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第340章 挖掘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0章 挖掘機

第340章 挖掘機


更新時間:2022年02月05日  作者:紅色小雨傘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紅色小雨傘 |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 


美歸美,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的。

這次送來的信中,除了說明情況,還拜托了兩件事,一為設備制造加工,二為尋找植物膠料。

是以冷靜下來,李二第一時間查看了送來的設備及生產線模型,然后親自送到將作監。

制造是有難度的。

現代社會看來極其沒有技術含量的破碎粉碎攪拌設備,對于當下的技術水平而言,是一項極大的挑戰。

工匠們從未制造過類似的設備,也從未想過要制造這樣的設備。

對此,李二是不管的。

作為上位者,他就一句話,不論如何,抓緊時間把東西拿出來。

再加一句,做不好滾蛋,做好了,升職加薪,重重有賞。

相比之下,植物膠料就簡單多了。

這東西是用來替代面粉增加紙漿粘稠度,保證纖維分散懸浮性能的。

也就是后來的紙藥,只不過一般關于造紙術的資料記載中,少有提及。

古法造紙中抄出的紙張之所以可以堆疊,不怕粘連無法分頁,靠的就是這個。

而這東西嚴格來說,并不一定非要是植物膠,動物膠也是可以的。

盡管信中沒有解釋這么多,李二也不太清楚這些,但實現起來很容易。

不就找些樹葉熬制成汁么,這事簡單,交給司農寺的人便好。

司農寺,有的是各種植物,也認得很多種植物。

實在不行,大不了就往全國各地去找,別說區區幾種,便是幾百上千種,也能弄出來。

而這個時候,驪山腳下,閑著沒事,陳遠已經開始對蘆葦蒿草下手。

那些雜樹灌木竹子,也是取材對象。

效果也不錯。

造紙是都能造紙的,只是性能不同而已,比如草紙跟竹紙,肯定就不一樣。

草紙綿軟,韌性好,而竹紙脆,容易破碎。

提取出來的木質素,也有區別,首先顏色不同,其次,燃燒的熱效果似乎也不同。

不過仔細想想也對,燒草跟燒木頭還不一樣呢,草色跟木色也不同,要是顏色一樣,燃燒效果一樣,那才奇怪。

更新的造紙術也試驗過了。

效果也很好。

根據查到的資料,紙藥有黃蜀葵,楊桃藤,獼猴桃藤,等。

仙人掌似乎也可以。

這些他都在寄出的信件中提及了。

可現在這里好像都沒有,那怎么辦呢,自然就是隨便弄了。

植物膠嘛,什么植物還沒個膠?

廢水處理回收的白泥沉淀,也作為填充材料,加入到紙漿中。

這樣效果就好多了。

由此而成的紙漿,牛奶一樣,更加粘稠,更加潔白,做成紙,白度提升,韌性好,吸水性也大幅度降低,書寫性能大幅度提高。

還省料。

因為填充料在原料中的占比,可達近四分之一。

有趣的是,木質素作為輔料添加進混凝土中,的確擁有很好的效果,而作為造紙填充料的白泥,可以做涂料,儼然就是現成的膩子粉。

要是把兩種攪拌在一起往墻上抹,效果就更好了,綠色的,棕色的,黃色的,那是更具視覺效果,也更環保的膩子粉。

日子就這么平靜的過著。

造紙的事情丟開,陳遠跟著學起了臥箜篌制作。

這是宮里派來的師傅,家學淵源,往上好幾代,都是負責制作宮廷樂器的。

要說學好,自然是不容易。

畢竟這年頭學個木匠,也得先當上好幾年的學徒,練好基本功。

可他要的并不是學好,而僅僅只是學會。

簡單來說,他知道怎么做,各環節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就夠了。

真要自己動手制作一架精品臥箜篌,抱歉,他從未想過,也不需要。

也因此,這事挺簡單的,三天就搞定了,留下的,是一架師傅們眼里不合格,在他眼里卻十分高大上的臥箜篌。

接下來就是開廠了。

前期準備工作沈馨已經做好,很簡單,就是注冊一家專門從事樂器制造銷售的公司,然后請人,租廠房,置辦設備。

幾個有著豐富箜篌制造經驗,常年從事弦樂器制作的老師傅帶領下,臥箜篌的復制也已經順利展開。

說實話,做出來了。

而且東西還不錯,并不比古時的差。

因為單純就制作而言,這東西對于現代工匠來說并沒有什么難度。

非要說欠缺一點什么,大概就是底蘊了。

就好比造紙。

造紙本身沒什么了不起,可一說古法造紙,那一下子格調就上來了。

那時造紙就不單純只是造紙,而是文化,是傳承,是正統。

這臥箜篌也一樣。

如果全都是現代工藝,沒點古法傳承,怎么能高級起來,怎么能讓人心甘情愿掏錢?

這東西,別說有,就是沒有,編也得編出有啊!

這世上,不少人愿意為古老買單的,相當一部分人眼里,古老即優雅,古老即高貴。

否則也不會那么多東西往上面靠,沒有歷史也非要虛構出歷史。

也因此,該溝通還是要溝通的,該改也得改。

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盡可能讓這東西從純粹的物件變成文化載體。

這樣才能身價倍增。

等到這事搞定,一看設備還沒到,便干脆把挖掘機開了出來。

這東西厲害。

雖然看上去沒有鋒利雪亮的犁組,可那連樹根都被輕松挖起的力道,那恐怖的挖掘效率,依舊震撼人心。

就靠著這玩意,水車系統配套的蓄水池,硬生生被擴了一大圈,開荒過程中難以處理的樹根,也迅速被無情拔起。

魚塘,更是一天干出兩畝多。

這還是在技術并不熟練的情況下。

然后一天兩畝多,一天兩畝多,很快他名下便多出一票小魚塘。

小魚塘,塘邊種草,植桑,再架上水車,挖通與灞水之間的渠道,這樣水就活了,有生態,有增氧,完美不敢說,至少不差。

關鍵是好打理。

相比那種十畝以上的大塘,這種兩三畝一個的水塘既不算很小,喂養捕撈清淤又都很方便。

而直到這個時候,李二交由將作監制造的設備才終于好了,司農寺這邊,也收集熬制了上百種植物汁液。


上一章  |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