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崛起第199章 女媧工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大國重工:崛起 >>大國重工: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9章 女媧工程

第199章 女媧工程


更新時間:2021年11月24日  作者:鉑玉京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鉑玉京 | 大國重工:崛起 


現在圍繞西海工程,已經有近兩百萬人擁進了柴達木盆地,以后還會更多。

除了西海工程的施工人員外,還有大量的外來人員,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問題必須考慮。

最突出的是,新增人口吃的主食、肉食、蔬菜幾乎全部是由內地供應。

造成當地的物價超過了沿海大城市的幾倍,這是極不正常的現象,短期允許,長期下去是留不住人的。

邵總帶頭表示接受鐘成的批評,他們會考慮專門組織力量解決外來人員的食物供應問題。

但希望鐘成能夠幫忙找來專家團隊對當地生態環境進行改善,實現糧食作物的自給自足。

柴達木盆地中不是沙漠戈壁、鹽堿地,就是改造過來的沙地,土壤含鹽量也遠超正常水平,普通農作物根本無法存活。

不是一般的農業專家能夠解決問題的。

鐘成會后找到了劉玉柱和鄧林,詢問納米材料的研發進度。

但鄧林的匯報讓他打消了短時間內給柴達木盆地搭涼棚的想法。

鄧林否定了用昂貴的石墨烯納米管來當建筑材料的方案,他已經在實驗室中對現有的碳纖維材料進行了改進優化。

不同于現有的碳纖維材料是以有機纖維:聚丙烯睛纖維、粘膠纖維、瀝表纖維等原絲經過預氧化、碳化、石墨化等工藝制備而成。

這種新型碳纖維材料借鑒了石墨烯材料的制作工藝,是以純粹碳元素制成的高性能材料。

新型碳纖維線材重量只有鋼材的六分之一,同等截面抗拉強度是特種鋼材的20倍以上。

可以抵御紫外線的傷害,有很好的腐蝕性能,在惡劣、復雜的環境下依然可以正常工作。

還具有耐磨、耐沖擊性能,相比一般材料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這種被命名為息壤線材的新型碳纖維材料已經在準備建立專門的工廠進行大規模制造了。

造價估計比普通鋼材還便宜,將首先在西海工程中使用。

但鄧林對納米太陽能薄膜的研發才剛起步,需要解決的問題還非常多。

兩三年內能出成果就不錯了,但這也在鐘成的預料之中。

鄧林能夠在這么短時間內研發出息壤線材已經帶給他驚喜了。

這個人還是非常有用的!

鐘成對鄧林進行了鼓勵之后,又交待劉玉柱提交一份息壤線材在建筑業中廣泛使用的報告。

他們現在建的息壤線材工廠規模太小了,可按擴大一百倍的產能分期實施。

目前在建筑行業使用的鋼材太多了,如果能用息壤線材來替代,將大幅緩解華夏鋼鐵需求的緊缺局面。

既然氣候條件短期內無法改變,那還是得從農作物上打主意。

鐘成乘坐專機直接飛往了京城。

在葉家的別墅,他讓葉院長找來了葉文欣的二伯和葉文浩。

自家人就有搞農業的,不找他們找誰!

鐘成說出了改造柴達木盆地的情況,引起了二伯和葉文浩的極大興趣。

他們對鐘成提供的生命科技的研究,已經在農業方面有了一些成果,正在向上面申請經費進行試驗。

雙方是一拍即合!

鐘成表示要錢要人要設備都沒問題,就是柴達木盆地條件艱苦了一點。

二伯哈哈大笑,搞農業的人最不怕的就是艱苦,只要餓不死他們,他們哪里都敢去!

鐘成感動不已,錢隆平前輩的光榮傳統在農科領域還沒有丟掉。

國士無雙,這才是華夏科研工作者的最高榮譽!

鐘成馬上就與邵總取得了聯系,讓他盡快安排好農科人員的工作環境,并讓他與二伯直接聯系,有什么需要盡量滿足。

他自己在京城辦理完相關手續,就把他二伯的團隊送到柴達木去。

忙完西海工程的事,鐘成趕回北山。

逐日三期工程逐日飛車生產已經到了沖刺階段,新的總裝車間已經在安裝調試設備了。

補天工程土建項目進入掃尾階段,施工隊伍正在進行廠房建設,楊希小組正忙于工藝制定、設備選型。

金烏二期工程也在緊張建設中,程志東的團隊表示完全沒有壓力,只是照搬原來的總裝車間。

姜言小組關于白虎機甲和虎衛機械戰士的設計方案完成了,趙唯隨之交出了智能機器人制造的最終工程方案。

只是在對民用機器人的命名上,讓鐘成有點頭痛。

民用機器人應用范圍極其廣泛!

從礦山采掘到家政服務,從工廠裝配線到超市理貨,從野外地質勘探到環衛保潔,包羅萬象。

最后還是楊希提出了建議,解決了鐘成的煩惱。

西游記中的孫大圣有著七十二般變化,身上的毫毛能夠化身萬千,用他的名字來命名民用機器人比較貼切。

鐘成雖然覺得這樣有點對不起齊天大圣的威名,但也找不出更合適的名稱了。

就這樣,未來的民用智能機器人就被命名為:

“悟空機器人”!

而悟空機器人也會從一開始就分為幾十個不同的系列,對應不同的應用環境,雖然沒有七十二種那么多,但也對得上大圣的變化能力了。

鐘成跑完了審批手續,時間已經是2019年夏天了。

5月25日。

智能機器人制造工程正式啟動。

這個工程在審批時被命名為“女媧工程”,取意為女媧造人。

只不過,這個工程造的是智能機器人。

這又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投資規模達到了1000億。

因為關于機器人的所有關節部件、外殼都是必須自己制造。

而且需要用到大量的混沌合金、微特電機、微型光腦,女媧工程還要擴建相應的制造工廠。

不過,最主要還是鐘成規劃的設計產能太高了。

他認為領先這個時代幾十年的智能機器人的市場需求量肯定是非常巨大的。

但銷售量會受到價格的影響,只有一開始就進入大批模生產,把造價降下來,才可能盡快的打開市場,讓智能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進入各個行業。

徹底改變人類社會的勞作方式,把人們從繁重、危險、枯燥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上一章  |  大國重工: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