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主游戲:百倍人口第18章 191年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全球領主游戲:百倍人口 >>全球領主游戲:百倍人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章 191年春

第18章 191年春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27日  作者:麻辣涮牛肚  分類: 科幻 | 末世危機 | 麻辣涮牛肚 | 全球領主游戲:百倍人口 


當夜,長安郊外,秦霄的別院中。

人雖不多,但宴會的氣氛卻是頗為熱鬧。

秦霄坐在主位上,商鞅、李儒分列左右,再往下則是荀彧、郭嘉、戲志才三人。

幾名舞姬在大殿中央翩翩起舞。

雖然秦霄覺得這玩意實在沒什么看頭,但架不住這年代的“名仕”都好這一口。

尤其是郭嘉和戲志才,簡直是文人“騷”客中的典范。

用后世的話來說,就是倆LSP。

要不是還保持著幾分清醒,恐怕就要開口跟秦霄索人了。

——這時代,貴族之間互相贈送婢女姬妾,是習以為常之事,甚至是一樁“美談”。

比如袁術就很喜歡用這樣的方式來收買人心。

當然,也有一些對女人占有欲強的,別說姬妾,就連府上一個婢女,都堅決不準有人打主意,否則拎起大刀片子就要砍人,比如董卓就是如此。

因為摸不準秦霄的脾性,戲志才和郭嘉也只能過過眼癮,望梅止渴一番。

至于荀彧……

他此時正是滿臉呆滯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雙眼空洞無神,似乎是三觀都被顛覆了。

下午,秦霄把荀彧帶到郊外,當著他的面召喚了數萬人之后,他就一直是這副表情,對外界的動靜幾乎毫無反應。

“諸位,以后就是同僚了,還望諸位互相扶持,共興大業!”

秦霄為眾人互相介紹之后,舉起酒杯,高聲道:“來,商鞅,李儒,同我一起敬諸位新同僚一杯!”

“請!”

“請!”

李儒、商鞅連忙端起酒杯,對郭嘉三人致意之后,一飲而盡。

“主公太客氣了,應該我敬您才對!”

郭嘉蒼白的臉上洋溢著喜悅,高舉酒杯,高聲道:“今日得遇主公,乃是我郭嘉一生最大之幸事!蒙主公看重,我,郭嘉,在此立誓,必當肝腦涂地以報!”

正說著,秦霄腰間忽然發出一陣“滴滴滴”的響聲。

聽到這個聲音,郭嘉愣住了,納悶地看向秦霄,似乎是想找到聲響的來源。

戲志才和李儒也有些驚慌,不知道這怪異的聲響代表著什么。

倒是商鞅,面色一變,用探詢的目光看向秦霄。

“稍安勿躁,估計是前線軍情。”

秦霄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安靜,拿出一臺手機大小的通訊器。

這是在黃昏戰場事件中兌換的短程通訊裝置,可以無視天氣、地形等絕大多數環境因素,達到1000公里距離內的即時通訊。

這種“戰略神器”,秦霄肯定是要給前線軍隊裝備上的。

涼州東部到長安不過三四百公里的距離,自然是在有效通訊范圍之內的。

接通通信,岳飛的臉出現在屏幕上,面色似乎帶有喜悅。

看到岳飛的表情,秦霄放下心來,心道這表情,肯定不會是壞消息了。

不過,秦霄還是好奇地問道:“岳飛啊,這么晚了,什么事?”

除了商鞅,在座的別人都沒見過這玩意。

一個巴掌大小的“方盒子”,居然能顯出人臉?

以郭嘉等人的才智,當然不會覺得是把人塞進了盒子里,而是猜測這應該是一種“遠程顯影”的手段,一時之間大感新奇。

雖然不敢打擾秦霄,但卻都悄悄湊近了一些,想要近距離觀察。

“君上,涼州大定!”

岳飛簡明扼要地說明情況:“韓遂、馬騰已經投降,末將擅自做主,接納了他們的歸降,并許諾重用其子侄,還請君上恕罪!”

“韓遂、馬騰投降了?”

秦霄一驚,旋即大喜道:“這是好事啊!至于許諾的事,你做得很好!”

對于岳飛的能力,秦霄一直是很信任的,從來沒有擔心過岳飛不能完成這一次出征的目標。

但,能在短短兩個月出頭的時間里,就將韓遂、馬騰打到投降,這仍然大大超乎秦霄的預料之外。

當即,秦霄認真地說道:“接收地盤、軍隊的事,你先接管著。我這邊也會盡快派遣一批官員過去,還有涼州那邊的世族,賈詡跟他們熟,讓賈詡出面一家家去談,盡量爭取到涼州世族的支持。至于論功行賞方面,你想升官,還是想封爵?自己挑!想要什么,我就給你什么!”

對于岳飛,秦霄一向很信任,也非常的倚重。

其它的武將、統帥,若是封賞的太過,秦霄還要擔心一下擁兵自重的問題。

但岳飛,你永遠不需要擔心他的忠誠。

哪怕是將整個領地的軍權都集中在岳飛一個人手上,他也絕對不會背叛、造反。

當然,無論是出于權力平衡的考慮也好,還是出于軍功賞罰的制度也好,秦霄都不可能一次給岳飛增加太多的封賞。

升官、封爵,二者最多選擇其一。

至于要哪個,就看岳飛自己的想法了。

秦霄也很好奇,岳飛會怎么挑。

“君上!”

岳飛并未接秦霄的話,而是說道:“此番平定涼州,首功當為軍師賈詡。若非軍師奇謀連破兩城,將韓遂、馬騰困于孤城之中,想要拿下涼州,至少還需多花費月余時間。其次,張遼奇襲敵軍,大破涼州騎兵主力,也是這一戰的關鍵。另有劉三刀、華雄等人,也有各自的功勞……”

不為自己表功,而是為手下請功,這種事,發生在岳飛身上,一點都不奇怪。

正是因為他有著這樣的性格,許多人才愿意死心塌地地追隨岳飛。

大公無私的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人,參軍殺敵,為的還是“建功立業”這四個字。

換個直白點的說法,就是“升官發財”。

一個愿意將功勞分享給手下的統帥,肯定比那種自私自利,有什么好事都只想著自己的統帥要更加容易受到將士們的擁戴。

“表功的事,你統計好之后匯報上來就是。”

秦霄正說著,忽然接到一條系統提示。

打開一看,是擊敗韓遂、馬騰一戰,觸發了征戰四方的特性加成,給秦霄加了9點統御屬性。

這個特性的觸發條件,到現在秦霄都還沒搞懂。

有時候明明打贏,甚至擊潰了敵人,但卻怎么都無法觸發。

比如說之前奇襲長安、擊敗董卓的一戰,一直到現在,連華雄和函谷關的二十萬守軍都歸降于秦霄麾下,卻一直沒有觸發鎮站四方的特性加成。

而有時候,只是取得了階段性的戰果,敵人明明還有反抗之力,但卻會觸發這個特性。

其中的判定,讓秦霄怎么都總結不出一個明確的規律來。

不過,秦霄也不在意。

哪怕只有一半的戰斗能觸發這個特性,積累起來的統御屬性也會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

如果僅僅只局限于一個世界,那倒也還罷了。

畢竟一個世界就這么大,敵人再多,終究有打完的一天。

但,對于能夠征戰無數世界的領主來說,這個特性,堪稱是神級技能。

突然出現的系統提示讓秦霄稍微分神了一陣,本來還想多追問幾句戰況的詳情,但此時的場合不太合適,秦霄也就沒有多問。

在確認了岳飛那邊并不急著需要支援之后,秦霄約定第二天再詳談,便掛斷了通話。

見秦霄掛斷通話,郭嘉才試探著詢問道:“主公,聽主公方才所言,涼州已經平定?”

“不錯。涼州的韓遂、馬騰已經投降,如今,涼州已經是我們的地盤了。這兩日,我便打算派遣一批官吏去接手涼州的政務。商鞅,人手調遣方面,就交給你了,正好這一次招收的士子人數不少,能用的,盡量都安排個合適的位置。”

秦霄對商鞅叮囑了幾句,又看向郭嘉,笑道:“這是兩千年后的手段,可以在與千里之外的人即時聯絡,非常的方便,尤其在戰略價值極高。剛才與我通話的,便是我手下的大元帥岳飛,掌管大半軍權。郭嘉,我認為你最適合的位置是軍師,打算將你安排到岳飛軍中,你覺得如何?”

“但憑主公吩咐!”

郭嘉并未拒絕。

他自認為是“全能”,無論是從政,還是隨軍做軍師,都能應付得來。

不過對于這兩者,郭嘉倒是沒有什么特別的喜好,做一個執政一方的文臣也好,做個隨軍出謀劃策的軍師也好,只要有事可做,郭嘉倒是都無所謂。

既然秦霄認為他適合做軍師,那他就去認真地做一個軍師便是了。

雖然性格散漫了些,但在正事上,郭嘉還是非常“敬業”的。

要不然,也不會做出那么多的成就來。

既然涼州已經打了下來,肯定是要安排人手過去的。

本來,關中這邊在能夠管理政務方面的文官方面,還有不小的缺口。

不過,隨著這一批士子考核完成,人才已經反過來多了不少。

幾百人,留一部分在關中,剩下的派到涼州去,差不多剛剛好。

主要是幾個為首的人選。

秦霄看向荀彧和戲志才,在兩人之間猶豫了一陣,才開口道:“戲志才,我打算派你去涼州,任刺史,你可愿意?”

秦霄給出的官職是“刺史”,而不是“涼州牧”。

兩個都是“州”一級的長官,且不分文武。

但實際上,刺史的權利要比州牧小一些,前者受到的監管更多,沒有那么大的自主權。

當然,到了東漢末期,如果不在朝廷的直接掌控范圍之內,那么刺史和州牧其實只是名義上的區別。

朝廷管不了的情況下,誰的兵多糧足,誰的話自然就更硬氣。

甚至一個郡守,都能打得他的頂頭上司州牧一點脾氣都沒有。

比如渤海太守袁紹和冀州牧韓馥。

名義上后者是“上官”,但實際上,在冀州這塊地盤內,袁紹的話可比韓馥管用得多。

但,對于“朝廷”能夠直接控制的地盤,不同的官職,那區別可就太大了。

戲志才作為一個S級的文臣,別說治理一州,就算在位列三公九卿,能力方面肯定是夠的。

當一個刺史,不至于說用大炮打蚊子,但確實是稍微有些屈才了。

當然,任何人都是這么過來的。

任何一個朝代,自然有一套升遷的標準制度,不可能像先秦時期那樣一個在野的“賢才”一上來就封侯拜相。

總要經歷一個任職——立功——升遷這樣的過程。

哪怕不能立功,也總得積累一番資歷才是。

一個刺史的起點,已經是非常高了。

要不是現在秦霄手下很缺這種能夠獨當一面的文臣,也輪不到戲志才來“撿”這個便宜。

涼州環境艱苦,但寒門出身的戲志才對此倒是沒什么不滿,當即道:“承蒙主公信任,志才必為主公管理好涼州!”

頓了頓,戲志才又問道:“只是不知主公對涼州的要求,是練兵為主,還是后勤為主?又或者有其它安排?”

管理一州之地,以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來說,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須要抓住一個重點。

尤其是涼州這樣經濟上比較落后的“偏遠邊區”,能把一個方面發展好了都不容易,如果什么都想要,最后很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戲志才能問出這個問題,就說明他已經擺清楚了自己的定位。

“最重要的事就是養馬。”

秦霄毫不猶豫地說道:“河西走廊這片廣袤的草場,乃是天然的養馬場。將來征戰中原,我需要一支精銳鐵騎,這戰馬,就要落在涼州了。”

三國時期的涼州大馬,可謂是名氣極大的優質戰馬。

有句話叫“涼州大馬,橫行天下”。

比起先秦時期秦國的河西戰馬來說,涼州大馬的負重能力和耐力更強,雖然在沖刺速度上略微弱了些,但卻更加能適應重裝騎兵的需求。

當然,這個時代還有并州騎、幽州騎也可以和涼州鐵騎相提并論。

但有了涼州,就意味著秦霄有機會在將來組建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縱橫天下。

“養馬,志才記住了。”

戲志才思索片刻,繼續提出要求:“主公,志才雖有幾分才能,但僅憑在下一人,恐怕力有不逮。還需要主公派遣一批文武官員,此外,若是有擅長養馬的牧人最好。如果沒有的話,等志才到了涼州也可就地招募,只是可能會多花費一些時間……”

“官員的事,你和商鞅交接,資料都在他那,要多少人你自己挑。至于養馬牧人,我會給你調撥一批人,但你也得從當地招募一批。河西草場,會養馬的牧人應該不會少。”

秦霄對商鞅示意了一下,思索片刻,繼續說道:“涼州周圍異族不少,到時我給你留五萬步卒、五萬輕騎,這些兵力用于防守,應該是足夠了。切記,不可主動挑釁,我們當下的戰略重心還是在十三州之內。”

見到秦霄如此信任,甚至連軍權都給了自己,戲志才心中不禁生出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動,連忙拜倒,哽咽道:“主公放心,志才必不負主公所托!若有差池,愿提頭來見!”

“倒也不必這么上綱上線的,我要你的頭干嘛?把事情做好就是了。”

秦霄哭笑不得。

這時代的人,動不動就愛玩立軍令狀的這一套。

當然,也得是一些對自己能力比較自信的人,才敢這么打包票。

但,就算真的戲志才能力不足,出了什么問題,難道自己還能真砍了他的腦袋不成?

任命是自己下達的,如果人不合適,只能說明是自己看人的眼光有問題。

秦霄生怕戲志才在激動之下,再說出什么不合時宜的話來,連忙舉起酒杯道:“今天不說這些,喝酒,喝酒!等到明日,我了解了涼州那邊的詳細情況,再與諸位詳談!來,喝酒!”

這年代的酒水度數不高,而且也不醉人,雖然秦霄的酒量不算特別好,但放在這個時代,也可以說是海量了。

戲志才和郭嘉兩個“酒蒙子”加在一起,都喝不過秦霄一個。

至于荀彧,這家伙的心事比較重,早就自己把自己灌趴下了。

一直鬧騰到后半夜,秦霄讓侍衛將喝醉了的幾人抬去客房安頓好,自己帶著幾分醉意回到房間。

推開門,芙蕾爾正坐在桌子前,拿著一小塊木頭雕刻著什么。

從初步露出的雛形來看,似乎是一種生物的雕像。

體型矮胖,長著一雙肉翼。

只是連輪廓都沒有完成,看不出是什么東西。

“最近怎么喜歡上木雕了?”

秦霄有些納悶地問了一句,也不等芙蕾爾作答,扯來一張椅子坐在她身后,伸手攬住芙蕾爾纖細的腰肢,將頭埋在芙蕾爾的頸間,嗅著她身上淡淡的體香。

被秦霄搗亂,芙蕾爾的手一抖,雕刻刀割得深了一些,直接將木雕的翅膀切了下來。

芙蕾爾翻了個白眼,將木雕丟在桌上,轉過身,嬌嗔地看向秦霄:“你很煩啊!就不能讓我好好雕完這條邪龍嗎?!”

“龍?不過是長著翅膀的大蜥蜴而已,哪有華夏的神龍帥?有什么好研究的。”

秦霄瞥了一眼桌上的木雕殘骸,一把將芙蕾爾抱起來,朝臥室走去,邊走邊說道:“別玩你那個破木雕了,正事要緊!”

“什么正事!”

芙蕾爾當然知道秦霄要干什么,輕啐道:“腦子里就只有那些事,變態!”

嘴上這樣說著,但她的手臂卻是下意識地環繞住秦霄的脖子,整個人都掛在秦霄的身上。

“這可是人倫大事,哪里變態了!”

秦霄嘿嘿一笑,道:“何況,你不是也很喜歡嗎?!”

“哼!”

芙蕾爾表示不愿意搭理秦霄,但不知想到了什么,臉色一紅,又嘴硬道:“今天一定要打敗你!”

那語氣,活脫脫像是在挑戰某個不可戰勝的大魔王。

秦霄哈哈一笑,腳下的步伐都快了幾分,快步沖進臥室內,門都來不及關上,就爆發出一聲低吼。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又一次爆發。

次日,秦霄通過短程通訊裝置和岳飛、賈詡長談了一番,總算了解到涼州那邊的情況。

考慮到涼州剛剛平定,秦霄沒有召回兩人。

岳飛要率大軍坐鎮涼州,穩定人心。

賈詡則是需要靠著他的“出身”,替秦霄拉攏涼州世族。

涼州的世族雖然影響力比較差,放到中原比起一般的寒門也好不到哪去,但在涼州這一畝三分地上,還是有很強的人脈的。

拉攏過來,對秦霄的“事業”也有很大的好處。

之后,秦霄將戲志才和一批官員派去了涼州,接管當地的政務。

除了一些投靠秦霄的本地世族之外,絕大多數的官員,秦霄都打算換上一遍。

畢竟這些人和韓遂、馬騰之間的關系太過密切,秦霄用起來不那么放心。

就算要用,也得先用神秘基地提升一波忠誠度再說。

攻打涼州,大軍的損失并不大,若是算上俘獲,不但沒少人,反而還多了三四萬的兵力。

但對于物資方面的損耗卻是不低。

單單兵器的損耗就多達六七萬件,鎧甲也有數千件破損,大多都需要回爐重造。

材料上的耗費暫且不提,光是工匠的人力成本就是一大筆開支。

除此之外,糧草、起爆符等等,也都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但,打下涼州這片廣袤的草場,這一切成本都是值得的。

秦霄在進入三國世界之后,第一次使用了軍功兌換功能,足足花費15萬軍功,兌換了七階養馬場的圖紙,交給跟隨戲志才一同出發的工匠,命其尋找合適的草場建造養馬場。

15萬軍功不是一個小數目。

韓遂、馬騰的主力相加,也比不上一個董卓,擊潰這兩人收獲的戰功總數只有18萬多一點。

一下15萬花出去,幾乎相當于這一戰沒有多少軍功收益了。

但為了七階養馬場的圖紙,這筆開支是絕對值得的。

在系統的劃分當中,七階,就意味著達到了“超凡”的水準。

當然,想要真正養出七階超凡戰馬來,需要的不僅僅只是一個馬場,還需要優秀的種馬、帶有超凡屬性的飼料等等。

以涼州的條件,最高只能養出六階戰馬,有極小的幾率誕生少量的七階戰馬,僅此而已。

而且這個“極小的幾率”,絕對不會超過萬分之一。

不過,七階養馬場有一個屬性,是讓秦霄非常重視的:戰馬的繁育、生長周期縮短300。

也就是說,戰馬的繁育和生長周期會縮短到原先的四分之一。

一般涼州戰馬大約在五歲左右成年,再加上孕育的過程,也就是不到六年的時間。

在七階養馬場的加成之下,大概一年半,不到兩年的時間,就能培育出一代來,讓戰馬繁育的速度大大增加。

河西走廊廣袤的優質草場,加上七階養馬場,秦霄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培育出大量的戰馬,用來填充自己的軍隊。

涼州的事情安排下去之后,時間已經來到了十二月份的冬季。

等到戲志才和他帶去的官員初步接管了涼州的政務,秦霄的副本停留時間就會再一次的延長。

無論能延長多少,至少等到來年開春再進行下一輪的軍事行動,肯定是來得及的。

關中從氣候上來講屬于北方,冬季的氣溫往往能低到零下十幾度,不適合大舉興兵作戰。

再加上岳飛的大軍還在涼州沒有回來,秦霄也就安分了下來,一邊積攢人口額度,將大部分的注意力都轉移到了內部的發展,以及對外的情報收集上。

前者沒什么好說的,在秦霄展示了神秘基地的召喚人口能力之后,三觀都有些被顛覆的荀彧,總算是不情不愿地點頭,愿意為秦霄效力。

大約是出于對漢室的忠誠,荀彧鄭重聲明,自己是為漢帝效力,而不是效忠于秦霄。

對于這一點,秦霄倒是沒多說什么。

反正只要肯為自己干活就行了,名義上的事,秦霄倒是沒那么看重。

或者說,現在還沒到重視這方面問題的時候。

秦霄將荀彧任命為內史,負責工、農、稅收三個方面。

當然,只負責大局上的統籌,具體的活還是由下面的人去干的。

不然,就算荀彧再怎么厲害,也不可能忙得過來這么多事。

有了荀彧的加入,再加上商鞅、李儒、王允等一批“老人”,朝廷的運轉總算是走上了正軌。

唯一有些頭疼的是,由于賈詡去了涼州,而且短時間內必然回不來,情報方面的工作,只能由秦霄自己接手。

這方面的事情,工作量不大,但極為瑣碎,各種情報的匯總、分析、整理,哪怕有人協助,也讓秦霄十分的頭痛。

秦霄甚至想要兌換一批英雄招募令,看看能不能賭出幾個諸如劉瑾、魏忠賢之類的“專業人才”來。

只是想到了英雄招募令那堪稱坑爹的“命中率”,才放棄了這個念頭。

在秦霄龜縮于關中的這個冬天,外界發生了不少的事情。

大部分的事情依舊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只是進度上比原本的歷史快了許多。

比如袁紹占領了冀州,韓馥也被袁紹派去的使者嚇得自殺。

又比如陶謙又被曹操按在地上錘到鼻青臉腫,親媽都認不出來。

但,也有一些事情,并沒有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

也許是秦霄的出現所導致的蝴蝶效應,呂布居然趁著曹操攻打徐州的時候,從背后偷襲,將曹操打得大敗而去,一路逃到幽州。

原本,占據了中原之地的曹操,就這么在北方扎下腳跟,和公孫瓚、袁紹、公孫度當了鄰居。

而中原這塊地盤,則被呂布占了下來。

皇叔劉備的發展路線也很離譜,居然在徐州站穩了腳跟,坐擁一州之地,比起原本只占領了區區一個小沛的開局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和歷史之中最大的一個區別在于,袁術和孫堅居然打了起來。

雖然在原本的歷史上,這兩人就不怎么對付,但袁術也只敢玩一些陰謀詭計,并未正面開戰。

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蝴蝶效應的緣故,兩人集結大軍,在長江流域大打出手,人腦袋都要打成了狗腦袋。

但奇怪的是,當其它諸侯想要插手兩人的戰爭時,又會被兩人聯手給揍回去。

一副不允許任何人插手的姿態。

看到這,秦霄已經是明白了,孫堅必然又是像原本的歷史那樣,意外得到了傳國玉璽。

但卻沒有保護好消息,被袁術所得知。

不知道袁術的想法因為什么而產生了變化,他沒有選擇暗中下手,而是直接派大軍去強搶。

得到了傳國玉璽的下落,秦霄也有幾分心動。

不說主線任務的完成度,單單傳國玉璽本身,就是一件價值極高的鎮國神器。

領地上的鎮國神器只有兩件,分別是《春秋》與《六韜》,都只是低階鎮國神器,加成效果不差,但也沒有強得太離譜。

與其說是鎮國神器,其實更像是學習技能的“通用技能書”。

但傳國玉璽,那又不一樣了。

在華夏文明的歷史上,傳國玉璽被賦予了太多的象征。

如果以級別而論的話,傳國玉璽必然是高階,乃至頂級的鎮國神器,效果絕非《春秋》、《六韜》這種“低級貨”能媲美的。

這個世界的土著,沒有面板的加成,無法完全發揮出傳國玉璽的功效。

若是在秦霄手上,傳國玉璽的威能必然會發揮到極致。

更重要的是,有了傳國玉璽,也就意味著在未來,秦霄控制的地盤、人口、兵力都達到要求的情況下,“稱帝”的合法性大大增強。

只是,在猶豫了一段時間之后,秦霄還是放棄了介入袁術、孫堅兩人戰爭的念頭。

原因也很簡單,太遠了。

中間要經過呂布、劉表等好幾名諸侯的領地,無論是行軍還是補給,都有很大的麻煩。

反正傳國玉璽這一等級的神器,也沒那么容易損壞。

只要不在戰亂中遺失,等到秦霄選擇揮兵東出,席卷天下的時候,遲早還有得到它的機會。

讓袁術、孫堅兩人先爭出一個結果,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確定了傳國玉璽的下落,以后再想搶的時候可就容易多了。

在無數繁雜的信息當中,幾個月的嚴寒和大雪之后,冬季過去,時間悄悄來到191年的三月上旬。

經過一整個冬天的“發育”,涼州和關中兩地相加,人口已經來到五百余萬。

這其中包括了已有的四十多萬大軍,和十五萬新軍兵源。

若是將這些新兵全部訓練成軍,秦霄手下的軍隊規模將會突破六十萬大關。

六十萬大軍,單以兵力而論,在天下諸侯當中,毫無懸念地可以位列第一。

在戲志才帶著數百名官員,完全接管了涼州的政務之后,秦霄的副本停留時間再一次延長,可以停留到192年的三月。

也就是說,還有足足一整年的時間。

此時,已經是初春,冰雪消融,氣候轉暖。

再過三個月左右才是小麥收割的農忙季節。

在那之前,秦霄打算再一次出兵,擴大自己的控制區域。

這一次,最大的問題是,向南,還是向東。

“先說一下兵力方面。涼州、關中兩地,要穩固防守,最少要留下二十五萬大軍。也就是說,實際出動的兵力最高可以達到三十五萬人,其中騎兵的數量最多不會超過五萬。如果是南下打巴蜀的話,也可能全部都是步卒。”

秦霄敲了敲桌子,對眾人說明情況道:“后勤補給方面不需要擔心,我們的資源、人力都很充足。除了爆裂箭不能敞開來用之外,其它資源都是管夠的。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先打誰?南下進兵巴蜀,打劉焉、劉璋父子,還是東出中原,打呂布?”

根據秦霄得到的情報,益州牧劉焉重病,雖然還沒死,但也差不多了。

如今的益州,是其子劉璋主事。

巴蜀之地,兵力不算強,主要是地形險峻。

而東出中原的話,就要對上呂布這個強敵了。

在這個世界的發展中,呂布不但搶了曹操的地盤,還搶了他起家的“根基”,收服了青州的黃巾兵“余孽”。

這一批人足有百萬之眾。

當然,其中絕大多數是老弱病殘,真正的壯丁大約只有三十萬左右。

但這三十萬人,只要稍微操練一番,便是一支實力不差的大軍,威脅性不可小覷。

無論是打巴蜀還是打中原,只要打下來,都是一片相當優質的糧食產區。

這個年代,天下最核心的三塊糧食產區,就是關中、中原,以及巴蜀,號稱三大“天府之國”。

秦霄將最優先的目標放在這兩個鄰居身上,也是為了占據更多的糧食產地。

畢竟,有足夠的糧食,才能養活的起更多的人口、更龐大的軍隊。

任何時代,讓人吃飽肚子,都是最重要的頭等大事。

“僅從短期利益考量的話,南下巴蜀,戰事方面的難度更小。”

商鞅第一個提出意見,說道:“益州牧手下兵馬不強,根據我們的情報,連十萬大軍都湊不出來,只能依靠地利防守。只要我們找到進兵巴蜀的路線,平定巴蜀之地,可謂毫無懸念。”

“你剛才說了‘短期利益’?”

秦霄聽出商鞅話里有話,追問道:“那長遠來看,這個決策……不好?”

“倒也不是說不好。”

商鞅的表情有些糾結:“主要是,根據副本的規則,我們在這一方世界停留的時間是無法確定的。如果要謀求長遠的利益,必須一步都不能走錯,精打細算,確保每一次出征,都能有所收獲,延長副本停留的時間。一旦一步走錯,副本停留時間不足,我們就會被迫離開,很可能血本無歸。”

這確實是個問題。

如果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沒有取得讓人滿意的戰果,尤其是在攻城略地這方面,副本停留時間不足,秦霄就會被迫離開副本世界。

到時候,再多的“長遠規劃”都只能是空談。

副本,畢竟和主世界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這樣說,你是支持進兵巴蜀?”

秦霄確認著商鞅的觀點。

商鞅猶豫了一下,點頭道:“進兵巴蜀確實更加穩妥,出現意外的可能性很小。東出中原,雖然收益更高,但呂布和他的三十萬大軍并沒有那么好對付。萬一失敗,我們平白浪費了大量的時間,還要損兵折將,得不償失。”

在收攏了青州黃巾兵之后,呂布的實力像是原本歷史上的曹操一樣,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十萬黃巾兵,稍加整編訓練,就是一支非常強大的武力。

再加上呂布這天下第一猛將,絕對是一個非常難纏的對手。

哪怕呂布號稱“有勇無謀”,但光是這份硬實力,就非常讓人頭疼了。

何況,打仗這種事,沒有人敢說自己一定能戰勝敵人。

哪怕占據了優勢,說不準哪里出了個意外,就會滿盤皆輸。

萬一在和呂布交戰的過程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兵力,還有資源,一旦沒能成功打下中原之地,到時候再回頭打巴蜀,手頭的兵力夠不夠暫且不說,時間也未必來得及。

要知道,根據系統判定的規則,需要打下一塊地盤之后,派遣官員接手政務,完全將新征服的區域納入控制之中,才會算作“勢力提升”,延長副本停留的時間。

單單只是這個過程,少則兩三個月。

如果是那種豪門世族盤踞的地方,花費的時間還要更長。

“我認為東出更好。”

這一次開口的是荀彧:“呂布有勇無謀,身邊也無可堪一用的謀士輔佐,即便正面打不過,也可設下陷阱。以我軍的兵力,擊敗呂布的可能性極大,不應當因為有一些風險就放棄。自古以來,中原乃四戰之地,若可收服,則能以中原為根基,出兵四方,征伐天下!”

陳宮這會還在曹操身邊呢。

沒有陳宮出謀劃策,高順、張遼這倆“帥才”又被秦霄提前弄走,呂布身邊連個能出主意的人都沒有。

不光呂布本人“有勇無謀”,用這句話來形容呂布麾下的軍隊,大致也沒什么問題。

荀彧這個小傲嬌,嘴上說著不愿意為秦霄效力,但這會出謀劃策的時候,倒是積極得很。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抱著讓秦霄早點達成目的,早點走人的打算。

商鞅和荀彧的兩種觀點,出兵巴蜀,勝在穩妥,出現意外的可能性很低。

而東出中原,和呂布這個“強敵”火并一番,風險會比較大。

當然,若是成功的話,收益也更高。

“投票吧。”

秦霄看向眾人,開口道:“支持進兵巴蜀的,舉左手。支持東出中原的,舉右手。”

相關


上一章  |  全球領主游戲:百倍人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