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第394章 工業雛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4章 工業雛形

第394章 工業雛形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05日  作者:紅色小雨傘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紅色小雨傘 |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 


都是人精,誰都不比誰傻。

為什么都去擁抱新官學?

因為明擺著的,隨著印刷術和造紙術的革新,科舉進程必定加速,屆時受沖擊的可不僅僅是那些遠離中樞的士族,還有眼下權傾朝野,花團錦簇如烈火烹油的關隴勛貴。

甚至于對關隴勛貴的沖擊還要更大一些,因為關隴靠武力起家,于讀書這件事情上,底蘊先天不足。

換句話說,山東江南兩地士族遠離中樞是暫時的,時間一長,他們該上來的還是會上來,可關隴勛貴就不一定了。

關隴勛貴一旦下去,那就是真的下去了,想要再復起無比艱難。

這也是一種大勢,大勢不可逆。

這個時候唯一的可能性,是重現隋末的亂世烽煙,把這股沖擊的勢頭壓下去。

可問題在于,眼下可不是隋末。

別看關隴把持朝堂,實際上,以大唐目前穩定的局勢,加上李二正值盛年,龍精虎猛,根本就不存在造反的可能性。

非要干那就是找死。

況且即便僥幸成功,又能如何?

出現了就是出現了。

皇權,門閥,天然對立,即便改朝換代成功,不過還是回到原點,皇權不可能任由門閥把持,門閥再強,也不能阻止天下人向學。

如此一來,不如就干脆點,敞開懷抱去擁抱新官學。

因為新官學這一塊,大家起點是一樣的。

別跟我說你們家傳承多少多少年,擁有多么深厚的底蘊,多么強大的讀書基因。

沒用。

因為這是兩碼事。

新官學是新學問,這一塊我們起點是一樣的,不存在誰比誰強。

如果非要說誰比誰強,那肯定我比你強,畢竟近水樓臺先得月,同樣上驪山學宮,我關隴子弟數量就是比你們這些在野的多。

況且新官學本就是大勢,是比之印刷術造紙術帶來大勢更大的大勢。

相比科舉大興,寒門崛起,這新官學的滾滾洪流更加不可抵御。

這一點驪山腳下村子里那些神乎其神的東西就是最佳證明。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道理,這奏折中所言的商稅之策,若是李二沒看到還好,看到了,實施便成為了必然。

因為作為一個皇帝,尤其還是有理想的皇帝,看到這樣的策略,不心動是不可能的。

關鍵現在他還有能力去推動實施。

因為時代不同了。

盡管時間不過短短半年,也眼下的局勢跟半年前已經有了根本性的區別。

眼下作為皇帝,李二掌握著曾經想都不敢想的強大軍力,不論在軍中還是民間,都擁有著不可撼動的威望。

便是當初為了治理國家不得不與之妥協的各地士族門閥,而今在他眼里也不過爾爾,根本不敢造次。

這樣也就沒法抵制。

非要抵制,搞不好還會被那幫在野的背后捅刀子。

當然了,事情也沒那么糟糕。

一來這商稅之策于國確實有利,若實施開來,固然會有些許損失,但是會收獲名聲,也更容易達成青史留名的宏偉目標。

二來這商稅之策并不是單純的索取,割肉放血,還有開源的財路。

對于長孫無忌的說法,李二也沒否認,聞言大笑道:“話雖如此,輔機亦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因為這個時代屬于我們所有人,能遇上這樣的時代,能親眼參與見證這樣的時代,是吾等三生之幸。

況且這折子里不也寫了么,可將磚窯,水泥,諸事皆放與民間,長遠來看,造紙,書局,等也可盡數放與民間,這一進一出,似乎也不虧吧?”

進,指的是行業增加了,可以做的生意種類變多了。

出,則是指上稅。

關鍵在于,這些新增的,被稱之為工業的生意,需要足夠多的財力足夠強的實力來支撐,一般人根本都做不了。

這也就意味著看似要上稅損失不小,實際上可能并沒有特別大的損失。

當然,如果可以不上稅還做這些生意就更好了,反正以前做生意從來不交稅。

這時奏折傳閱,基本上也都知道什么情況了。

如房玄齡這等出身相對簡單,本身沒太大利益追求跟外界也沒什么利益糾葛的就不用說了,自然是盛贊不已。

畢竟維持國家的穩定和發展都是要錢的。

國庫沒錢,他們這些當官的也很為難,根本展不開手腳。

而即便不是這一類,那種跟長孫無忌差不多的,也忍不住贊嘆,嘖嘖稱奇。

主要還是有好處。

如果什么好處都沒有,單純只是征稅,而且從原來的沒有,一下子漲到百分之二十,那肯定不爽。

哪怕迫于形勢不得不答應,心里也難免會不舒服。

但是給了足夠多的好處,且不說到底是不是心甘情愿,至少心里舒坦很多,不會那么難以接受。

這時李二笑道:“折子諸位都看了,關于這件事,朕是這么想的,那就是商稅必須要收,這磚窯水泥諸事也要放。

但是如折子上所言,必須要監管,價格要監管,不可過高,制造要監督,不能想怎么來怎么來。

最為重要的一點,不論家奴還是平民百姓,工錢必須要給。

按照那廝的說法,這叫解放生產力,唯有解放生產力,國家才會發展進步,唯有解放生產力,我大唐才能在不遠的將來擁有并耕種更多的土地。”

大致上就這么個意思。

奏折上不但言明了商稅的好處,具體的實施辦法,便連需要的監管也一并寫上了。

對于整個國家發展來說,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因為把水泥磚窯乃至造紙這些放給民間,不管誰來,本身都是物質的增加。

對于這些世家門閥來說,雖然沒那么的好,但是也不算差。

因為到底不白干,多少有得賺。

至于這項政令到底怎么實施,如何實現監管,那就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了。

而這個時候,陳遠已經在滎陽地界跑了一大圈。

收獲還是很不錯的。

白云巖,石灰巖,大理石,花崗巖,黃土礦,鐵礦,鋁土礦,等等,礦種頗為豐富。

關鍵還很容易開采。

煤礦也找到了,儲量他也不清楚,不過根據現代社會查到的資料,是有三十多億噸。

感覺能燒很久。


上一章  |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