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完動力系統和武器系統問題,時間已經是下午1點了。
大家一起到“天外天”14層吃過了午飯,又到休閑區放松了半個多小時。
有人游泳,有人打球,有人下棋……鐘成要求每個人必須找點事來玩。
楊希實在沒玩的,就陪著鐘成和趙唯下跳棋,因為其它棋他也不會。
不過下跳棋也沒下高興,趙唯老是分心去看李梅,楊希則總是走神想他的祝融電推。
下午2點,研討會繼續。
大家又討論朱雀戰機外型的問題,對于大型戰機而言,飛碟外形肯定是不合適了。
飛碟外形并不是很符合空氣動力學,只是為了追求靈活機動,適合于小型無人機。
鐘成提出的飛翼外型,就是參照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B2隱形戰略轟炸機的外形。
戰斗機的外形,主要指機翼外形。
從最初的平直翼到后來的后掠翼、前掠翼,到現在流行的三角翼、變后掠翼,以及不太主流的S型前緣翼、鴨翼、串列翼、飛翼、環形翼、C型翼等。
種類繁多,發展歷史和原理怕是幾本書也不能完全講明白。
為什么要變來變去?
主要都是為了解決一個速度問題,解決飛機在高速飛行中遇到的空氣阻力、旋渦、亂流等空氣動力學問題。
難點在于又要符合空氣動力學,又要讓機翼不會變形、折斷。
其實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最優的方案。
考慮到朱雀戰機遠超這個時代的動力系統,鐘成選擇了飛翼外型。
飛翼飛機是一種沒有尾翼,機身的主要部分隱藏在厚厚的機翼內的飛機,又稱全翼機,整個飛機就是一個機翼。
由于機身的主要部分和機翼融為一體,整個機翼都是用來產生升力的,空氣阻力最小,因此這種飛機的空氣動力效率最高。
更重要的是這種機型對雷達波的反射最小,所以飛翼飛機也是隱身性最好的飛機。
但缺點也很明顯。
飛翼最大的缺點是為了使機身更好的隱藏于機翼中,飛機的機翼必須設計的比通常的機翼厚得多。
在低速時這一點無關緊要,但是當飛機接近音速時,在機翼相對較厚的部位就會產生巨大的阻力效用。
所以飛翼不適合高速飛機,它們對阻力比一般飛機更為敏感。
另外還存在俯仰不穩定的問題,如果升力中心(壓力中心)與重心不靠近,飛行中機翼會繞橫軸翻轉。
飛翼在某一飛行速度下還容易保持穩定,但是一旦飛行速度和姿態變化時,壓力中心移動,就很難說會保持穩定飛行。
不過,鐘成解釋一下,飛翼存在的這兩個問題放到朱雀戰機上來,都不是問題。
首先朱雀戰機的推重比遠遠高于B2隱形戰略轟炸機。
B2起飛重量達到了170噸,使用4臺渦輪風扇發動機,只能提供32噸的推力,推重比僅有0.205。
(PS:沒有特別說明的時候是指加力推重比)
但朱雀戰機不同,最大起飛重量只有30噸,使用5臺大型祝融電推,可提供50噸推力,推重比大到驚人的1.67。
而目前美軍最先進的戰機F35A,推重比也才0.96。
在適當調整外形的情況下,朱雀戰機達到巡航速度3倍音速,最高速度5倍音速是沒問題的。
當然要達到鐘成設想的8倍音速就比較困難,但5倍音速也足夠了。
對于飛翼外形的不穩定問題,朱雀戰機上裝備的祝融電推,由于體積比渦輪風扇發動機小太多了。
完全可以在飛翼下方再安裝十幾臺小型的祝融電推,用于平衡機身,也可以用于輔助5臺主發動機對朱雀戰機進行垂直起降或空中懸停。
總得來說,飛翼形是目前最適合朱雀戰機的氣動布局。
經過鐘成的解說后,團隊成員都一致同意了這個方案,這項工作就交給鐘成親自來完成。
這兩個大問題解決后,鐘成又對其它項目進行了工作分配。
動力電池的改進,鐘成交給了劉玉柱完成,在動力電池工廠有很多專業人員配合;
桂彬負責機載光腦的設計,朱雀戰機上的機載光腦只是小型化的伏羲光腦,難度不太;
趙唯和李梅一起負責雷達火控系統、通訊系統、戰機相關控制系統,周虎負責機體內的整體布局設計。
鐘成說完之后,周虎遲疑地問道:“老大,這朱雀戰機可是要載人的,這個駕駛艙怎么設計,飛行員的安全怎么保障,你想好由誰負責了嗎?”
鐘成奇怪地反問道:“這個有什么難度,不是應該由你一起負責設計的嗎?”
周虎聞言大急,“老大,這種戰機的駕駛與汽車的駕駛不一樣,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是非常專業的,我搞不定啊!”
姜言就是從空軍研發所過來的,她比較內行,對眾人解釋道:
“在戰機高速飛行和機動中,飛行員要受到高空缺氧、低氣壓、寒冷、噪聲、振動與加速度等環境的影響,對其生理功能有較高的要求。”
“雖然軍隊會盡量提高飛行員的身體素質要求,但我們在設計飛機時,還是要考慮這些因素,降低對飛行員的身體素質要求,保障飛行員的身體健康。”
“這方面就需要研究人體工程學的專業人員來解決了!”
姜言的話讓鐘成大感頭痛,他確實還沒有從無人戰機的思路上轉變過來,而他們對人體工程學都是外行。
邊學邊研發,有點兒戲了!
還是找人吧!
“好吧,周虎就不用管了,我來負責找人解決。”
鐘成接著說道:“朱雀戰機是國家高度重視的科研項目,它將成為我軍新一代的主戰機型,我們一定要爭取在年底前拿出設計方案,還有將近三個月時間,大家有問題嗎?”
“沒問題!”
眾人各自評估了一下負責的項目,都表示時間很充足。
桂彬說:“如果是上半年,問題還比較大,現在有了伏羲一號上運行的太虛實驗系統,設計的工作量減少了一大半。”
周虎跟著也興奮地說道:
“我發現太虛實驗系統還具有自主學習的功能,在上面建立的實驗模型越多,實驗次數越多,仿真度就越高,建模過程也更輕松。”
“系統居然會融會貫通,老大、趙哥你們太有才了,設計出這樣的系統!”
這一個多月,周虎和桂彬沒有出去,一直在使用太虛實驗系統,感觸很深。
鐘成和趙唯互視一眼,都心知肚明,那不全是他們的功勞。
“沒問題就好,大家加油!”
鐘成宣布散會,時間已經是晚上七點過了,這會開了一天。
相關
__科幻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