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第31章 河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章 河珠

第31章 河珠


更新時間:2021年11月20日  作者:紅色小雨傘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紅色小雨傘 |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 


事情辦完,司封司的人便撤了。

李二留了下來,看陳遠指揮下面的人,把雜草,收集來的人畜糞尿,與挖出來的河泥,加土一起攪拌。

場面不是很好看。

味道,自然也不會好聞。

便是陳遠這種自幼出身鄉下的,都有些不適,沒敢站太近。

反而是李二,作為一國之君,作為天下共主,并無不適,看得很仔細。

因為這是農業社會。

農業社會,糧食是國家穩定富強的基礎,若是沒有足夠的糧食產出,便是再強大的帝國,塌陷也不過須臾之間。

而想要有足夠的糧食產出,肥料之重要,不遜風調雨順。

只是他沒想到,這倒肥料,比預想中還要肥,并不僅僅局限于此。

男人們忙著攪拌和泥的時候,女人們,已經按照要求,開始生火。

生火的目的,草木灰其一,把這幾天攢下的雞毛,鹿骨,等焚燒成灰,此其二。

然后,便是燒螺螄殼,蚌殼。

為此,連笨重的石碾都抬過來了。

收集螺螄肉,蚌肉,也正是這個時候。

這種事也是有技巧的。

螺螄也好,蚌殼也罷,正常來講,想要輕松完好取下肉,不啻于癡人說夢。

一句話,撬著費勁,砸,那腥味,會讓人懷疑人生。

但是,燒上一些開水澆上去,就輕松了。

開水一澆,直接燙死,此時取肉毫不費勁,肉還緊致。

有一定滅菌消毒滅殺寄生蟲的效果,也不會弄得黏黏的,腥腥的,臟兮兮。

李二帶著李君羨在旁邊看,就很好奇。

蚌肉古人吃不吃?

那自然也是吃的。

糧食產量不高,常年餓死人,連草皮樹根都刨來充饑的年代,吃點蚌肉算什么?

不光吃,還做成醬來吃。

北魏末年成書的《齊民要術》,其中就記載有螃蟹醬,蚌肉醬。

便連李二,當年行軍打仗,條件艱苦的時候,也有吃過蚌肉。

可說實話,因為種種原因,感覺并不好。

民間也很少吃。

此等燒水燙過再取肉之法,更是聞所未聞。

而且,不論螺螄還是河蚌,取下的肉都很少,大部分,被垃圾一樣丟進了大木盆。

李二若有所思,想了想,問道:“這些,也是打算作為肥料入肥?”

陳遠笑道:“是啊,主要是,河蚌也好,螺螄也罷,能吃的也就這么點,其它的都是臟器,不能吃。”

看來是猜對了。

李二便笑道:“那你這肥,可真有夠肥的,便是腐熟的金汁,都不一定比得上啊!”

陳遠哈哈大笑:“那不也是迫于無奈嘛,真要有別的辦法,我也不至于出此下策,不然秦兄你聞聞,這腥味,老感人了。”

“是嗎?”

“那為兄也來試試。”

戎馬一生,人頭都不知砍下多少顆,李二自然不怵這點陣仗,當場便抖了抖衣袖,加入開蚌取螺的行列。

見狀,李君羨自然也不敢落后,趕緊幫忙。

場面頗為熱鬧。

螺螄,河蚌,殼拿去丟進火里燒,不要的軟組織,則收集起來,剁碎了,灑進肥堆。

忽然有婦人驚喜道:“阿郎快開,珍珠,好大的珍珠。”

陳遠抬頭一開,ca,還真是,龍眼大小的珍珠,品相極好,珠圓玉潤,在陽關下泛著瑩白。

問題是,這普通的野生河蚌,也能孕育珍珠的嗎?

難不成,產珠并不要求蚌的品種?

搞不懂。

主要是沒怎么接觸過這些,雖然知道理論上可以,可真正看到,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這時李二笑道:“好珠,此乃上品河珠,品相極好,若無意外,當可價值十貫。”

“十貫?”

“真的假的?”

十貫,一萬文,合四五萬塊錢了。

一顆淡水珍珠,四五萬塊錢,不得不說,有點意思。

盡管這珠子純天然,又大又圓,看著確實不錯。

李二笑著頓首:“自然,為兄雖不好此物,但眼力還是有的,如若不信,賢弟大可拿去東市。”

“沒有沒有,既然秦兄都這么說了,那自然是值的。”

說罷,接過珍珠,洗了洗,又對著陽光看了看,而后美滋滋收入懷中,笑道:“就作價十貫好了,十貫,我得五貫,剩下的,大家平分,沒意見吧?”

“這……”

“使不得,阿郎,萬萬使不得!”

“是啊阿郎,此珠,原本就為阿郎之物,吾等何德何能,能分潤此珠?”

一幫人感激涕零,紛紛勸阻,哪怕陳遠拿出來分的,只有一半。

可話說回來,當下的制度便是如此,奴隸,是不能藏私的,連人都屬于主家,更何況發現的東西?

況且,這河蚌原本就是陳遠拿主意親自帶人下水摸的。

陳遠卻鐵了心,擺手道:“就這么定了,阿郎我不是當官了嗎,這官一當,職田加永業田,足足四百畝呢!

四百畝,我都想好了,回頭帶你們去縣衙,解除奴籍,以后,你們就是我的莊戶,屆時你們若樂意自己開荒,那就自己開荒,要是不樂意,就租我的田種。”

一番話,斬釘截鐵,愣是讓有些人跪下了,磕頭,痛哭流涕。

說白了,若能為人,誰愿為奴?

看著這一幕,李二頗覺有趣,調侃道:“賢弟果真如此舍得,要讓這些下人回歸良民?”

陳遠笑:“良民好啊,如果可以,我希望,這巍巍大唐,皆是良民,如此,方是盛世。”

李二沉默不語。

眼下帝國的情況,再沒人比他這個當皇帝的更清楚了。

卻也正因為此,他深深的知道,如果都是良民,將帶來多大的好處。

因為只有良民,才會開荒啃田,才會納稅,如此,國庫才會充盈,帝國才會富強。

反之,若都是奴隸,都服務于鄉紳貴族,那么便無端端少了許多勞動力,即便勞動,所得也進不了國庫。

因為官員也好,貴族也罷,都是不上稅的。

而帝國當下的人口結構,奴隸,占了近三分之一,大量的人口,耕地,皆為世家門閥所占據。

只是,要想改變這一切,談何容易?

世家門閥,不是那么好動的。

若無世家門閥之助,而今這天下,也未必就是姓李。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言情


上一章  |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