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娘發家錄第六百八十六話:開張準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嬌娘發家錄 >>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八十六話:開張準備

第六百八十六話:開張準備


更新時間:2022年09月24日  作者:樹洞里的秘密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樹洞里的秘密 | 嬌娘發家錄 


熊家兄弟也沒有大搖大擺的出了客棧走官道,而是就從后門鉆進了后頭的林子里,從無人的密林里繞路離開。

目送走了他們,宋秋嘆了一口氣道:“但愿他們能平安到壽州府吧。”

梨花不理解,“他們為什么非得去壽州?到了壽州府就安全了?那里也有官府啊,通緝告示滿大街貼著呢,他們兄弟這樣子,實在太好認了。”

阿靈道:“據我所知,位于壽州府的天璣派掌門是他們師叔,他們應該是要去天璣派躲風頭的,官府能抓他們一時,但三個月,六個月,一年的,誰還盯著不放啊?到時候撤了告示,他們也就安全了。

再加上,有天璣派護著,那些想殺他們的黑衣人也不容易進得了天璣派。”

“天璣派厲害嗎?”宋秋問。

阿靈想了想,“是大門派,江湖排名前三呢,門里弟子好幾千人呢!”

宋秋聽著,想著那還好,只要他們躲在天璣派里頭,安全暫時就能有保證的。

那能殺了江家滿門的人厲害,但也不能為了殺熊家兄弟,就把有幾千名弟子的天璣派也給全滅了吧?

她便在心里放下了心,只希望熊二兄弟能平安到了天璣派。

明兒就要開張了,她還有的忙,也沒空多來掛心這個事。

采買來的東西全部歸置妥當,宋秋又泡了豆子打算做豆花。

油炸了花生米,再做了怪味胡豆,這些都是下酒菜,客棧必備。

中午簡單做了菜吃了飯,飯后,宋秋先給客棧眾人做了分工。

陶東成自然是掌柜兼賬房,大中跑趟招呼車馬。

板凳掌勺,阿銀給他打下手。

棉花負責茶棚。

但便即是這樣,也還差了人手。

這里跟章鎮榆樹溝落鳳坡那兩處遠不著村不一樣。跟月牙客棧一樣,有村子就近挨著,自然要打好關系,出了什么事也有個照應有個來報信的人。

所以,跟月牙客棧一樣,宋秋早就想過要招兩個村人做工的。

一個在廚房大堂兩邊幫忙,一個在茶棚幫忙。

所以下午宋秋就親自往喇叭村去了一趟。

村長見她回來了,很是高興得跟他寒暄,話里話外都在表示感謝,村里幫忙縫制被褥這些的婦人,靠著這個都掙了銀錢的。

宋秋便順勢提起要長期雇兩個手腳麻利做活勤快的婦人在客棧上工的事。

“一個月五百文的工錢,不論刮風下雨,都是卯正上工,酉正下工,客棧管一日三餐飯,若有事上不了工,也得找人來替活才行,客棧一年到頭都得開著,只過年放假,從臘月二十九放到正月初六,放假這幾天照樣算工錢,且逢年過節都發紅封,年底還發年禮,待遇絕對好,但只一個,一定要踏實本份的干活,手腳干凈,勤快麻利。”

村長一聽還有這好事,心里也是歡喜不已,一個月五百文工錢不說,還包了一天的飯,給家里又省了口糧,還能一年到頭的都上工,十二個月,那一年得掙多少工錢啊,且逢年過節還有紅封,還有年禮,真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啊!

他都想讓自家的兩個兒媳婦去了。

但作為村長,他不能這樣做。

得公正啊!

他們家在村里算是過的好的了,這么好的事,得留給村里日子最艱難的人家才是。

頭一個,村長就想到了表侄女豆花。

這村里,他們家的日子算是難過的了,婆婆公公都沒了,男人又癱了下不了床,兩個娃娃都還小。

但正又因為她這個情況,村長又有些猶豫,畢竟,要去客棧做工,那是一年到頭都顧不了家里的,早上去了晚上才能回家,家里的人就得自己顧好自己了,連過年,都得臘月二十九才能回家操持過年的事。

但凡豆花她婆婆或是公公還在,村長都不會這么猶豫的。

就是這一猶豫,但村長也打算知會豆花一聲,讓她自己做決定,反正這兩個名額,他是想給她一個的,要不然,他也覺得虧心。

果然,豆花一聽了這個好事,激動得渾身發抖。

一年十二月都上工掙工錢,一個月五百文,那一年得掙多少啊,她算不出來。

“六銀銀子啊!”村長已經叫大孫子扒拉了半天,好歹算清楚了。

豆花一聽六兩,激動得都要暈倒了,忙不迭道:“我去!叔,我去!真是謝謝叔了!對了,還有宋東家!我得給她磕頭去!”

村長忙打住她,“先別,人家這要求你也聽了,可能做到?要是做不到,也別給人家招麻煩,妥當的一開始就別去。”

后頭又換人什么的,也是給他們村落不好,所以這人一開始就得找好了,爭取做長久的。

豆花想了半天,咬牙道:“能做到!叔,我得去啊!掙了這銀子,才能叫狗子他們兄妹倆過得好,才能有銀錢給我男人治病,他好了我們一家才能好啊!”

豆花九歲的兒子在一邊連連點頭,跟村長道:“爺,你放心,我能在家里照顧好爹的!”

她六歲的女兒也忙道:“對!我也會做飯!”

村長嘆了一口氣,想著去了也就是這頭一年難,等銀子掙著了,狗子兩個也大些了,就更放得心了,且說不得還真治好了豆花男人的病呢?那就更好了。

總歸,豆花是需要這個活計的。

村長點點頭,交代豆花明兒起卯正就去客棧上工。

出了豆花家,村長又去了另外一家。

這家也是村里日子過得清貧的。

本來除了他們家,還有家也一樣清貧的,寡母寡媳拉扯兩個孩子的,家里也沒個壯勞力。

但村長沒考慮那家,因為那家的婆婆是個拎不清的,村長不想選了她家媳婦去,免得后頭有糟心事,也只能苦了那媳婦了。

去的這家稍稍好點,公婆男人俱在,就是家里地不多,娃子生了四個,一家八口就指望那一點地里的出息,日子過的緊巴巴的。

這家姓胡,那媳婦姓張。

一聽村長說了這事,一家人激動得連連要給村長磕頭。

村長忙躲了,“謝了就不用了,這事,得些宋東家,是宋東家給了你們家這活路,到時候去了,可得踏實做活,別給人家招麻煩,要是出了什么事,我可不幫你們的,到時候人家辭了你,村里可多的是人等著要去做的!”

一年六兩銀子的好事,村里誰不想爭著去做?

落到了他們頭上,他們家不好生做,都對不起自個兒!

當下一家人連連應了,又是保證的。

村長擺擺手,同樣的,吩咐張氏明兒卯正就去上工,同豆花一起去,路上有個伴。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


上一章  |  嬌娘發家錄目錄  |  下一章