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崛起第221章 青龍航空母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大國重工:崛起 >>大國重工: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1章 青龍航空母艦

第221章 青龍航空母艦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02日  作者:鉑玉京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鉑玉京 | 大國重工:崛起 


眾人跟在龐大的玄武600后面走出了總裝車間。

在總裝車間外的小機場中專門擺放了12個50噸專用貨柜,接下來就是玄武600對這些貨柜進行抓取和放下的測試。

只見玄武600如同一只蒼鷹一般,靈活自如地演示了取放貨柜的操作,和它龐大的體型完全不符。

紅星公司的人見慣了朱雀戰機和畢方戰機還無所謂,路遙一幫人就像是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吃驚得嘴都合不上了。

玄武600的表現,完全顛覆了他們對于大型貨運飛機的概念。

雖然鐘成一早就在方案中說明了這幾款電動飛機的性能,但路遙第一次見到真實的飛行情況,仍然被震住了。

測試完成后,雙方商定,紅星公司5月份先交付玄武600和玄武1200兩款飛機各30架,以及300個專用貨柜。

先在北山與西京、海城、京城、廣城四條貨運航線進行試運行。

8月開始逐步增加航線,到五年后遍及全國所有的大中小城市。

而民航客運飛機延期至10月后開始交付使用,爭取十年內完成全面替代鐵路、公路客運業務。

雖然紅星公司認為路遙的計劃有點保守了,但也不好勉強,畢竟華夏航空服務公司承擔了極大的壓力。

要在全國所有城市建設航空服務大樓,調整全國的運輸業務,這項工程的龐大和復雜程度難以想象。

就是以華夏目前的強大國力,實施起來都非常吃力。

5月6日。

勞動節后上班的第一天,東南造船廠和東南研究院的一行人趕到了紅星公司。

為首的是東南造船廠的總經理劉洋和東南研究院的陳院長,他們是為將來的新型航母建造計劃來的。

因紅星公司的總部搬遷還未完成,鄧總和鐘成等人還是在老總部大樓接待了他們。

新型航母建造由紅星重工集團和江南造船廠共同承擔的情況,劉洋和陳院長早已經知曉了。

這半個月時間,他們加班加點地完成了項目的初步規劃,然后就聯系鐘成,約好雙方在北山進行面對面的進一步溝通。

因為沒有鐘成具體的航母設計方案,他們的規劃也只能擬定個大概。

對新型航母的設計方案,鐘成早已經反復修訂過多次了,現在太一合金的用量確定后,剩下的修訂工作就簡單了。

鐘成這一陣在太虛實驗系統中,利用已經非常完善的風洞試驗模型進行了數千次試驗,已經確定了最終設計方案。

這一次交流已經沒有無關人員,鐘成非常詳細地給東南造船廠和東南研究院的人員講解了新型航母的設計方案。

新型航母最終定型為翼展800米長度200米的飛翼外形,空載重量15萬噸,最大重量25萬噸。

整個機翼都被設計成機艙,內部平均高度30米,分成三層。

內部使用面積達到30萬平米以上,可供3000名官兵長年在航母上工作生活。

搭載的飛機數量不變,增加艦載重型激光炮和電磁炮的功率和數量。

原來的三臺100萬千瓦核聚變發電機組改為九臺30萬千瓦的核聚變發電機組。

三臺工作,三臺備用,三臺維護,三臺為一組間隔一百米縱向安裝在艦體中,輪換使用。

這樣的布局就可以直接使用核聚變反應堆產生的噴射氣體,為航母提供主推動力。

巡航速度仍然是3倍音速,但最高速度可提升到5倍音速。

鐘成的講解完成后,陳院長提出了他們一直很困惑的問題,這么重的航母怎么能夠弄上天去?

而且還能保持這么高的速度,不怕航母散架?

以他們多年設計制造大型艦艇的經驗,是怎么都想不明白。

這也是他們急匆匆來紅星公司的最重要原因。

鐘成沒有說出钅空310的事,只是說了紅星公司已經研制出了新型的太一合金,具有強度高還有讓周圍材料失重的功能。

以太一合金來制造新型航母的基本結構構件,既保證了強度又降低了艦體的重量。

如果不是在這樣正式的場合,陳院長等人甚至會認為鐘成是在開玩笑。

鐘成接著又演示了新型航母的風洞試驗,徹底打消了他們的疑慮。

鄧總笑著說:“等這新型航母問世時,我已經退休了,小鐘,你就先給它取個名字吧!”

對于這款人類的終極武器,鐘成早就想好名字了。

青龍,是華夏上古神話中的四大神獸、四大神龍之首。

古經云:青龍者,東方甲乙木,澄之不清,攪之不濁,近不可取,遠不可舍,潛藏變化無盡,故言龍也。

飛翔于九天之上的新型航母被鐘成命名為:“青龍航空母艦”。

雙方確定了青龍航母的設計方案后,就談起了建造方案的事。

鐘成認為青龍航母建造目前有兩個項目必須先行。

一是太一合金的制造工程,這是紅星公司負責的部分,6月份就要動工,不會影響航母的建造進度。

二是青龍航母建造的巨型船塢,姑且還稱做船塢吧,現在東南造船廠最大的船塢都遠遠滿足不了條件,必須馬上新建。

只要這兩項基礎工程完成了,青龍航母在兩年左右的時間也就能造出來了。

而且鐘成建議,為了保證建造進度,東南造船廠需要新建兩座這樣的巨大船塢。

雖然最終只會建造5艘青龍航母,但這樣的巨型船塢將來還可以用于制造大型空天飛機和用于海洋漁業的大型地效飛行器。

地效飛行器是一種利用地面效應提供支承力而飛行的動載工具。

可以在水面以上的空間低空飛行,它的航速是普通艦艇的10倍以上,是氣墊船的3倍以上。

普通艦艇的航速一般在30節左右,氣墊船為40140節,地效飛機則高達100320節。

飛行時,可完全脫離水面,航速可與直升機媲美。

在陸地上,它可以輕易飛越沙漠、沼澤、雪地,必要時還可飛到幾十米乃至上千米的高度。

在鐘成的概念中,將來是不會有在水里航行的艦船了。

東南造船廠的人聽了鐘成的建議都激動不已,都認為這才是造船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但劉洋表示,東南造船廠雖然也是大型企業,但與紅星重工比起來差得太遠了。

在紅星重工眼里的小工程,對他們而言就是天大的工程了。

不是建不出來,而是沒有錢來建,如果要向他們的總公司申請,可能要明年才能拿到經費。

鐘成問新建兩座巨型船塢要多少錢,劉洋的回答是100億,他們早就算過了。

鐘成看向鄧總,100億對于十年前的紅星公司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放到現在真不算什么。

鄧總還沒有說話,曹總助就先說話了。

他起身對劉洋和陳院長客氣地說道:“不好意思,請你們休息片刻,我們先內部討論一下。”


上一章  |  大國重工: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