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
鐘成笑了笑,“后勤管理人員多一點不是重點,提高共工系統的效率,減少大家的工作量,讓大家有更多的時間考慮真正有難度的問題,也讓大家有更輕松更愉悅的工作體驗,不是更好嗎?”
最近后勤管理人員忙得昏天黑地,鐘成是看在眼里的,雖然為大家的工作熱情所感動,但卻不提倡這樣的工作方式。
大家都忙于瑣碎的事務,忽視對管理中存在問題的思考和改進,也缺乏改善管理的時間,對于公司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
他寧可大家的工作時間少一點,空閑時間多一些,這樣也能保證好刀要用在刀刃上。
鐘成繼續說道:“在共工系統中加入智能決策模塊,提升系統對日常業務的處理效率很重要,但并不是我今天想說的重點!”
“嗯?”
四人聞言都是一愣,這還不是重點?
鐘成也不賣關子了,他說道:“通過這兩個月對公司的組織機構調整,雖然合并重組后只剩下63個分公司,但這些分公司生產著幾十個大類上千個品種的產品,數量就更是以百萬來計算!”
“這么龐大的生產制造體系的產供銷,牽連著大量的上流企業和大量的用戶,再考慮公司的產值,已經構成了一個經濟體系!”
“對這樣的經濟體系的管理,公司內部一直都有計劃管理和自由競爭兩種管理傾向,而且也都進行過大量的嘗試!”
“目前實行的就是以計劃為主,內部市場競爭為輔的模式,我認為這種經濟管理模式有問題!”
鐘成說到這里,停下來喝水,讓大家消化一下。
周虎等人都對公司的管理情況很清楚,劉玉柱雖然在研發所,但也涉及到大量與分公司的合作,同樣了解情況。
四人都明白鐘成是想通過共工管理系統來實現公司內部的完全計劃管理。
因為鐘成一直以來的思想都是希望一切處于控制之下,他肯定是無法容忍內部市場競爭的不確定性。
劉真全率先發言,“我認為目前的條件已經具備在公司內部實行完全的計劃管理。”
“以外部市場的需求為導向,現有的光腦系統可以實時推算出所有的內部供需信息,以此來生成所有分公司以及上游供應商的生產供求數據,準確地下達生產計劃。”
周虎補充道:“這樣一來,所有的供應鏈上游的分公司都可以按照生產計劃生產,可以大幅減少中間產品的庫存,減少資金的積壓。”
“并且可以對所有分公司直接以成本結算,利潤由集團總部統一分配,完全規避了公司生產供應鏈中的惡性競爭。”
“也可以避免后端分公司將成本壓力向上游分公司推,造成上游的分公司無利可圖,只有犧牲產品質量來降低成本的情況。”
劉玉柱也接著說道:“我認為甚至可以取消公司龐大復雜的采購體系,不再存在公司內部還搞宣傳公關的情況。”
三人說完,楊淑貞不滿地說道:“你們只看到了搞計劃管理的好處,怎么沒想想壞處呢?”
“如果都像你們說得這么好,那紅星公司還搞什么分公司自負盈虧,與外面的供應商搞自由競爭!”
“這!”
三人都被問住了,完全的計劃管理模式的弊病他們當然清楚。
紅星公司在實行事業部制以及現在的分公司制之前,就是采用的完全計劃管理模式。
那時的分公司叫分廠,因為沒有市場壓力,分廠只管生產產品,負責提升產品質量,沒有動力推出新產品。
各分廠“等靠要”的思想非常普遍,企業嚴重缺乏活力。
計劃經濟一度被人理解成了“吃大鍋飯”的同義詞,成了落后管理模式的代名詞。
周虎爭辯道:“現在有了楊戩考評系統,各分公司領導的思想覺悟、工作熱情高了,不會出現以前的那些情況的。”
“哼!我才不相信什么個人覺悟,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你敢保證所有的分公司領導都會以公司利益為重,或者說是以集團公司利益為重?”
楊淑貞是堅定的市場自由競爭理論的支持者,并且因從小在海外長大,對人性充滿了不信任。
三人都無言以對,因為太多的人把小集體的利益看得比大集體的利益更重,還不能說人家自私。
而且在這個年代還總提思想覺悟,有幾個人買賬?
鐘成一直微笑著聽他們四個人講話,看差不多了,他笑著說道:“你們說得都不錯,說到了我今天想說的重點了。”
“那就是如何發揮出計劃管理模式的優勢,又能規避其不利的因素?”
四人都看向鐘成,知道他肯定還有話。
鐘成緩聲說道:“就如劉真全說的,目前的技術條件已經具備了實行完全計劃管理模式的可能,這方面我就不多說了。”
“我說一下關于規避計劃管理模式帶來的消極因素的想法。”
“我認為計劃管理模式如果再加上有效的監督機制和激勵機制,可以完全取代目前以利潤為核心的市場自由競爭模式。”
“現在我們有強大的楊戩考評系統和太虛實驗系統,已經具備了建立完善有效的監督機制和激勵機制的技術條件。”
“這就是我要交給你們的任務,開發出集計劃管理、監督機制和激勵機制于一體的全新的經濟管理系統。”
“嗯,就叫盤古經濟管理系統吧!”
考慮到全新的經濟管理系統已經不再局限于企業管理,而涉及到了一個經濟體系的方方面面,鐘成重新取了一個名字。
盤古,是華夏神話傳說中的創世神,開天辟地,創造了世界的秩序。
“好!”
周虎和劉玉柱激動地大聲叫好,但劉真全和楊淑貞卻面露思索。
楊淑貞幫劉真全說出了疑問,“怎么建立監督機制和激勵機制?”
周虎撓撓頭,嘴巴張了幾下,回答不出來。
劉玉柱也是眨巴了幾下眼睛,沒有說話。
大家還是看向鐘成,等著他的解釋。
鐘成繼續說道:“其實道理說穿了很簡單,楊戩考評系統能夠對人進行考評,那就同樣也能對由人組成的組織進行考評。”
“按照楊戩考評系統的原理,我們只要在系統中構建出從班組到產線到車間到分公司的各級模型,建立各級組織上下之間以及橫向之間的相互關系,就可以在系統中構建出紅星公司的經濟運行體系。”
“然后在這個體系中加入相應的控制條件以及評定條件,就可以實現對各級組織運行狀態好壞的監督和考評。”
“比如在對分公司的考評條件中加入產量、質量、成本、生產均衡、質量提升、技術創造、員工滿意等等條件時,就完全避免了原來計劃管理模式下僅以產值為評定條件的情況。”
“而且對各級單位的考評結果將直接與相關管理人員個人的工作業績考評掛鉤,還可以對所有一線員工的收入掛鉤,讓大家都把將企業真正辦好當成頭等大事來辦,各級組織的活力自然就有了!”
最后,鐘成問道:“當然這只是我的初步想法,你們怎么看?”
新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