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讓人聰明的學問,與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并不是鐘成認為的那樣“高大上”的東西。
哲學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世界觀,二是方法論。
世界觀就是人們對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觀點。
研究透了就可以解釋“我是誰”“我從哪里來”這兩個問題。
從大的分類就有“唯心論”和“唯物論”。
方法論就是關于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
它是人們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可以解釋“我要到哪里去”的問題。
“辯證法”就是方法論中最著名的思想。
概括地說,世界觀主要說明世界“是什么”的問題,方法論主要說明“怎么辦”的問題。
有怎樣的世界觀就有怎樣的方法論!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著自覺或不自覺的哲學思想。
比如一個老山溝里一個信佛的老太太,她照樣有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處世的方法,只是她并不自覺而已。
但如果能夠對自己的哲學思想進行研究思考,有意識地提升完善自己的哲學思想,就完全不一樣了。
那會讓一個蒙昧的人變成一個有“思想”的智者。
但鐘成也知道,學習哲學同樣存在風險!
人類有史以來,產生過的哲學思想和流派太多了,可以用瀚如煙海來形容。
如果不能清醒地進行識別,很有可能走入誤區。
但他卻不是一個知難而退的人。
他相信他一定能夠解決掉思想的問題,就如同他攻克一個一個科技難題一樣。
想到這里,鐘成精神重新振作起來,轉身準備離開。
卻發現身后十幾米遠處站著一個人,見他轉身,正在向他行禮。
原來是李少杰!
“鐘少校,不好意思,我們發現你半夜在山崖邊思考問題,不放心,就來跟著,沒有打擾到你吧?”
“呵呵!”鐘成笑了,在想什么呢,我是那種人嗎?
不過這也是他們的一片好心和職責所在。
“辛苦你們了,我沒事,就是來散散心,我家里現在能住人嗎?”
已經是晚上12點了,鐘成不想再回研發所打攪別人。
只不過他幾個月沒來他的山林別墅了,真有點浪費!
“你的家每天都會有人打掃衛生的,你隨時可以入住!”李少杰干脆地回道。
“那好,我就不下山了!”
第二天,鐘成又精神飽滿地投入了工作。
他目前的工作就是在伏羲一號的太虛實驗系統中完成對朱雀戰機外形的設計方案。
雖然確定了采用飛翼式外形,但這飛翼式外形的具體幾何尺寸還是需要研究,而且需要精確到毫米級別。
最終設計出朱雀戰機形狀的主要幾何參數(初步飛機三面草圖)和各部分的外形尺寸,給出朱雀戰機外形設計圖紙。
這其中必須考慮朱雀戰機的氣動布局、內部裝載的初步布置、關鍵受力結構的初步布置、雷達散射RCS值的估算和飛機重量重心的初估等。
這項工作異常復雜,本來是需要大量研發人員來共同完成,研發周期也是以年來計算。
這也是為什么當初精衛無人戰機采用飛碟外形的原因之一:簡單。
現在不一樣了,有了太虛實驗系統,鐘成一個人就可以搞定。
在飛機的外形設計中,需要一個重要的輔助手段,那就是風洞試驗。
風洞試驗就是依據運動的相對性原理,將飛行器的模型或實物固定在地面人工環境中,人為制造氣流流過,以此模擬空中各種復雜的飛行狀態,獲取試驗數據。
簡單的說,風洞就是在地面上人為地創造一個“天空”。
在學術界,風洞實驗室被喻為“飛行器的搖籃”。
流傳著“有什么樣的風洞,才能有什么樣的飛機、飛船、火箭、導彈”的說法。
拋開高昂的費用不說,風洞實驗室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那就是必須制造出飛機或飛機模型放到風洞中進行測試,才能準確檢測出飛機的外形設計上的問題。
實驗的費用昂貴,條件也難控制,而且不可能在產品研制的初始階段進行。
(PS:汽車風洞試驗可以用1:2或1:1的汽車泥模,費用相對便宜。)
但鐘成卻沒有這樣的煩惱。
他可以在太虛實驗系統中構建風洞實驗室,從朱雀戰機外形第一步設計就開始測試。
讓系統按照他輸入的大致外形尺寸和性能要求自動優化,縮減了90以上的設計時間。
當然在系統給出多個優化方案時,還是需要他來進行選擇。
用了一周時間,鐘成利用“大國重工系統”中風洞實驗室的相關資料,在太虛實驗系統中建立了風洞實驗模型。
但在隨后進行的朱雀戰機風洞試驗卻不太理想,與他想象中的試驗效果相去甚遠。
其實風洞不是一個洞,而是一條大型隧道或管道,這與他的英文名wind
tuennl的原意比較相符。
當初不知道是哪位先生將其譯為風洞。
風洞里面有一個巨型扇葉,能產生一股強勁氣流,氣流經過一些風格柵,減少渦流產生后才進人試驗室。
然后氣流通過放置在試驗空間中的飛機或飛機模型模擬飛行過程。
原理很簡單,構建模型也很簡單,但卻和他在操控精衛一號時遇到的真實情況差別很大。
那些空中亂流、渦旋、大氣對流、氣壓的增減,以及飛機加速、上下俯沖遇到的情況都反應不出來。
這樣設計出的戰機外形在試制出樣機后,還需要進行長達數年甚至是十幾年的空中真實飛行來校正。
這樣的費用不敢想象。
這也是為什么現代戰機造價高昂的原因,數量本身有限,又要分攤高昂的設計成本,不貴才怪了!
他試著增加幾組風扇和增加一些設備,但還是無法真實模擬實際飛行情況。
原因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也太復雜了。
他不得不請教9527。
9527解釋說(在屏幕上輸出文字),戰斗機遇到的情況與其它材料制作、設備制造不同,后兩者的運行條件都是受控的,工作環境可以人為干預。
比如可以把制作過程放到恒溫、真空、密封、防震的專門廠房中進行。
但戰斗機不行,戰斗機的工作環境是不受控的,誰也沒辦法去干預戰斗發生時的天空環境。
要想用風洞試驗模擬出真實的天空,要么有大量的實際數據支持,要么由系統自己演算,但就不知道要多少年了。
而大量的空中飛行數據,伏羲一號里面沒有。
鐘成一拍腦袋,這飛行數據伏羲一號沒有,但他有啊!
相關
__科幻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