,通過島內其它州府進行大規模的人群遷徙是不現實的,一來沒有,二來人家也必然不樂意。

便道:“起草一份告示張貼出去,從今往后,改俚為黎,黎庶之黎,即日起所有本土俚人稱黎族,正式載入我華夏之族譜,自此漢黎一家親,島內無貴賤。”

“這……”

當場薛實額頭就冒汗了。

這也太能搞了吧?

雖然您是當朝紅人,神通廣大,可這等大事未經啟奏便直接下定論真的好么?

陳遠倒是一點不覺得有什么,安撫道:“放心,此事既然是本刺史說的,那出現問題自然本刺史一力擔責,怪不到薛長史你頭上。”

說完又道:“再另啟一份文書遣人送往本地黎族居住地,告訴他們,即日起,瓊州上下嚴厲禁止歧視輕賤黎族同胞,更嚴厲禁止針對黎族同胞的殘害拐賣行為,如有違反,嚴懲不貸。”

暫時就這兩條了。

至于到底管不管用,多半不會管太大的用。

至少人家不可能就這么輕易的出來,再怎么樣也得觀望一陣。

可話又說回來,飯要一口一口吃,民族融合這種事,急不來。

薛實也沒轍。

他不想搞這么多事。

他也不認為這樣做有什么意義。

可問題是,他說了不算啊!

人家是老大,人家要錢有錢,要兵有兵,他能不聽么?

不過話又說回來,就算沒什么卵用,必然也不至于有什么壞處。

因為那天回來后有一次前任刺史說漏了嘴,當時跟這位爺一起的,是當今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

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這意味著這位爺之所以這么干,大概率是確定沒問題。

他能說服皇帝陛下!

他能說服文武百官!

他可以改俚為黎,實現漢黎一家親,島內無貴賤的承諾!

所以還是乖乖去了。

陳遠也沒多留,交代完出來,叫上司田司并司士司一干人等,出發巡視。

其實還是蠻大的。

主要是人均土地面積大,動則數十上百畝。

而地方大,需要做的工作不可避免就多。

好就好在這里氣候溫暖,資源豐富,只要沒有天災人禍,等閑凍不死,也餓不死。

這樣就省了很多事,既不用操心房子,也不用操心肚子。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