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必須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英烈祠,忠勇與血性(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暴君必須死 >>暴君必須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三章 英烈祠,忠勇與血性(求月票)

第一百一十三章 英烈祠,忠勇與血性(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1年11月16日  作者:亡命客  分類: 玄幻 | 東方玄幻 | 亡命客 | 暴君必須死 


亡命客:、、、、、、、、、

文官班列已是支柱齊全,武將班列更是群英薈萃。

首先同宰相蘇長宏保持并行的便是柱國將軍、麒麟軍團主帥牧原。

身為大周軍界的第一人,雖然在一統東域的作戰中并未參與,但其地位短時間內也無人能夠撼動。

而在兩日前的抽獎中,與牧原相匹配的將魂也終于出現——李牧。

在牧原之后,便是其他四大軍團的主帥。

其一是繼承了吳起將魂的青龍軍團主帥武承宗,其二是繼承了白起將魂的白虎軍團主帥白浩然。

其三是繼承了謝玄將魂的玄武軍團主帥謝牢之,其四是繼承了夏侯淵將魂的朱雀軍團主帥夏侯北玉。

四人之中,也唯有夏侯淵的將魂低了一個檔次,但夏侯北玉巍巍老將的膽魄與謀略卻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互補。

再之后,便是天子三軍的四位統帥。

其一是繼承了高長恭將魂的神武軍統帥高濟,其二是繼承了項羽將魂的御林軍統帥項濤。

其三是繼承了趙云將魂的禁軍統領陸子豪,其四是繼承了高順將魂的禁軍副統領高暢。

這八人的更后邊,則是其他強軍的主將。

其一為繼承了馬三寶將魂的三保艦隊主將牧五河,其二為繼承了韓擒虎將魂的驃騎軍主將邵鐵峰。

其三為繼承了張須陀將魂的須陀飛軍主將殷暄緣,其四為繼承了徐榮將魂的西涼鐵騎主將徐立。

其五為繼承了盧俊義將魂的梁山鐵軍主將盧子義,其六為繼承了金兀術將魂的鐵浮屠主將金武河。

除此之外,尚有繼承了馬超將魂的馬越,不過他尚在敵境執行軍務,未能歸來。

而在文武班列之外,尚有三人的位置有些特殊。

其中兩人便是繼承了蒙恬將魂的狩夜司司主蒙昂,以及繼承了邀月魅魂的九幽宮宮主秦汐月。

這兩人緊貼在御臺臺階下、側身而立,既可聆聽武季旨意,也可在當殿監督文武百官的異動。

至于第三人,自然是是繼承了魏進忠侍魂的掌殿太監、東廠廠公左壽。

左壽站在御案的左手一丈處,這也是他一直以來的位置。

不過在御案的右手一丈處,則多了一個人。

這個人便是新晉的秉筆太監、繼承了高力士侍魂的楊洋。

至于隱藏在暗中的十二金衛,自不必說……

“陛下,臣于昨夜奮筆書就疏表一份,特斗膽朗與陛下及眾袍公,不知陛下可否準允?”

見禮完畢后,禮部尚書張儀忽然踏步而出,站在中央廊道持著笏板朗聲開口道。

“哦?張愛卿難得有此雅興,那朕便與眾愛卿一道聽聽吧。”

武季啞然一笑,微微頷首。

“謝陛下!”

張儀低頭一禮,而后從寬大的袖袍中取出一個折子,清了清嗓子大聲朗道:

“天有三清,唯自太虛。

寰宇浩渺,萬靈怡德。

若論圣人造化,當數我人族三皇五帝。

惜,自九重天裂,又及至近古,我煌煌人族,已難出蓋世偉帝。

然,此戚戚之局,當自今日而變,自天武而變!

大周天武治,天武大帝雄才偉略,憂國之動蕩、民之艱險,負不雅罵名韜光養晦一年又半。

天武二年春夏之交,天武大帝祈動天道賜福于萬民,同時誅除奸邪、橫掃作亂藩王、祛除宗門頑疾,震懾宇內!

七月末,大商、大齊兩朝策應藩王之亂寇邊,天武大帝洞若觀火,調天子之師親往破寇,一戰而平!

后,天武大帝勵精圖治、強軍強基,不過小半載,便已是人人如龍、一片興盛!

方十月之始,天武大帝揮兵四擊、如臂指使,不過短短半月,便橫掃整個東域,統半部一重天以為大周帝朝之疆基!

威乎,半載強國,一戰而得半壁江山!

雄乎,睥睨四野,獅虎豺狼盡皆膽顫!

歷數史冊三千萬,何曾有人媲天武?”

聽著張儀慷慨激昂、無比認真的“鼓吹”,殿內百官各個肅然、一臉認同,眼中甚至還有濃郁的崇敬之色。

因為在他們看來,張儀所說的的確確就是事實,而且言語的組織也帶動了他們的情緒。

仔細想想,放眼整個一重天的歷史,何曾有過區區半年就能將一方國度發展成為坐擁半壁江山的君王?

但這些話聽在武季的耳中,卻讓他有些“受之有愧”了。

生怕張儀再飆出幾千字來,武季當即抬手至鼻前、輕咳一聲。

張儀瞬間明白了武季的心思,眼中閃過一抹遺憾后,朝著武季及群臣微微低頭示意,而后返回了班列。

“半月之內橫掃五方、拿下一重天近半的疆域,全賴諸臣公盡心竭力、全仗無數將士悍勇殺敵。

大周的江山,是你們、是那些鐵血兒郎、是那些暗中的斗士用豐功偉績所填筑!

朕,喜之、慰之、幸之!

關于眾臣公的獎賞,朝廷已有章程,容后自知。

今日朝議,朕要說的是那些悍不畏死、為大周英勇獻身的勇士!

大商宮變之夜,九幽宮十八暗子舍棄自身性命,以促大計之成!

大瀚海豐城之戰,內應臨陣變節,東廠一百暗線身陷絕境,卻仍拼死砍斷吊橋機關,以身燃鬼火焚破城門,助城外大軍成功殺入!

雪雕帝都破城前夜,雪雕衛通過拷問我朝暗線逼供出狩夜司暗線駐地,狩夜司狩夜郎林子清舍命敲響望火樓銅鑼巧妙提醒,這才得以讓狩夜司三百精銳暗子活命。

圍剿鮫人族之戰,水師周風號戰艦發現鮫人族逃離水下密道,為斷絕鮫人族貴胄逃生之路,他們以戰艦撞斷險崖、填埋密道,而后以身為布、添堵缺漏,因此才能將鮫人族貴胄一網打盡!

懷安谷之戰,十五萬玄武軍卒面對五百多萬流沙族大軍之寇犯,他們死戰不退、鏖戰近一個晝夜,將敵軍死死擋在谷口之內。

此戰,但凡是還能動的重傷員,皆選擇血戰至死、與敵同歸于盡!

及至戰終,十五萬大好兒郎,竟只活下來八千!

似此等驚心、斷腸之壯舉,還有無數。

他們,才是真正值得被銘記的人。

他們,不該被遺忘。

他們的犧牲,不該被歷史的沙塵所掩埋。

因為他們用自己的鮮血解答了,什么叫做忠君護國!

因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么叫做大周人的血性!”

隨著“血性”兩個字重重吐出,武季猛地一拍桌案,目光銳利的盯向滿朝官員。

“大周倡導禮樂才學、啟蒙諸子百藝,但不論何時,忠誠、武勇、血性都要擺在第一位!

因為這歌舞升平,是他們,是那些寂寂無名的暗衛、是那些毫無才氣的大頭兵用自己的命所換來!

諸位臣公,可懂朕之意思?”

殿內百官心頭甸甸、神色沉重,他們知曉那些人的付出,也清楚其中的過程,由此也更加明了武季這樣說的原因。

此時此刻還能站在這朝堂之上的,已然沒了庸人。

“陛下圣明!臣等必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武季微微頷首,隨后盯向工部尚書吳猛。

“吳愛卿,朕欲建英烈祠,收錄所有為大周大業犧牲之英烈名諱、事跡,以供今人銘記、后人瞻仰。

具體事宜便由工部負責,包括英烈陵園、英烈碑、戰地紀念碑、故鄉紀念碑等。

你,可有問題?”

吳猛踏出班列,持著笏板鏗鏘回應。

“陛下放心!英烈之歸屬,工部必以高等規格操辦!”

“嗯。”

武季點頭,隨后又盯向禮部尚書張儀。

“張愛卿,現今大周民間的曲、樂、書、相、畫、劇等成熟且蓬勃,但所傳揚的東西過于雜亂,是該統籌、整治一下了。

尤其是英烈之事跡,最好能夠通過這些渠道迅速、全面的在民間擴展開來。

要讓百姓知道,是誰在為他們的安穩生活奮戰、流血、犧牲。

更要讓百姓知道,身為我大周子民,應該尊崇什么,如何才能受人尊崇!

你,可能辦到?”

張儀迅速走出,恭敬道:

“陛下放心,不出三日,首批英烈之事跡,將出現在帝都的各個角落,包括但不限于茶館酒居、勾欄瓦肆、武院書齋、布告公欄、劇院畫坊。

不出半月,更為詳盡的事跡將覆蓋帝朝各座大型城池。

不出一月,忠君護國之理念、武勇血性之操守,將在整個帝朝的各個角落落地、生根、發芽!

在此期間,臣會連同禮部各司主官群策群力、集思廣益,以商討出最為適合、有效的關于新近占領之地的宣揚、引導言辭。

天武當立、大周乃天命所在,臣相信,被占領之地的子民會被快速感化。”

聽到張儀的言辭,群臣不由紛紛側目。

這位新晉的禮部尚書還真不是什么俗人,首先這張嘴的功夫就厲害的緊,而且所思所言怕也頗合帝君的心意。

要是讓他們來說,怕是也就只能想個大概,可沒法在當場說得這么詳細、周到。

“嗯。”

武季倒是沒有多大反應,輕輕嗯了一聲后,又看向戶部尚書王安民。

“王愛卿,關于犧牲英烈的獎賞、補償,一定要妥善發放到對應的家眷手中。

還有重殘將士的退伍安置,也需配合兵部做好。

關于這方面,朕不希望聽到令人不快、令英烈無法瞑目的消息。”

“陛下放心,戶部的老鼠,臣不會給他們作惡的機會!

不過,臣希望可以獲得刑部的大力支持,還望陛下能夠允準。”

王安民說著,朝刑部尚書孫無忌看了一眼。

聽到王安民堅定的語氣,大殿中后部的官員不由心中一凜。

這位上任不久的戶部尚書,好像也不是一個善茬啊……

“那便勞煩孫尚書讓刑部大力配合吧。

孫尚書,你可有問題?”

武季淡聲說著,掃向孫無忌。

孫無忌不茍言笑,循規蹈矩的行了禮,這才應聲。

“陛下之命,便是法。臣,遵命。”

“善!”

武季滿意頷首,這才是他想聽的話。


上一章  |  暴君必須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